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9 查到相关开口的内容。
带有开口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
[相关解释]
1.俗语。极言向人借债的困难。
1.俗语。极言向人借债的困难。
低压槽
[相关解释]
在同一海拔高度的平面上,气压低于相邻三面而高于另一面的区域。通常用等压线来表示。在天气图上,低压槽呈弯曲状,一边开口,开口边气压较低。在北半球,低压槽内空气以逆时针方向流入,且有上升运动,其中水汽遇冷凝结,造成阴雨天气。
在同一海拔高度的平面上,气压低于相邻三面而高于另一面的区域。通常用等压线来表示。在天气图上,低压槽呈弯曲状,一边开口,开口边气压较低。在北半球,低压槽内空气以逆时针方向流入,且有上升运动,其中水汽遇冷凝结,造成阴雨天气。
作声
[相关解释]
1.谓开口说话。 2.发出声响。
1.谓开口说话。 2.发出声响。
倒槽
[相关解释]
中低纬度地区,开口向南或西南的低压槽。倒槽区有辐合上升气流,与锋面或高空槽相遇,往往产生云雨天气。中国西南地区和湖南、江西一带常有倒槽形成,并伸向华东地区,有时槽内还生成低气压,带来阴雨天气。有台风活动时,也常有倒槽发生。
中低纬度地区,开口向南或西南的低压槽。倒槽区有辐合上升气流,与锋面或高空槽相遇,往往产生云雨天气。中国西南地区和湖南、江西一带常有倒槽形成,并伸向华东地区,有时槽内还生成低气压,带来阴雨天气。有台风活动时,也常有倒槽发生。
免开尊口
[相关解释]
1.请对方不要插嘴或不必开口提出要求。有时含讽刺意味。
1.请对方不要插嘴或不必开口提出要求。有时含讽刺意味。
共鸣器
[相关解释]
在声波作用下发生共振而使声音得到加强的物体或空腔。音叉被槌击时发出的声音很轻,若把振动的音叉插在所附的一端开口的木箱上,就能引起共鸣而听到很响的声音。钢琴、提琴的琴身,二胡、京胡的琴筒,在琴弦振动发声时都起了共鸣器的作用。
在声波作用下发生共振而使声音得到加强的物体或空腔。音叉被槌击时发出的声音很轻,若把振动的音叉插在所附的一端开口的木箱上,就能引起共鸣而听到很响的声音。钢琴、提琴的琴身,二胡、京胡的琴筒,在琴弦振动发声时都起了共鸣器的作用。
冻噤
[相关解释]
1.因冻极而不能开口做声。
1.因冻极而不能开口做声。
单孔目
[相关解释]
哺乳纲的一目。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因泌尿、生殖和消化管道末端都通入泄殖腔,共同开口于外,故名。卵生,用乳汁哺育幼兽,无乳头。体温不恒定。如针鼹、鸭嘴兽等。
哺乳纲的一目。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因泌尿、生殖和消化管道末端都通入泄殖腔,共同开口于外,故名。卵生,用乳汁哺育幼兽,无乳头。体温不恒定。如针鼹、鸭嘴兽等。
卷舌
[相关解释]
1.不开口;闭口不言。 2.星名。 3.喻邪佞之人。 4.把舌头卷起来。
1.不开口;闭口不言。 2.星名。 3.喻邪佞之人。 4.把舌头卷起来。
发语
[相关解释]
1.说话﹐开口。 2.犹责怪。
1.说话﹐开口。 2.犹责怪。
口声
[相关解释]
1.犹开口。 2.语气,口气。 3.指口音。 4.议论。
1.犹开口。 2.语气,口气。 3.指口音。 4.议论。
合元音
[相关解释]
1.旧时语音学上指开口度较小,发音时舌位比较高的几个元音。
1.旧时语音学上指开口度较小,发音时舌位比较高的几个元音。
吐口
[相关解释]
1.从口里吐出。 2.开口说话。多用于表示同意﹑提出要求等。
1.从口里吐出。 2.开口说话。多用于表示同意﹑提出要求等。
启乞
[相关解释]
1.请求;开口索要。
1.请求;开口索要。
启口
[相关解释]
1.开口;张开嘴说话。
1.开口;张开嘴说话。
启言
[相关解释]
1.开口说话。
1.开口说话。
启请
[相关解释]
1.开口询问;请教。 2.敬辞。犹言劳驾。 3.敬辞。犹言敦请。 4.佛教语。谓念经前奉请佛祖﹑菩萨。
1.开口询问;请教。 2.敬辞。犹言劳驾。 3.敬辞。犹言敦请。 4.佛教语。谓念经前奉请佛祖﹑菩萨。
呀然
[相关解释]
1.张口貌;张开貌。 2.深广貌。 3.开口笑貌。
1.张口貌;张开貌。 2.深广貌。 3.开口笑貌。
噞喁
[相关解释]
1.鱼口开合貌。 2.借指鱼。 3.比喻开口交谈。 4.比喻求食。
1.鱼口开合貌。 2.借指鱼。 3.比喻开口交谈。 4.比喻求食。
四呼
[相关解释]
