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思的内容。
带有思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以贯之
[相关解释]
1.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中◇亦泛指一种思想或理论贯通始终。
1.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中◇亦泛指一种思想或理论贯通始终。
一元论
[相关解释]
与二元论”、多元论”相对。主张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的哲学学说。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与二元论”、多元论”相对。主张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的哲学学说。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相关解释]
马克思作于1844年4-8月。由三个未完成手稿组成。批判地分析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提出异化劳动理论,阐述了自己的哲学、经济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对人的生成、自然和社会的历史、美的规律等提出一系列创造性的见解。
马克思作于1844年4-8月。由三个未完成手稿组成。批判地分析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提出异化劳动理论,阐述了自己的哲学、经济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对人的生成、自然和社会的历史、美的规律等提出一系列创造性的见解。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相关解释]
1.《淮南子.兵略训》"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晋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后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1.《淮南子.兵略训》"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晋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后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一好
[相关解释]
1.谓专心其事,所好不二。《荀子·修身》"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杨倞注"一好﹐谓好善不怒恶也。"元李治﹑清王念孙均以杨注为非。李谓"一好﹐谓纯一其好﹐思虑不杂。"王谓"一好﹐谓所好不二。"见《敬斋古今黽》卷五及《读书杂志·荀子一》。
1.谓专心其事,所好不二。《荀子·修身》"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杨倞注"一好﹐谓好善不怒恶也。"元李治﹑清王念孙均以杨注为非。李谓"一好﹐谓纯一其好﹐思虑不杂。"王谓"一好﹐谓所好不二。"见《敬斋古今黽》卷五及《读书杂志·荀子一》。
一心
[相关解释]
1.一条心。同心;齐心。 2.忠心;全心全意。 3.专心;一心一意。 4.一样的心意,无所偏爱。 5.一个人的心意或整个心思。
1.一条心。同心;齐心。 2.忠心;全心全意。 3.专心;一心一意。 4.一样的心意,无所偏爱。 5.一个人的心意或整个心思。
一意
[相关解释]
1.一个意思;同一意义。 2.同心;齐心。 3.专心致志。 4.犹执意,决心。 5.个人意志。
1.一个意思;同一意义。 2.同心;齐心。 3.专心致志。 4.犹执意,决心。 5.个人意志。
一挥而就
[相关解释]
形容人才思敏捷,诗赋文章一动笔就写成下笔千言,一挥而就。
形容人才思敏捷,诗赋文章一动笔就写成下笔千言,一挥而就。
一日三岁
[相关解释]
1.《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后以"一日三岁"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1.《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后以"一日三岁"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秋
[相关解释]
语出《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天不见面,好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殷切。
语出《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天不见面,好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殷切。
一月的哀思
[相关解释]
诗歌。李瑛作。1977年发表。作品抒写周恩来光辉的一生,表达了全国人民在周恩来逝世后的悲痛和怀念,以及对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无比欢欣。诗人善于选择典型的细节和运用大量的排比句式,表达昂扬奋发的激情。
诗歌。李瑛作。1977年发表。作品抒写周恩来光辉的一生,表达了全国人民在周恩来逝世后的悲痛和怀念,以及对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无比欢欣。诗人善于选择典型的细节和运用大量的排比句式,表达昂扬奋发的激情。
一民同俗
[相关解释]
1.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1.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一纪
[相关解释]
1.岁星(木星)绕地球一周约需十二年,故古称十二年为一纪。《国语·晋语四》"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韦昭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唐柳宗元?见促行骑走笔酬赠》诗"投荒垂一纪,新诏下荆扉。"清顾炎武《过李子德》诗"忆昔论交日,星霜一纪更。"但古又有以四岁一小周(《素问·六微旨大论》)﹑三十年(《素问·天元纪大论》)﹑七十六年(《易干凿度》)﹑一千五百二十岁(《诗·大雅·文王序》疏引《三统历》)我患驼折 2.
1.岁星(木星)绕地球一周约需十二年,故古称十二年为一纪。《国语·晋语四》"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韦昭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唐柳宗元?见促行骑走笔酬赠》诗"投荒垂一纪,新诏下荆扉。"清顾炎武《过李子德》诗"忆昔论交日,星霜一纪更。"但古又有以四岁一小周(《素问·六微旨大论》)﹑三十年(《素问·天元纪大论》)﹑七十六年(《易干凿度》)﹑一千五百二十岁(《诗·大雅·文王序》疏引《三统历》)我患驼折 2.
