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开元的内容。
带有开元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丁祭
[相关解释]
1.旧时于每年阴历二月﹑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丁祭。隋唐日制不一。隋文帝时一年有四祭,唐武德年间改用中丁日祭祀,唐开元年后专用春﹑秋二仲的上丁日举行祭祀。
1.旧时于每年阴历二月﹑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丁祭。隋唐日制不一。隋文帝时一年有四祭,唐武德年间改用中丁日祭祀,唐开元年后专用春﹑秋二仲的上丁日举行祭祀。
三史
[相关解释]
1.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开元以后,因《东观汉记》失传,乃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见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三史》。
1.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开元以后,因《东观汉记》失传,乃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见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三史》。
主簿虫
[相关解释]
1.蝎的别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江南旧无蝎,开元初,尝有一主簿竹筒盛过江,至今江南往往而有,俗呼为主簿虫。"唐李肇《国史补》卷下"剑南元无蝎,尝有人任主簿,将蝎之任,而有之,今呼为主簿虫也。"按,《大唐传载》谓北人至江南任主簿携蝎而往,为大历中事。传说不一。
1.蝎的别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江南旧无蝎,开元初,尝有一主簿竹筒盛过江,至今江南往往而有,俗呼为主簿虫。"唐李肇《国史补》卷下"剑南元无蝎,尝有人任主簿,将蝎之任,而有之,今呼为主簿虫也。"按,《大唐传载》谓北人至江南任主簿携蝎而往,为大历中事。传说不一。
九曜
[相关解释]
1.指北斗七星及辅佐二星。 2.亦称"九执"。指梵历中的九星。梵历以九星配日,而定其日之吉凶。九星为一﹑日曜(太阳),二﹑月曜(太阴),三﹑火曜(荧惑星),四﹑水曜(辰星),五﹑木曜(岁星),六﹑金曜(太白星),七﹑土曜(镇星),八﹑罗?(黄旛星),九﹑计都(豹尾星)。九星与日时相随劐逐而不离,故又称"九执"。唐开元年间传入我国,称"九执历"。九星配日法曾为我国历法所采用,后删弃。 3.道教语。日的别称。
1.指北斗七星及辅佐二星。 2.亦称"九执"。指梵历中的九星。梵历以九星配日,而定其日之吉凶。九星为一﹑日曜(太阳),二﹑月曜(太阴),三﹑火曜(荧惑星),四﹑水曜(辰星),五﹑木曜(岁星),六﹑金曜(太白星),七﹑土曜(镇星),八﹑罗?(黄旛星),九﹑计都(豹尾星)。九星与日时相随劐逐而不离,故又称"九执"。唐开元年间传入我国,称"九执历"。九星配日法曾为我国历法所采用,后删弃。 3.道教语。日的别称。
仙茅
[相关解释]
1.亦作"僲茅"。 2.植物名。原生西域,粗细有筋,或如笔管,有节文理。唐开元元年婆罗门僧进此药,因又名婆罗门参。分布于我国东南至西南部。根﹑茎可入药。
1.亦作"僲茅"。 2.植物名。原生西域,粗细有筋,或如笔管,有节文理。唐开元元年婆罗门僧进此药,因又名婆罗门参。分布于我国东南至西南部。根﹑茎可入药。
仙院
[相关解释]
1.指唐代的集贤殿书院。唐开元十三年,改集仙殿为集贤殿书院,故有"仙院"之称。
1.指唐代的集贤殿书院。唐开元十三年,改集仙殿为集贤殿书院,故有"仙院"之称。
借绯
[相关解释]
1.唐宋时规定官员的服色,四﹑五品服绯,未至五品者特许服绯,称为"借绯"。绯,大红色。《通典.礼二十三》"开元八年二月﹐敕都督﹑刺史品卑者借绯及鱼袋。"亦称"借牙绯"。牙,即象笏。宋制五品以上用象笏,借绯时并借象笏,故云。
1.唐宋时规定官员的服色,四﹑五品服绯,未至五品者特许服绯,称为"借绯"。绯,大红色。《通典.礼二十三》"开元八年二月﹐敕都督﹑刺史品卑者借绯及鱼袋。"亦称"借牙绯"。牙,即象笏。宋制五品以上用象笏,借绯时并借象笏,故云。
僧帐
[相关解释]
1.登录僧尼名籍的簿册。始于唐开元十七年,一说始于唐太和四年。
1.登录僧尼名籍的簿册。始于唐开元十七年,一说始于唐太和四年。
元宝
[相关解释]
1.大宝。喻不可多得的贤才。 2.我国古钱币的一种名称。"元宝"二字前常冠以年号﹑朝代等,铸于币面。因唐朝"开元通宝"误读作"开通元宝"而得名。《旧唐书·食货志上》载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钱之文,为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及左会回环读之,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通元宝钱。" 3.我国旧时铸成马蹄形的银锭。常作货币流通。 4.特指用锡箔纸折成﹑供祭祀时焚化的元宝形冥币。
1.大宝。喻不可多得的贤才。 2.我国古钱币的一种名称。"元宝"二字前常冠以年号﹑朝代等,铸于币面。因唐朝"开元通宝"误读作"开通元宝"而得名。《旧唐书·食货志上》载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钱之文,为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及左会回环读之,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通元宝钱。" 3.我国旧时铸成马蹄形的银锭。常作货币流通。 4.特指用锡箔纸折成﹑供祭祀时焚化的元宝形冥币。
八科
[相关解释]
1.封建时代科举取士的八种科目。唐代取士科目甚多﹐有秀才﹑明经﹑开元礼﹑三传﹑史﹑进士﹑明法﹑书学﹑算学及童子等科。《旧唐书·文苑传中·员半千》"上元初﹐应八科举﹐授武陟尉。"八科﹐即指诸科中的八种。宋初以九经﹑五经﹑开宝通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明法为讲武殿复试八科。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
1.封建时代科举取士的八种科目。唐代取士科目甚多﹐有秀才﹑明经﹑开元礼﹑三传﹑史﹑进士﹑明法﹑书学﹑算学及童子等科。《旧唐书·文苑传中·员半千》"上元初﹐应八科举﹐授武陟尉。"八科﹐即指诸科中的八种。宋初以九经﹑五经﹑开宝通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明法为讲武殿复试八科。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
公廨本钱
[相关解释]
1.唐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从北朝起到隋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崔沔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于平民﹐已为重赋。"
1.唐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从北朝起到隋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崔沔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于平民﹐已为重赋。"
六诏
[相关解释]
1.唐代位于今云南及四川西南的乌蛮六个部落的总称﹐即蒙隽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蒙舍诏。"诏"义为王或首领。其帅有六﹐因号"六诏"。唐开元二十六年后﹐蒙舍诏并吞其他五部﹐因其在五部南(今巍山县南境)﹐史称南诏。其地在今云南及四川西部。唐元稹《蛮子朝》诗"西南六诏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后用以称云南。
1.唐代位于今云南及四川西南的乌蛮六个部落的总称﹐即蒙隽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蒙舍诏。"诏"义为王或首领。其帅有六﹐因号"六诏"。唐开元二十六年后﹐蒙舍诏并吞其他五部﹐因其在五部南(今巍山县南境)﹐史称南诏。其地在今云南及四川西部。唐元稹《蛮子朝》诗"西南六诏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后用以称云南。
六雄
[相关解释]
1.指战国时韩﹑赵﹑魏﹑燕﹑齐﹑楚六国。 2.唐代以郑﹑陕﹑汴﹑绛﹑怀﹑魏六州﹐为形势重要之地﹐称为"六雄"。唐开元中﹐将境内自京都及都督都护府以外﹐以近畿为四辅﹐其余州县依其地理条件﹑户口多寡﹐分为六雄﹑十望﹑十紧及上中下各种等级。