1.音韵学名词『语音韵学家依据口﹑唇的形态将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合称四呼。四呼之名,始见于清潘耒《类音》。现代汉语语音学则是依据韵母的韵头或韵腹来确定四呼的。参见"等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1.音韵学名词『语音韵学家依据口﹑唇的形态将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合称四呼。四呼之名,始见于清潘耒《类音》。现代汉语语音学则是依据韵母的韵头或韵腹来确定四呼的。参见"等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声门
[相关解释]
1.两片声带当中的开口。声带静止不发音时呈v字形。
1.两片声带当中的开口。声带静止不发音时呈v字形。
外声
[相关解释]
1.音韵学术语。指开口呼和合口呼。
1.音韵学术语。指开口呼和合口呼。
定音鼓
[相关解释]
打击乐器,形状像锅,用铜制成,在开口的一面蒙皮,装有螺旋,能松紧鼓面来调整音高。主要用于交响乐队。
打击乐器,形状像锅,用铜制成,在开口的一面蒙皮,装有螺旋,能松紧鼓面来调整音高。主要用于交响乐队。
开叉
[相关解释]
1.在衣服下部边缘开口儿。多在两侧或后身。
1.在衣服下部边缘开口儿。多在两侧或后身。
开口
[相关解释]
①张开嘴说话没等我~,他就抢先替我说了。②开刃儿。
①张开嘴说话没等我~,他就抢先替我说了。②开刃儿。
开口呼
[相关解释]
见〖四呼〗。
见〖四呼〗。
开口子
[相关解释]
①指堤岸被河水冲破。②指在某方面破例或放松限制这样照顾,向无先例,我不能开这个口子。
①指堤岸被河水冲破。②指在某方面破例或放松限制这样照顾,向无先例,我不能开这个口子。
开口椒
[相关解释]
1.唐朝监察御史的俗称。
1.唐朝监察御史的俗称。
开口笑
[相关解释]
1.欢乐貌。语出《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瘐)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2.一种油炸面食。其中部开裂﹐如开口而笑﹐故名。
1.欢乐貌。语出《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瘐)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2.一种油炸面食。其中部开裂﹐如开口而笑﹐故名。
开口见喉咙
[相关解释]
1.犹言开口见心。
1.犹言开口见心。
开口见心
[相关解释]
1.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1.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开口见胆
[相关解释]
1.见"开口见心"。
1.见"开口见心"。
开口货
[相关解释]
1.方言。指小孩。
1.方言。指小孩。
开口跳
[相关解释]
武丑的别名。
武丑的别名。
开口销
[相关解释]
销子的一种。呈形,穿入螺栓轴等的孔中后,将穿出的部分向两侧叉开,用来固定螺栓或使轴上的轮子不至脱落。
销子的一种。呈形,穿入螺栓轴等的孔中后,将穿出的部分向两侧叉开,用来固定螺栓或使轴上的轮子不至脱落。
开口饭
[相关解释]
旧时把以表演戏曲、曲艺等为职业叫做吃开口饭。
旧时把以表演戏曲、曲艺等为职业叫做吃开口饭。
开科
[相关解释]
1.原指科举考试时,设立各种科目,分科取士◇即指科举制的开考。 2.谓开口说话。 3.开场道白。
1.原指科举考试时,设立各种科目,分科取士◇即指科举制的开考。 2.谓开口说话。 3.开场道白。
开腔
[相关解释]
开口说话大家都还没说话,他先~了。
开口说话大家都还没说话,他先~了。
开话
[相关解释]
1.开口讲话。 2.开匙。
1.开口讲话。 2.开匙。
开谈
[相关解释]
1.开口说话。
1.开口说话。
张嘴
[相关解释]
1.开口说话。常指讨价﹑借贷﹑乞求等。
1.开口说话。常指讨价﹑借贷﹑乞求等。
急口
[相关解释]
1.急忙开口。
1.急忙开口。
手笼
[相关解释]
1.冬天暖手之物。形如笼,两边开口。
1.冬天暖手之物。形如笼,两边开口。
抛腔
[相关解释]
1.犹开腔,开口说话。
1.犹开腔,开口说话。
捎马子
[相关解释]
1.即马褡子。可搭于肩头或驴﹑马背上的长形厚布袋,中间开口,两端皆可盛物。
1.即马褡子。可搭于肩头或驴﹑马背上的长形厚布袋,中间开口,两端皆可盛物。
撒嘴
