搜索结果:
45 查到相关嵩山的内容。
带有嵩山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品松
[相关解释]
1.松树名,在嵩山少林寺,相传唐武则天封以三品,故名。见《嵩山志》。
1.松树名,在嵩山少林寺,相传唐武则天封以三品,故名。见《嵩山志》。
九年面壁
[相关解释]
1.南朝梁普通年间,天竺僧菩提达磨泛海来华,是为禅宗初祖。达磨渡江后,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默然无语,凡九年。见晋法显《神僧传》◇以指一心参禅,或借指长期专注于某种学问或工作。
1.南朝梁普通年间,天竺僧菩提达磨泛海来华,是为禅宗初祖。达磨渡江后,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默然无语,凡九年。见晋法显《神僧传》◇以指一心参禅,或借指长期专注于某种学问或工作。
五山
[相关解释]
1.五座山。指古代传说中东海的仙山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 2.五座山。指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 3.五座山。指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4.五大佛寺。皆建于南宋。即杭州径山兴盛万寿寺﹑北山景德灵隐寺﹑南山净慈报恩光孝寺﹑宁波阿育王山鄮峰广利寺﹑太白山天童景德寺。
1.五座山。指古代传说中东海的仙山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 2.五座山。指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 3.五座山。指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4.五大佛寺。皆建于南宋。即杭州径山兴盛万寿寺﹑北山景德灵隐寺﹑南山净慈报恩光孝寺﹑宁波阿育王山鄮峰广利寺﹑太白山天童景德寺。
五岳
[相关解释]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通常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一说南岳为霍山。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通常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一说南岳为霍山。
五岳真形图
[相关解释]
1.道教符箓。据称为太上道君所传,有免灾致福之效。今河南登封县嵩山中岳庙内存有此图的碑刻。
1.道教符箓。据称为太上道君所传,有免灾致福之效。今河南登封县嵩山中岳庙内存有此图的碑刻。
伊颍
[相关解释]
1.伊水与颍水的合称。位于河南。亦指两水所流经的地区。颍水源出河南省登封县嵩山西南,东南流,汇入淮河。
1.伊水与颍水的合称。位于河南。亦指两水所流经的地区。颍水源出河南省登封县嵩山西南,东南流,汇入淮河。
升仙太子
[相关解释]
1.指周灵王太子王子晋。《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圣历二年》"二月,己丑,太后幸嵩山,过缑氏,谒升仙太子庙。"胡三省注"升仙太子,周王子晋也。世传晋升仙后,桓良遇之于嵩山。曰'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顶,举手谢时人而去◇人因为立祠,后加号升仙太子。"
1.指周灵王太子王子晋。《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圣历二年》"二月,己丑,太后幸嵩山,过缑氏,谒升仙太子庙。"胡三省注"升仙太子,周王子晋也。世传晋升仙后,桓良遇之于嵩山。曰'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顶,举手谢时人而去◇人因为立祠,后加号升仙太子。"
华嵩
[相关解释]
1.亦作"华崧"。 2.华山与嵩山的并称。 3.常用以比喻崇高或高大。
1.亦作"华崧"。 2.华山与嵩山的并称。 3.常用以比喻崇高或高大。
太室阙
[相关解释]