1.指战国时韩﹑赵﹑魏﹑燕﹑齐﹑楚六国。 2.唐代以郑﹑陕﹑汴﹑绛﹑怀﹑魏六州﹐为形势重要之地﹐称为"六雄"。唐开元中﹐将境内自京都及都督都护府以外﹐以近畿为四辅﹐其余州县依其地理条件﹑户口多寡﹐分为六雄﹑十望﹑十紧及上中下各种等级。
养病坊
[相关解释]
1.唐开元时由官府设置属寺僧经营的收容流寓乞丐及残疾人的场所。
1.唐开元时由官府设置属寺僧经营的收容流寓乞丐及残疾人的场所。
内制
[相关解释]
1.唐宋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唐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 2.翰林学士的别称。
1.唐宋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唐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 2.翰林学士的别称。
内坊
[相关解释]
1.皇太子东宫所属官署之一,管理宫内事务。唐开元二十七年划属内侍省,改为内坊局,职务不变。
1.皇太子东宫所属官署之一,管理宫内事务。唐开元二十七年划属内侍省,改为内坊局,职务不变。
内相
[相关解释]
1.唐开元二十六年,改翰林供奉为学士,专掌内命,参裁朝廷大议,人称"内相"。《旧唐书.陆贽传》"及出居艰阻之中﹐虽有宰臣﹐而谋猷参决﹐多出于贽﹐故当时目为'内相'。"后以"内相"为翰林学士的别称。 2.指宫中太监。
1.唐开元二十六年,改翰林供奉为学士,专掌内命,参裁朝廷大议,人称"内相"。《旧唐书.陆贽传》"及出居艰阻之中﹐虽有宰臣﹐而谋猷参决﹐多出于贽﹐故当时目为'内相'。"后以"内相"为翰林学士的别称。 2.指宫中太监。
凉州
[相关解释]
1.乐府《近代曲》名,属宫调曲。原是凉州一带的地方歌曲,唐开元中由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2.唐代软舞曲名。
1.乐府《近代曲》名,属宫调曲。原是凉州一带的地方歌曲,唐开元中由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2.唐代软舞曲名。
十八学士
[相关解释]
1.唐太宗开文学馆,命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收卒,刘孝孙补入)﹑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人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令阎立本绘象褚亮题赞∨《十八学士写真图》。参阅《旧唐书.褚亮传》。 2.唐玄宗开元年间,以张说﹑徐坚﹑贺知章﹑赵冬曦﹑冯朝隐﹑康子元﹑侯行果﹑韦述﹑敬会真﹑赵玄默﹑毋煚﹑吕向﹑咸弇业﹑李子钊﹑东方颢﹑陆去泰﹑余钦﹑孙季良十八人为学士,命董萼绘象。参阅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元白琫《湛渊静语》卷二。
1.唐太宗开文学馆,命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收卒,刘孝孙补入)﹑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人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令阎立本绘象褚亮题赞∨《十八学士写真图》。参阅《旧唐书.褚亮传》。 2.唐玄宗开元年间,以张说﹑徐坚﹑贺知章﹑赵冬曦﹑冯朝隐﹑康子元﹑侯行果﹑韦述﹑敬会真﹑赵玄默﹑毋煚﹑吕向﹑咸弇业﹑李子钊﹑东方颢﹑陆去泰﹑余钦﹑孙季良十八人为学士,命董萼绘象。参阅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元白琫《湛渊静语》卷二。
十望
[相关解释]
1.唐开元中,定州的等级,除京师附近的四州为四辅外,其余依次为六雄,十望,十紧及其他上﹑中﹑下州。十望,指宋﹑亳﹑滑﹑许﹑汝﹑晋﹑洺﹑虢﹑卫﹑相等十州。
1.唐开元中,定州的等级,除京师附近的四州为四辅外,其余依次为六雄,十望,十紧及其他上﹑中﹑下州。十望,指宋﹑亳﹑滑﹑许﹑汝﹑晋﹑洺﹑虢﹑卫﹑相等十州。
南山寺
[相关解释]
1.在福建省漳州市南。唐开元24年(公元736年)建。寺内大雄宝殿巍峨庄严。东殿净业堂,中有一尊用天然的石笋雕琢成的一丈八尺高的弥陀佛。寺内还有一只大铜钟,系元朝延佑年间铸造。又有来自印度的《贝叶经》和颁自清廷的《全藏经》等珍贵文物。 2.在广西贵县南山公园内。建于北宋。宋太宗赐御书,宋仁宗题"景佑禅寺"额匾。元文宗即位削壁,杂树间生,传南山有"不老松"三字。登山可览贵县全城风光。 3.佑国寺﹑极乐寺﹑善德堂的合称。在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山台怀镇南三公里山腰。元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创建,明嘉靖二十年
1.在福建省漳州市南。唐开元24年(公元736年)建。寺内大雄宝殿巍峨庄严。东殿净业堂,中有一尊用天然的石笋雕琢成的一丈八尺高的弥陀佛。寺内还有一只大铜钟,系元朝延佑年间铸造。又有来自印度的《贝叶经》和颁自清廷的《全藏经》等珍贵文物。 2.在广西贵县南山公园内。建于北宋。宋太宗赐御书,宋仁宗题"景佑禅寺"额匾。元文宗即位削壁,杂树间生,传南山有"不老松"三字。登山可览贵县全城风光。 3.佑国寺﹑极乐寺﹑善德堂的合称。在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山台怀镇南三公里山腰。元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创建,明嘉靖二十年
博学宏词
[相关解释]
1.科举名目的一种。始于唐开元中,迄于宋末。
1.科举名目的一种。始于唐开元中,迄于宋末。
厄台
[相关解释]
1.古迹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南。相传为孔子行经陈蔡断粮处。本名弩台,唐开元九年移孔子庙于基上,故俗称"厄台"。事见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二.开封府》。
1.古迹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南。相传为孔子行经陈蔡断粮处。本名弩台,唐开元九年移孔子庙于基上,故俗称"厄台"。事见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二.开封府》。
右相
[相关解释]
1.官名。春秋齐景公始置左右相各一,秦及汉初因之。文帝以后置丞相一人。北齐﹑北周设左右丞相。唐玄宗开元初年改左右仆射为尚书左右丞相,天宝初复其旧,乃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南宋﹑元﹑明皆曾设左右丞相,后废。
1.官名。春秋齐景公始置左右相各一,秦及汉初因之。文帝以后置丞相一人。北齐﹑北周设左右丞相。唐玄宗开元初年改左右仆射为尚书左右丞相,天宝初复其旧,乃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南宋﹑元﹑明皆曾设左右丞相,后废。
司録
[相关解释]
1.官名。晋时置录事参军,为公府官,非州郡职,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北周称司录参军,属相府;同时州之刺史有军而开府者亦置之。唐开元初改为京尹属官,掌府事。参阅《通典.职官十五》﹑王仲荦《北周六典》卷十。
1.官名。晋时置录事参军,为公府官,非州郡职,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北周称司录参军,属相府;同时州之刺史有军而开府者亦置之。唐开元初改为京尹属官,掌府事。参阅《通典.职官十五》﹑王仲荦《北周六典》卷十。
唐玄宗(685-762)
[相关解释]
即李隆基”,也称唐明皇”。唐朝皇帝。公元710年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杀韦后,拥其父睿宗即位,被立为太子。712年即位,次年改元开元。前期任用姚崇、宋fd735任相,革除武周后期的弊政,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仓储丰实。丝绸之路”畅通,亚洲各国访唐使者络绎不绝,史称开元盛世”◇期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政治腐败,奢侈荒淫。京师和中原地区武备空虚,西北和北方各镇节度使拥兵自重。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肃宗)于灵武即位,他被尊为太上皇◇回长安,抑郁而死。
