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8 查到相关御史中丞的内容。
带有御史中丞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独坐
[相关解释]
1.汉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与尚书令,朝会时坐皆专席,故号"三独坐"。泛指高官显宦。亦省作"三独"。
1.汉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与尚书令,朝会时坐皆专席,故号"三独坐"。泛指高官显宦。亦省作"三独"。
中司
[相关解释]
1.御史中丞的俗称。
1.御史中丞的俗称。
五院
[相关解释]
1.唐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五官之署为五院◇代沿用其称。 2.民国时指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
1.唐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五官之署为五院◇代沿用其称。 2.民国时指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
仪囊
[相关解释]
1.隋代御史中丞前,仪卫所执,接受弹章﹑诉辞的袋子。
1.隋代御史中丞前,仪卫所执,接受弹章﹑诉辞的袋子。
兰台
[相关解释]
1.战国楚台名。故址传说在今湖北省钟祥县东。 2.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 3.泛指宫廷藏书处。 4.指御史台『代的御史中丞掌管兰台,故称。 5.唐代指秘书省。 6.相术家指鼻的左侧。 7.道教指肝脏。
1.战国楚台名。故址传说在今湖北省钟祥县东。 2.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 3.泛指宫廷藏书处。 4.指御史台『代的御史中丞掌管兰台,故称。 5.唐代指秘书省。 6.相术家指鼻的左侧。 7.道教指肝脏。
南司
[相关解释]
1.南北朝时南朝御史台在尚书省之南,称南台,因称南台之长御史中丞为"南司"。 2.唐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大内(皇宫)南面,故称"南衙",亦称"南司"。
1.南北朝时南朝御史台在尚书省之南,称南台,因称南台之长御史中丞为"南司"。 2.唐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大内(皇宫)南面,故称"南衙",亦称"南司"。
四入头
[相关解释]
1.宋时任用执政大臣,多从三司使﹑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中挑选,俗呼为四入头。见宋洪迈《容斋续笔.执政四入头》。
1.宋时任用执政大臣,多从三司使﹑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中挑选,俗呼为四入头。见宋洪迈《容斋续笔.执政四入头》。
宪长
[相关解释]
1.古代中央监察机关的首长。如秦汉以来御史台中的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明清都察院的都御史。
1.古代中央监察机关的首长。如秦汉以来御史台中的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明清都察院的都御史。
彝宪
[相关解释]
1.常法。 2.指御史中丞。
1.常法。 2.指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
[相关解释]
1.官名『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的助理。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其权颇重。东汉以后不设御史大夫时,即以御史中丞为御史之长。北魏一度改称御史中尉。唐宋虽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即以中丞代行其职。
1.官名『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的助理。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其权颇重。东汉以后不设御史大夫时,即以御史中丞为御史之长。北魏一度改称御史中尉。唐宋虽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即以中丞代行其职。
枌邑
[相关解释]
1.指汉高祖故里。 2.南朝宋袁淑为御史中丞时,尝从刘裕拜汉高祖^◇亦泛指故里。
1.指汉高祖故里。 2.南朝宋袁淑为御史中丞时,尝从刘裕拜汉高祖^◇亦泛指故里。
滥尸
[相关解释]
1.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谬掌卫于中军,滥尸丞于御史。"原谓乖妄地担任了御史中丞之职。滥,滥竽充数;尸,尸位素餐◇因以"滥尸"谓占居其位而不尽其责。
1.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谬掌卫于中军,滥尸丞于御史。"原谓乖妄地担任了御史中丞之职。滥,滥竽充数;尸,尸位素餐◇因以"滥尸"谓占居其位而不尽其责。
独坐
[相关解释]
1.一个人坐着。 2.专席而坐。亦谓骄贵无匹。 3.唐人因《后汉书.宣秉传》中"三独坐"之事,遂以"独坐"为御史中丞别名。
1.一个人坐着。 2.专席而坐。亦谓骄贵无匹。 3.唐人因《后汉书.宣秉传》中"三独坐"之事,遂以"独坐"为御史中丞别名。
理匦使
[相关解释]
1.唐代于垂拱二年(一说垂拱元年)始于庙堂置匦(意见箱),收纳臣下意见书,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书舍人等人为理匦使,负责处理其事。
1.唐代于垂拱二年(一说垂拱元年)始于庙堂置匦(意见箱),收纳臣下意见书,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书舍人等人为理匦使,负责处理其事。
隔品致敬
[相关解释]
1.唐玄宗尊崇张说﹐命仆射视事﹐坐受御史中丞﹑左右丞﹑吏部侍郎四品官廷拜之礼﹐以后成为故事﹐称"隔品致敬"。至武宗时陈夷行为左仆射﹐乃奏罢。
1.唐玄宗尊崇张说﹐命仆射视事﹐坐受御史中丞﹑左右丞﹑吏部侍郎四品官廷拜之礼﹐以后成为故事﹐称"隔品致敬"。至武宗时陈夷行为左仆射﹐乃奏罢。
青仪囊
[相关解释]
1.隋代御史中丞等风宪官接受弹章﹑诉词的青色袋子。
1.隋代御史中丞等风宪官接受弹章﹑诉词的青色袋子。
鸷击
[相关解释]
1.击搏。 2.鹰鹯之类猛禽的代称。 3.比喻猛烈。 4.古代借指御史中丞的职权。
1.击搏。 2.鹰鹯之类猛禽的代称。 3.比喻猛烈。 4.古代借指御史中丞的职权。
鼎铛耳
[相关解释]
1.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普强占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之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后以"鼎铛耳"为责人有耳不闻的典实。
1.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普强占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之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后以"鼎铛耳"为责人有耳不闻的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