一脉相传
[相关解释]
1.谓一个血统或派系世代相续流传下来。常比喻某种思想﹑学说或行为之间的继承关系。
1.谓一个血统或派系世代相续流传下来。常比喻某种思想﹑学说或行为之间的继承关系。
一言以蔽之
[相关解释]
用一句话来概括。语出《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用一句话来概括。语出《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相关解释]
驷古代四匹马拉的车。一句话说出了口,四匹马拉的车也难以追赶。表示说话算数的意思。语出《论语·颜渊》驷不及舌。”
驷古代四匹马拉的车。一句话说出了口,四匹马拉的车也难以追赶。表示说话算数的意思。语出《论语·颜渊》驷不及舌。”
一门心思
[相关解释]
1.一心一意。
1.一心一意。
七伤
[相关解释]
1.中医学名词。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以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怒恐惧不节伤志为七伤。同书又指生殖系的七种疾病"七伤者,一曰阴寒,二曰阴萎,三曰里急,四曰精连连,五曰精少阴下湿,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数﹑临事不济。"喻嘉言则以《金匮要略》之食伤﹑忧伤﹑饮伤﹑房屋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为七伤。
1.中医学名词。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以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怒恐惧不节伤志为七伤。同书又指生殖系的七种疾病"七伤者,一曰阴寒,二曰阴萎,三曰里急,四曰精连连,五曰精少阴下湿,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数﹑临事不济。"喻嘉言则以《金匮要略》之食伤﹑忧伤﹑饮伤﹑房屋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为七伤。
七典
[相关解释]
1.七部儒家经典『代提倡"孝治",宣扬宗法封建思想,贵族子弟先授《论语》﹑《孝径》,连同《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合称七经或七典。
1.七部儒家经典『代提倡"孝治",宣扬宗法封建思想,贵族子弟先授《论语》﹑《孝径》,连同《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合称七经或七典。
七子
[相关解释]
1.指春秋郑国七大夫。 2.指周褒姒的七个亲党。 3.指汉景帝时同时起兵的吴楚等七诸侯国之王。 4.指汉末建安时期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七人,称建安七子。见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5.明代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七人,并以文章名世,称"前七子"。见《明史.李梦阳传》。又嘉靖﹑隆庆时期李攀龙﹑谢榛﹑梁有誉﹑宗臣﹑王世贞﹑徐中行﹑吴国伦等七人,亦以文章名世,称"后七子"。见《明史.李攀龙传》。 6.汉代宫中女官名。
1.指春秋郑国七大夫。 2.指周褒姒的七个亲党。 3.指汉景帝时同时起兵的吴楚等七诸侯国之王。 4.指汉末建安时期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七人,称建安七子。见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5.明代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七人,并以文章名世,称"前七子"。见《明史.李梦阳传》。又嘉靖﹑隆庆时期李攀龙﹑谢榛﹑梁有誉﹑宗臣﹑王世贞﹑徐中行﹑吴国伦等七人,亦以文章名世,称"后七子"。见《明史.李攀龙传》。 6.汉代宫中女官名。
七字法
[相关解释]
1.汉字书写运笔的七种方法,即攍﹑压﹑钩﹑揭﹑抵﹑导﹑送,亦称拨镫法。南唐李煜《书述》"书有七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王,传授于欧﹑颜﹑褚﹑陆等,流于此日……所谓法者,攍压﹑钩揭﹑抵拒﹑导送是也。"沈尹默《书法论.余论》"检阅计有功《唐诗纪事》陆希声条,只言凡五字,攍﹑押﹑钩﹑格﹑抵,而无'谓之拨镫法'字样。由此可见,李煜的七字法是参加了自己的意思的,是不尽可以为依据的。"
1.汉字书写运笔的七种方法,即攍﹑压﹑钩﹑揭﹑抵﹑导﹑送,亦称拨镫法。南唐李煜《书述》"书有七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王,传授于欧﹑颜﹑褚﹑陆等,流于此日……所谓法者,攍压﹑钩揭﹑抵拒﹑导送是也。"沈尹默《书法论.余论》"检阅计有功《唐诗纪事》陆希声条,只言凡五字,攍﹑押﹑钩﹑格﹑抵,而无'谓之拨镫法'字样。由此可见,李煜的七字法是参加了自己的意思的,是不尽可以为依据的。"
七思八想
[相关解释]
1.形容思绪纷乱。
1.形容思绪纷乱。
七捞八攘
[相关解释]
1.到处捞摸扰攘。形容思绪纷乱不宁。
1.到处捞摸扰攘。形容思绪纷乱不宁。
七步
[相关解释]
1.相传三国魏曹植七步成诗,后常以"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1.相传三国魏曹植七步成诗,后常以"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七步之才
[相关解释]
1.有七步成诗的才能。称人才思敏捷。
1.有七步成诗的才能。称人才思敏捷。
七步八叉
[相关解释]
1.相传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后因以"七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
1.相传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后因以"七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
七步成诗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万缕千丝
[相关解释]
1.千根丝,万根线。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 2.现多比喻两者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或感情﹑思绪纷繁。
1.千根丝,万根线。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 2.现多比喻两者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或感情﹑思绪纷繁。
万虑
[相关解释]
1.反复思考。 2.思绪万端。
1.反复思考。 2.思绪万端。
三五七言诗
[相关解释]
1.诗体的一种。一首中杂用三﹑五﹑七言为句。始创于唐李白《三五七言》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杨齐贤题解"古无此体,自太白始。"
1.诗体的一种。一首中杂用三﹑五﹑七言为句。始创于唐李白《三五七言》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杨齐贤题解"古无此体,自太白始。"
三何
[相关解释]
1.南朝梁何逊﹑何思澄﹑何子朗的合称。
1.南朝梁何逊﹑何思澄﹑何子朗的合称。
三惑
[相关解释]
