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帝位的内容。
带有帝位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万乘 [相关解释]
1.万辆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2.周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 3.指帝王,帝位。 4.指能出兵车万乘的大国。亦泛指国家。
上位 [相关解释]
1.高官;显达的职位。 2.特指君位,帝位。 3.指君主。 4.上级官员;上司。 5.上座,贵客座位。
丕祚 [相关解释]
1.犹言世系。 2.指皇统﹑帝位。
世袭 [相关解释]
代代承袭享有某种权益。多用于承袭帝位、爵位、封号、俸禄、领地等。
严陵 [相关解释]
1.即严光。光字子陵,省称严陵。东汉会稽馀姚人。少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游学。秀即帝位后,光变姓名隐遁。秀遣人觅访,征召到京,授谏议大夫,不受,退隐于富春山◇人称他所居游之地为严陵山﹑严陵濑﹑严陵钓台等。诗文中常用其事。 2.即严陵濑。
中极 [相关解释]
1.指北极星。 2.喻帝位。 3.人体经穴名。
临极 [相关解释]
1.犹临御。极﹐指最高之位﹐即帝位。
争重 [相关解释]
1.争夺帝位﹑王权。重,重器。
争鹿 [相关解释]
1.《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宴曰"以鹿喻帝位。"后以"争鹿"喻争夺政权。
五位 [相关解释]
1.谓天数五和地数五。前者为奇数,一﹑三﹑五﹑七﹑九;后者为偶数,二﹑四﹑六﹑八﹑十。 2.指岁﹑月﹑日﹑星﹑辰。 3.谓五行。 4.犹言五方。 5.指五方之神。 6.九五之位,指帝位。 7.土层较深的优质土壤。 8.指侯﹑大夫﹑卿﹑公﹑辟五种等级。 9.指宋时童贯等五人为皇帝分工修建的宫室。 10.算术上的第五个数位。即个十百千万之万位。
五威将帅 [相关解释]
1.官名。西汉末王莽即帝位后,置五威将;每一将各置左﹑右﹑前﹑后﹑中五帅,将持节,称太一之使;帅持幢,称五帝之使,统称五威将帅。持节,奉符命,赍印绶,着五色衣冠,周行四方,以威天下。五威,谓威镇五方。
亡鹿 [相关解释]
1.《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因以"亡鹿"比喻失去政权。
交禅 [相关解释]
1.谓帝位的禅让。
享御 [相关解释]
1.谓保有帝位。
仁寿节 [相关解释]
1.五代时南唐节日。南唐李昪生于十二月二日。升元元年(公元937年)即帝位后,即以十二月二日为仁寿节。
休祚 [相关解释]
1.对帝位的美称。 2.犹言幸运,美好的福祚。
倦勤 [相关解释]
1.谓帝王厌倦于政事的辛劳。语出《书.大禹谟》"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孔传"言已年老,厌倦万机。"
入立 [相关解释]
1.指入朝继帝位。
入绍 [相关解释]
1.谓藩王继承帝位。
六飞 [相关解释]
1.亦作"六騱"﹑"六蜚"。古代皇帝的车驾六马﹐疾行如飞﹐故名。《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今陛下骋六騱﹐驰下峻山。"裴髎集解引如淳曰"六马之疾若飞。"《汉书.爰盎传》作"六飞"◇因以指称皇帝的车驾或皇帝。 2.喻帝位或皇权。 3."六月飞霜"之省。 4.指飞雪。
冕旒 [相关解释]
1.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顶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见《周礼.夏官.弁师》。 2.专指皇冠。借指皇帝﹑帝位。
凤食鸾栖 [相关解释]
1.鸾凤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比喻高位或帝位。
劝进 [相关解释]
1.鼓励促进。 2.指劝登帝位。 3.指劝酒。
劝进表 [相关解释]
1.魏晋六朝时,篡位之君每假"禅让"﹑"受禅"之名夺取政权。当让国"诏书"下达后,又故作逊让,使朝臣再三上表,劝其登基,然后即位。此种章表多谀颂功德而归之天命。如曹丕代汉,侍中刘弇等即率群臣奉表劝进。亦有外族入侵﹑皇统中断,大臣上表宗室劝其即位以继承皇统者。晋愍帝为刘曜所杀,刘琨等即联名上表琅邪王司马睿劝进。凡此劝登帝位的章表,通称"劝进表"。
