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弟子的内容。
带有弟子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吟一咏 [相关解释]
1.指吟诗作赋。晋孙绰﹑许询同负盛誉,和尚支遁问绰与询孰优孰劣,绰答"高情致远,弟子早已伏膺;一吟一咏,许将北面。"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及《晋书.孙绰传》。
一喝 [相关解释]
1.一声叱咤。佛教禅师于弟子参见时,常大喝一声,断其妄想,以示警醒。如百丈参问马祖道一,马祖振威一喝◇百丈谓其门下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见《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参见"棒喝"。
七祖 [相关解释]
1.七代祖先。 2.佛教称传法相承的七代。华严宗以马鸣﹑龙树﹑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为七祖。禅宗南宗以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神会为七祖。禅宗北宗以弘忍的另一弟子神秀为六祖,普寂为七祖。
三千弟子 [相关解释]
1.《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后因以"三千弟子"指孔门弟子。
三千徒 [相关解释]
1.指孔子弟子三千人。
三年不窥园 [相关解释]
1.《汉书.董仲舒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颜师古注"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也。"后以"三年不窥园"为专心苦学之典。
三豕涉河 [相关解释]
1.《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作"三豕渡河"◇多以喻文字的讹误。
丘吾 [相关解释]
1.即丘吾子,春秋时人。相传孔子适齐,中途闻人哭甚哀。问之,曰丘吾子也,少好学问,周遍天下,归而亲亡。夫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请从此辞,遂投水而死。孔子令弟子引以为戒。于是弟子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见《孔子家语.致思》◇以丘吾为孝子的代称。
东面 [相关解释]
1.面向东。 2.东边,东侧。 3.古代事师之礼,师坐东面向西,弟子面向东事之。
丧家之狗 [相关解释]
1.《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后因以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
乙科 [相关解释]
1.古代考试科目的名称『时博士弟子射策甲科,补郎中,乙科补太子舍人。《汉书.儒林传序》"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唐宋后进士皆有甲乙科。《新唐书.韩休传》"休工文辞,举贤良……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文献通考.选举@》"自武德以来,明经唯丁第,进士唯有乙科而已。"清周春《辽诗话.杨晳》"﹝杨晰﹞擢进士乙科,仕至宰相枢密使。"明清称举人为乙科,进士为甲科。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七四"登乙科则亡姓氏,官七品则亡姓氏。"
九天玄女 [相关解释]
1.道家传说中的女神,谓为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弟子,曾助黄帝灭蚩尤。见《云笈七签》卷一一四。
五传 [相关解释]
1.谓传授至第五代弟子。
五传弟子 [相关解释]
1.谓第五代弟子。
亡簪 [相关解释]
1.《韩诗外传》卷九"孔子出游少源之野。有妇人中泽而哭,其音甚哀。孔子怪之,使弟子问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妇人曰'乡者刈蓍薪而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妇人曰'非伤亡簪也,吾所以悲者,盖不忘故也。'"后因以"亡簪"为怀念故旧的典故。
亲骨肉 [相关解释]
1.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血统最接近的人。