1.指酒﹑色﹑财三种惑人之物。 2.佛教天台宗所说的三种妄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1.指酒﹑色﹑财三种惑人之物。 2.佛教天台宗所说的三种妄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三时
[相关解释]
1.指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 2.夏至后半个月。 3.早﹑午﹑晩。 4.印度分一年为热﹑雨﹑寒三时。 5.佛教谓释迦牟尼佛逝世后,佛法将经历的正法﹑像法和末法三大时期。一般认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见南朝陈慧思《立誓愿文》。
1.指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 2.夏至后半个月。 3.早﹑午﹑晩。 4.印度分一年为热﹑雨﹑寒三时。 5.佛教谓释迦牟尼佛逝世后,佛法将经历的正法﹑像法和末法三大时期。一般认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见南朝陈慧思《立誓愿文》。
三智五猜
[相关解释]
1.谓用尽心思,反复猜测。
1.谓用尽心思,反复猜测。
三查三整
[相关解释]
1.中国共产党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结合土地改革所进行的整党整军的一个重要运动。"三查",在地方上是指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在部队中是指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三整",是指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
1.中国共产党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结合土地改革所进行的整党整军的一个重要运动。"三查",在地方上是指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在部队中是指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三整",是指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
三百
[相关解释]
1.《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1.《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三种人
[相关解释]
1.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跟随林彪﹑江青一伙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和打砸抢分子。
1.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跟随林彪﹑江青一伙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和打砸抢分子。
三舞
[相关解释]
1.古代朝廷盟会﹑祭祀之三乐舞。(1)周之《万舞》﹑《夷舞》﹑《翟舞》。《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以钥不僭"汉郑玄笺"雅,万舞也。万也,南也,钥也。三舞不僭,言进退之旅也。"孔颖达疏"又以为雅乐之《万舞》,以为南乐之《夷舞》,以为羽钥之《翟舞》,此三者皆不僭差。"(2)汉以后之《武始》﹑《咸熙》﹑《章斌》。《晋书.乐志上》"景初元年,尚书奏考览三代礼乐遗曲,据功象德,奏作《武始》﹑《咸熙》﹑《章斌》三舞,皆执羽钥。"《宋书.乐志一》"臣等思惟,三舞宜有总名,可名《大钧》之乐。钧,平也,言大魏三世同功,
1.古代朝廷盟会﹑祭祀之三乐舞。(1)周之《万舞》﹑《夷舞》﹑《翟舞》。《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以钥不僭"汉郑玄笺"雅,万舞也。万也,南也,钥也。三舞不僭,言进退之旅也。"孔颖达疏"又以为雅乐之《万舞》,以为南乐之《夷舞》,以为羽钥之《翟舞》,此三者皆不僭差。"(2)汉以后之《武始》﹑《咸熙》﹑《章斌》。《晋书.乐志上》"景初元年,尚书奏考览三代礼乐遗曲,据功象德,奏作《武始》﹑《咸熙》﹑《章斌》三舞,皆执羽钥。"《宋书.乐志一》"臣等思惟,三舞宜有总名,可名《大钧》之乐。钧,平也,言大魏三世同功,
三都
[相关解释]
1.三个都城。春秋鲁三桓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季孙之费﹑孟孙之成﹑叔孙之郼,称三都。 2.三个都城。指战国赵﹑卫﹑魏三国的都城。 3.三个都城。东汉称雒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宛为南都,合称三都。 4.三个都城。指三国时的蜀都成都﹑吴都建业﹑魏都邺。 5.三个都城。指蜀之成都﹑广都﹑新都。 6.三个都城。唐都长安,显庆二年(657年)建洛阳为东都,天授元年(690年)建晋阳为北都,与长安合称三都。 7.指晋左思所著《三都赋》。 8.三种山都。山都,动物名,狒狒类中最大的一种。旧时传说以山都为居于大树
1.三个都城。春秋鲁三桓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季孙之费﹑孟孙之成﹑叔孙之郼,称三都。 2.三个都城。指战国赵﹑卫﹑魏三国的都城。 3.三个都城。东汉称雒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宛为南都,合称三都。 4.三个都城。指三国时的蜀都成都﹑吴都建业﹑魏都邺。 5.三个都城。指蜀之成都﹑广都﹑新都。 6.三个都城。唐都长安,显庆二年(657年)建洛阳为东都,天授元年(690年)建晋阳为北都,与长安合称三都。 7.指晋左思所著《三都赋》。 8.三种山都。山都,动物名,狒狒类中最大的一种。旧时传说以山都为居于大树
三鬃
[相关解释]
1.指骏马鬃毛经修剪而成的三辫式样。唐御马多以此为饰。唐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紫髯胡雏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鬃高。"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一》"《东坡笔记》谓'李将军思训作《明皇摘瓜图》嘉陵山川,帝乘赤骠,起三鬃……不知三鬃谓何,今乃见岑参诗有《卫尚书赤骠马歌》云赤髯胡雏金剪刀,平时剪出三鬃高。乃知唐御马多剪治,而三鬃其饰也。'"后以"三鬃马"指御马。
1.指骏马鬃毛经修剪而成的三辫式样。唐御马多以此为饰。唐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紫髯胡雏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鬃高。"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一》"《东坡笔记》谓'李将军思训作《明皇摘瓜图》嘉陵山川,帝乘赤骠,起三鬃……不知三鬃谓何,今乃见岑参诗有《卫尚书赤骠马歌》云赤髯胡雏金剪刀,平时剪出三鬃高。乃知唐御马多剪治,而三鬃其饰也。'"后以"三鬃马"指御马。
上下一心
[相关解释]
1.上级与下级思想愿望完全一致。
1.上级与下级思想愿望完全一致。
上场诗
[相关解释]
