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弦乐的内容。
带有弦乐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丝弦 [相关解释]
1.亦作"丝弦"。 2.弦乐器上用以发音的丝线。亦借指弦乐器。
丝抹 [相关解释]
1.指弦乐器◇讹称"细末"。
丝竹 [相关解释]
1.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亦泛指音乐。
丝管 [相关解释]
1.弦乐器与管乐器。泛指乐器。亦借指音乐。
中央音乐学院 [相关解释]
中国的音乐高等学校。1950年创建于天津,1958年迁往北京。设有音乐学、作曲、指挥、声乐歌剧、管弦乐、钢琴、中国民族器乐等系。
中提琴 [相关解释]
1.提琴的一种,全长约660毫米。定弦比小提琴低五度,音色亦较低沉。常用于重奏和管弦乐队,也用于独奏。
云和 [相关解释]
1.山名。古取所产之材以制作琴瑟。 2.琴瑟琵琶等弦乐器的统称。 3.元代官署名。属教坊司。掌乐。
交响乐 [相关解释]
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乐曲,通常由四个乐章组成,能够表现出多样的、变化复杂的思想感情。
伽倻琴 [相关解释]
1.朝鲜和中国朝鲜族拨弦乐器。相传六世纪时已流传于朝鲜新罗南方的伽倻国。形似筝。原有雅乐用者与俗乐用者二种。其现代形制为长约一百五十二厘米,阔约十七至二十一厘米,张十二弦。常用于独奏和伴奏歌唱。
促轸 [相关解释]
1.旋紧调弦的轴。轸,弦乐器上调弦的轴。
倚歌 [相关解释]
1.谓倚靠物体而歌。 2.谓以乐器为歌声伴奏。 3.古代乐歌的一种。其伴奏有鼓吹而无弦乐。
倰僜 [相关解释]
1.弦乐声。
冬不拉 [相关解释]
哈萨克族的弦乐器,形状略象半个梨加上长柄,一般有两根弦或四根弦。也作东不拉。
冼星海(1905-1945) [相关解释]
作曲家。广东番禺人,生于澳门。曾在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上海国立音乐院及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935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至延安,曾任鲁艺音乐系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赴苏联为在延安拍摄的影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病逝于莫斯科。作有大合唱《黄河》、《生产》等四部,歌曲《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五百余首以及交响曲《民族解放》、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
十番鼓 [相关解释]
1.一种器乐合奏名。因演奏时轮番用鼓﹑笛﹑木鱼等十种乐器,故名。起于明万历时,今仍流行于苏﹑浙﹑闽等地。初以打击乐器为主,后亦杂以多种管弦乐器,其种类因时因地而异,所用乐器亦有不限于十种者。
协奏曲 [相关解释]
指一件或一组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的器乐套曲。起源于意大利巴罗克时期。通常由快-慢-快”三乐章构成,强调独奏乐器与乐队间的音响对比,并努力发挥独奏乐器本身的演奏技巧及表现力。
单皮 [相关解释]
1.打击乐器名。因系单面蒙皮,故名。是戏曲及民间吹打乐中的重要乐器。戏曲乐队打击乐和管弦乐中用以指挥其它乐器,演员歌唱时辅助板按节拍。
双簧管 [相关解释]
气鸣乐器。由嘴子、管身、喇叭口三部分组成。管身木制,略呈圆锥形,嘴子为两片薄芦片。音色优美抒情,有田园风味。广泛用于管乐队或管弦乐队,也用于独奏和重奏。
古琴 [相关解释]
我国很古就有的一种弦乐器,用梧桐等木料做成,有五根弦,后来增加为七根,沿用到现代。也叫七弦琴。