仁弟 [相关解释]
1.兄称弟。 2.对位卑年幼者的敬称。 3.旧时师长亦常用以称弟子,以示器重和爱护。
以貌取人 [相关解释]
1.只凭外貌来衡量人的品质和才能。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淡台灭明,字子羽,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子羽受业孔门后,退而修行,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乃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此言子羽貌恶而行高。按,《韩非子.显学》云"淡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说与《史记》异。
伐树 [相关解释]
1.指春秋时宋司马桓魋拔树欲害孔子之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案"拔树"后皆作"伐树"。
何仙姑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的女仙人。八仙之一◇世又加附会敷演,谓为零陵人,采茶山中,为吕洞宾所度,成为吕洞宾弟子。见《续道藏.吕祖志》。
佛子 [相关解释]
1.菩萨的通称。 2.受佛戒者,佛门弟子。 3.佛教泛指一切众生,以其悉具佛性,故称。 4.称慈善的人。如唐末徐守温以宽恕为治,人称佛子。见唐张鷟《耳目记》。又宋洪皓为秀州司录,以所掌发运司钱赈济饥民,州人称之为"洪佛子"。见宋赵善璿《自警篇.救荒》。
佛弟子 [相关解释]
1.皈依佛门的信徒的通称。
使徒 [相关解释]
1.基督教称耶稣的弟子约翰彼得等十二人为使徒。十二使徒为耶稣选派负有传教使命的门徒。
偃商 [相关解释]
1.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和卜商(字子夏)的并称。
傫如丧狗 [相关解释]
1.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颓丧。语本《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累累若丧家之狗。"裴髎集解引王肃曰"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于乱世,道不得行,故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
先贤 [相关解释]
1.先世的贤人。明嘉靖间议孔庙祭礼,称颜渊曾参等十人以下和孔子其他门弟子为先贤,自左丘明以下,称先儒。见《明史·礼志四》。 2.复姓『有先贤氏。见《通志.氏族五》。
兕虎 [相关解释]
1.兕与虎。泛指猛兽。 2.孔子在陈绝粮,弟子有怨意,因召子路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见《史记.孔子世家》◇用为道衰不遇之典实。
入孝出悌 [相关解释]
1.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谓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入室 [相关解释]
获得老师学问技艺的真谛入室弟子|升堂入室。
入室弟子 [相关解释]
1.指能得师传,学问或技艺造诣精深者。
公上 [相关解释]
1.朝廷;官家。 2.复姓。战国时墨子弟子有公上过。见《吕氏春秋.高义》。
公冶 [相关解释]
1.复姓。春秋时齐有公冶长﹐孔子弟子。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公夏 [相关解释]
1.复姓。孔子弟子有公夏首。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公孙大娘 [相关解释]
唐代舞蹈艺人。善剑器舞。杜甫诗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公晳 [相关解释]
1.亦作"公析"。 2.复姓。孔子弟子有公晳哀。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公祖 [相关解释]
1.旧时士绅对知府以上地方官的尊称。对地位较高者﹐亦称老公祖﹑大公祖和公祖父母。流行于明清。 2.复姓。孔子弟子有公祖句兹。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公良 [相关解释]
