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 查到相关康伯的内容。
带有康伯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大演数
[相关解释]
1.《易.系辞下》"大衍之数五十。"韩康伯注引王弼曰"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后以"大演数"指天文历算之术。
1.《易.系辞下》"大衍之数五十。"韩康伯注引王弼曰"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后以"大演数"指天文历算之术。
大衍
[相关解释]
1.《易.系辞上》"大衍之数五十。"韩康伯注引王弼曰"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孔颖达疏引京房云"五十者谓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后以大衍为五十的代称。 2.广大的沼泽地。 3.历法名。详"大衍历"。
1.《易.系辞上》"大衍之数五十。"韩康伯注引王弼曰"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孔颖达疏引京房云"五十者谓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后以大衍为五十的代称。 2.广大的沼泽地。 3.历法名。详"大衍历"。
康伯
[相关解释]
1.指后汉隐士韩康。康字伯休,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者三十余年。长安市妇孺皆知,后遁入霸陵山中隐居。见《后汉书.逸民传.韩康》。 2.豆豉的一种。
1.指后汉隐士韩康。康字伯休,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者三十余年。长安市妇孺皆知,后遁入霸陵山中隐居。见《后汉书.逸民传.韩康》。 2.豆豉的一种。
拾人牙慧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后以"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人家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后以"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人家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智周万物
[相关解释]
1.谓于万物无所不知。语本《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韩康伯注"知周万物则能以道济天下。"孔颖达疏"圣人无物不知,是知周于万物。"
1.谓于万物无所不知。语本《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韩康伯注"知周万物则能以道济天下。"孔颖达疏"圣人无物不知,是知周于万物。"
牙慧
[相关解释]
《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原指言外的理趣,后用以指旧有的观点、言论等自写胸臆,绝不袭人牙慧|拾人牙慧。
《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原指言外的理趣,后用以指旧有的观点、言论等自写胸臆,绝不袭人牙慧|拾人牙慧。
神而明之
[相关解释]
1.《易.系辞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韩康伯注"体神而明之,不假于象,故存乎其人。"孔颖达疏"言人能神此易道而显明之者,存在于其人。"后以"神而明之"谓表明玄妙的事理。
1.《易.系辞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韩康伯注"体神而明之,不假于象,故存乎其人。"孔颖达疏"言人能神此易道而显明之者,存在于其人。"后以"神而明之"谓表明玄妙的事理。
静专
[相关解释]
1.贞静专一。语出《易.系辞上》﹕"其静也专﹐其动也直。"韩康伯注﹕"专﹐专一也。"
1.贞静专一。语出《易.系辞上》﹕"其静也专﹐其动也直。"韩康伯注﹕"专﹐专一也。"
默成
[相关解释]
1.谓躬行不言,默而成事。语出《易.系辞上》"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韩康伯注"德行,贤人之德行也。顺足于内﹐故默而成之也,体与理会﹐故不言而信也。"
1.谓躬行不言,默而成事。语出《易.系辞上》"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韩康伯注"德行,贤人之德行也。顺足于内﹐故默而成之也,体与理会﹐故不言而信也。"
鼓物
[相关解释]
1.《易.系辞上》"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韩康伯注"万物由之以化,故曰鼓万物也。"后以"鼓物"指使万物生长。
1.《易.系辞上》"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韩康伯注"万物由之以化,故曰鼓万物也。"后以"鼓物"指使万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