古筝 [相关解释]
弦乐器,木制长形。唐宋时有十三根弦,后增至十六根,现发展到二十五根弦。也叫筝。
和必斯 [相关解释]
1.乐器名。又名浑不似,火不思等。突厥语qobuz,qūpūz音译。波斯﹑阿拉伯古拨弦乐器,亦流行于我国西北等地区。
哀丝 [相关解释]
1.指哀婉的弦乐声。
哀丝豪竹 [相关解释]
1.指悲壮的乐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哀弦 [相关解释]
悲凉的弦乐声哀弦绕白雪,未与俗人操。
哀弹 [相关解释]
1.犹哀弦。指悲凄的弦乐声。
品弦法 [相关解释]
1.指弦乐曲调的弹奏技法。
品柱 [相关解释]
1.指弦乐器上确定音位的弦柱。亦借指弦乐器。
品竹弹丝 [相关解释]
1.犹品竹调弦。谓吹奏管弦乐器。
品竹调弦 [相关解释]
1.亦作"品竹调丝"。 2.泛指吹弹管弦乐器。
噪噪切切 [相关解释]
1.犹言嘈嘈切切。指弦乐器上大弦和小弦发出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坐弦 [相关解释]
1.旧时北方的一些曲种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单弦﹑天津时调等演出时,常有一名三弦乐师在后台等候,称"坐弦"。遇演员无弦师或固定弦师未到场时,便由坐弦顶替。
坠琴 [相关解释]
1.亦称"坠胡"。亦称"坠子"。 2.拉弦乐器。有指板,相传由三弦改制而成,形状与小三弦相似。
声部 [相关解释]
音乐术语。指重唱、合唱、重奏、合奏乐曲中同时进行的各旋律线。如弦乐四重奏有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个声部,混声四部合唱有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等。
大管 [相关解释]
也称巴松”(英文bassoon的音译)。气鸣乐器。管体分短节、长节、底节、喇叭口等部分。插入双簧片的曲颈金属管连接在短节顶端。音域很宽、音色丰满沉厚,是管弦乐队中重要的低音乐器。
奚琴 [相关解释]
1.拉弦乐器。刳桐木为体﹐置二弦﹐以木杆系马尾擦弦以奏。
室内乐 [相关解释]
原指西洋贵族府邸中演唱、演奏的世俗音乐。因在室内演出(而非在教堂、剧院、音乐厅),故名。17世纪初始于意大利,有室内奏鸣曲、室内康塔塔等。现今,主要指各种重奏曲(如弦乐四重奏、钢琴五重奏等)。有时也指管弦或钢琴等乐器的独奏曲,以及用一件或数件乐器伴奏的独唱曲、重唱曲等。
小提琴 [相关解释]
擦弦类弦鸣乐器。木制,分琴颈和琴身(共鸣箱)两部分,张弦四根,音域约四个八度。演奏时将琴身夹在左下腮与锁骨之间,以左手执琴颈按弦,右手持琴弓拉奏,发音极富表现力。可独奏、重奏,是管弦乐队中的重要乐器。
小鼓 [相关解释]
1.乐器名。民族乐器。为羯皮鼓之变制﹐又称"单皮鼓"﹑"板鼓"。以其发声清脆﹐故俗称"脆鼓"﹑"崩子鼓"。演奏时以单签或双签敲击鼓心﹐为歌唱﹑戏曲和民间吹打乐中点拍节奏之用。 2.西洋乐器。亦称"小军鼓"﹑"双皮鼓"。演奏时以两根木槌敲击鼓面发音﹐为军乐﹑管弦乐中点拍节奏或和声之用。
崩崩 [相关解释]
1.象声词。弹拨弦乐器所发出的声响。
工尺谱 [相关解释]
中国传统记谱法之一,以上、尺、工、凡、六、五、乙、合、四、一等十字并辅以其他符号记写乐曲而得名。最初用于记录管乐器诸孔位指法,明清时得到广泛普及,不仅用于记录管乐,而且用于记录弦乐、声乐,成为通行全国的一种记谱法,直至20世纪初五线谱、简谱传入后渐被取代。
弄竹弹丝 [相关解释]
1.吹奏管弦乐器。
弦乐 [相关解释]
1.丝弦乐器。
弦乐器 [相关解释]
1.指由于弦的振动而发音的一类乐器,如小提琴﹑琵琶﹑扬琴等。
弦吹 [相关解释]
1.指弦乐器和管乐器。
弦师 [相关解释]
1.对弹奏弦乐器者的尊称。
弦徽 [相关解释]
1.琴弦与琴徽。借指丝弦乐器。
弦管 [相关解释]
1.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乐器。 2.泛指歌吹弹唱。
弦索 [相关解释]