1.复姓。春秋时陈国有公良孺。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公西 [相关解释]
1.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公西赤﹑公西葴。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公都 [相关解释]
1.复姓。战国时孟轲有弟子公都子。见《孟子.公孙丑下》。
养徒 [相关解释]
1.教养弟子。 2.聚养徒众。
冉季 [相关解释]
1.春秋时冉求和仲由的合称。冉求,字子有,亦称冉有。仲由,字季路,一字子路。二人皆孔子弟子,长于政事。古代认为他们是为政者的楷模。
冉耕之疾 [相关解释]
1.冉耕,孔子弟子,字伯牛。《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邢昺疏"孔子痛惜弟子冉耕有德行而遇恶疾也。"后作为贤者患恶疾之典。
冉颜 [相关解释]
1.春秋时冉耕和颜回的合称。二人皆孔子弟子,以德行着称。
出蓝 [相关解释]
1."青出于蓝"的略语。谓以新的面貌出现,远胜于原有事物。多用以比喻弟子胜过老师。
区盖 [相关解释]
1.即丘盖。谓疑而不明。区,通"丘"。《荀子.大略》"言之信者,在乎区盖之间,疑则不言,未问则不立。"杨倞注"区﹑藏物处,盖﹑所以覆物者。凡言之可信者,如物在区皿之间,言有分限,不流溢也。《汉书.儒林传》'唐生﹑褚生应博士弟子选,试诵说,有法;疑者丘盖不言。'丘,与'区'同也。"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区盖者,古读区若丘。注引《汉.儒林传》'疑者丘盖不言。'此说是也。《论语》记孔子言盖,皆疑而未定之词……故谓疑者曰丘盖,以音同,借为区盖耳。杨注非是。《汉书》注'苏林曰丘盖不言,不知之意也;如淳曰齐俗以不知为
十六罗汉 [相关解释]
1.指释迦的十六名上足弟子。即宾度罗跋罗惰阇﹑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惰阇﹑苏频陀﹑诺讵罗﹑跋陀罗﹑迦哩迦﹑伐阇罗弗多罗﹑戍博迦﹑半托迦﹑罗怙罗﹑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托迦。参见"十八罗汉"。
升堂入室 [相关解释]
语出《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由指孔子的弟子子路。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故升堂比喻刚刚入门,入室比喻达到更高境界。意谓子路学业才小有成就,尚未臻于更高境界◇以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臻于很高境界。
单父 [相关解释]
1.春秋鲁国邑名。故址在今山东省单县南。孔子弟子宓子贱为单父宰,甚得民心,孔子美之。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因以喻有治绩的郡县或官员。 2.复姓。《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有单父圣。
卫赐 [相关解释]
1.指孔子弟子子贡,姓端木,名赐。因其为卫人,故称。
原宪贫 [相关解释]
1.原宪,孔子弟子,为古之清高贫寒之士。《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牗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纵履﹐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后因以"原宪贫"为文士清贫的典故。
原生 [相关解释]
1.指原宪。孔子弟子,字子思,亦称原思﹑仲宪。春秋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孔子亡,隐居于卫国,以蓬户褐衣蔬食为乐。事见《庄子.让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诗文多用以指称贫士。
去就 [相关解释]
①从舍;取舍君子慎其所去就|不以炎凉为去就。②举动;举止范先欲杀畿以威众,且观畿去就|有一类弟子,为人去就乖疏。③礼数;体统失事君去就|相公前敢称诗人,其不识去就如此!
叔均 [相关解释]
1.传说为后稷弟弟的儿子,他继承父辈的事业,播种百谷,并开始用牛耕地。《山海经.大荒西经》"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又传说为后稷的儿子或弟子;或谓舜的儿子,即商均。参阅袁珂《山海经校注》。
受业 [相关解释]
