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所得的内容。
带有所得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切智 [相关解释]
1.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1)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四十二章经》"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法华经·化城喻品》"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大智度论》卷二七"问曰一切众生皆求智慧,云何独佛一人得一切智?答曰佛于一切众生中第一故,独得一切智。"(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种智"而言。一切智指对总相(即现象的共性,亦称空性﹑真如)的认识,是声闻﹑缘觉修行所得的智。《大智度
三到 [相关解释]
1.谓读书时必须心到﹑眼到﹑口到,才能有所得。
专家系统 [相关解释]
模拟专家处理问题的方法进行工作的计算机系统。通常需将专家的知识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方法编成程序,并预先送入计算机,然后由计算机根据需要处理的问题,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最后得出结论。所得结论类似于专家处理该问题时得出的结论。
九牛去得一毛 [相关解释]
1.喻所失者少而所得甚多。
乞浆得酒 [相关解释]
1.比喻所得超过所求。
习心 [相关解释]
1.理学家指通过耳闻目见所得的意念,与良知良能有别。
书田 [相关解释]
1.以耕田比喻读书,故称书为"书田"。 2.旧时巨族大姓以公置田产中的地租所得,行为族中子弟读书的补贴,谓之"书田"。
乩训 [相关解释]
1.扶乩所得的训词。
乩语 [相关解释]
1.扶乩所得的批语。
人浮于事 [相关解释]
1.语本《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郑玄注"食谓禄也。在上曰浮。禄胜己则近贪,己胜禄则近廉。"原谓人的职位高过其所得俸禄的等级,即廉以自守之意◇多以"人浮于事"谓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以毛相马 [相关解释]
1.根据毛色判断马的优劣。比喻从表面上看问题,其所得认识往往与实际不符。
份额 [相关解释]
整体中分占的额数把节能所得效益的一定~拨给企业。
体积 [相关解释]
几何体占有空间部分的大小。通常取棱长为单位长度的正方体的体积作为体积单位,度量几何体所得的量数就是几何体的体积。
何有 [相关解释]
1.有什么。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不爱重等。 4.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关。 5.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顾虑﹑不在乎。 6.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得。 7.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 8.哪里有,岂有。
余数定理 [相关解释]
又称剩余定理”。初等代数中的一条重要定理。即多项式ゝ(x)除以x-a所得的余式等于这个多项式当x=a时的值f(a)。因法国数学家裴蜀首先发现,故也称裴蜀定理”。
佛果 [相关解释]
1.佛教认为成佛是持久修行所得之果,故名之为"佛果"。 2.借指亡灵经超度而脱离地狱苦海。
作嫁衣裳 [相关解释]
1.谓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无所得。语本唐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侥利 [相关解释]
1.侥幸所得之利。
俸资 [相关解释]
1.亦作"俸赀"。 2.官吏所得的薪金。
俸赐 [相关解释]
1.俸禄和所得的赏赐。
俸钱 [相关解释]
1.官吏所得的薪金。也写作"奉钱"。
倍数 [相关解释]
①一个数能够被另一数整除,这个数就是另一数的倍数。如15能够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②一个数除以另一数所得的商。如a÷b=c,就是说a是b的c倍,c是倍数。
债利 [相关解释]
1.借债应付的利息。 2.放债所得的利息。
兆祥 [相关解释]
1.预示吉利。 2.谓卜占所得之预兆。
全能 [相关解释]
1.谓具备各个方面的才能。 2.指事物所具备各方面的优点。 3.在田径﹑体操等体育比赛中,在规定日期内按一定顺序进行的综合性比赛项目。全能成绩是将各个单项成绩所得的评分累加计算的。
公使钱 [相关解释]
1.宋代官府用于宴请和馈送过往官员的费用。宋范仲淹《奏乞将先减省诸州公用钱却令依旧》"切以国家逐处置公使钱者,盖为士大夫出入,及使命往还,有行役之劳,故令郡国馈以酒食,或加宴劳,盖养贤之礼,不可废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佑八年》"光(司马光)乃以所得珠为谏院公使钱,以金遗其舅氏焉。"亦作为犒赏官军的费用。
共聚物 [相关解释]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经聚合反应所得产物。如丁二烯和苯乙烯经聚合反应所得丁苯橡胶等。
分利 [相关解释]
