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2 查到相关建都的内容。
带有建都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东晋 [相关解释]
朝代,公元317-420,自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起到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止。建都建康(今南京)。
东汉 [相关解释]
朝代,公元25-220,自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起到献帝(刘协)延康元年止。建都洛阳。也叫后汉。
中华 [相关解释]
1.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称中国。 2.指中原。 3.古时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
中国 [相关解释]
①古时含义不一。或指京师,或指华夏族、汉族地区(以其在四夷之中)。华夏族、汉族多在黄河南、北建都,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华”含义相同。初时本指今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后来华夏族、汉族活动范围扩大,黄河中下游一带,也被称为中国”。19世纪以来,中国”始专指我国全部领土。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中朝 [相关解释]
1.临朝之时。 2.汉代朝官自武帝以后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内朝。 3.朝廷;朝中。 4.指朝廷官员。 5.偏安江左的东晋﹑南宋分别称建都中原时的西晋﹑北宋为"中朝"。南北朝时﹐亦称南朝为"中朝"。 6.指中原。 7.中原王朝。清时亦指中国。
临淄 [相关解释]
1.齐国故城。在山东省淄博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周初封吕尚于齐﹐建都于此﹐名营丘﹐齐胡公迁都薄姑﹐齐献公元年又迁回﹐称临淄。春秋战国时先后作为姜齐与田齐的国都达630多年﹐是当时东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为列国中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故城包括大城与小城两部分﹐总面积达15馀平方公里。城内文化遗存丰富。城东北有韶院村﹐传为孔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之地。解放后故城内设临淄文物管理所﹐辟有出土文物陈列室。
京洛 [相关解释]
1.亦作"京雒"。 2.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 3.泛指国都。
利漕渠 [相关解释]
1.古运河名。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魏公,建都于邺,征集民工凿渠引漳水,自今河北曲周南,东至大名注入白沟,借以沟通邺和四方的漕运,故名。
前汉 [相关解释]
1.即西汉。朝代名。公元前206-公元25年﹐自刘邦称汉王起﹐到刘玄更始三年止﹐包括王莽称帝时期。建都长安。
北宋 [相关解释]
朝代,公元960-1127,自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起,到钦宗(赵桓)靖康二年止。建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北庭 [相关解释]
1.指汉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 2.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 3.唐方镇名。属陇右道。以其治所在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北庭都护﹐故通称北庭。辖西北伊﹑西﹑庭三州及北庭都护府境内诸军镇﹑守捉。其地后入回纥,继入吐蕃。 4.指燕京。即今北京市。元建都燕京,时汉人称之为北庭。
南京市 [相关解释]
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在省境西南部、长江沿岸,京沪、宁铜等铁路交会于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古名金陵、建康等。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及民国均建都于此。1927年设市。人口2657万(1995年)。化学工业占全国重要地位。特产云锦、板鸭。名胜古迹有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莫愁湖、雨花台、紫金山天文台、南京长江大桥等。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等学校。
南唐 [相关解释]
1.五代十国之一。公元937年李昪代吴称帝,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国号唐,史称南唐。曾灭闽﹑楚,极盛时有今江苏安徽淮河以南和福建﹑江西﹑湖南及湖北东部地区。975年为北宋所灭。共历三主,三十九年。
南朝 [相关解释]
1.我国南北朝时期,据有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四朝的总称。因四朝都建都于建康,即今南京市,故后人或借指南京。 2.泛称位于南方的南宋﹑南明。
南渡 [相关解释]
1.亦作"南度"。 2.渡水而南。 3.犹南迁。晋元帝﹑宋高宗皆渡长江迁于南方建都,故史称南渡。
吐谷浑 [相关解释]
1.古鲜卑族的一支。本居辽东,西晋时在首领吐谷浑的率领下西徙至甘肃﹑青海间,至其孙叶延时,始号其国曰吐谷浑。隋初,夸吕称可汗,建都伏俟城。唐时,诺曷钵可汗曾来朝,受封号◇为吐蕃所并。 2.唐时泛指侵扰边境的敌军酋领。 3.复姓。本鲜卑族首领名,后遂为姓氏。见《魏书.官氏志》﹑《周书.异域传下.吐谷浑》。 4.乐府名。本北朝马上乐,周隋时与西凉乐杂奏,成为宫廷音乐,唐时犹存。
周武王 [相关解释]
西周王朝建立者。姬姓,名发。周文王之子。命吕尚负责军事,命弟周公旦负责政务,继承父志,准备伐商。公元前11世纪中,亲率周军,联合西南各族军队,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打败商军。灭商后建立周朝,并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
嚈哒 [相关解释]
1.古代西域国名。为大月氏的后裔,一说为高车的别种。五世纪中分布于今阿姆河之南。东罗马史家称之为"白匈奴"。建都拔底延城。势力曾达到康居﹑安息﹑疏勒﹑于阗等国。北魏太安以后,每遣使节至北魏◇为突厥木杆可汗所破,部落分散。参阅《魏书.西域传.嚈哒》。
天朝田亩制度 [相关解释]