即李隆基”,也称唐明皇”。唐朝皇帝。公元710年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杀韦后,拥其父睿宗即位,被立为太子。712年即位,次年改元开元。前期任用姚崇、宋fd735任相,革除武周后期的弊政,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仓储丰实。丝绸之路”畅通,亚洲各国访唐使者络绎不绝,史称开元盛世”◇期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政治腐败,奢侈荒淫。京师和中原地区武备空虚,西北和北方各镇节度使拥兵自重。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肃宗)于灵武即位,他被尊为太上皇◇回长安,抑郁而死。
四明狂客
[相关解释]
1.唐贺知章(字季真),会稽永兴人,性放旷,善谈说。开元中迁太子宾客,兼秘书监。晩年尤加纵诞,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天宝初,还乡为道士,不久即寿终。见《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
1.唐贺知章(字季真),会稽永兴人,性放旷,善谈说。开元中迁太子宾客,兼秘书监。晩年尤加纵诞,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天宝初,还乡为道士,不久即寿终。见《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
四辅
[相关解释]
1.官名。相传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书.洛诰》有"四辅"之称。《益稷》有四邻,《史记.夏本纪》作"四辅"。至《尚书大传》﹑贾谊《新书》始有疑﹑承﹑辅﹑弼(《新书》作道﹑弼﹑辅﹑承)为"四辅"之说,皆出于秦汉间人的依托。至王莽托古改制,置四辅以配三公,又为其子置师疑﹑傅承﹑阿辅﹑保拂(弼)之官。明太祖曾置春﹑夏﹑秋﹑冬官,也叫"四辅"。参阅清全祖望《经史问答.三礼问目答全藻问》。 2.国都附近的州郡。唐开元中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即同﹑华﹑岐﹑蒲四州。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地理类.四辅》。宋崇宁间所置四辅
1.官名。相传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书.洛诰》有"四辅"之称。《益稷》有四邻,《史记.夏本纪》作"四辅"。至《尚书大传》﹑贾谊《新书》始有疑﹑承﹑辅﹑弼(《新书》作道﹑弼﹑辅﹑承)为"四辅"之说,皆出于秦汉间人的依托。至王莽托古改制,置四辅以配三公,又为其子置师疑﹑傅承﹑阿辅﹑保拂(弼)之官。明太祖曾置春﹑夏﹑秋﹑冬官,也叫"四辅"。参阅清全祖望《经史问答.三礼问目答全藻问》。 2.国都附近的州郡。唐开元中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即同﹑华﹑岐﹑蒲四州。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地理类.四辅》。宋崇宁间所置四辅
圣明乐
[相关解释]
1.乐曲名。隋时传自高昌﹐至唐开元时又有新制。
1.乐曲名。隋时传自高昌﹐至唐开元时又有新制。
圣节
[相关解释]
1.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左丞相源干曜﹑右丞相张说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制许之◇历代皇帝生日或定节名﹐或不定节名﹐皆称为圣节。
1.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左丞相源干曜﹑右丞相张说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制许之◇历代皇帝生日或定节名﹐或不定节名﹐皆称为圣节。
大衍历
[相关解释]
1.唐代历法名。一名《开元大衍历》。为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所造。开元九年﹐因《麟德历》日食不验﹐诏一行作新历。一行测各地纬度﹐南至交州﹐北尽铁勒。十五年历成而一行卒。因一行用《易》大衍之数立说﹐故名《大衍历》。从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起﹐至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大衍历》共施行二十九年。它对后代历法的编订影响很大。
1.唐代历法名。一名《开元大衍历》。为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所造。开元九年﹐因《麟德历》日食不验﹐诏一行作新历。一行测各地纬度﹐南至交州﹐北尽铁勒。十五年历成而一行卒。因一行用《易》大衍之数立说﹐故名《大衍历》。从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起﹐至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大衍历》共施行二十九年。它对后代历法的编订影响很大。
天枢
[相关解释]
1.星名。北斗第一星。 2.比喻国家的中央政权。 3.唐延载元年武则天所立自纪功德的柱子。开元初诏令毁之。 4.人体经穴名。
1.星名。北斗第一星。 2.比喻国家的中央政权。 3.唐延载元年武则天所立自纪功德的柱子。开元初诏令毁之。 4.人体经穴名。
天长节
[相关解释]
1.唐玄宗的生日。据《旧唐书.玄宗纪》载﹐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上以降诞日﹐燕百僚于花萼楼下。百僚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天宝七年"秋八月己亥朔﹐改千秋节为天长节"。唐王维有《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诗。
1.唐玄宗的生日。据《旧唐书.玄宗纪》载﹐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上以降诞日﹐燕百僚于花萼楼下。百僚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天宝七年"秋八月己亥朔﹐改千秋节为天长节"。唐王维有《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诗。
妙笔生花
[相关解释]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载李白少年时梦见笔头生花,从此才华横溢,名闻天下。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也讽刺写作时夸大其辞,胡编乱造。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载李白少年时梦见笔头生花,从此才华横溢,名闻天下。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也讽刺写作时夸大其辞,胡编乱造。
姚宋
[相关解释]
1.姚崇和宋瓃的合称。唐玄宗开元时相继为相,旧史以开元之治二人之力为多,世称姚宋。
1.姚崇和宋瓃的合称。唐玄宗开元时相继为相,旧史以开元之治二人之力为多,世称姚宋。
宜春院
[相关解释]
1.唐长安宫内官妓居住的院名。开元二年置,在京城东面东宫内﹐东京(洛阳)也有宜春院,宝应元年毁于兵火。
1.唐长安宫内官妓居住的院名。开元二年置,在京城东面东宫内﹐东京(洛阳)也有宜春院,宝应元年毁于兵火。
宣麻
[相关解释]
1.唐宋拜相命将,用白麻纸写诏书公布于朝,称为"宣麻"◇遂以为诏拜将相之称。《新唐书.百官志一》"开元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
1.唐宋拜相命将,用白麻纸写诏书公布于朝,称为"宣麻"◇遂以为诏拜将相之称。《新唐书.百官志一》"开元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
密教
[相关解释]
1.大乘佛教后起的一派,相对于"显教"而言。唐开元年间由善无畏﹑金刚智等传入中国。自称受于法身佛大日如来亲证的秘密法门和真实言教。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和《苏悉地经》。两部秘法为"胎藏界"与"金刚界"。仪轨严格复杂,须由上师秘密传授,才能修行。主要修法是通过"三密相应"(结印﹑持咒﹑观想)而达到身﹑口﹑意"三业清净",乃至"即身成佛"。流行于中国西藏等地区的,称为"藏密"(俗称"喇嘛教");传入日本的,一般称为"真言宗"。
1.大乘佛教后起的一派,相对于"显教"而言。唐开元年间由善无畏﹑金刚智等传入中国。自称受于法身佛大日如来亲证的秘密法门和真实言教。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和《苏悉地经》。两部秘法为"胎藏界"与"金刚界"。仪轨严格复杂,须由上师秘密传授,才能修行。主要修法是通过"三密相应"(结印﹑持咒﹑观想)而达到身﹑口﹑意"三业清净",乃至"即身成佛"。流行于中国西藏等地区的,称为"藏密"(俗称"喇嘛教");传入日本的,一般称为"真言宗"。