1.戏剧用语。脚色登场时常先念韵语数句,谓之"上场诗"。可用前人成作,亦可由剧作家自撰。其内容按人物的身份﹑年龄及剧情而有所不同。念过上场诗,接着便自述姓名﹑籍贯﹑身份,或交代与剧情有关的人物和情节。始于元,明清仍之。例如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谓皇家俸,但得自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扶沟县人氏。"其中"白发刁骚两鬓侵"等四句即为上场诗。
1.戏剧用语。脚色登场时常先念韵语数句,谓之"上场诗"。可用前人成作,亦可由剧作家自撰。其内容按人物的身份﹑年龄及剧情而有所不同。念过上场诗,接着便自述姓名﹑籍贯﹑身份,或交代与剧情有关的人物和情节。始于元,明清仍之。例如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谓皇家俸,但得自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扶沟县人氏。"其中"白发刁骚两鬓侵"等四句即为上场诗。
上水船
[相关解释]
1.逆流而上的船。 2.比喻文思迟钝。
1.逆流而上的船。 2.比喻文思迟钝。
上邪
[相关解释]
1.汉乐府《铙歌》篇名,以第一句"上邪"二字而名。上,指天;邪,通"耶",语气词。上邪,犹言天啊,即指天为誓的意思。
1.汉乐府《铙歌》篇名,以第一句"上邪"二字而名。上,指天;邪,通"耶",语气词。上邪,犹言天啊,即指天为誓的意思。
下场诗
[相关解释]
1.剧中人物下场时所念的诗,明传奇一般用五﹑七言绝句。内容多概括剧情大要,给人以启发或引人思考。如《琵琶记.蔡宅祝寿》的下场诗为"逢时对酒合高歌,须信人生能几何?万两黄金未为宝,一家安乐值钱多。"
1.剧中人物下场时所念的诗,明传奇一般用五﹑七言绝句。内容多概括剧情大要,给人以启发或引人思考。如《琵琶记.蔡宅祝寿》的下场诗为"逢时对酒合高歌,须信人生能几何?万两黄金未为宝,一家安乐值钱多。"
下忱
[相关解释]
1.谦词。指本人的心思﹑想法。
1.谦词。指本人的心思﹑想法。
下笔成章
[相关解释]
1.形容文思敏捷。
1.形容文思敏捷。
下贲
[相关解释]
1.敬语。下降,降临。语出《诗.小雅.白驹》"贲然来思。"贲然,盛饰光采之貌。
1.敬语。下降,降临。语出《诗.小雅.白驹》"贲然来思。"贲然,盛饰光采之貌。
不二法门
[相关解释]
不二没有分别。法门入道的门径。原为佛教语。指不可思议、无所分别的绝对真理。特指超越生死两端的涅fd21!本辰纭<《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用以比喻独一无二的方法、门径勤奋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不二没有分别。法门入道的门径。原为佛教语。指不可思议、无所分别的绝对真理。特指超越生死两端的涅fd21!本辰纭<《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用以比喻独一无二的方法、门径勤奋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不仅
[相关解释]
①连词。同而且”、还”配合用,表示意思进一层学校不仅要办,而且一定要办好|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②表示超出一定数量或范围不仅我知道,还有许多同学都知道。
①连词。同而且”、还”配合用,表示意思进一层学校不仅要办,而且一定要办好|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②表示超出一定数量或范围不仅我知道,还有许多同学都知道。
不好意思
[相关解释]
1.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 2.害羞;难为情。
1.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 2.害羞;难为情。
不寻思
[相关解释]
1.犹不料。
1.犹不料。
不怀
[相关解释]
1.不安。 2.不爱。 3.不思念。 4.不臣服。
1.不安。 2.不爱。 3.不思念。 4.不臣服。
不折不扣
[相关解释]
1.不打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照标价减去若干成数出售,叫做打折扣。 2.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1.不打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照标价减去若干成数出售,叫做打折扣。 2.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不料
[相关解释]
连词。表示意思转折,出乎意料刚才天还很好,不料竟下起雨来了|原以为他上午就到,不料火车误了点。
连词。表示意思转折,出乎意料刚才天还很好,不料竟下起雨来了|原以为他上午就到,不料火车误了点。
不絶如线
[相关解释]
1.亦作"不絶若缕"。亦作"不絶如缕"。 2.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 3.形容子孙衰落或后继者稀少。 4.形容声音或思绪微弱。
1.亦作"不絶若缕"。亦作"不絶如缕"。 2.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 3.形容子孙衰落或后继者稀少。 4.形容声音或思绪微弱。
专意
[相关解释]
1.专心;心思专用于某事。 2.特意。
1.专心;心思专用于某事。 2.特意。
专政
[相关解释]
①即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中的专政”,都是这个意思。②国家政权对敌人采取的镇压的手段、强迫的方法。
①即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中的专政”,都是这个意思。②国家政权对敌人采取的镇压的手段、强迫的方法。
世教
[相关解释]
1.指当世的正统思想﹑正统礼教。
1.指当世的正统思想﹑正统礼教。
丘吾
[相关解释]
1.即丘吾子,春秋时人。相传孔子适齐,中途闻人哭甚哀。问之,曰丘吾子也,少好学问,周遍天下,归而亲亡。夫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请从此辞,遂投水而死。孔子令弟子引以为戒。于是弟子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见《孔子家语.致思》◇以丘吾为孝子的代称。
1.即丘吾子,春秋时人。相传孔子适齐,中途闻人哭甚哀。问之,曰丘吾子也,少好学问,周遍天下,归而亲亡。夫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请从此辞,遂投水而死。孔子令弟子引以为戒。于是弟子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见《孔子家语.致思》◇以丘吾为孝子的代称。
丘垄
[相关解释]
①坟墓琴瑟灭兮丘垄平。②田园;家园思归丘垄。
①坟墓琴瑟灭兮丘垄平。②田园;家园思归丘垄。
业力
[相关解释]
1.谓行为﹑言语﹑思想等各方面所表现的能力。 2.佛教语。谓不可抗拒的善恶报应之力。
1.谓行为﹑言语﹑思想等各方面所表现的能力。 2.佛教语。谓不可抗拒的善恶报应之力。
业种
[相关解释]
1.佛教谓恶业恶报,善业善报,如由种子得果,故称"业种"。多偏指恶业的种子。 2.詈词。犹孽种。 3.昵称‖有怨叹或怜爱的意思。
1.佛教谓恶业恶报,善业善报,如由种子得果,故称"业种"。多偏指恶业的种子。 2.詈词。犹孽种。 3.昵称‖有怨叹或怜爱的意思。
业行
[相关解释]
1.学业和德行。 2.佛教语。指行为﹑言语﹑思想等方面的活动。
1.学业和德行。 2.佛教语。指行为﹑言语﹑思想等方面的活动。
丛玉
[相关解释]
1.古时测风所用。以玉石为之,悬于檐下,风吹动则相触成声。也称"风马"◇改用铜铁,称"铁马"。唐李贺《有所思》诗"鸦鸦向晓鸣森木﹐风过池塘响丛玉。"一说丛玉指竹。
1.古时测风所用。以玉石为之,悬于檐下,风吹动则相触成声。也称"风马"◇改用铜铁,称"铁马"。唐李贺《有所思》诗"鸦鸦向晓鸣森木﹐风过池塘响丛玉。"一说丛玉指竹。