1.弦乐器上的弦。指弦乐器。 2.金元以来,北方戏曲或曲艺多以丝弦乐器伴奏,后人因以"弦索"为北曲的代称。如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也称《弦索西厢》。明沈宠绥有《弦索辨讹》三卷。
弦轸 [相关解释]
1.弦乐器上的轴。转动弦线,用以调声。借指琴音。
弦鸣乐器 [相关解释]
乐器类别之一。以弦的振动发声。分为拨弦乐器(如琵琶、吉他)、擦弦乐器(如二胡、小提琴)、击弦乐器(如扬琴、钢琴)三类。
急弦 [相关解释]
1.节奏急速的弦乐。
总谱 [相关解释]
由多行谱表组成的多声部音乐的乐谱。其中各种乐器和人声的声部,均按一定次序分组、分行排列。通常从上到下依次为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声乐组、弦乐器组等。
拢捻 [相关解释]
1.弹奏弦乐器的指法。
拨子 [相关解释]
1.弹奏弦乐器的用具。 2.高拨子的简称。徽剧主要曲调之一。京剧也用高拨子。 3.量词。群﹐批。
捻抹 [相关解释]
1.弹拨弦乐器的指法。捻﹐揉弦。抹﹐顺手下拨。
捻挑 [相关解释]
1.弹拨弦乐器的指法。捻﹐揉弦。挑﹐反手回拨。
提琴 [相关解释]
1.弦乐器→琴的一种。 2.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的总称。亦单指小提琴。
散音 [相关解释]
1.弹奏弦乐器时,左手不按弦,仅以右手指弹弦,发出的空弦音,称"散音"。
文场 [相关解释]
戏曲场面的一种。指戏曲乐队所用的各种管弦乐器,胡琴、三弦、月琴、唢呐等。习惯上也指演奏这类乐器的乐师。
曼陀林 [相关解释]
1.[英mandolin﹐法mandoline]弦乐器,有四对金属弦。
木槽 [相关解释]
1.某些弦乐器上架弦的木格子。 2.木制的槽。
木琴 [相关解释]
体鸣乐器。以若干由长至短的硬质木条排列在架上,一般与钢琴的黑白键相仿,排为两排。用有球形槌头的小木槌击奏,发音清脆。若在木条之下装设金属共鸣管,则发音更为嘹亮。多用于管弦乐队或独奏。
朱弦 [相关解释]
1.亦作"朱弦"。 2.用熟丝制的琴弦。 3.泛指琴瑟类弦乐器。
朱绳 [相关解释]
1.弦乐器上的红色丝弦。 2.红色的帘绳。
桐竹 [相关解释]
1.泛指管弦乐器。桐指琴瑟之类,竹指箫笛之属。
椰胡 [相关解释]
1.拉弦乐器→琴的一种,琴筒用半边椰子壳制成,面板为桐木。二弦,按五度或四度关系定弦。发音较二胡低沉浑厚。常用于合奏。
檀槽 [相关解释]
1.檀木制成的琵琶﹑琴等弦乐器上架弦的槽格。亦指琵琶等乐器。
檿丝 [相关解释]
1.蚕食檿桑叶所吐的丝﹑可供织作,制琴弦最佳。因亦以"檿丝"借指琴弦﹑弦乐。
母弦 [相关解释]
1.弦乐器上的粗弦。与"子弦"对称。
洋琴 [相关解释]
1.古代从异域传来的一种弹拨弦乐器。
清弦 [相关解释]
1.指琴瑟一类的弦乐器。拨动其弦,则发出清亮的乐音。
湘瑟 [相关解释]
1.湘妃所弹之瑟。亦指代瑟。瑟,弦乐器。
火不思 [相关解释]
1.突厥语qobuz的音译。一种弦乐器。约宋元时传入内地。形似琵琶,但颈细,槽有棱角,与琵琶又有不同。
热瓦甫 [相关解释]
1.拨弦乐器。琴身为木制,共鸣箱呈半球形,以皮蒙面。琴颈细长,顶部弯曲。有三弦﹑五弦﹑六弦﹑七弦﹑八弦﹑九弦等不同形制。为维吾尔﹑塔吉克和乌孜别克族重要的独奏﹑伴奏和合奏乐器。
玉柱 [相关解释]
1.石柱的美称。 2.玉制的弦柱。亦指代琴﹑瑟﹑筝等弦乐器。 3.指额上隆起的筋肉。 4.筷子的美称。 5.指修道者死后鼻腔分泌物。据说这是成道的征象。 6.中指的别称。 7.山药的别名。 8.馒头的别名。
理丝 [相关解释]
1.抽理蚕丝。 2.谓弹奏弦乐器。
琤璁 [相关解释]
1.象声词。多指弦乐声。
琴瑟 [相关解释]
指琴与瑟两种弦乐器。古代诚奏。也用以比喻夫妻感情和谐或兄弟、朋友的融洽情谊琴瑟和谐。
秦柱 [相关解释]
1.犹秦弦。指秦国筝瑟之类的弦乐器。柱﹐瑟﹑筝等拨弦乐器架弦的码子。
秦筝 [相关解释]
1.古秦地(今陕西一带)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秦蒙恬所造﹐故名。