[相关解释]
1.谓松开口。 2.比喻放松。
1.谓松开口。 2.比喻放松。
收口
[相关解释]
1.谓伤口愈合。 2.把编织物的开口处结起来。
1.谓伤口愈合。 2.把编织物的开口处结起来。
是非只为多开口
[相关解释]
1.纠纷争端都是说话太多引起的。
1.纠纷争端都是说话太多引起的。
棉手闷子
[相关解释]
1.两头开口﹑絮了棉花的袖筒子,用以御寒。
1.两头开口﹑絮了棉花的袖筒子,用以御寒。
武丑
[相关解释]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丑行的一支。扮演擅长武艺而性格机警﹑语言幽默的男性人物。着重翻跳武技,也讲究口齿清楚有力,俗称"开口跳"。如京剧《三岔口》中的刘利华﹑昆剧《挡马》中的焦光普。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丑行的一支。扮演擅长武艺而性格机警﹑语言幽默的男性人物。着重翻跳武技,也讲究口齿清楚有力,俗称"开口跳"。如京剧《三岔口》中的刘利华﹑昆剧《挡马》中的焦光普。
毛囊
[相关解释]
1.包裹在毛发根部的囊。由表皮和真皮的组织陷入而形成﹐开口处稍隆起。
1.包裹在毛发根部的囊。由表皮和真皮的组织陷入而形成﹐开口处稍隆起。
洪音
[相关解释]
1.音韵学术语。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隙较大的音。宋元等韵学家分韵母为开口﹑合口两类,每类又分一﹑二﹑三﹑四四等,一﹑二等都没有介音,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隙较大,故称洪音。自明清等韵学家改开﹑合各四等为开﹑齐﹑合﹑撮四呼以后,也有人称开口呼为开口洪音,齐齿呼为开口细音,合口呼为合口洪音,撮口呼为合口细音。
1.音韵学术语。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隙较大的音。宋元等韵学家分韵母为开口﹑合口两类,每类又分一﹑二﹑三﹑四四等,一﹑二等都没有介音,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隙较大,故称洪音。自明清等韵学家改开﹑合各四等为开﹑齐﹑合﹑撮四呼以后,也有人称开口呼为开口洪音,齐齿呼为开口细音,合口呼为合口洪音,撮口呼为合口细音。
爱口识羞
[相关解释]
1.怕羞不肯开口。
1.怕羞不肯开口。
狮子大开口
[相关解释]
1.比喻要大价钱。
1.比喻要大价钱。
瘘管
[相关解释]
人或动物体内发生脓肿时生成的管子,管子的开口或在皮肤表面或与其他内脏相通,病灶内的分泌物可以由瘘管流出来。生理学实验上也指安在动物器官上的人工瘘管。
人或动物体内发生脓肿时生成的管子,管子的开口或在皮肤表面或与其他内脏相通,病灶内的分泌物可以由瘘管流出来。生理学实验上也指安在动物器官上的人工瘘管。
睢呿
[相关解释]
1.谓张目则事物纷杂,开口则语言繁复。
1.谓张目则事物纷杂,开口则语言繁复。
瞎吧吧
[相关解释]
1.乱开口,乱说。
1.乱开口,乱说。
笑哈哈
[相关解释]
1.开口笑貌。
1.开口笑貌。
绣腑
[相关解释]
1.唐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令问之淮南觐省序》"﹝令问﹞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后遂用"绣腑"比喻才华出众﹑文辞华丽。
1.唐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令问之淮南觐省序》"﹝令问﹞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后遂用"绣腑"比喻才华出众﹑文辞华丽。
绽口儿
[相关解释]
1.开口。
1.开口。
羞口
[相关解释]
1.不好意思开口。
1.不好意思开口。
羞口羞脚
[相关解释]
1.羞于开口,忸怩不前的样子。
1.羞于开口,忸怩不前的样子。
衢盘
[相关解释]
1.旧式提花织机上调整经线开口位置的部件。
1.旧式提花织机上调整经线开口位置的部件。
被套
[相关解释]
①外出时装被褥的长方形布袋,一面的中间开口。②为了拆洗的方便,把被里和被面缝成袋状,叫被套。③棉被的胎丝绵~。
①外出时装被褥的长方形布袋,一面的中间开口。②为了拆洗的方便,把被里和被面缝成袋状,叫被套。③棉被的胎丝绵~。
褥套
[相关解释]
1.出门时装被褥等的布套。反面中间开口,两头各有一个兜儿,可搭在肩上或牲口背上。