东…西…
[相关解释]
表示‘这里…那里…’的意思~奔~跑ㄧ~张~望ㄧ~拼~凑ㄧ~倒~歪ㄧ~涂~抹ㄧ~一句,~一句。
表示‘这里…那里…’的意思~奔~跑ㄧ~张~望ㄧ~拼~凑ㄧ~倒~歪ㄧ~涂~抹ㄧ~一句,~一句。
东土九祖
[相关解释]
1.佛教天台宗在中国承传的九位祖师。对西天二十四祖而言。九祖为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惠威﹑玄朗﹑湛然。参阅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一节。
1.佛教天台宗在中国承传的九位祖师。对西天二十四祖而言。九祖为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惠威﹑玄朗﹑湛然。参阅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一节。
东平之树
[相关解释]
1.《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东平思王刘宇﹞立三十三年薨"颜师古`引三国魏刘劭王象《皇览》"东平思王冢在无盐,人传言王在国思归京师,后葬,其冢上松柏皆西靡也。"后因以"东平之树"谓人死后犹不泯眷恋故国之情。
1.《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东平思王刘宇﹞立三十三年薨"颜师古`引三国魏刘劭王象《皇览》"东平思王冢在无盐,人传言王在国思归京师,后葬,其冢上松柏皆西靡也。"后因以"东平之树"谓人死后犹不泯眷恋故国之情。
东林党
[相关解释]
晚明以江南士大夫为主形成的政治集团。1594年无锡人顾宪成革职还乡,与高攀龙、钱一本等在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得到一些士人响应,被称为东林党”。熹宗时宦官魏忠贤专权,捕杀、迫害东林党,至1627年思宗即位才停止迫害。东林党与阉宦余党的斗争延续至明亡。
晚明以江南士大夫为主形成的政治集团。1594年无锡人顾宪成革职还乡,与高攀龙、钱一本等在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得到一些士人响应,被称为东林党”。熹宗时宦官魏忠贤专权,捕杀、迫害东林党,至1627年思宗即位才停止迫害。东林党与阉宦余党的斗争延续至明亡。
东老
[相关解释]
1.指宋沈思。思隐于浙江省东林山,自号"东老"。
1.指宋沈思。思隐于浙江省东林山,自号"东老"。
东铭
[相关解释]
1.宋代哲学家张载于其学堂东牖所书的铭言。宋朱熹《近思录》卷二"横渠学堂双牖,右书'订顽',左书'砭愚'。伊川曰'是起争端',改'订顽'曰'西铭','砭愚'曰'东铭'。"后因以泛指道学先生的箴言。
1.宋代哲学家张载于其学堂东牖所书的铭言。宋朱熹《近思录》卷二"横渠学堂双牖,右书'订顽',左书'砭愚'。伊川曰'是起争端',改'订顽'曰'西铭','砭愚'曰'东铭'。"后因以泛指道学先生的箴言。
丝缕
[相关解释]
1.蚕丝﹑线缕之类的统称。 2.指不断的情思。
1.蚕丝﹑线缕之类的统称。 2.指不断的情思。
两心
[相关解释]
1.异心;二心。 2.彼此之心;双方的思想。
1.异心;二心。 2.彼此之心;双方的思想。
两情
[相关解释]
1.指双方的心思﹑责任心。 2.指双方的感情﹑情意。
1.指双方的心思﹑责任心。 2.指双方的感情﹑情意。
严复(1854-1921)
[相关解释]
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福建侯官(今闽侯)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留学英国。曾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甲午战争后,发表《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等文,主张学习西方,维新变法。又译《天演论》,以进化论观点,号召国人救亡图存。翻译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和逻辑学著作,首创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辛亥革命后,思想趋于保守。著译编为《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
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福建侯官(今闽侯)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留学英国。曾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甲午战争后,发表《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等文,主张学习西方,维新变法。又译《天演论》,以进化论观点,号召国人救亡图存。翻译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和逻辑学著作,首创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辛亥革命后,思想趋于保守。著译编为《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相关解释]
我国的根本法。从1954年至1982年,我国共颁布了四部宪法。现行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1982年12月4日通过,有序言和四章一百三十八条。宪法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总的指导思想,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要求所有公民和社会组织都以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承担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责任。1988年和1993年全国人大又分别对1982年宪法作了两次修正。
我国的根本法。从1954年至1982年,我国共颁布了四部宪法。现行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1982年12月4日通过,有序言和四章一百三十八条。宪法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总的指导思想,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要求所有公民和社会组织都以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承担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责任。1988年和1993年全国人大又分别对1982年宪法作了两次修正。
中古
[相关解释]
1.次于上古的时代。由于古人所处时代不同,所指时期不一。(1)《易.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汉书.艺文志》"世历三古"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此指商周之际。(2)《韩非子.五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此指虞夏之际。(3)晋左思《蜀都赋》"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此指战国。(4)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察之上代,则奚斯﹑吉甫之徒鸣玉銮于前;视之中古,则相如﹑王褒之属驰金羈于后。"此指汉代。今一般以魏晋南北朝至唐宋之间为中古,亦有
