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查到相关州司的内容。
带有州司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佐州 [相关解释]
1.辅佐州政。指任州司马﹑通判等职。
佛子 [相关解释]
1.菩萨的通称。 2.受佛戒者,佛门弟子。 3.佛教泛指一切众生,以其悉具佛性,故称。 4.称慈善的人。如唐末徐守温以宽恕为治,人称佛子。见唐张鷟《耳目记》。又宋洪皓为秀州司录,以所掌发运司钱赈济饥民,州人称之为"洪佛子"。见宋赵善璿《自警篇.救荒》。
南山铁案 [相关解释]
1.典出《新唐书.李元纮传》"元纮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元纮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后以"南山铁案"称已经判定﹑不可改变的案件。
司马青衫 [相关解释]
1.唐白居易《琵琶行》末句为"就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因用以形容悲伤凄切。
大相国寺 [相关解释]
1.在今河南开封市。本北齐大建国寺﹐天保六年建﹐后废。唐为歙州司马郑审宅﹐旋施僧重建寺。唐睿宗以旧封相王﹐赐额改名相国寺。宋至道二年重建﹐题名大相国寺。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每月开放五次﹐为买卖货物之大市场。金章宗﹑元世祖﹑明太祖时相继重修。明末为河沙淤没。清顺治重建﹐乾隆重修﹐题名古汴名蓝。参阅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相国寺内万姓交易》﹑宋高承《事物纪原.真坛净社.相国寺》﹑明李濂《汴京遗迹志》卷十。
州司 [相关解释]
1.犹州官。
张fda3 [相关解释]
唐代画家。名一作藻,字文通,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官至盐铁判官,后被贬,移忠州司马。擅画山水松石,能双手握笔,一画生枝,一画枯枝。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画论对后世影响很大。
朱崖 [相关解释]
1.红色山崖。 2.即珠崖。今海南省海口市。 3.唐李德裕的别称。李德裕曾任崖州司户,故称。
柳宗元(773-819) [相关解释]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世称柳河东。贞元年间进士。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贬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并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散文《捕蛇者说》、《封建论》、《三戒》、《永州八论》以及诗歌《江雪》、《渔翁》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说》、《天对》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有《河东先生集》。
桃观 [相关解释]
1.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并序"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贬郎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凈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后因以"桃观"指玄都观。
江州司马 [相关解释]
1.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被贬为江州司马,其诗《琵琶引》云"就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因以"江州司马"代称白居易。 2.借指失意的文人。
燕喜亭 [相关解释]
1.亭名。在广东省连县城内北山下。唐王弘中为连州司户参军时建。为闲居游乐之所。唐韩愈取《诗.鲁颂.閟宫》"鲁侯燕喜"之义,题名为"燕喜之亭",并作《燕喜亭记》。
王建(约767-约830)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大历年间进士。曾任陕州司马。擅长乐府,与张籍齐名,并称张王乐府”。又有《宫词》一百首,影响较大。有《王司马集》。
琵琶亭 [相关解释]
1.亭名。在江西省九江市西,长江东南岸。唐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送客湓浦口,夜闻邻舟琵琶声,作《琵琶行》,后人因以名亭。
称猫 [相关解释]
1.宋苏轼《叙》"﹝忠恕﹞国初与监察御史符昭文争忿朝堂﹐贬干州司户﹐秩满﹐遂不仕。放旷岐﹑雍﹑陕﹑洛间﹐逢人无贵贱﹐口称猫。"《宋史.郭忠恕传》记此事﹐"猫"作"苗"◇因以"称猫"谓不谈政事。
罗刹政 [相关解释]
1.谓隋贝州刺史厍狄士文之苛政。厍狄士文为贝州刺史﹐人有细过﹐必深文陷害。又有京兆韦焜为贝州司马﹐河乐赵达为清河令﹐并为苛刻﹐唯长史有惠政。时人为之语曰"刺史罗刹政﹐司马蝮蛇瞋﹐长史含笑判﹐清河生吃人。"见《隋书.酷吏传.厍狄士文》。
青衫 [相关解释]
1.古时学子所穿之服。 2.借指学子﹑书生。 3.唐制﹐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唐白居易《琵琶引》﹕"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因借指失意的官员。 4.泛指官职卑微。 5.借指微贱者的服色。 6.指仙人。 7.《梁书.侯景传》﹕"自篡立后﹐时着白纱帽﹐而尚披青袍。"后因以"青衫"借指侯景。 8.借指京剧中的正旦。
青衫司马 [相关解释]
1.唐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时﹐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后因用"青衫司马"喻指失意之官吏。
面别 [相关解释]
1.当面告别。唐杜甫有《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