少尹
[相关解释]
1.官名唐初诸郡皆置司马﹐开元元年改为少尹﹐是府州的副职。唐杜甫有《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诗。至宋﹐名存实亡◇为州县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巡检之类的别称。 2.官名。指少詹事。
1.官名唐初诸郡皆置司马﹐开元元年改为少尹﹐是府州的副职。唐杜甫有《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诗。至宋﹐名存实亡◇为州县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巡检之类的别称。 2.官名。指少詹事。
崔颢(?-754)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年间进士。曾任司勋员外郎。早期诗作多写闺情,后赴边塞,诗风变为慷慨豪放。尤以《黄鹤楼》为著名。有《崔颢集》。
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年间进士。曾任司勋员外郎。早期诗作多写闺情,后赴边塞,诗风变为慷慨豪放。尤以《黄鹤楼》为著名。有《崔颢集》。
巨然
[相关解释]
五代、宋初画家,僧人。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一说钟陵(今江西南昌)人。南唐时住开元寺。入宋,随李后主至汴京。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善于表现江南烟峦气象,喜用大披麻皴法,笔墨清润。与董源并称董巨”,为五代、宋初南方山水画主要流派。有《秋山问道》等画存世。
五代、宋初画家,僧人。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一说钟陵(今江西南昌)人。南唐时住开元寺。入宋,随李后主至汴京。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善于表现江南烟峦气象,喜用大披麻皴法,笔墨清润。与董源并称董巨”,为五代、宋初南方山水画主要流派。有《秋山问道》等画存世。
常建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开元年间进士。曾任盱眙县尉,后隐居鄂渚(今湖北武昌西山)。诗作多描写田园山林,《题破山寺后禅院》尤为人传诵。有《常建集》。
唐代诗人。开元年间进士。曾任盱眙县尉,后隐居鄂渚(今湖北武昌西山)。诗作多描写田园山林,《题破山寺后禅院》尤为人传诵。有《常建集》。
幕里红丝
[相关解释]
1.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牵丝娶妇》"郭元振少时,美风姿,有才艺,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婿……张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谁是匹偶,以子风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令五女各持一丝,幔前使子取便牵之,得者为婿。'元振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缐,得第三女。"后以"幕里红丝"。指择婿。
1.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牵丝娶妇》"郭元振少时,美风姿,有才艺,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婿……张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谁是匹偶,以子风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令五女各持一丝,幔前使子取便牵之,得者为婿。'元振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缐,得第三女。"后以"幕里红丝"。指择婿。
平钱
[相关解释]
1.唐至五代末所铸钱币的通称。包括开元通宝﹑干封泉宝﹑干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二十四种。见宋董逌《钱谱.平钱》。
1.唐至五代末所铸钱币的通称。包括开元通宝﹑干封泉宝﹑干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二十四种。见宋董逌《钱谱.平钱》。
开元
[相关解释]
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公元713-741)。
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公元713-741)。
开元寺
[相关解释]
1.寺名。在福建省泉州市,始建于唐垂拱二年。 2.寺名。唐玄宗开元年间,令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即以年号为名。著名的有陕西凤翔开元寺,寺内有吴道子﹑王维画。
1.寺名。在福建省泉州市,始建于唐垂拱二年。 2.寺名。唐玄宗开元年间,令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即以年号为名。著名的有陕西凤翔开元寺,寺内有吴道子﹑王维画。
开元通宝
[相关解释]
1.亦称"开元钱"。 2.古钱币名。唐高祖武德四年开始铸造。币面有"开元通宝"四字,俗多回环读作"开通元宝"。为后世铜币以通宝或元宝为名的由来。开元义为开创新纪元,非指年号。南唐和闽以及太平天国也曾铸造"开元通宝"。
1.亦称"开元钱"。 2.古钱币名。唐高祖武德四年开始铸造。币面有"开元通宝"四字,俗多回环读作"开通元宝"。为后世铜币以通宝或元宝为名的由来。开元义为开创新纪元,非指年号。南唐和闽以及太平天国也曾铸造"开元通宝"。
开元钱
[相关解释]
1.见"开元通宝"。
1.见"开元通宝"。
开通元宝
[相关解释]
1.见"开元通宝"。
1.见"开元通宝"。
弘文馆
[相关解释]
1.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避太子李弘名,改曰昭文馆。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仍改弘文馆。因学生出身贵族,不专经业,开元以后,令依国子监生例考试,惟帖经减半。明初亦设弘文馆,不久即废。宣德间,复建弘文阁,不久并入文渊阁。
1.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避太子李弘名,改曰昭文馆。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仍改弘文馆。因学生出身贵族,不专经业,开元以后,令依国子监生例考试,惟帖经减半。明初亦设弘文馆,不久即废。宣德间,复建弘文阁,不久并入文渊阁。
张巡(709-757)
[相关解释]
唐代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开元进士。安史之乱时,他任真源令,起兵守雍丘(今河南杞县),抵抗叛军◇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与太守许远共同作战,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依靠军民坚守数月不屈。睢阳失守后,遭杀害。
唐代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开元进士。安史之乱时,他任真源令,起兵守雍丘(今河南杞县),抵抗叛军◇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与太守许远共同作战,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依靠军民坚守数月不屈。睢阳失守后,遭杀害。
张果
[相关解释]
1.亦称"张果老"。 2.唐方士,隐居中条山,自言生于尧时。他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即将驴折叠起来,藏于巾箱之中。开元间,玄宗遣使迎入京师,赐银青光禄大夫,号通玄先生。世传为八仙之一。其事最早见于《明皇杂录》,新﹑旧《唐书》均有传,列方技类。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天寶末,有人于汾晋间古墓穴中,得所赐敕书手诏衣服进之,乃知其异。"
1.亦称"张果老"。 2.唐方士,隐居中条山,自言生于尧时。他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即将驴折叠起来,藏于巾箱之中。开元间,玄宗遣使迎入京师,赐银青光禄大夫,号通玄先生。世传为八仙之一。其事最早见于《明皇杂录》,新﹑旧《唐书》均有传,列方技类。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天寶末,有人于汾晋间古墓穴中,得所赐敕书手诏衣服进之,乃知其异。"
