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9 查到相关庙堂的内容。
带有庙堂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东厢
[相关解释]
1.古代庙堂东侧的厢房◇泛指正房东侧的房屋。
1.古代庙堂东侧的厢房◇泛指正房东侧的房屋。
中庭
[相关解释]
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 2.厅堂正中;厅堂之中。 3.庭院;庭院之中。 4.指现代高级旅馆中庭院式的大厅。 5.中草药"百合"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 2.厅堂正中;厅堂之中。 3.庭院;庭院之中。 4.指现代高级旅馆中庭院式的大厅。 5.中草药"百合"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丹青地
[相关解释]
1.指朝廷庙堂。
1.指朝廷庙堂。
县鼓
[相关解释]
1.古代庙堂用的大鼓。 2.比喻海涛轰鸣。
1.古代庙堂用的大鼓。 2.比喻海涛轰鸣。
周乐
[相关解释]
1.指周室的乐舞。《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杨伯峻注"鲁受周室虞﹑夏﹑商﹑周四代之乐舞,故季札请观之。"后亦指仿周乐所制之庙堂乐章。
1.指周室的乐舞。《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杨伯峻注"鲁受周室虞﹑夏﹑商﹑周四代之乐舞,故季札请观之。"后亦指仿周乐所制之庙堂乐章。
夔乐
[相关解释]
1.借指庙堂雅乐。夔为舜时乐官,故称。
1.借指庙堂雅乐。夔为舜时乐官,故称。
天庙
[相关解释]
1.庙堂。 2.星名。即营室。
1.庙堂。 2.星名。即营室。
太阶
[相关解释]
1.古星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各二星﹐相比而斜上﹐如阶级然﹐故名。 2.指三公之位。 3.宫殿﹑庙堂的台阶。
1.古星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各二星﹐相比而斜上﹐如阶级然﹐故名。 2.指三公之位。 3.宫殿﹑庙堂的台阶。
夫人裙带
[相关解释]
1.宋周辉《清波杂志》卷三"蔡卞之妻王夫人﹐颇知书﹐能诗词。蔡每有国事﹐先谋之于床笫﹐然后宣之于庙堂……蔡拜右相﹐家宴张乐﹐伶人扬言曰'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带。'讥其官职自妻而致。"按﹐蔡卞妻乃王安石之女﹐故讥其因妻之关系而得官◇俗称因妻之关系而得的官职为"裙带官"。
1.宋周辉《清波杂志》卷三"蔡卞之妻王夫人﹐颇知书﹐能诗词。蔡每有国事﹐先谋之于床笫﹐然后宣之于庙堂……蔡拜右相﹐家宴张乐﹐伶人扬言曰'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带。'讥其官职自妻而致。"按﹐蔡卞妻乃王安石之女﹐故讥其因妻之关系而得官◇俗称因妻之关系而得的官职为"裙带官"。
孔子庙堂碑
[相关解释]
唐代碑刻。正书。虞世南书。公元626年镌立。贞观中毁于火,703年重刻,并加篆书碑额。书法圆润朗秀,外刚内柔,得智永笔法为多,为虞书代表作。
唐代碑刻。正书。虞世南书。公元626年镌立。贞观中毁于火,703年重刻,并加篆书碑额。书法圆润朗秀,外刚内柔,得智永笔法为多,为虞书代表作。
宇庙
[相关解释]
1.犹庙堂。
1.犹庙堂。
庙堂
[相关解释]
太庙的明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借指朝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太庙的明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借指朝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庙堂文学
[相关解释]
1.指古代专用于朝会﹑祭祀﹑宴飨的颂诗乐歌。亦泛指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文学作品。
1.指古代专用于朝会﹑祭祀﹑宴飨的颂诗乐歌。亦泛指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文学作品。
庙堂碑
[相关解释]
1.即《孔子庙堂碑》。立于唐贞观初,虞世南撰并书,记述唐武德九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孙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葺孔庙等事,书法俊朗圆腴,内刚外柔,为唐楷典范作品之一。不久碑随庙毁。武后长安三年重刻,相王李旦篆额,冠以"大周"二字,大中四年琢去,后佚。宋初王彦超重刻,今存西安碑林,俗称"西庙堂碑"。山东城武亦存一石,元刻,称"东庙堂碑"。东瘦西肥,字亦互有出入。参阅《金石粹编》卷四一。
1.即《孔子庙堂碑》。立于唐贞观初,虞世南撰并书,记述唐武德九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孙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葺孔庙等事,书法俊朗圆腴,内刚外柔,为唐楷典范作品之一。不久碑随庙毁。武后长安三年重刻,相王李旦篆额,冠以"大周"二字,大中四年琢去,后佚。宋初王彦超重刻,今存西安碑林,俗称"西庙堂碑"。山东城武亦存一石,元刻,称"东庙堂碑"。东瘦西肥,字亦互有出入。参阅《金石粹编》卷四一。
摇尾涂中
[相关解释]
1.战国时,楚王派大夫去请庄子做官,庄子对楚大夫说听说楚国有神龟,死去已三千年,现在把它用匣子装起来藏在庙堂之上。你看此龟是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好呢,还是活着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说当然是活着曳尾于涂中好。庄子说那末我将曳尾于涂中。见《庄子.秋水》。曳尾,犹摇尾◇因以"摇尾涂中"喻自由自在地生活。
1.战国时,楚王派大夫去请庄子做官,庄子对楚大夫说听说楚国有神龟,死去已三千年,现在把它用匣子装起来藏在庙堂之上。你看此龟是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好呢,还是活着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说当然是活着曳尾于涂中好。庄子说那末我将曳尾于涂中。见《庄子.秋水》。曳尾,犹摇尾◇因以"摇尾涂中"喻自由自在地生活。