1.出门时装被褥等的布套。反面中间开口,两头各有一个兜儿,可搭在肩上或牲口背上。
让口
[相关解释]
1.谓互相推让而不敢贸然开口。
1.谓互相推让而不敢贸然开口。
讱默
[相关解释]
1.谓少说话或不开口。
1.谓少说话或不开口。
说不出口
[相关解释]
1.不好意思说﹐难以开口。
1.不好意思说﹐难以开口。
起语
[相关解释]
1.出语;开口讲话。 2.起句;开头的话。
1.出语;开口讲话。 2.起句;开头的话。
趁口
[相关解释]
1.亦作"趂口"。 2.随口。 3.顺着别人的口气;趁机开口。 4.糊口;混饭吃。
1.亦作"趂口"。 2.随口。 3.顺着别人的口气;趁机开口。 4.糊口;混饭吃。
轻口
[相关解释]
1.口轻。轻易开口。 2.轻声,小声。
1.口轻。轻易开口。 2.轻声,小声。
连裆裤
[相关解释]
①裆里不开口的裤子(对 ‘开裆裤 ’而言)。②互相勾结、包庇叫穿连裆裤 。
①裆里不开口的裤子(对 ‘开裆裤 ’而言)。②互相勾结、包庇叫穿连裆裤 。
锦绣肝肠
[相关解释]
1.谓满腹诗文﹐善出佳句。语本唐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紫云仙季﹞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
1.谓满腹诗文﹐善出佳句。语本唐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紫云仙季﹞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
闭口藏舌
[相关解释]
1.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语出五代冯道《舌》诗"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1.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语出五代冯道《舌》诗"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马包
[相关解释]
1.一种中间开口,两旁可以装塞钱物的长布袋。可以横置马﹑驴等背上。
1.一种中间开口,两旁可以装塞钱物的长布袋。可以横置马﹑驴等背上。
高炉
[相关解释]
从矿石提炼生铁的熔炼炉,直立圆筒形,内壁用耐火材料砌成。由顶上的开口装料(矿石、石灰石、焦炭等),铁水从靠近炉底的口流出。
从矿石提炼生铁的熔炼炉,直立圆筒形,内壁用耐火材料砌成。由顶上的开口装料(矿石、石灰石、焦炭等),铁水从靠近炉底的口流出。
鼓舌扬唇
[相关解释]
1.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1.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齐山
[相关解释]
1.山名。唐时属池州(在今安徽贵池南)。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后人诗文中言及"齐山"﹐多用此典。
1.山名。唐时属池州(在今安徽贵池南)。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后人诗文中言及"齐山"﹐多用此典。
齐齿呼
[相关解释]
1.等韵学名词。亦称"齐齿"。宋元韵图只分开﹑合两呼。明梅膺祚《字汇》所附《韵法直图》增立十呼,始有"齐齿"﹑"齐齿卷舌"等名目。清潘耒删汰繁复,定为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呼。其《类音》云"举舌对齿,声在舌腭之间,谓之齐齿。"但一般仍将"齐齿"归于"开口",如清李元《音切谱》云"开口正音俗称开口音,开口副音俗称齐齿音。"现称韵头或韵腹是i[i]的韵母为齐齿呼。
1.等韵学名词。亦称"齐齿"。宋元韵图只分开﹑合两呼。明梅膺祚《字汇》所附《韵法直图》增立十呼,始有"齐齿"﹑"齐齿卷舌"等名目。清潘耒删汰繁复,定为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呼。其《类音》云"举舌对齿,声在舌腭之间,谓之齐齿。"但一般仍将"齐齿"归于"开口",如清李元《音切谱》云"开口正音俗称开口音,开口副音俗称齐齿音。"现称韵头或韵腹是i[i]的韵母为齐齿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