竖箜篌 [相关解释]
1.古拨弦乐器。箜篌的一种。
竹肉 [相关解释]
1.亦称"竹菰"。生在朽竹根节上的菌类。 2.《晋书.孟嘉传》"桓温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谓也?'嘉答曰'渐近使之然。'"丝﹐弦乐;竹﹐管乐;肉﹐歌喉◇以"竹肉"泛指器乐与歌唱。
竹肉丝 [相关解释]
1.泛指器乐和声乐。竹﹐管乐;肉﹐声乐;丝﹐弦乐。
笙筑 [相关解释]
1.笙和筑。筑﹐古弦乐器。似琴﹐十三弦﹐用竹尺击弦发音。
筝阮 [相关解释]
1.秦筝与阮咸。古代的两种拨弦乐器。
箜篌 [相关解释]
1.古代拨弦乐器名。有竖式和卧式两种。
萧友梅(1884-1940) [相关解释]
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广东中山人。曾留学日本和德国,1916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及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7年在蔡元培支持下,创办国立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论著有《普通乐学》、《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等。作有《问》、《五四纪念爱国歌》等一百余首歌曲以及大型合唱曲、弦乐四重奏、钢琴曲、大提琴曲等。
萨克斯管 [相关解释]
气鸣乐器。由比利时乐器制造家萨克斯(adolphesax,1814-1894)于1840年创制。管身金属制,上细下粗,管上端平折,吹口装有单簧片,喇叭口朝上,形似烟斗。开二十四个音孔及两个高音键。常用于军乐队、爵士乐队,亦用于管弦乐队。
蛮弦 [相关解释]
1.亦作"蛮弦"。 2.指南方少数民族的弦乐器。
豪竹哀丝 [相关解释]
1.指管弦乐。
轮指 [相关解释]
1.弹奏弦乐器的一种指法。几个手指交替动作,连续弹拨。
轴子 [相关解释]
1.安在字画的下端便于悬挂或卷起的圆杆。亦指装成卷轴形的帛。供书﹑画用。 2.弦乐器上系弦的小圆杆儿。用来调节音的高低。
重奏 [相关解释]
1.器乐演奏形式之一。指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奏的多声部器乐曲及其演奏形式。按声部或人数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并因所用乐器种类不同,而有弦乐四重奏﹑管乐五重奏等区别。
重奏(chóng-) [相关解释]
器乐演奏形式之一。指两个以上的演奏者,各按自己所分任的声部演奏同一乐曲。按声部或人数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一般不超过十重奏)等,并按所用乐器的种类分为弦乐四重奏、管乐五重奏等。凡两件、三件或四件乐器与钢琴重奏者,称为钢琴三重奏、钢琴四重奏、钢琴五重奏等。
金丝 [相关解释]
1.金制的线。 2.乐器的金属弦。 3.借指弦乐器。 4.借指《乐经》。 5.比喻柳树的垂条。 6.比喻飞溅之泉水。 7.喻指烟草。
铁拨 [相关解释]
1.弹拨弦乐器的工具。铁制而成﹐故名。
铃鼓 [相关解释]
1.一种打击乐器。鼓框扁平﹐木制。一面蒙兽皮﹐周围嵌以若干小铜铃。演奏时﹐左手执鼓﹐悬空摇动﹐或用右手指﹑掌击之﹔用右拇指搓奏﹐可得震音。用于管弦乐队。 2.铃和鼓。
铅筑 [相关解释]
1.即筑。古击弦乐器﹐其声激越凝重。战国末燕人高渐离擅长击筑﹐曾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
银甲 [相关解释]
1.银制的假指甲﹐套于指上﹐用以弹筝或琵琶等弦乐器。 2.银饰的铠甲。
锡锡 [相关解释]
1.象声词。形容金属碰撞或拨弦乐器演奏时的声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