1.在河南嵩山南麓。中岳庙门前500米处。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为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与少室阙﹑启母阙并称"汉代三阙"。阙高近4米﹐东西两阙相距6.75米。阙身为方石砌成﹐上部为石雕四阿顶﹐南面刻有篆文"中岳太室阳城"。阙身四面雕刻人物﹑车骑﹑建筑及龙虎等画像五十余幅。
1.在河南嵩山南麓。中岳庙门前500米处。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为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与少室阙﹑启母阙并称"汉代三阙"。阙高近4米﹐东西两阙相距6.75米。阙身为方石砌成﹐上部为石雕四阿顶﹐南面刻有篆文"中岳太室阳城"。阙身四面雕刻人物﹑车骑﹑建筑及龙虎等画像五十余幅。
子晋
[相关解释]
1.王子乔的字。神话人物。相传为周灵王太子,喜吹笙作凤凰鸣,被浮丘公引往嵩山修炼,后升仙。
1.王子乔的字。神话人物。相传为周灵王太子,喜吹笙作凤凰鸣,被浮丘公引往嵩山修炼,后升仙。
岳宗
[相关解释]
1.亦作"岳宗"。 2.指五岳之中的嵩山。
1.亦作"岳宗"。 2.指五岳之中的嵩山。
峻极
[相关解释]
1.《礼记.中庸》"发育万物,峻极于天。"郑玄注"峻,高也。"孔颖达疏"言圣人之道高大,与山相似,上极于天。"后以"峻极"谓极高。 2.谓极为陡峭。 3.形容书法的劲挺峭拔。 4.古寺院名。在嵩山。
1.《礼记.中庸》"发育万物,峻极于天。"郑玄注"峻,高也。"孔颖达疏"言圣人之道高大,与山相似,上极于天。"后以"峻极"谓极高。 2.谓极为陡峭。 3.形容书法的劲挺峭拔。 4.古寺院名。在嵩山。
崧山
[相关解释]
1.即嵩山。
1.即嵩山。
崧镇
[相关解释]
1.嵩山的别称。一方主山曰镇,故称。
1.嵩山的别称。一方主山曰镇,故称。
崧高
[相关解释]
1.山大而高。 2.即嵩山。
1.山大而高。 2.即嵩山。
嵩丘
[相关解释]
1.亦作"嵩邱"。 2.嵩山。 3.泛指高山。
1.亦作"嵩邱"。 2.嵩山。 3.泛指高山。
嵩京
[相关解释]
1.洛阳的别称。因嵩山在其东南,故称。
1.洛阳的别称。因嵩山在其东南,故称。
嵩华
[相关解释]
1.嵩山和华山的并称。 2.比喻崇高。
1.嵩山和华山的并称。 2.比喻崇高。
嵩呼
[相关解释]
1.汉元封元年春,武帝登嵩山,从祀吏卒皆闻三次高呼万岁之声。事见《汉书.武帝纪》◇臣下祝颂帝王,高呼万岁,亦谓之"嵩呼"。
1.汉元封元年春,武帝登嵩山,从祀吏卒皆闻三次高呼万岁之声。事见《汉书.武帝纪》◇臣下祝颂帝王,高呼万岁,亦谓之"嵩呼"。
嵩室
[相关解释]
1.即嵩山。嵩山东为太室,西为少室,故称。
1.即嵩山。嵩山东为太室,西为少室,故称。
嵩少
[相关解释]
1.嵩山与少室山的并称。亦用为嵩山的别称。
1.嵩山与少室山的并称。亦用为嵩山的别称。
嵩山
[相关解释]
1.山名。在河南省登封县北,为五岳之中岳。古称外方﹑太室,又名崇高﹑嵩高。其峰有三东为太室山,中为峻极山,西为少室山。
1.山名。在河南省登封县北,为五岳之中岳。古称外方﹑太室,又名崇高﹑嵩高。其峰有三东为太室山,中为峻极山,西为少室山。
嵩山三阙
[相关解释]
1.指嵩山的太室﹑少室﹑开母三石阙汉代铭文。
1.指嵩山的太室﹑少室﹑开母三石阙汉代铭文。
嵩岑
[相关解释]
1.即嵩山。
1.即嵩山。
嵩岱
[相关解释]
1.嵩山和泰山的并称。
1.嵩山和泰山的并称。
嵩岳
[相关解释]
1.即嵩山。
1.即嵩山。
嵩构
[相关解释]
1.即嵩山。
1.即嵩山。
嵩汝
[相关解释]
1.嵩山和汝水的并称。
1.嵩山和汝水的并称。
嵩洛
[相关解释]
1.嵩山和洛水的并称。两者均近东都洛阳。
1.嵩山和洛水的并称。两者均近东都洛阳。
嵩溟
[相关解释]
1.嵩山与北溟。泛指高山与大海。
1.嵩山与北溟。泛指高山与大海。
嵩箕
[相关解释]
1.嵩山与箕山的并称。
1.嵩山与箕山的并称。
嵩衡
[相关解释]
1.嵩山与衡山的并称。
1.嵩山与衡山的并称。
嵩邙
[相关解释]
1.嵩山和邙山的并称。
1.嵩山和邙山的并称。
嵩阳
[相关解释]
1.嵩山之南。 2.寺观名。在河南省登封县太室山下。北魏太和年间建,初名嵩阳寺。唐改名嵩阳观,宋改名天封观,元改名嵩阳宫。宫前有唐徐浩书《嵩阳观圣德感应颂》石刻,境内有古柏三株,传为汉武帝登嵩山时所封。参阅《清一统志.河南.河南府一》。