①跟从老师学习受业于师门。弟子对老师也常自称受业”。②传授学业。参见受⑤”。
受记 [相关解释]
1.亦作"受纪"。指接受祭享。 2.佛教语。称佛记弟子来生因果及将来成佛之事为记别,接受记别,叫做受记。
口宣 [相关解释]
1.口头宣布(帝王之命)。 2.一种慰劳臣下的简短诏令。 3.佛教语。谓对弟子之垂诫。
古先生 [相关解释]
1.东汉末有老子入夷狄为浮屠的传说,至《老子化胡经》﹑《西升经》等道经,益增附会,证成其说,谓老子西游化胡成佛,并以佛为其弟子,自号为"古先生"◇世因以"古先生"借称佛及佛像。
启手启足 [相关解释]
1.语本《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朱熹集注"曾子平日,以为身体受于父母,不敢毁伤,故于此使弟子开其衾而视之。"后因以"启手启足"为善终的代称。
商偃 [相关解释]
1.指孔子弟子子夏(卜商)与子游(言偃),两人都擅长文学。
商赐 [相关解释]
1.指孔子弟子子夏(卜商)与子贡(端木赐)。
善详 [相关解释]
1.谓详加审察。语出《孔子家语.弟子行》"孔子曰'欲能则学,欲知则问,欲善则详,欲给则豫。'"
噶当派 [相关解释]
1.喇嘛教派之一。"噶当",藏语意为"佛语教诫",认为一切佛语都是指导信徒修行的诫命,故名。十一世纪时,由西藏僧人仲敦巴创立。宋嘉佑元年(1056年),仲敦巴建热振寺传法,逐渐形成一个派别,在十二﹑三世纪传播甚广。仲敦巴死后,其三大弟子分别形成教典﹑教授﹑教诫三个支系。十五世纪初,宗喀巴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创立格鲁派(也称新噶当派),此派遂并入格鲁派。
四先生 [相关解释]
1.宋谢良佐﹑游酢﹑吕大临﹑杨时,均为理学家程颐的弟子,时称"四先生"。见《宋史.道学传二.谢良佐》。 2.宋崔鷃﹑陈恬皆戊戌生,田昼﹑李豸皆己亥生,并居颍昌阳翟,四人均反对熙宁变法,合称"戊己四先生"。见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四。
四门弟子 [相关解释]
1.指太学生。
回赐 [相关解释]
1.春秋时颜回和端木赐的并称。回字子渊,鲁人;赐字子贡,卫人,均孔子弟子。
圣事 [相关解释]
1.圣人之事。谓孔子弟子学习的成果和表现。 2.基督教的重要礼仪。该教认为它借助一定可见的形式赋予领受者不可见的基督的宠爱和保佑。具体内容有圣洗﹑坚振﹑告解﹑圣体﹑终傅﹑神品﹑婚配等七件。各教派不尽相同﹐如新教一般只承认洗礼(圣洗)与圣餐(圣体)为圣事。
墨家 [相关解释]
先秦时主张兼爱”和非攻”等的重要学派。创始人为墨子。在当时为儒家的反对派,影响极大。墨家有严格的纪律,其弟子都能赴汤蹈火,舍身行道◇期墨家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宗教迷信成分,对逻辑学、光学、几何学、力学等都有研究和贡献。
壤驷 [相关解释]
1.复姓。春秋时有壤驷赤,孔子弟子。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一说,单姓"壤",尧时壤父之后。见《姓纂》。
大小宋 [相关解释]
1.指宋宋庠﹑宋祁兄弟。《宋史.宋祁传》"祁字子京﹐与兄庠同时举进士﹐礼部奏祁第一﹐庠第三。章献太后不欲以弟先兄﹐乃擢庠第一﹐而置祁第十。人呼曰'二宋'﹐以大小别之。"后因称兄弟齐名者为"大小宋"。 2.指元宋知柔与族弟子贞。
天女散花 [相关解释]
佛经中故事。谓以天女散花测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常用以形容大雪纷飞的景象鹅毛大雪像天女散花般飘下来。
奈苑 [相关解释]
1.原指佛经中的奈园。《维摩诘经.佛国品》"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俱。"据《柰女经》﹐维耶离国梵志园中植奈树﹐树生一女﹐梵志收养﹐长大后颜色端正﹐天下无双;佛至其国﹐奈女率弟子五百出迎﹐佛与诸比丘乃到奈女园﹐具为说本原功德◇因称寺院为奈苑。
奚容 [相关解释]
1.复姓。春秋有奚容箴。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如是我闻 [相关解释]
1.佛经开卷语。传说释迦牟尼灭后,弟子们汇集他的言论,因阿难为佛侍者,所闻最多,就推他宣唱佛说,他以"如是我闻"开场,意为我闻佛如此说。"如是",指经中的内容;"我闻",指阿难亲自听闻。着此一句,以昭信实。见《佛地经论》卷一。 2.犹言听得这样说。
子弟 [相关解释]
①弟与子、侄等。与父兄”相对子弟亦何预人事。②年轻的一代。与父老”相对江东子弟|纨fd35W拥埽子弟兵。③弟子;学生使其子弟为卿。
子石 [相关解释]