得壹元宝
[相关解释]
1.古钱名。唐干元二年史思明据洛阳时所铸。形制略似开元通宝。亦省称"得壹钱"﹑"得壹"。
1.古钱名。唐干元二年史思明据洛阳时所铸。形制略似开元通宝。亦省称"得壹钱"﹑"得壹"。
承露囊
[相关解释]
1.唐开元十七年,以玄宗生日八月初五为千秋节,百官献承露囊,民间仿制为节日礼品相馈赠。
1.唐开元十七年,以玄宗生日八月初五为千秋节,百官献承露囊,民间仿制为节日礼品相馈赠。
政事堂
[相关解释]
1.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1.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文宣
[相关解释]
1.指孔子。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孔子为文宣王。
1.指孔子。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孔子为文宣王。
料敌塔
[相关解释]
1.即河北省定县开元寺塔。宋为抵抗辽金,借以瞭望敌情,故名。料,用同"瞭"。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始建,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完成。为八角形砖塔,十一层,高八十余米,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1.即河北省定县开元寺塔。宋为抵抗辽金,借以瞭望敌情,故名。料,用同"瞭"。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始建,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完成。为八角形砖塔,十一层,高八十余米,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明昌
[相关解释]
1.唐代开元十七年置明昌州,后名雅州。其境蒙山顶之茶,香味馥郁。 2.昌盛发达,昌明。
1.唐代开元十七年置明昌州,后名雅州。其境蒙山顶之茶,香味馥郁。 2.昌盛发达,昌明。
曲江池
[相关解释]
1.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秦为宜春苑,汉为乐游原,有河水水流曲折,故称。隋文帝以曲名不正﹐更名芙蓉园。唐复名曲江。开元中更加疏凿,为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参阅唐康骈《剧谈录.曲江》﹑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关西道一.雍州》。
1.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秦为宜春苑,汉为乐游原,有河水水流曲折,故称。隋文帝以曲名不正﹐更名芙蓉园。唐复名曲江。开元中更加疏凿,为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参阅唐康骈《剧谈录.曲江》﹑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关西道一.雍州》。
有脚阳春
[相关解释]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隆び薪叛舸骸匪为fdec0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fdecN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后用以称誉施行德政的官吏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隆び薪叛舸骸匪为fdec0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fdecN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后用以称誉施行德政的官吏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
杨柳枝
[相关解释]
1.乐府近代曲名。本为汉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至唐易名《杨柳枝》,开元时已入教坊曲。至白居易依旧曲作辞,翻为新声。其《杨柳枝词》之一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当时诗人相继唱和,均用此曲咏柳抒怀。七言四句,与《竹枝词》相类。参阅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乐府诗集》卷八一。 2.唐白居易有妓樊素,善唱《杨柳枝》,因以曲名人,代称樊素。
1.乐府近代曲名。本为汉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至唐易名《杨柳枝》,开元时已入教坊曲。至白居易依旧曲作辞,翻为新声。其《杨柳枝词》之一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当时诗人相继唱和,均用此曲咏柳抒怀。七言四句,与《竹枝词》相类。参阅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乐府诗集》卷八一。 2.唐白居易有妓樊素,善唱《杨柳枝》,因以曲名人,代称樊素。
柳芳历
[相关解释]
1.指唐柳芳所著记述开元﹑天宝年间史实的史书《唐历》。
1.指唐柳芳所著记述开元﹑天宝年间史实的史书《唐历》。
梦笔生花
[相关解释]
1.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后因以"梦笔生花"喻才情横溢,文思丰富。
1.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后因以"梦笔生花"喻才情横溢,文思丰富。
歙砚
[相关解释]
1.江西省婺源县歙溪所产的石砚。婺源古属歙州﹐故名。歙砚又称婺源砚﹑龙尾砚﹐始制于唐开元间。石质坚韧润密﹐不吸水﹐发墨不伤毫﹐造型典雅浑朴﹐与端砚并称于世。见宋人着《砚史》﹑《歙州砚谱》﹑《歙砚说》。
1.江西省婺源县歙溪所产的石砚。婺源古属歙州﹐故名。歙砚又称婺源砚﹑龙尾砚﹐始制于唐开元间。石质坚韧润密﹐不吸水﹐发墨不伤毫﹐造型典雅浑朴﹐与端砚并称于世。见宋人着《砚史》﹑《歙州砚谱》﹑《歙砚说》。
武成王
[相关解释]
1.周代太公望的封号。唐开元十九年于西京及各州设太公庙,至上元元年又追封太公望为武成王,太公庙改武成王庙。参阅宋王溥《唐会要.武成王庙》。
1.周代太公望的封号。唐开元十九年于西京及各州设太公庙,至上元元年又追封太公望为武成王,太公庙改武成王庙。参阅宋王溥《唐会要.武成王庙》。
水达达
[相关解释]
1.我国古代部族名,为鞑靼族之一部。不事耕稼,以鱼为食。散处于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兴凯湖以东,包括苏联境内黑龙江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东岸地区。以居近水滨,故有此名。 2.元代路(地方行政区划)名。元中叶分开元路置。辖境内居民为水达达部族,故以部族名作为路名。
1.我国古代部族名,为鞑靼族之一部。不事耕稼,以鱼为食。散处于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兴凯湖以东,包括苏联境内黑龙江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东岸地区。以居近水滨,故有此名。 2.元代路(地方行政区划)名。元中叶分开元路置。辖境内居民为水达达部族,故以部族名作为路名。
汾阴
[相关解释]
1.地名。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内。因在汾水之南而名『武帝时曾于此得宝鼎。战国时属魏,汉始建县。唐开元十年改名宝鼎县,宋改荣和县,元明清因之。
1.地名。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内。因在汾水之南而名『武帝时曾于此得宝鼎。战国时属魏,汉始建县。唐开元十年改名宝鼎县,宋改荣和县,元明清因之。
洛口仓
[相关解释]
1.古粮仓名。又名兴洛仓。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筑。故址在今河南省巩县东南。因地处旧洛水入黄河处而得名。周围二十余里,穿窖三千,每窖可容粮食八千石。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瓦岗农民起义军攻克此仓,并增筑洛口城,周围四十里。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复置洛口仓于此。