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颁布。主要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规定了农民平分土地的原则;在农村设立兵农合一的乡官制度;废除封建买卖婚姻。纲领主张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具有推翻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精神,但带有浓厚的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实际上并没有实行。
太平军北伐 [相关解释]
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率两万人由扬州出师北伐。北伐军经河南渡黄河,进攻山西,一直打到直隶(今河北),进逼天津。由于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北伐军经过两年血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太平军西征 [相关解释]
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派胡以晃、赖汉英等率军西征,夺取长江中游各省以巩固天京。西征军先后攻克安庆、九江、汉口、武昌等地,多次大败湘军。经过将近三年的艰苦斗争,西征军控制了湖北东部和江西、安徽大部地区,发展了革命力量。
娄公 [相关解释]
1.娄敬的尊称。亦即刘敬,汉初齐人。因首劝刘邦建都长安有功,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号奉春君,后封建信侯。是时匈奴兵强,刘敬提出和亲之策,并徙六国贵族后代及豪强大族十万余人充实关中。
定鼎 [相关解释]
〈书〉相传禹铸九鼎,为古代传国之宝,保存在王朝建都的地方◇来称定都或建立王朝为定鼎。
帝丘 [相关解释]
1.古地名。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相传为颛顼都城。公元前六二九年卫成公自楚丘迁都于此。战国时名濮阳,秦置濮阳县。 2.指帝王建都的地方。
廊房 [相关解释]
1.厅堂周围的房舍。 2.明自永乐十八年建都北京,于皇城四门﹑钟鼓楼等处,修建几千间民房和铺房,召民﹑商居住或居货,谓之廊房。
建都 [相关解释]
建立首都;把首都设在某地。
开封市 [相关解释]
在河南省中部偏东、陇海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古称汴梁”、汴京”。战国魏,五代梁、晋、汉、周及北宋、金等均建都于此,民国时为河南省省会。1948年设市。人口733万(1995年)。特产汴绣、汴绸等。有铁塔、繁塔、龙亭、相国寺、禹王台等名胜古迹。
成都市 [相关解释]
四川省省会。在省境中部、成都平原中心,成渝、宝成、成昆等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三国蜀汉、五代前后蜀及北宋李顺、明末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先后在此建都。前蜀皇帝在此广植芙蓉,故成都简称蓉”,别称芙蓉城”。又因成都古代织锦著名,又称锦城”。1928年设市。人口3078万(1995年)。为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之一。名胜古迹有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楼、青羊宫等。有四川大学、成都工学院等高等学校。
敦煌 [相关解释]
1.古代郡名。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北魏改为敦煌镇,后复改郡。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置西沙州,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又改沙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仍改敦煌郡,干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沙州。 2.县名。在甘肃省。西汉置。十六国前凉建都于此,北周改名鸣沙县,隋大业初复名,唐末废。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复置,移治今址。县城是古代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站。城东南25公里的莫高窟(千佛洞)保存有四世纪至十四世纪遗留的壁画﹑雕塑等艺术珍品;城南有鸣沙山﹑月
本都 [相关解释]
1.本来建都之境。
朱温(852-912) [相关解释]
即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的建立者。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曾参加黄巢起义◇叛变降唐,赐名全忠。与李克用等联兵镇压黄巢起义军,并乘机扩大势力,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军阀◇被进封为梁王。公元907年代唐称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被其子朱友fdcaK杀。
杨秀清(1823-1856) [相关解释]
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西桂平人。贫苦农民出身。1846年参加拜上帝会。曾假托天父附体,取得天父代言人的特权。金田起义时,领中军主将◇封东王,主持朝政。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派兵北伐与西征,并主持外交事务。因居功自傲,独揽大权,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引起领导集团的内部分裂。在杨韦事变中被韦昌辉杀害。
殷墟 [相关解释]
1.谓殷纣身死﹐国都为墟。 2.指商代后期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1899年在此发现占卜用的甲骨刻辞。从1928年考古发掘至今﹐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等遗迹﹐及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乐器和甲骨等遗物﹐总面积24平方公里以上。
洛阳市 [相关解释]
在河南省西部,陇海、焦枝两铁路在此交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东周、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后)、后梁、后唐等均建都于此,有九朝古都”之称。1948年设市。人口1323万(1995年)。为河南西部重要城市,有洛阳拖拉机厂和矿山机械厂。特产洛阳牡丹。名胜古迹有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遗址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