1.分得他人的利益。 2.谓自己不从事生产而坐分他人生产所得的利益为"分利"。 3.中医学名词。谓用药剂使患者出透汗而使病情好转。
分配律 [相关解释]
两数之和与第三数相乘,可先将各加数同第三数相乘再将乘积相加,所得结果相同的运算定律。一般地,在某个集中若有加法和乘法两种代数运算,使集中任意三个元素a、b、c,满足(a+b)c=ac+bc,c(a+b)=ca+cb时,就称这两个运算满足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分频 [相关解释]
将较高频率变为其整数分之一低频率的方法。早期采用混频法,后又采用张弛振荡与被分频率同步法,还可用锁相法。在高频技术中,可用隧道二极管分频。常用二进制触发器分频法,利用反馈可实现任意分数的分频。分频所得信号可保留原信号的稳定度。
前鱼 [相关解释]
1.《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鱼矣。今以臣之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蹇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因以"前鱼"喻失宠而被遗弃的人。 2.比喻陈旧的事物。
勤工助学 [相关解释]
1.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劳动,通过生产实践接触社会,增长才干,劳动所得则作为学习期间的经济补益。
卖镜重圆 [相关解释]
1.犹言破镜重圆。南朝陈将亡,驸马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离散前,破一铜镜,各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以期再见。德言如期至京,"有苍头卖半镜者,大高其价",德言遂出半镜相合,并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此时,公主已为杨素所得,素悉此事,遂使他们夫妻团圆。事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
印结 [相关解释]
1.盖有印章的保证文书。结,表示负责或承认了结的字据。 2.指出具印结所得的酬金。
压手 [相关解释]
1.请人做事,先付一部分酬金,表示不让他空手一无所得。
原子量 [相关解释]
又称相对原子质量”。原┳拥南喽灾柿俊V敢蕴12(126c)的原子质量的1/12作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和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无单位,如氧原子的质量约等于┆126c原子质量的1/12的16倍,所以氧原子的原子量约等于16。绝大多数的元素都含有同位素,原子量实际上是元素所含同位素量的平均值。
台球 [相关解释]
室内球类游戏。按使用的台盘和球的不同,可分落袋台球、彩色台球和四球台球三种。比赛规则和计分方法各不相同。前两种以击球落袋为主要得分方法。四球台球以击双球为唯一得分法。落袋台球和四球台球均以先达约定分数者为胜,而彩色台球以台盘上全部红球和彩色球被送入袋内后,再以各方所得分数多少定胜负。
呕心 [相关解释]
1.唐李商隐《李贺小传》"﹝李贺﹞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輒曰'是儿要当呕出心始已耳。'"后即以"呕心"形容构思诗文时的劳心苦虑。 2.犹恶心。
四七 [相关解释]
1.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二十八年。 2.二十八。四乘七所得。亦指人年二十八岁。 3.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 4.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二十八宿。 5.旧俗,人死后每隔七天为忌日,祭奠一次。第四个忌日称"四七"。
回恩 [相关解释]
1.古代官员把所得的封赠呈请改授父母或其他亲戚。 2.转施恩宠。
圆通大士 [相关解释]
1.观音的别称。《楞严经》卷六"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遍周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后因称观音为"圆通大士"。
坤策 [相关解释]
1.推演坤卦六爻所得的策数。《周易》用九,用六。《坤》用老阴六,故每爻六揲,每揲四策,六爻共得一百四十四策∠"干策"共为三百六十策,大致相当于天地循环一年之数。亦指任一阴爻的策数。策,用于《易》筮的竹签或蓍草。
塑料 [相关解释]
主要成分为合成的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能在一定条件下加以塑化成形,所得产品最后能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分热塑性和热固性两类。热塑性的受热软化,可反覆塑制,如聚氯乙烯、聚乙烯等。热固性的成形后再加热不能软化,不能反覆塑制,如酚醛塑料、氨基塑料等。具有质轻、绝缘、耐腐蚀、美观、易加工等优点。应用广泛。
墨妙亭 [相关解释]
1.亭名。在浙江吴兴旧湖州府署内。宋熙宁五年,孙莘老任吴兴太守时,筑亭收藏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故名墨妙亭。苏轼为此作《墨妙亭记》。 2.亭名。在江苏太仓城北淮云寺中。元浙江军器提举官顾信与赵孟俯友好,将所得赵书刻于石上,并筑亭保护,故名。
太阳常数 [相关解释]