1.古粮仓名。又名兴洛仓。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筑。故址在今河南省巩县东南。因地处旧洛水入黄河处而得名。周围二十余里,穿窖三千,每窖可容粮食八千石。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瓦岗农民起义军攻克此仓,并增筑洛口城,周围四十里。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复置洛口仓于此。
消寒会
[相关解释]
1.旧俗入冬后,亲朋相聚,宴饮作乐,谓之"消寒会"。此俗唐代即有,也叫暖冬会。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三。
1.旧俗入冬后,亲朋相聚,宴饮作乐,谓之"消寒会"。此俗唐代即有,也叫暖冬会。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三。
清平调
[相关解释]
1.唐大曲名,后用为词牌。相传唐开元中,李白供翰林,时宫中木芍药盛开,玄宗于月夜赏花,召杨贵妃侍酒,以金花笺赐李白,命进新辞《清平调》,白醉中乃成三章。二十八字,七言绝句,平仄不拘。宋词盖因旧曲名,另创新声。双调五十字,平韵。参阅唐李浚《松窗杂录》﹑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
1.唐大曲名,后用为词牌。相传唐开元中,李白供翰林,时宫中木芍药盛开,玄宗于月夜赏花,召杨贵妃侍酒,以金花笺赐李白,命进新辞《清平调》,白醉中乃成三章。二十八字,七言绝句,平仄不拘。宋词盖因旧曲名,另创新声。双调五十字,平韵。参阅唐李浚《松窗杂录》﹑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
燕足系诗
[相关解释]
1.唐任宗妻郭绍兰,因宗经商湘中,久不归,见堂上双燕翻飞,叹言"尔海东来,必经湘中……欲凭尔附书,投于我婿。"因以所吟诗系于燕足,燕径飞至荆州任宗处。宗解书,得其妻所吟诗。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传书燕》。
1.唐任宗妻郭绍兰,因宗经商湘中,久不归,见堂上双燕翻飞,叹言"尔海东来,必经湘中……欲凭尔附书,投于我婿。"因以所吟诗系于燕足,燕径飞至荆州任宗处。宗解书,得其妻所吟诗。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传书燕》。
牵丝
[相关解释]
1.佩绶。谓任官。 2.唐宰相张嘉贞欲纳郭元振为婿,因命五女各持一红丝线于狍,露线头于外,使郭牵其一。郭牵得第三女。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庆丝娶妇》◇以"牵丝"﹑"庆"﹑"庆线"﹑"庆丝"为选婿或择妻的典故。 3.犹引绳。 4.即牵丝戏。 5.书法术语。指笔势往来牵带痕迹显见在两画之间者。
1.佩绶。谓任官。 2.唐宰相张嘉贞欲纳郭元振为婿,因命五女各持一红丝线于狍,露线头于外,使郭牵其一。郭牵得第三女。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庆丝娶妇》◇以"牵丝"﹑"庆"﹑"庆线"﹑"庆丝"为选婿或择妻的典故。 3.犹引绳。 4.即牵丝戏。 5.书法术语。指笔势往来牵带痕迹显见在两画之间者。
玄元宫
[相关解释]
1.唐代祠老子的庙宇。开元年间诏两京和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天宝初年,在京师的改称玄元宫,天下诸州的称紫极宫。旋又改西京玄元宫为太清宫,东京玄元宫为太微宫。参阅《旧唐书.礼仪志四》。
1.唐代祠老子的庙宇。开元年间诏两京和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天宝初年,在京师的改称玄元宫,天下诸州的称紫极宫。旋又改西京玄元宫为太清宫,东京玄元宫为太微宫。参阅《旧唐书.礼仪志四》。
玄妙观
[相关解释]
1.道教著名的道观。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内。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建,原名真庆道院,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改名开元宫。宋大中祥符(公元1008-1016年)时更名天庆观。元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改为今名。清代曾因避圣祖(玄烨)讳,改名圆妙观。旧观范围很大,现存较大的建筑主要是山门和三清殿。三清殿重建于南宋淳熙六年,殿重檐九脊顶,下有高台,檐口有雄健美丽的斗拱,前有宽敞的月台,气势宏伟,为国内最大和较古老的道观殿堂建筑之一。
1.道教著名的道观。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内。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建,原名真庆道院,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改名开元宫。宋大中祥符(公元1008-1016年)时更名天庆观。元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改为今名。清代曾因避圣祖(玄烨)讳,改名圆妙观。旧观范围很大,现存较大的建筑主要是山门和三清殿。三清殿重建于南宋淳熙六年,殿重檐九脊顶,下有高台,檐口有雄健美丽的斗拱,前有宽敞的月台,气势宏伟,为国内最大和较古老的道观殿堂建筑之一。
玉燕投怀
[相关解释]
1.燕,也写作"燕"。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玉燕投怀》"张?母梦有一玉燕自东南飞来,投入怀中,而有孕生说,果为宰相,其至贵之诱]。"后作贺人生子的颂语。
1.燕,也写作"燕"。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玉燕投怀》"张?母梦有一玉燕自东南飞来,投入怀中,而有孕生说,果为宰相,其至贵之诱]。"后作贺人生子的颂语。
王昌龄(?-约756)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年间进士。曾任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因世乱还乡,被杀。诗作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气势豪迈。长于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闺怨》等。有《王昌龄集》。
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年间进士。曾任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因世乱还乡,被杀。诗作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气势豪迈。长于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闺怨》等。有《王昌龄集》。
王维(701前-761)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家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开元年间进士。官至给事中。中年后居住终南山蓝田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生活。安史之乱后降为太子中允◇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诗作表现恬淡闲适情趣和佛教禅理,意境悠远,并融绘画于诗中,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山居秋暝》、《竹里馆》、《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等为其代表作。有《王右丞集》。
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家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开元年间进士。官至给事中。中年后居住终南山蓝田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生活。安史之乱后降为太子中允◇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诗作表现恬淡闲适情趣和佛教禅理,意境悠远,并融绘画于诗中,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山居秋暝》、《竹里馆》、《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等为其代表作。有《王右丞集》。
生花