石勒(274-333) [相关解释]
十六国时后赵的建立者。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年青时被晋官吏掠卖到山东为耕奴,因而聚众起义◇投靠刘渊为大将,重用汉族失意官僚张宾,联合汉族上层,发展成割据势力。公元319年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329年初灭前赵,取得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称帝。
石敬瑭(892-942) [相关解释]
即后晋高祖”。五代晋王朝的建立者。沙陀部人◇唐时曾任河东节度使,镇守太原。公元936年勾结契丹灭后唐,并受契丹册封为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晋,史称后晋。他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每年献帛30万匹。并称比他小十一岁的契丹主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
置都 [相关解释]
1.建都。
芜城 [相关解释]
1.古城名。即广陵城。故址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境。西汉吴王刘濞建都于此,筑广陵城。南朝宋竟陵王刘诞据广陵反,兵败死焉,城遂荒芜,鲍照作《芜城赋》以讽之,因得名。
营丘 [相关解释]
1.古邑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北,以营丘山而得名。周武王封吕尚于齐,建都于此◇改名临淄。《史记.齐太公世家》"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营丘,在青州临淄北百步外城中。"三国魏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吕尚,磻溪之渔者,一朝指麾,乃封营丘。"唐李白《鞠歌行》"一举钓六合,遂荒营丘东。"一说在今昌乐县东南,春秋时名缘陵,汉置营陵县。 2.晋时郡名。东晋时,数万家中原流民向北投奔前燕慕容廆,廆于汉辽西临渝县地安置青州,别置营丘郡。地在今辽宁省沈阳市西。见《晋书.慕容廆载记
蜀汉 [相关解释]
朝代名。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建都成都(今属四川),历史上又称蜀。263年,为魏所灭。
衣冠南渡 [相关解释]
1.西晋末,晋元帝渡江,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中原士族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唐刘知几《史通.邑里》"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后用以借指唐"安史之乱"后,中原士庶避乱南奔之事。 2.指北宋末,宋高宗渡江,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中原士庶南迁之事。
西亳 [相关解释]
1.古邑名。商三亳之一。在今河南省偃师县西﹐相传帝喾及汤在此建都。春秋时为周尸氏邑﹐又名尸乡。
西夏 [相关解释]
朝代名。1038年,党项族领袖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东南)。因在宋的西北,历史上称为西夏。与宋、辽、金多次发生战争。1227年为蒙古所灭。
西安市 [相关解释]
陕西省省会。在省境中部、渭河之南、秦岭以北、陇海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古名长安”。西汉、新莽、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朝代均在此建都。1928年设市。人口648万(1995年)。西北地区最大城市和交通枢纽之一。有大小雁塔、碑林、钟鼓楼、兴善寺、半坡遗址、阿房宫遗址等名胜古迹。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高等学校。
西楚 [相关解释]
1.古地域名。三楚之一。 2.古国号。秦亡﹐项羽自立为霸王﹐有西楚﹑东楚与梁地共九郡﹐因建都于西楚彭城﹐国号"西楚"。
西都 [相关解释]
1.古都名。(1)周武王都镐﹐至成王时别营洛邑为东都﹐因称镐京为西都。《诗.小大雅谱》"小雅大雅者,周室居西都丰镐之时诗也。"(2)新莽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建洛阳为东都﹐因称常安(新莽改长安为常安)为西都。(3)东汉都洛阳﹐因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都『班固《西都赋》"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惟长安。"(4)唐显庆二年(657年)以洛阳为东都﹐因称长安为西都。(5)唐宝应元年(762年)以凤翔府为西都﹐不久罢。(6)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建都开封府﹐号东都﹐因改唐东都河南府为西都。(7)五代后唐同光元年(
要塞 [相关解释]
军事上有重要意义并设置防御工事的战略据点建都金陵的朝代都以西塞山为扼守长江的江防要塞。
金陵王气 [相关解释]
1.今之南京﹐战国时楚威王埋金以镇王气﹐故曰金陵◇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皆建都于此。所谓"金陵王气"即指帝王所在地金陵的祥瑞之气。
长安 [相关解释]
1.古都城名『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皆于此定都。西汉末绿林﹑赤眉﹐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汉城筑于惠帝时﹐在今西安市西北。隋城筑于文帝时﹐号大兴城﹐故址包有今西安城和城东﹑南﹑西一带。唐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西安城。 2.唐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霸王厅 [相关解释]
1.传说项羽建都彭城(今徐州)时的遗迹。
青堂城 [相关解释]
1.即青唐城。古城名。故址在今青海省西宁市。原名鄯州。地处青海东部﹐北宋时﹐吐蕃支系唃厮啰部强盛﹐首领唃厮啰于景佑元年在此称主建都﹐更名青唐城。
高句丽 [相关解释]
(句gōu)朝鲜古国。中国史书多称高丽”。公元前后形成。公元427年建都平壤。与南部的百济、新罗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相互间战争不断。668年灭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