1.嵩山之南。 2.寺观名。在河南省登封县太室山下。北魏太和年间建,初名嵩阳寺。唐改名嵩阳观,宋改名天封观,元改名嵩阳宫。宫前有唐徐浩书《嵩阳观圣德感应颂》石刻,境内有古柏三株,传为汉武帝登嵩山时所封。参阅《清一统志.河南.河南府一》。
嵩阳笙
[相关解释]
1.传说仙人王子乔好吹笙作凤凰鸣,仙人浮丘公迎之居嵩山。事见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因以"嵩阳笙"指仙界音乐。
1.传说仙人王子乔好吹笙作凤凰鸣,仙人浮丘公迎之居嵩山。事见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因以"嵩阳笙"指仙界音乐。
嵩霍
[相关解释]
1.嵩山与霍山的并称。
1.嵩山与霍山的并称。
嵩高
[相关解释]
1.即嵩山。 2.高峻。 3.崇高;尊贵。
1.即嵩山。 2.高峻。 3.崇高;尊贵。
泰室
[相关解释]
1.山名。即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北。
1.山名。即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北。
玉女台
[相关解释]
1.山名。位于嵩山。明毛晋《五色线》卷下"《嵩山记》玉女三台山,昔汉武帝东巡过此山,见学仙女子,帝因往观之,遂以名山。山与嵩高连亘。"
1.山名。位于嵩山。明毛晋《五色线》卷下"《嵩山记》玉女三台山,昔汉武帝东巡过此山,见学仙女子,帝因往观之,遂以名山。山与嵩高连亘。"
玉斧修月
[相关解释]
1.传说唐太和中郑仁本表弟游嵩山,见一人枕幞而眠,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幞,有斤凿数件。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呎》◇因有"玉斧修月"之说。 2.比喻恢复疆土。
1.传说唐太和中郑仁本表弟游嵩山,见一人枕幞而眠,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幞,有斤凿数件。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呎》◇因有"玉斧修月"之说。 2.比喻恢复疆土。
神岳
[相关解释]
1.亦作"神岳"。 2.对山岳的敬称,言其具有灵异。 3.唐代武则天给嵩山的封号。
1.亦作"神岳"。 2.对山岳的敬称,言其具有灵异。 3.唐代武则天给嵩山的封号。
神视
[相关解释]
1.谓不用眼睛察看,而靠精神感通一切。语出《列子.汤问》"唯黄帝与容成子居空峒之上,同斋三月,心死形废;徐以神视,块然见之,若嵩山之阿。"张湛注"神者,寂然玄照而已,不假于目。"
1.谓不用眼睛察看,而靠精神感通一切。语出《列子.汤问》"唯黄帝与容成子居空峒之上,同斋三月,心死形废;徐以神视,块然见之,若嵩山之阿。"张湛注"神者,寂然玄照而已,不假于目。"
笙鹤
[相关解释]
1.汉刘向《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晋(王子乔)﹐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三十馀年后乘白鹤驻缑氏山顶﹐举手谢时人仙去◇以"笙鹤"指仙人乘骑之仙鹤。
1.汉刘向《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晋(王子乔)﹐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三十馀年后乘白鹤驻缑氏山顶﹐举手谢时人仙去◇以"笙鹤"指仙人乘骑之仙鹤。
维嵩
[相关解释]
1.《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毛传"崧,高貌,山大而高曰崧。"后即以"维嵩"形容高。亦用指中岳嵩山。
1.《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毛传"崧,高貌,山大而高曰崧。"后即以"维嵩"形容高。亦用指中岳嵩山。
衔冰吐雹
[相关解释]
1.传说嵩山有大蜥蜴数百,吸了水后立即吐出冰球,随着雷声化为雨雹下降。事见宋洪迈《夷坚乙志.嵩山三异》。诗文中每用为雨雹大作之典实。
1.传说嵩山有大蜥蜴数百,吸了水后立即吐出冰球,随着雷声化为雨雹下降。事见宋洪迈《夷坚乙志.嵩山三异》。诗文中每用为雨雹大作之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