[相关解释]
1.鲜花。 2.谓结成花状物;呈现出花的形状,像花。 3.开花。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以比喻好文章。 4.眼昏花。 5.形容善于言辞。 6.古时魔术表演之一。
1.鲜花。 2.谓结成花状物;呈现出花的形状,像花。 3.开花。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以比喻好文章。 4.眼昏花。 5.形容善于言辞。 6.古时魔术表演之一。
生花笔
[相关解释]
1.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以"生花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1.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以"生花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监宅
[相关解释]
1.唐杜甫有《李监宅》诗。李监据传即李令问,开元中为秘书监。其人好美服珍馔,以奢侈闻名◇以"监宅"喻豪门。
1.唐杜甫有《李监宅》诗。李监据传即李令问,开元中为秘书监。其人好美服珍馔,以奢侈闻名◇以"监宅"喻豪门。
盛唐
[相关解释]
1.上古帝王唐尧的时代。 2.尊颂唐王朝之词。 3.唐代自开元至大历间,为唐诗的全盛时期,唐诗分期者称为盛唐,有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
1.上古帝王唐尧的时代。 2.尊颂唐王朝之词。 3.唐代自开元至大历间,为唐诗的全盛时期,唐诗分期者称为盛唐,有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
知制诰
[相关解释]
1.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用作官名。唐初以中书舍人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则称某官知制诰。开元末,改翰林供奉为学士院,翰林入院一岁,则迁知制诰,专掌内命,典司诏诰。宋代因之,为清要之职。明代翰林学士或内阁学士,得兼此职。清代废。
1.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用作官名。唐初以中书舍人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则称某官知制诰。开元末,改翰林供奉为学士院,翰林入院一岁,则迁知制诰,专掌内命,典司诏诰。宋代因之,为清要之职。明代翰林学士或内阁学士,得兼此职。清代废。
磁枕
[相关解释]
1.据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开元间,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怨叹自己穷困。时旅店主人正蒸黄粱做饭。同店吕翁以青色磁枕授卢生,生就枕入梦,一生登第拜相,极尽荣华富贵。一觉醒来,主人的黄粱饭犹未熟◇因以"磁枕"指代梦幻。
1.据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开元间,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怨叹自己穷困。时旅店主人正蒸黄粱做饭。同店吕翁以青色磁枕授卢生,生就枕入梦,一生登第拜相,极尽荣华富贵。一觉醒来,主人的黄粱饭犹未熟◇因以"磁枕"指代梦幻。
磨砖成镜
[相关解释]
1.《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邪?'师曰'坐禅岂得作佛邪?'"后用作比喻事情不能成功的典实。亦作"磨砖作镜"﹑"磨砖作镜"。
1.《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邪?'师曰'坐禅岂得作佛邪?'"后用作比喻事情不能成功的典实。亦作"磨砖作镜"﹑"磨砖作镜"。
神鸡童
[相关解释]
1.唐玄宗时驯鸡小儿贾昌的绰号。据唐陈鸿《东城老父传》载,贾昌,长安宣阳里人。唐玄宗出游,见昌弄木鸡于云龙门道旁,遂召入为鸡坊小儿。昌入鸡群,如狎群小,壮者,弱者,勇者,怯者,水谷之时,疾病之候,悉能知之。举二鸡,鸡畏而驯,使令如人。开元十四年,昌衣斗鸡服,会玄宗于温泉,当时天下号为"神鸡童"。时人为之语曰"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1.唐玄宗时驯鸡小儿贾昌的绰号。据唐陈鸿《东城老父传》载,贾昌,长安宣阳里人。唐玄宗出游,见昌弄木鸡于云龙门道旁,遂召入为鸡坊小儿。昌入鸡群,如狎群小,壮者,弱者,勇者,怯者,水谷之时,疾病之候,悉能知之。举二鸡,鸡畏而驯,使令如人。开元十四年,昌衣斗鸡服,会玄宗于温泉,当时天下号为"神鸡童"。时人为之语曰"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租庸调
[相关解释]
1.唐代对受田课丁征派的三种赋役的并称。导源于北魏到隋代的租﹑调﹑力役制度。凡丁男授田一顷﹐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岁输绢二匹﹐绫﹑絡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役人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纳绢三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调﹐三十日租调皆免。唐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种承袭北魏的赋役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
1.唐代对受田课丁征派的三种赋役的并称。导源于北魏到隋代的租﹑调﹑力役制度。凡丁男授田一顷﹐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岁输绢二匹﹐绫﹑絡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役人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纳绢三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调﹐三十日租调皆免。唐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种承袭北魏的赋役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
竹溪六逸
[相关解释]
1.唐开元末﹐李白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泰安府徂徕山下的竹溪﹐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见《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亦省称"竹溪"。
1.唐开元末﹐李白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泰安府徂徕山下的竹溪﹐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见《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亦省称"竹溪"。
笏床
[相关解释]
1.《旧唐书.崔神庆传》"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迭于其上。"后因以"笏床"为子孙多作显官的典故。
1.《旧唐书.崔神庆传》"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迭于其上。"后因以"笏床"为子孙多作显官的典故。
笔生花
[相关解释]
1.相传李白少时﹐梦见所用笔头上生花﹐后来文才横逸﹐名闻天下。事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因以"笔生花"谓才思俊逸﹐文笔优美。
1.相传李白少时﹐梦见所用笔头上生花﹐后来文才横逸﹐名闻天下。事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因以"笔生花"谓才思俊逸﹐文笔优美。
紫微
[相关解释]
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 2.指帝王宫殿。 3.亦作"紫薇"。唐开元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舍人为紫微舍人。
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 2.指帝王宫殿。 3.亦作"紫薇"。唐开元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舍人为紫微舍人。