加腹 [相关解释]
1.东汉严光与光武帝刘秀少时同游学。秀即帝位后﹐光变姓名隐遁。秀派人觅访﹐征召到京﹐授谏议大夫﹐不受。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事详《后汉书.逸民传.严光》◇遂用为典实。
即真 [相关解释]
1.谓由摄政或监国而正式即皇帝位。 2.谓官吏由代理而转为正式职务。
受禅 [相关解释]
1.亦作"受?"。亦作"受嬗"。 2.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受禅台 [相关解释]
1.相传为禅让帝位而筑的坛台。
受终 [相关解释]
1.承受帝位。
君位 [相关解释]
1.国君之位;帝位。
君器 [相关解释]
1.指君位,帝位。
唐太宗(599-649) [相关解释]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李渊次子。随父起兵反隋,建立唐朝,封为秦王◇镇压农民起义军,消灭各割据势力,羽翼渐丰。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继帝位。在位时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用人纳谏,并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和府兵制,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制订《唐律》。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史称贞观之治”。
唐末农民战争 [相关解释]
9世纪中叶反唐农民起义。公元874年王仙芝于长垣(今属河南)率众起义。次年黄巢起兵,与王仙芝合并◇王仙芝战死,黄巢成为起义领袖,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率军由山东渡淮河、长江南下,879年攻克广州,部队发展到百万。旋挥师北伐,次年底攻入长安(今陕西西安),黄巢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唐军围长安,黄巢突围,884年兵败自杀。唐王朝经此十年农民战争已名存实亡。
嗣服 [相关解释]
1.谓继承先人的事业。 2.指继承帝位。
圣子 [相关解释]
1.超凡入圣的儿子或登帝位的儿子。 2."上帝圣子"(godtheson)的简称。基督教基本信条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
大位 [相关解释]
1.帝位。 2.显贵的官位。
大宠 [相关解释]
1.指高官﹑权臣。 2.指帝位。因其受上天之眷宠﹐故称。
大寳 [相关解释]
1.《易.系辞下》"圣人之大寶曰位。"后因以"大寳"指帝位。 2.指佛法。 3.重五十两的银元宝。
大物 [相关解释]
1.指天下或帝位。 2.指表示等级的仪制礼法。 3.犹重器。
大策 [相关解释]
1.重大的谋略﹑决策。 2.特指立太子﹑定帝位。
天位 [相关解释]
1.天子之位﹐帝位。 2.谓天帝之位。 3.天赐之职位﹐官位。
天禄 [相关解释]
1.天赐的福禄。《书.大禹谟》"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后常指帝位。 2.俸禄。 3.传说中兽名『代多以石雕其形以为饰。 4.汉代阁名◇亦通称皇家藏书之所。 5.酒的代称。语出《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之美禄。"
天纲 [相关解释]
1.天的纲维。 2.帝位之统系﹐王朝之世系。 3.朝廷的纲纪。 4.星名。
天统 [相关解释]
1."三统"之一。周正建子﹐称天统。 2.称建子之月。 3.天之统绪;天之正统。 4.指皇统﹐帝位。 5.犹天道﹐天理。
天飞 [相关解释]
1.语出《易.干》"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后以"天飞"喻升居高位﹐贵显得志。 2.喻践帝位。 3.语本《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后以"天飞"指天上的飞鸟。 4.远走高飞。
失鹿 [相关解释]
1.失去天下。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裴髎集解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也。"
