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62 查到相关户口的内容。
带有户口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丁册 [相关解释]
旧时指户口簿。
乡帐 [相关解释]
1.乡里户口田亩的帐册。
买酎 [相关解释]
1.语本《史记.平准书》"至酎,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余人。"裴髎集解引如淳曰"《汉仪注》王子为侯,侯岁以户口酎黄金于汉庙,皇帝临受献金以助祭。大祀日饮酎,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后用"买酎"指地方对中央献纳钱财。
佐领 [相关解释]
1.清代八旗组织基本单位名称。是满语"牛录"的汉译。掌管所属户口﹑田宅﹑兵籍﹑诉讼等。初时一佐领统辖三百人,后改定为二百人。其长亦称佐领,世袭者称为世管佐领,选任者称为公中佐领。 2.晩清建立水师,一舰之长称管领,其助理者称佐领。
八旗 [相关解释]
1.清代满族户口以军籍编制,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正白﹑正黄﹑镶黄为上三旗(亦称内府三旗)﹐隶属亲军﹐其余五旗为下五旗。清初将归附之蒙古﹑汉人﹐又编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官员平时管民政﹐战时任将领。旗民军籍为世袭。参阅《清文献通考.兵一》﹑清昭槤《啸亭杂录.八旗之制》。 2.对清军和满族的称呼。
六雄 [相关解释]
1.指战国时韩﹑赵﹑魏﹑燕﹑齐﹑楚六国。 2.唐代以郑﹑陕﹑汴﹑绛﹑怀﹑魏六州﹐为形势重要之地﹐称为"六雄"。唐开元中﹐将境内自京都及都督都护府以外﹐以近畿为四辅﹐其余州县依其地理条件﹑户口多寡﹐分为六雄﹑十望﹑十紧及上中下各种等级。
农转非 [相关解释]
1.谓把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
刘裕(363-422) [相关解释]
即宋武帝”。南朝宋的建立者。字德舆,小字寄奴,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后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原为东晋北府兵将领,从刘牢之镇压孙恩起义。公元405年击败桓玄,掌握东晋军权。北灭南燕后,回师南下击败卢循。又收复巴蜀,出兵关中,消灭后秦。420年代晋称帝,国号宋。当政期间严禁世家大族隐匿户口、田地,加强中央集权。
剽掠 [相关解释]
攻抢;劫掠剽掠虎豹之落|自安史乱后,多为山贼剽掠,户口流散大半。
印牌 [相关解释]
1.将印和令牌。 2.清初颁发的一种户口登记牌。
口册 [相关解释]
1.户口册子。
口籍 [相关解释]
1.名籍;户口册。
另册 [相关解释]
1.清代用以登记不入流品者的户口册。 2.比喻置于不重要的地方。
司民 [相关解释]
1.古官名。掌管户口登记。 2.星名。 3.管理百姓万民。
嗣子 [相关解释]
1.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多为嫡长子)。 2.旧时称嫡长子。 3.旧时无子者以近支兄弟或他人之子为后嗣,亦称"嗣子"。参阅《清会典事例.户口.旗人抚养嗣子》。
土断 [相关解释]
1.东晋﹑南朝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豪族多迁居江南,仍称原来郡籍,形成诸侨郡县。至东晋哀帝时,桓温推行土断法,裁并侨置郡县,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南朝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断,作为加强王朝统治,与豪门争夺劳动力,扩大赋役和兵源的一种手段。
大户 [相关解释]
1.普遍清查户口。 2.酒量大。 3.指酒量大的人。 4.指有财势的人家。
户口 [相关解释]
①住户和人口,例如旧时称某一地有若干户,若干口。②户籍报~ㄧ迁~。
户口册 [相关解释]
1.亦作"户口簿"。 2.记载住户人口(户主和成员)﹑姓名﹑籍贯﹑年龄﹑职业等内容的簿册。
户版 [相关解释]
1.户籍;户口。
户邑 [相关解释]
1.户口与县邑『代开始以户口或县邑为封建单位。
扈簿 [相关解释]
1.户部。户部掌户口﹑财赋,故称。
括户 [相关解释]
1.登记户口。
文献通考 [相关解释]
书名。宋元之际马端临著。三百四十八卷。记载上古到南宋宁宗时历代典章制度沿革。体例仿杜佑《通典》,但分类更细,计有田赋、钱币、户口等二十四门。
明太祖(1328-1398) [相关解释]
即朱元璋”。明王朝的建立者。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贫农出身。少年时曾在皇觉寺当和尚◇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郭死后自为统帅。1356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先后击败并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及其余部,又杀害红巾军首领韩林儿。不久出师北伐。1368年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以后逐步统一全国。在位期间普查户口,奖励农桑,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移民屯田,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又实行一系列加强皇权的措施,分封诸子为各地藩王