紫微省
[相关解释]
1.唐开元元年取天文紫微垣之义,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省中种紫薇花,故亦称紫薇省。
1.唐开元元年取天文紫微垣之义,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省中种紫薇花,故亦称紫薇省。
緑衣使者
[相关解释]
1.鹦鹉的别名。唐代长安豪民杨崇义被妻刘氏和邻人李弇谋杀,县官至杨家勘察,架上鹦鹉忽作人言,说杀害家主的是刘氏和李弇,案情于是大白。唐玄宗因封鹦鹉为"緑衣使者",交付后宫喂养,张说并为之作《绿衣使者传》。事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因以"緑衣使者"为鹦鹉之别名。 2.绿毛龟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绿毛龟》。 3.今邮递员着绿色制服,亦称绿衣使者。
1.鹦鹉的别名。唐代长安豪民杨崇义被妻刘氏和邻人李弇谋杀,县官至杨家勘察,架上鹦鹉忽作人言,说杀害家主的是刘氏和李弇,案情于是大白。唐玄宗因封鹦鹉为"緑衣使者",交付后宫喂养,张说并为之作《绿衣使者传》。事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因以"緑衣使者"为鹦鹉之别名。 2.绿毛龟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绿毛龟》。 3.今邮递员着绿色制服,亦称绿衣使者。
红丝
[相关解释]
1.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庆丝娶妇》"郭元振少时,美风姿,有才艺。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婿。元振曰'知公门下有女五人,未知孰陋,事不以仓卒,更待忖之。'张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谁是匹偶,以子风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令五女各持一丝,幔前使子取便牵之,得者为婿。'元振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线,得第三女,大有姿色◇果然随夫贵达也。"又传说月下老人以赤绳系夫妻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终不可避◇因以"红丝"为婚姻或媒妁的代称。 2.指眼球因微血管充血而造成的血丝。 3.一种名贵的石砚。亦作砚的别名。
1.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庆丝娶妇》"郭元振少时,美风姿,有才艺。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婿。元振曰'知公门下有女五人,未知孰陋,事不以仓卒,更待忖之。'张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谁是匹偶,以子风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令五女各持一丝,幔前使子取便牵之,得者为婿。'元振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线,得第三女,大有姿色◇果然随夫贵达也。"又传说月下老人以赤绳系夫妻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终不可避◇因以"红丝"为婚姻或媒妁的代称。 2.指眼球因微血管充血而造成的血丝。 3.一种名贵的石砚。亦作砚的别名。
肉阵
[相关解释]
1.唐玄宗时﹐外戚杨国忠当政﹐穷奢极欲﹐冬月常选婢妾肥大者﹐行列于前令遮风﹐藉人气相暖﹐号"肉阵"。事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肉阵》◇亦称"肉屏风"。
1.唐玄宗时﹐外戚杨国忠当政﹐穷奢极欲﹐冬月常选婢妾肥大者﹐行列于前令遮风﹐藉人气相暖﹐号"肉阵"。事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肉阵》◇亦称"肉屏风"。
薇垣
[相关解释]
1.唐开元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简称微垣。元代称行中书省为薇垣。明洪武九年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亦沿称为薇省或薇垣。清初也称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明清时常以薇垣称相当于中书省的中枢机构或布政司。 2.紫微垣的省称。
1.唐开元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简称微垣。元代称行中书省为薇垣。明洪武九年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亦沿称为薇省或薇垣。清初也称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明清时常以薇垣称相当于中书省的中枢机构或布政司。 2.紫微垣的省称。
蠒卜
[相关解释]
1.古代风俗﹐上元日﹐以面作茧形﹐馅中置纸签或木片﹐上书大小官名﹐人自拈取﹐以卜异日官品高下﹐名为"蠒卜"。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探官》。
1.古代风俗﹐上元日﹐以面作茧形﹐馅中置纸签或木片﹐上书大小官名﹐人自拈取﹐以卜异日官品高下﹐名为"蠒卜"。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探官》。
衍圣公
[相关解释]
1.孔子后代的封号『称褒成侯,魏称宗圣,晋称奉圣,北魏称崇圣,北齐称恭王,均为侯爵。北周及隋封邹国公。唐初封褒圣侯。开元中,追谥孔子为文宣王,称其后裔为文宣公。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因后裔不宜用祖谥为号,改封衍圣公◇相沿不改,到1935年,才废止不用。参阅《宋史.礼志二二》。
1.孔子后代的封号『称褒成侯,魏称宗圣,晋称奉圣,北魏称崇圣,北齐称恭王,均为侯爵。北周及隋封邹国公。唐初封褒圣侯。开元中,追谥孔子为文宣王,称其后裔为文宣公。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因后裔不宜用祖谥为号,改封衍圣公◇相沿不改,到1935年,才废止不用。参阅《宋史.礼志二二》。
许和子
[相关解释]
唐代宫廷歌手。又名永新,吉州(今江西吉安市)永新县人。女。生于乐工之家。开元(713-714)末被选入宫,在宜春院为乐伎。善歌,且能变新声。唐玄宗赐大fe3c(娱乐性集会)于勤政楼,因广场喧哗欲罢,永新出楼歌唱,广场寂寂,若无一人。安史之乱后,流落民间。
唐代宫廷歌手。又名永新,吉州(今江西吉安市)永新县人。女。生于乐工之家。开元(713-714)末被选入宫,在宜春院为乐伎。善歌,且能变新声。唐玄宗赐大fe3c(娱乐性集会)于勤政楼,因广场喧哗欲罢,永新出楼歌唱,广场寂寂,若无一人。安史之乱后,流落民间。
贞乘
[相关解释]
1.指《华严经》和依《华严经》立宗的华严宗。《华严经》于唐贞元年间翻译,又称《贞元经》,简称为"贞乘"。唐开元二十六年日本和尚道璇携华严章疏返国,为该宗传入日本之始。
1.指《华严经》和依《华严经》立宗的华严宗。《华严经》于唐贞元年间翻译,又称《贞元经》,简称为"贞乘"。唐开元二十六年日本和尚道璇携华严章疏返国,为该宗传入日本之始。
转般法
[相关解释]
1.宋代漕运方式之一。起源于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裴耀卿于古汴河口筑河阴仓,使江淮地区漕粮运此纳贮,候水转运,经黄河﹑渭水至长安,为转般法之始。宋因汴河春﹑冬不能通航,直运漕船沿途又多延搁,为保证京师(开封)粮食等物资供应,自开宝五年(公元972年)起,陆续在漕运路上泗﹑楚﹑真﹑扬四州(州治今安徽泗县﹑江苏淮安﹑仪征﹑扬州等地)分设转般仓,卸纳东南六路漕粮,再换船转运至京师。实行后六路所需淮盐也可利用回空船只。嘉佑后,官船数量减少,雇人运输的须要长年运输,吏卒运输的又多侵盗,熙宁后转般法渐为直
1.宋代漕运方式之一。起源于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裴耀卿于古汴河口筑河阴仓,使江淮地区漕粮运此纳贮,候水转运,经黄河﹑渭水至长安,为转般法之始。宋因汴河春﹑冬不能通航,直运漕船沿途又多延搁,为保证京师(开封)粮食等物资供应,自开宝五年(公元972年)起,陆续在漕运路上泗﹑楚﹑真﹑扬四州(州治今安徽泗县﹑江苏淮安﹑仪征﹑扬州等地)分设转般仓,卸纳东南六路漕粮,再换船转运至京师。实行后六路所需淮盐也可利用回空船只。嘉佑后,官船数量减少,雇人运输的须要长年运输,吏卒运输的又多侵盗,熙宁后转般法渐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