曳尾涂中
[相关解释]
1.典出《庄子.秋水》"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j,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j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涂,污泥。比喻与其显身扬名于庙堂之上而毁身灭性,不如过贫贱的隐居生活而得逍遥全身。 2.用以比喻苟且偷生。
1.典出《庄子.秋水》"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j,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j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涂,污泥。比喻与其显身扬名于庙堂之上而毁身灭性,不如过贫贱的隐居生活而得逍遥全身。 2.用以比喻苟且偷生。
球閎
[相关解释]
1.指磬和钟,庙堂乐器。比喻社稷英才。
1.指磬和钟,庙堂乐器。比喻社稷英才。
理匦使
[相关解释]
1.唐代于垂拱二年(一说垂拱元年)始于庙堂置匦(意见箱),收纳臣下意见书,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书舍人等人为理匦使,负责处理其事。
1.唐代于垂拱二年(一说垂拱元年)始于庙堂置匦(意见箱),收纳臣下意见书,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书舍人等人为理匦使,负责处理其事。
琮璜
[相关解释]
1.琮与璜,皆庙堂玉器。 2.比喻德才或文辞之美。
1.琮与璜,皆庙堂玉器。 2.比喻德才或文辞之美。
祖师堂
[相关解释]
1.佛教禅宗安置祖师及开山僧人像的庙堂。
1.佛教禅宗安置祖师及开山僧人像的庙堂。
神坛
[相关解释]
1.祀神的高台。多建于室外平地,后亦设在庙堂内。
1.祀神的高台。多建于室外平地,后亦设在庙堂内。
祠庙
[相关解释]
1.祠堂,庙堂。
1.祠堂,庙堂。
金人三缄
[相关解释]
1.指人之慎言。语出《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1.指人之慎言。语出《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金奏
[相关解释]
1.敲击钟閐以奏乐。常用以指庙堂音乐。 2.泛指音乐或乐声。
1.敲击钟閐以奏乐。常用以指庙堂音乐。 2.泛指音乐或乐声。
金石乐
[相关解释]
1.使用钟磬等乐器演奏的音乐。常指庙堂之乐。语出《左传.襄公九年》﹕"武子对曰﹕'君冠﹐必以祼享之礼行之﹐以金石之乐节之﹐以先君之祧处之。'"
1.使用钟磬等乐器演奏的音乐。常指庙堂之乐。语出《左传.襄公九年》﹕"武子对曰﹕'君冠﹐必以祼享之礼行之﹐以金石之乐节之﹐以先君之祧处之。'"
雅颂
[相关解释]
1.亦作"雅讼"。 2.《诗经》内容和乐曲分类的名称。雅乐为朝廷的乐曲﹐颂为宗庙祭祀的乐曲。 3.指盛世之乐﹑庙堂之乐。
1.亦作"雅讼"。 2.《诗经》内容和乐曲分类的名称。雅乐为朝廷的乐曲﹐颂为宗庙祭祀的乐曲。 3.指盛世之乐﹑庙堂之乐。
雍门鼓琴
[相关解释]
1.相传雍门子周以善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雍门子周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然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夫声敌帝而困秦者君也,连五国之约南面而伐楚者又君也。天下未噇无事,不从则横。从成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楚王秦帝,必报雠于薛矣。夫以秦楚之强而报雠于弱薛,譬之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孟尝君闻之悲泪盈眶。子周于是引琴而鼓,孟尝君增悲流涕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见汉刘向《说苑.善说》。《三国志.蜀志
1.相传雍门子周以善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雍门子周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然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夫声敌帝而困秦者君也,连五国之约南面而伐楚者又君也。天下未噇无事,不从则横。从成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楚王秦帝,必报雠于薛矣。夫以秦楚之强而报雠于弱薛,譬之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孟尝君闻之悲泪盈眶。子周于是引琴而鼓,孟尝君增悲流涕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见汉刘向《说苑.善说》。《三国志.蜀志
青皋
[相关解释]
1.亦作"青皐"。亦作"青皋"。 2.东皋﹐东边的郊外。 3.泛指郊野。 4.春天的水边﹐绿意盎然的水边。 5.山林﹑山野。泛指江湖之上﹐与"庙堂"相对而言。
1.亦作"青皐"。亦作"青皋"。 2.东皋﹐东边的郊外。 3.泛指郊野。 4.春天的水边﹐绿意盎然的水边。 5.山林﹑山野。泛指江湖之上﹐与"庙堂"相对而言。
韶瀋
[相关解释]
1.亦作"韶护"。亦作"韶頀"。 2.汤乐名。《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韶瀋》者。"杜预注"殷汤乐。"孔颖达疏"以其防瀋下民﹐故称瀋也……韶亦绍也﹐言其能绍继大禹也。"一说﹐舜乐和汤乐。《文选.王屮》﹕"步中《雅》《颂》﹐骤合《韶》《护》。"李善注引郑玄曰﹕"《韶》﹐舜乐﹔《护》﹐汤乐也。"后亦以指庙堂﹑宫廷之乐,或泛指雅正的古乐。
1.亦作"韶护"。亦作"韶頀"。 2.汤乐名。《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韶瀋》者。"杜预注"殷汤乐。"孔颖达疏"以其防瀋下民﹐故称瀋也……韶亦绍也﹐言其能绍继大禹也。"一说﹐舜乐和汤乐。《文选.王屮》﹕"步中《雅》《颂》﹐骤合《韶》《护》。"李善注引郑玄曰﹕"《韶》﹐舜乐﹔《护》﹐汤乐也。"后亦以指庙堂﹑宫廷之乐,或泛指雅正的古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