奸臣 [相关解释]
指残害忠良或阴谋篡夺帝位的大臣。
委裘 [相关解释]
1.《吕氏春秋.察贤》"天下之贤主,岂必苦形愁虑哉?执其要而已矣……故曰尧之容若委衣裘,以言少事也。"陈奇猷校释"谓尧之时,天下无事,尧之仪表,乃委曲其衣裘,消闲自得。古者长衣,有事则振衣而起,无事则委曲衣裘而坐也。"后以"委裘"指君主任贤举能。 2.旧谓帝位虚设,唯置故君遗衣于座而受朝。 3.指幼君在位。因幼君不胜礼服,坐朝则委裘于地,故称。
宋太祖(927-976) [相关解释]
即赵匡胤”。宋王朝的建立者。涿州(治今河北涿州)人◇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执掌兵权。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都东京(河南开封)。先后攻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并加强对北方契丹的防御。削夺禁军将领和藩镇兵权,派文臣带京官衔到各州去做长官,遣使臣分掌地方财政以加强中央集权。设副相(参知政事),由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以分散宰相权力。选精壮地方兵为中央禁军,以削弱地方兵力。立更戍法,使兵将不相知,以防将领拥兵自重,结束了唐朝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宝位 [相关解释]
1.语出《易.系辞下》"圣人之大宝曰位。"后以"宝位"指帝位。 2.指高位。
宝祚 [相关解释]
1.国运;帝位。
宝胄 [相关解释]
1.指帝位。 2.对人后裔的美称。
宸传 [相关解释]
1.帝位的承传。
宸居 [相关解释]
1.指帝王居住。 2.帝王居住之所。 3.指帝位。 4.借指帝王。
宸极 [相关解释]
1.即北极星。 2.借指帝王。 3.比喻帝位。
宸枢 [相关解释]
1.指帝位。
尉迟恭(585-658) [相关解释]
唐初大将。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人。隋末从刘武周为将,后降唐。曾击败王世充军,并参加镇压窦建德、刘黑闼起义军。玄武门之变中,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笃信方术,杜门不出。民间把他和秦琼像画作两门神,以驱凶辟邪,保佑平安。
尊位 [相关解释]
1.高位。 2.指帝位。 3.尊长的位置。
帝位 [相关解释]
1.皇位;天子之位。
帝图 [相关解释]
1.帝王治国的谋略。 2.引申为帝业。 3.指帝王应天命的图箓。 4.犹帝位。
帝祚 [相关解释]
1.犹帝位﹑皇位。
帝统 [相关解释]
1.帝王的统绪。指帝位。
帝道 [相关解释]
1.古指理想的帝王治国之道。 2.帝位。
弃天下 [相关解释]
1.指帝王放弃帝位。 2.皇帝死亡的婉词。
得位 [相关解释]
1.谓居应有之位置。 2.谓居要职。 3.指得帝位。
御筵 [相关解释]
1.皇帝命设的酒席。 2.喻指帝位。
徽位 [相关解释]
1.大位﹐帝位。
托后 [相关解释]
1.托付以身后大事。指使承继帝位或继承职权﹐辅佐大政。
承祀 [相关解释]
1.主持祭祀。指继承帝位。
承统 [相关解释]
1.继承帝位。
授政 [相关解释]
1.授予帝位。
掘蛊 [相关解释]
1.汉武帝患病,江充说是巫蛊为祟,并预埋桐木人于太子宫地下,然后掘起,以诬陷戾太子。见《汉书.江充传》◇以"掘蛊"为诬陷帝位继承人的典故。
提象 [相关解释]
1.本谓人君观天象而立法治国,引申指即帝位。
握符 [相关解释]
1.谓即帝位。符,指帝王受命于天的符命。语本汉班固《东都赋》"圣皇乃握干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
旒扆 [相关解释]
1.借称帝王。旒为帝王的冕旒﹐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故称。 2.借称帝位。
明成祖(1360-1424) [相关解释]
即朱棣”。明朝皇帝。朱元璋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1399年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1402年攻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帝位,年号永乐。为加强北部边防,防范蒙古势力南下,迁都北京,改南京为留都。在位时解除藩王兵权,巩固中央集权;重用宦官,设置东厂,开宦官干政之始。曾派滞出使南洋等地,并命人编纂《永乐大典》。