1.次于上古的时代。由于古人所处时代不同,所指时期不一。(1)《易.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汉书.艺文志》"世历三古"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此指商周之际。(2)《韩非子.五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此指虞夏之际。(3)晋左思《蜀都赋》"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此指战国。(4)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察之上代,则奚斯﹑吉甫之徒鸣玉銮于前;视之中古,则相如﹑王褒之属驰金羈于后。"此指汉代。今一般以魏晋南北朝至唐宋之间为中古,亦有
中国人民解放军
[相关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为人民利益而战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初称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创建了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红军第二十五军、陕北红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开展土地革命。1935年遵义会议后,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并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在敌人后方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力军。解放战争时期,改称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为人民利益而战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初称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创建了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红军第二十五军、陕北红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开展土地革命。1935年遵义会议后,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并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在敌人后方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力军。解放战争时期,改称中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
[相关解释]
中国共产党为保证实现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绝对领导而在军内开展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其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全军指战员,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人民军队的革命性质和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贯彻执行党的纲领、路线和国家的宪法、法律,保证军队内部的团结和军队素质、战斗力的提高,完成军队所确定的各项任务。
中国共产党为保证实现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绝对领导而在军内开展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其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全军指战员,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人民军队的革命性质和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贯彻执行党的纲领、路线和国家的宪法、法律,保证军队内部的团结和军队素质、战斗力的提高,完成军队所确定的各项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关解释]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关解释]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共产国际的决议,讨论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决定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c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共产国际的决议,讨论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决定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c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关解释]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和修正后的《党章》。系统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大会规定了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到本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个世纪中叶使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成为统一全党思想,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和修正后的《党章》。系统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大会规定了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到本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个世纪中叶使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成为统一全党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关解释]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和新党章。