本甲 [相关解释]
1.主力部队。 2.该甲。甲,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杂户 [相关解释]
1.北魏至唐代户口的一种。其身分低于普通百姓﹐高于奴婢。
板册 [相关解释]
1.户口册。
校比 [相关解释]
1.调查户口﹑财物。 2.考核评定。
比法 [相关解释]
1.亦作"比灋"。 2.核查统计户口财产的法令。
治安管理 [相关解释]
国家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治安而进行的行政管理工作。包括户口管理、交通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危险物品管理、消防管理等。
派出所 [相关解释]
1.我国公安部门的基层机构,管理户口和基层治安等工作。旧中国警察局下面亦设有职能相似的此种机构。
烟户册 [相关解释]
1.即户口簿。
版籍 [相关解释]
〈书〉①登记户口、土地的薄册。②泛指领土、疆域。③书籍。
牌甲 [相关解释]
1.宋熙宁初﹐王安石改募兵制为保甲﹐置牌以书其户数及姓名。元时兵制设万夫﹑千夫﹑百夫﹐而以牌甲为基层单位。清世祖入关﹐有编制户口牌甲之令。其法﹐州县城乡十户立一牌长﹐十牌立一甲长﹐十甲立一保长。则牌甲又为地方基层组织。见《宋史.兵志六》﹑《元史.兵志一》及《清史稿.食货志一》。
生息 [相关解释]
①生养繁殖休养生息|户口生息甚难,而凋耗甚易。②生活;生存以前那里建筑过房屋,有人生息在里边|行行求饮食,欲以助生息。③生利息;收益将银子存放到钱庄里生息去|田产庄宅,广有生息。④积聚生息力量。⑤生气;活跃的气息全无生息。
甲户 [相关解释]
1.旧时户口编制以十户为一甲,因称户为甲户。
着帐 [相关解释]
1.辽时因犯罪而被没收家产的户口。
私占 [相关解释]
1.指流民自报户口人数落籍定居。
籍口 [相关解释]
1.犹户口。
籍帐 [相关解释]
1.谓登记户口﹑田地﹑赋税等的簿册。
籍年 [相关解释]
1.东晋和南朝凡在官役者﹐户口均列入黄籍。黄籍中登记的服官役的年限称为籍年。
腰包户口 [相关解释]
1.指已从原住地迁出﹐但因某种原因未能报进迁入地的户口。
花户 [相关解释]
1.以卖花为业的人家。 2.旧指户口册上的户口。花,言其参杂不一。
荫户 [相关解释]
1.中国封建社会中官僚﹑贵族﹑地主﹑豪绅依仗特权和势力控制的一部分户口。东汉时的奴客﹑僮客,魏晋时的佃客,唐中叶以后的庄客,都属荫户。
萧何(?-前193) [相关解释]
汉初大臣。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为县吏,助刘邦于沛县起兵。入咸阳后,收取秦政府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及民间疾苦的概况。楚汉战争中,推荐韩信为大将军统兵作战,自己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朝建立后封为b072睢笥中助高祖先后消灭韩信、陈瘛⒂⒉嫉纫煨罩詈钔酢
落户 [相关解释]
1.谓在某地报入户口,长期定居。
见户 [相关解释]
1.现有户口。
计帐 [相关解释]
1.古代州郡计吏用于登记﹑上报人事﹑户口﹑赋税等的帐册。 2.计算帐目。
计簿 [相关解释]
1.古代计吏登记户口﹑赋税﹑人事的簿籍。 2.指计吏在簿籍上登记户口赋税等。
诈注 [相关解释]
1.谓登记户口时弄虚作假。
貌阅 [相关解释]
1.验看人的面貌,以核实户籍册上登记的人数和年龄。这是隋唐时为防止民间漏报户口﹑隐瞒年龄以逃避赋役所采取的措施。
贿漏 [相关解释]
1.谓用财物买通他人以漏报成丁户口。
起居注 [相关解释]
1.皇帝的言行录。两汉时由宫内修撰,魏晋以后设官专修。唐宋时凡朝廷命令赦宥﹑礼乐法度﹑赏罚除授﹑群臣进对﹑祭祀宴享﹑临幸引见﹑四时气候﹑户口增减﹑州县废置等事,皆按日记载。元明以后趋于简单。 2.职官名。负责侍从皇帝﹑记载皇帝的言行。魏晋及南北朝多以著作郎兼修《起居注》,北魏始置"起居令史",另有"修起居注","监起居注"等官。隋代于内史省设"起居舍人"。唐宋又于门下省设"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分掌其事。元代以给事中兼修《起居注》。明初曾专设起居注。清代以翰林﹑詹事等日讲官兼充,称"日讲起居注官"。参阅
轨伍 [相关解释]
1.指古代户口编制中的基层组织。以五人为伍,五家为轨。
轨长 [相关解释]
1.古代户口编制中基层一级组织的领导人。
输籍法 [相关解释]
1.隋代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利用这一手段,搜刮隐藏户口,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士族﹑豪强占有劳动人口,从而确保政府收入,加强中央集权。
退丁 [相关解释]
1.指注销户口的壮丁。
邑户 [相关解释]
1.封邑和户口。 2.封地上的田户。
门户册 [相关解释]
1.方言。即户口簿。
隐户 [相关解释]
1.犹逃户﹑客户。封建社会里﹐人民为逃免租赋﹐躲避徭役﹐往往逃出本籍。逃出本籍以后﹐可以不服徭役﹐姓名不列入户口册。
驻藏大臣 [相关解释]
全称钦差驻藏办事大臣”。清朝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1727年始置。主管西藏高级僧俗官员的任免,督察司法、户口、差役,巡视边境,办理对外交涉等。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