晋元帝(276-322) [相关解释]
即司马睿”。东晋王朝的建立者。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公元307年任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出镇建康(今江苏南京),统治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西晋灭亡后,于317年即帝位,都建康,史称东晋。
曩霄 [相关解释]
1.宋代西夏国主名。曩霄本名元昊,宋赐姓赵◇不甘臣宋,于公元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在帝位十一年卒。见《宋史.外国传一.夏国上》◇用为背叛不臣之典。
柱极 [相关解释]
1.殿柱和正梁。喻指君主或帝位。
梁武帝(464-549) [相关解释]
即萧衍”。南朝梁的建立者。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原为齐雍州刺史,乘齐内乱起兵,公元502年夺取帝位。在位时重用士族,残酷剥削农民,多次镇压农民起义。酷信佛教,大兴寺院,曾三次出家为僧。擅长文学,精乐律,善书法。统治后期北方降将侯景叛乱,都城建康被攻破,饥病而死。
水宋 [相关解释]
1.指南朝刘宋。刘裕取得帝位后,自称以水德王。故旧史或称为"水宋"。《南齐书.高帝纪上》"昔金德既沦﹐而传祚于我有宋﹐历数告终﹐實在兹日﹐亦以水德而传于齐。"
涓吉 [相关解释]
1.选择吉祥的日子。语本晋左思《魏都赋》"量寸旬,涓吉日,陟中坛,即帝位。"
灵命 [相关解释]
1.上天或神灵的意志。 2.犹天命。借指帝位。 3.生灵﹐生命。
牛继马后 [相关解释]
1.晋时谶语。谓以牛姓代司马氏继承帝位。
玄武门之变 [相关解释]
唐初的宫廷政变。唐高祖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公元626年7月2日,渊次子李世民伏兵玄武门(长安太极宫北正门)发动政变,杀李建成等。高祖乃立李世民为太子,两月后,李世民登帝位。
玉床 [相关解释]
1.玉制或饰玉的床。 2.指天床星。古代以为此星主帝位。星倾则天子不安,失位。见《星经》卷上。 3.指朱砂矿床。
璇玑 [相关解释]
1.亦作"琲玑"。亦作"璇玑"。 2.北斗前四星。也叫魁。 3.泛指北斗。 4.指北极星。 5.喻权柄,帝位。 6.亦作"琲机"。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中能运转的部分。亦指整个测天仪器。 7.指前秦窦滔妻所织的回文诗图。
甘陵部 [相关解释]
1.《后汉书.党锢传序》"初,桓帝为蠡吾侯,受学于甘陵周福,及即帝位,擢福为尚书。时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当朝,乡人为之謡曰'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二家宾客,互相讥揣,遂各树朋徒,渐成尤隙。由是甘陵有南北部,党人之议,自此始矣。"此为士大夫树党之始◇成典实,用以泛指朋党。
神器 [相关解释]
象征国家权力之物,如玺、鼎等。借指帝位、政权不敢篡窃神┢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神寳 [相关解释]
1.神圣的宝物。 2.指天子之位。即帝位。 3.同"神保"。古代祭祖时用以代表祖先的人。
禅代 [相关解释]
1.指帝位的禅让和接替。 2.交替。
禅位 [相关解释]
1.禅让帝位。
禅国 [相关解释]
1.谓禅让帝位。
禅授 [相关解释]
1.犹禅让。以帝位让人。
秦鹿 [相关解释]
1.指秦国的帝位。鹿﹐喻帝位。
穷宠 [相关解释]
1.犹极贵。亦借指帝王或帝位。 2.极端骄纵。
立极 [相关解释]
1.树立最高准则。 2.登帝位;秉国政。
紫宸 [相关解释]
1.宫殿名,天子所居。唐宋时为接见群臣及外国使者朝见庆贺的内朝正殿,在大明宫内。 2.泛指宫廷。 3.借指帝王﹑帝位。
纂极 [相关解释]
1.继承帝位。
绍祚 [相关解释]
1.承继帝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