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次大会是党的七大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一次会议,它所制订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为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胜利奠定基础。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和新党章。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次大会是党的七大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一次会议,它所制订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为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胜利奠定基础。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关解释]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指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制定了开展群众运动的计划。为群众斗争的新高涨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指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制定了开展群众运动的计划。为群众斗争的新高涨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中国同盟会
[相关解释]
简称同盟会”。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1905年在孙中山倡导下成立于日本东京。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发刊《民报》,并在国内外建立支部和分会,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在政治思想上对改良派展开论战,并先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本部由日本迁回国内。1912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
简称同盟会”。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1905年在孙中山倡导下成立于日本东京。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发刊《民报》,并在国内外建立支部和分会,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在政治思想上对改良派展开论战,并先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本部由日本迁回国内。1912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相关解释]
简称《中图法》。北京图书馆等三十六个单位编制。1975年出版,1980年修订重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五大部部类基础上,列编二十二大类。标记符号采用拼音字母和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是我国使用较广泛的一部图书分类法专著。
简称《中图法》。北京图书馆等三十六个单位编制。1975年出版,1980年修订重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五大部部类基础上,列编二十二大类。标记符号采用拼音字母和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是我国使用较广泛的一部图书分类法专著。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相关解释]
简称左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界的组织。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领导成员有鲁迅、夏衍、冯雪峰、冯乃超、丁玲、周扬等。曾团结和组织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判各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1936年初,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自动解散。曾出版机关刊物《萌芽月刊》、《前哨》、《北斗》、《文学月报》等。
简称左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界的组织。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领导成员有鲁迅、夏衍、冯雪峰、冯乃超、丁玲、周扬等。曾团结和组织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判各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1936年初,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自动解散。曾出版机关刊物《萌芽月刊》、《前哨》、《北斗》、《文学月报》等。
中国通史
[相关解释]
原名《中国通史简编》。书名。范文澜编著。1941年在延安初版。建国后,经修订出版了前三编共四册。1978年改名《中国通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共十册,五至十册由蔡美彪等续写。是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述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通史著作之一。写法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
原名《中国通史简编》。书名。范文澜编著。1941年在延安初版。建国后,经修订出版了前三编共四册。1978年改名《中国通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共十册,五至十册由蔡美彪等续写。是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述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通史著作之一。写法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相关解释]
毛泽东1936年12月为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共五章。论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正确指导路线和一系列的战略战术原则,以及研究和指导战争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和战争问题上的辩证法等,还阐明了有关政治策略和思想方法方面的许多问题。