1.制砚用的上等端石。 2.公孙龙的字。春秋卫人(一说楚人),孔子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司马贞索隐"〔子石〕公孙龙也。"
子羽 [相关解释]
1.旧传为视力极好的人。 2.澹台灭明的字。春秋鲁人,孔子弟子,状貌丑陋。
子路 [相关解释]
1.仲由的字。春秋时鲁国卞人,孔子弟子。性情直爽,勇敢,事亲孝闻过则喜,长于政治。曾为季孙氏家臣,后任卫大夫孔悝邑宰,在贵族内讧中被杀害。 2.后作为勇士的代称。 3.熊的别名。
孔子(前551-前479) [相关解释]
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大。著作有《论语》。
孔曾 [相关解释]
1.孔子与其弟子曾参的并称。
孔颜 [相关解释]
1.孔子与其弟子颜渊的并称。
宓子贱 [相关解释]
1.春秋时鲁国人。名不齐,字子贱,孔子弟子。曾为单父宰,弹琴而治,为后世儒家所称道。参阅《吕氏春秋.察贤》。《汉书.艺文志》载,儒家有《宓子》十六篇,久佚。
室客 [相关解释]
1.对入室弟子的婉称。
宰父 [相关解释]
1.复姓。孔子弟子有宰父黑。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宰赐 [相关解释]
1.宰予和端木赐的并称。二人都是孔子弟子,以辞令见长。
密行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小乘指持戒严密的修行,大乘指蕴善于内而不外着的修行。释迦牟尼弟子罗瞭罗以"密行第一"着称。
封胡羯末 [相关解释]
1.《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谢道韫﹞初适凝之﹐还﹐甚不乐。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恶﹐汝何恨也?'答曰'一门叔父有阿大(谢尚)﹑中郎(谢据);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封谓谢韶,胡谓谢朗,羯谓谢玄末谓谢川,皆小字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羯作"遏"。刘孝标注"封胡为谢韶小字,遏末为谢渊小字。"与《晋书》说法小异◇用为称美兄弟子侄之辞。
小门生 [相关解释]
1.称再传弟子。 2.清时考试中式者的座师的座师为太老师﹐中式者为太老师的小门生。
屈宋 [相关解释]
指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和辞赋家宋玉。屈原作有《离骚》,是骚体的开创者;宋玉略晚于屈原,或称是屈原的弟子,也以辞赋著称。
左人 [相关解释]
1.古城名。在今河北省唐县西。 2.中古时散居江汉一带少数民族之一。 3.古以巫蛊之术为左道◇凡占卜相命之术亦统名为"左",因称擅此术者为左人。 4.复姓。春秋鲁有左人郢。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师弟 [相关解释]
1.与"师兄"相对,称同从一师而拜师时间晩于自己的人。唐崔峒有《润州送师弟自江夏往台州》诗。 2.称师父的儿子或父亲的徒弟中年龄小于自己的人。 3.老师和弟子。
师门 [相关解释]
1.老师的门下。 2.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为仙人啸父之弟子,能使火。
希颜 [相关解释]
1.仰慕颜渊。希,仰望;颜,颜渊。 2.颜渊为孔子最贤能的弟子◇以"希颜"泛指仰慕贤者。 3.窥察他人颜色。
弃繻年 [相关解释]
1.汉终军年十八被选为博士弟子,入关弃繻◇因以"弃繻年"指少年有为之时。
弟子 [相关解释]
①古代泛指弟和子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②学生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弟子员 [相关解释]
1.汉对太学生﹑明清对县学生员的称谓。
弟子孩儿 [相关解释]
1.骂人话。娼妓生的孩儿。
弟子都养 [相关解释]
1.替学生管理伙食的人。
弟徒 [相关解释]
1.弟子;信徒。
张孔山 [相关解释]
清代琴家。字合修,号半髯子,浙江人。学琴于冯彤云。咸丰年间在四川青城山中皇观当道士,后成为蜀派古琴的代表人物。1904年曾在武汉挂牌教琴,弟子甚多。所传琴曲有《流水》、《醉渔唱晚》、《普安咒》等。尤以《流水》著名。
徒人 [相关解释]
1.指没有兵器﹑铠甲装备的战士。 2.步兵。 3.内侍。 4.弟子,门生。《汉书.艺文志》"凡《论语》十二家"中有《孔子徒人图法》二卷。 5.服劳役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