表示太阳辐射能量的物理常数。即在地球大气圈外侧,当日地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时,每单位面积上,1分钟内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近年由气象卫星测定其值为138千瓦/米2。由于太阳的周期性活动,这一数值可能有约1%的变化。
头报 [相关解释]
1.科举考试发榜日,由报录人走马鸣锣通知中选者,前后凡三次。按惯例,中选者应付予赏金。第一次谓头报,所得赏金最为丰厚。
头钱 [相关解释]
1.汉代人口税的一种『制从七岁至十四岁的儿童,每人每年交二十三钱。 2.犹一钱,极少之钱。 3.一种博具。共用钱六枚。博者掷下去﹐看"字"(正面)和"镘"(背面)的多少﹐决定胜负。 4.赌博场所主人或供役使的人从赢者所得的钱中所提取的一小部分。 5.指地痞流氓向个体劳动者敲诈所得的钱。 6.本钱。
奚囊 [相关解释]
1.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后因称诗囊为"奚囊"。
宝山空回 [相关解释]
1.喻指置身良好环境,却空无所得。语本《心地观经.离世间品》"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
宦囊 [相关解释]
1.指做官所得的财物。
封禄 [相关解释]
1.古代受封爵者所得之俸禄。
帘眷 [相关解释]
1.谓大臣于太后垂帘听政时所得的优遇。
帘视壁听 [相关解释]
1.隔帘所见﹐隔壁所听。谓所得情况没有确切根据。
干策 [相关解释]
1.推演《干》卦六爻所得的蓍草茎数。《干》爻皆为老阳,其数为九,故每爻九揲,每揲四策,共得二百十六策,干策与坤策相配,总为三百六十策,以象天地循环一年的日数。 2.泛指《易》卦中每一阳爻的蓍草茎数。参阅明何楷《古周易订诂》卷十一。
干酵母 [相关解释]
1.由新鲜酵母经过干燥而制成。分为面包发酵用及医药原料用两种,前者是以新鲜酵母在低温(40℃以下)烘干,所得成品含有80%以上活酵母细胞;后者是将新鲜酵母自溶并灭菌后,经较高温干燥,所得成品除含b族维生素外,还含蛋白质约40%以上。干酵母还可用作饲料。所制成干酵母片可用以防?b族维生素缺乏症。
平余 [相关解释]
1.清代地方政府上缴正项钱粮时另给户部的部分。一般来源于赋税的加派,亦有另立名目加征的。清初各省解缴户部税银,每一千两随解平馀银二十五两,称随平陋规。其后,户部与地方官吏协议共同分肥,解部减一半,馀归地方。乾隆元年,明文规定平馀银分给各部院官吏作为补助费,称"养廉"。乾隆二年,四川省在火耗羡馀外,每银百两提解六钱,名平馀,充各衙门使用。有的地方官吏收税时加重戥子称银,所得溢额银两亦名平馀。
平均工资 [相关解释]
1.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指标。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等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每人平均所得的工资额。其计算方法是将一定时期内的工资总额除以同期的职工平均人数。
庙田 [相关解释]
1.旧时寺﹑庙﹑庵﹑观占有的土地。主要由官府拨给和信徒捐献。庙田大都出租或雇工经营,所得用于祭祀和供养僧尼﹑道士或管庙人员。
开卷有益 [相关解释]
1.谓打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所得益。语本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开票 [相关解释]
①投票后打开票箱,统计候选人所得票数。②开发票;开单据。
徧手钱 [相关解释]
1.旧称正常收入以外所得的钱。
意巧 [相关解释]
1.谓运用心意所得的善巧。
所得 [相关解释]
1.得到的(东西)。
所得税 [相关解释]
国家对个人、生产经营等经济组织的各种所得所课征的税。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打抹 [相关解释]
1.谓没收额外所得酬金。 2.示意;打发。 3.揩拂。
损益表 [相关解释]
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损益表的项目,按利润构成和分配分为两个部分。其利润构成部分先列示销售收入,然后减去销售成本得出销售利润;再减去各种费用后得出营业利润(或亏损);再加减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后,即为利润(亏损)总额。利润分配部分先将利润总额减去应交所得税后得出税后利润;其下即为按分配方案提取的公积金和应付利润;如有余额,即为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的利润分配部分如单独划出列示,则为利润分配表”。
收入政策 [相关解释]
政府为达到一定目标对个人收入规定的方针和原则。例如,为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水平,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为抑制一部分人收入过高,规定对高收入者征收所得税;为克服平均主义,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为控制过度通货膨胀,在一定时期内冻结工资和物价等。
效率 [相关解释]
所得到的劳动效果与付出的劳动量的比较值;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讲究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数策 [相关解释]
1.古时一种占卦方法。按一定的方式计算蓍草的茎数,把所得的奇数作为阳,偶数作为阴,排列成卦,以预测吉凶。策,蓍草的茎。