毛泽东1936年12月为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共五章。论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正确指导路线和一系列的战略战术原则,以及研究和指导战争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和战争问题上的辩证法等,还阐明了有关政治策略和思想方法方面的许多问题。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相关解释]
诗歌。梁小斌作。1980年发表。钥匙”象征青年一代在文化大革命”中所失去的青春等一切美好的东西,诗中通过我”寻找”钥匙的过程,体现了一代青年的觉醒和思考。
诗歌。梁小斌作。1980年发表。钥匙”象征青年一代在文化大革命”中所失去的青春等一切美好的东西,诗中通过我”寻找”钥匙的过程,体现了一代青年的觉醒和思考。
中学
[相关解释]
①亦称旧学”。与西学”相对。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特指以伦常名教”为核心的中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②实施中等普通教育的学校。中国一般分为初中、高中两级。分别招收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或有同等学力人员。有的实行六年制,以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分段;有的实行五年制,以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分段或不分段。
①亦称旧学”。与西学”相对。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特指以伦常名教”为核心的中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②实施中等普通教育的学校。中国一般分为初中、高中两级。分别招收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或有同等学力人员。有的实行六年制,以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分段;有的实行五年制,以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分段或不分段。
中学生守则
[相关解释]
中国中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1981年8月正式颁布。共十条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二、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三、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四、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娱活动。五、积极参加劳动,爱惜劳动成果。六、生活俭朴,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七、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国家法令。八、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九、热爱集体,爱护公物,不做对人民有害的事。十、诚实
中国中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1981年8月正式颁布。共十条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二、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三、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四、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娱活动。五、积极参加劳动,爱惜劳动成果。六、生活俭朴,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七、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国家法令。八、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九、热爱集体,爱护公物,不做对人民有害的事。十、诚实
中庸
[相关解释]
①原为儒家的伦理思想。中,有中和、不偏不倚等含义;庸,有平常、常道等含义。儒家以此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并作为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来则泛指平庸、妥协、保守、不求上进。②指才能中等、平庸之人中庸读我诗,思量云甚要。③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作。提出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
①原为儒家的伦理思想。中,有中和、不偏不倚等含义;庸,有平常、常道等含义。儒家以此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并作为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来则泛指平庸、妥协、保守、不求上进。②指才能中等、平庸之人中庸读我诗,思量云甚要。③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作。提出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
中心思想
[相关解释]
1.文章或发言中的主要思想内容。 2.指言行的主导思想。
1.文章或发言中的主要思想内容。 2.指言行的主导思想。
中情
[相关解释]
1.内心的思想感情。 2.谓内心真诚。 3.内在的实际情况。
1.内心的思想感情。 2.谓内心真诚。 3.内在的实际情况。
中毒
[相关解释]
1.毒物进入体内,发生毒性作用,使组织细胞破坏﹑生理机能障碍﹑甚至引起死亡等现象。 2.比喻受到不良思想的毒害。
1.毒物进入体内,发生毒性作用,使组织细胞破坏﹑生理机能障碍﹑甚至引起死亡等现象。 2.比喻受到不良思想的毒害。
临危授命
[相关解释]
1.面对危难时勇于献身。语出《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面对危难时勇于献身。语出《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临危致命
[相关解释]
1.谓遇到危难肯豁出生命。语本《论语.子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1.谓遇到危难肯豁出生命。语本《论语.子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临深履薄
[相关解释]
面临深渊,脚踏薄冰。比喻谨慎小心,警惕畏惧临深履薄,居安思危|身负如此重任,怎敢不临深履薄。
面临深渊,脚踏薄冰。比喻谨慎小心,警惕畏惧临深履薄,居安思危|身负如此重任,怎敢不临深履薄。
临贲
[相关解释]
1.敬语。犹光临。语本《诗.小雅.白驹》"贲然来思。"毛传"贲,饰也。"朱熹集传"贲然,光采之貌也。"
1.敬语。犹光临。语本《诗.小雅.白驹》"贲然来思。"毛传"贲,饰也。"朱熹集传"贲然,光采之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