无上道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
无得 [相关解释]
1.犹无从。 2.犹不许,不准。 3.未能得以。 4.无所得。
无漏果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修持无漏法所得的证果,四谛中灭谛之涅盘即是。
无相 [相关解释]
1.无人扶助。 2.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 3.没有福相。
日课 [相关解释]
1.每天的功课。 2.每天督促。 3.指每天征收所得。
智龄 [相关解释]
智力年龄”的简称,也称心理年龄”。标志智力发展水平的以年龄为单位的尺度。每一年龄的智力,可用该年龄大部分儿童能完成的智力作业题来表示。某儿童在各年龄组完成作业题所得的智龄总和即该儿童的智龄。
暴首 [相关解释]
1.谓陈列所得敌人首级。
月俸 [相关解释]
1.亦作"月奉"。 2.旧时官吏每月所得的俸钱﹑禄米◇亦泛指每月的薪俸。
有得 [相关解释]
1.有所得;有所领悟。 2.表示程度深或持续时间长。
木炭 [相关解释]
1.木材在不通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所得到的无定形碳≮色,质硬,具有很多细孔,可做燃料,也可用于过滤液体和气体,制造黑色火药等。 2.指绘画用的炭条。参见"木炭画"。
枣本 [相关解释]
1.用枣木翻刻法帖,再予捶拓,所得的拓本称"枣本"。
梅内劳斯定理 [相关解释]
一条直线截△abc的三条边bc、ac、ab(或其延长线)所得的交点分别为x、y、z,则bxxc·cyya·azzb=-1。由古希腊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梅内劳斯发现而得名,其逆命题也成立。
比值 [相关解释]
两个数相比所得的值,即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如84的比值是2。也叫比率。
毕竟 [相关解释]
副词,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究竟;终归;到底这部书虽然有缺页,~是珍本。
汲冢书 [相关解释]
1.晋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所得的数十车竹书。内有《纪年》﹑《易经》﹑《易繇阴阳卦》﹑《卦下易经》﹑《公孙段》﹑《国语》﹑《名》﹑《师春》﹑《琐语》﹑《梁丘藏》﹑《缴书》﹑《生封》﹑《大历》﹑《穆天子传》﹑《图诗》﹑及杂书《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等,共计七十五篇。竹书皆先秦科斗字。晋武帝命荀勖撰次,以为《中经》。原简早已不传。参阅《晋书.束晰传》﹑《荀勖传》。
汾鼎 [相关解释]
1.汉武帝元鼎四年于汾阴所得的周鼎,藏于甘泉宫◇用以指象征国祚的宝鼎。
沁人心脾 [相关解释]
指吸入芳香气味、清新空气,或喝了可口的饮料,感到非常舒适百花园中香气袭人,沁人心脾。常形容美好的诗文、乐曲等让人产生清新、爽朗的感觉今摘取古来佳句沁人心脾者,随所得笔之。
泣前鱼 [相关解释]
1.《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涕出?'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鱼矣。今以臣之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以"泣前鱼"比喻因失宠和被遗弃而悲伤。
流抵 [相关解释]
1.旧时田赋制度,准将当年所纳钱粮,扣除灾荒蠲免所得的馀额,抵作次年应纳的赋税,叫流抵。
海洋监视卫星 [相关解释]
用于监视海洋上舰船和潜艇活动与侦察舰艇上无线通信及雷达信号的卫星。一般由多颗卫星组成监视网。能有效地探测和鉴别海上舰船和潜艇,并准确地确定它们的位置、航向和航速,所得信息经处理后传输给地面站,再由地面站转发给有关军事部门使用。
火洲 [相关解释]
1.亦作"火州"。 2.传说南海古地名。 3.泛指南方炎热地方。 4.古地名『时为高昌壁,唐时为高昌县,宋元时为高昌回鹘国都。吐鲁番所得突厥文写本作qoco,其地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之哈剌和卓城(karakhoja)。
灰汁 [相关解释]
1.植物灰浸泡过滤后所得之汁。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呈碱性,可供洗濯用。
灰酒 [相关解释]
1.酒初熟时,下石灰水少许,使之澄清,所得之清酒称"灰酒"。
版税 [相关解释]
出版者按照出售出版物所得收入的约定百分数付给作者的报酬。
牛油 [相关解释]
1.牛脂的俗称。熬煮牛的内脏脂肪所得的油脂,可供食用,也是制肥皂和脂肪酸的重要原料。
状元筹 [相关解释]
1.一种赌具。用牙或骨﹑竹为筹,最大者为状元,为六十四注;其次为榜眼﹑探花,各三十二注;最小为秀才,只一注;用六骰卜彩,视所掷筹的得失,局毕计筹,以所得多少分胜负。参阅清金学诗《牧猪闲话》。
狱货 [相关解释]
1.指狱吏受贿所得之物。
球扇形 [相关解释]
又称球分”、球心角体”。一个扇形绕着一条不通过它的内部的直径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扇形的弧旋转所形成的球冠或球带称为球扇形的底,这个球冠或球带的高称为球扇形的高。设球扇形的高为h,球半径为r,则球扇形的体积为v=23πr2h。
用幸 [相关解释]
1.谓凭侥幸以求非分所得。
皮棉 [相关解释]
籽棉经轧棉机加工去除棉籽后所得的棉纤维。主要供棉纺厂作纺纱原料用。
盐课银 [相关解释]
1.征收盐课所得的银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