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手工的内容。
带有手工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大改造 [相关解释]
1.指一九五六年基本完成的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作仗 [相关解释]
1.手工操作的用具。
作坊 [相关解释]
1.从事手工制造加工的工场。也称"作场"﹑"坊"﹑"房"﹑"作"等。古代有官府作坊及民间作坊之分。
作坊(zuō-) [相关解释]
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场所。工具一般比较简陋。个体手工业者作坊由作坊主(一般是有较高技艺的师傅)带领帮工或学徒在生产中实行简单协作。历史上有奴隶主、封建主或官府办的大作坊,生产中实行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
作房 [相关解释]
1.手工业工场,作坊。
克丝 [相关解释]
1.即缂丝。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手工艺。
农工 [相关解释]
1.农业与手工业。 2.务农的人和做工的人。 3.专指务农劳作的人。 4.农功,农事。
农贸市场 [相关解释]
1.指买卖农副产品和小手工业产品的市场。
冷作 [相关解释]
利用手工工具或机械对金属板料、型材和管件等进行落料、切割、成形、连接等,以制成各种制品的加工过程。
刀客 [相关解释]
1.清末陕西民间秘密团体。因会员经常佩带长约三尺﹑宽约二寸的关山刀子,故称。相传创立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以前。其成员多属破产农民﹑失业手工业工人及其他城市劳动人民和游民,长期秘密活动于渭河两岸和潼关以西﹑西安以东地区,反抗封建压迫剥削。辛亥革命时期,不少成员接受同盟会领导,多次参加武装起义,成为陕西光复的重要力量◇流为军阀爪牙。 2.民国初年亦称土匪为刀客。
刨子 [相关解释]
刮平木料用的手工工具。
利民 [相关解释]
1.有利于民。 2.古代指工商业者。《商君书.去强》"强国知十三数竟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藳之数。"高亨注"靠营取利润以谋生的人,指商人及手工业者。"一说,指从事农业生产者。
刮刀 [相关解释]
手工工具,条形,横截面有扁平形、半圆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主要用来刮去工件表面的量金属,提高工件的外形精度和光洁度。
刺绣 [相关解释]
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用绣针引彩色丝线在丝织品或棉布上绣出花卉、虫鱼、鸟兽等图形。技法有数十种,各具特色。既可作为生活用品,也可作为陈设品。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
剪贴 [相关解释]
①把资料从书报上剪下来,贴在卡片或本子上。②一种手工工艺,用彩色纸等剪成人或东西的形象,贴在纸或别的东西上。
劳动密集型 [相关解释]
1.指耗用资金较少﹑使用人工劳动较多,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一种生产活动类型。
匠户 [相关解释]
1.世业的工匠。 2.元代统治者为便于强制征调各类工匠服徭役,将工匠编入专门户籍,称为"匠户"。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至明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出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清顺治二年(1645)废除匠籍,匠人才获自由身份。
匠班 [相关解释]
1.指从外地轮班征调到京师官办手工业中服徭役的工匠。
半无产阶级 [相关解释]
只有极少的生产资料,需要出卖部分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人。旧中国的绝大部分半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小贩都是半无产阶级。
南式 [相关解释]
1.北京一带称某些手工业品﹑食品等的南方式样或做法。
印第安人 [相关解释]
居住在南北美洲的民族。约4000万人(1990年)。讲印第安语系诸语言。原信万物有灵,盛行图腾崇拜等。现大多改信基督教新教或天主教。主要从事农牧业,制陶、纺织等手工艺精湛。
原始社会 [相关解释]
又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原始公社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始于人类的产生,延续数百万年。主要使用石器工具,以采集经济和狩猎经济为生。生产资料归公社成员共同占有,在集体劳动中结成平等互助关系,基本没有剩余产品,实行平均分配。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和阶级,也没有国家。进入新石器时代后,弓箭的发明,直至金属工具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间,出现了第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和手工业相继分离出来,剩余产品日益增多,私有制随之产生。原始社会逐渐为奴隶社会所代替。
君士坦丁 [相关解释]
阿尔及利亚历史名城。人口449万(1983年)。农牧产品重要集散地。有毛纺织、制革、农机、瓷器等工业。手工地毯以精美著名。多罗马时代和中世纪古迹。
围巾 [相关解释]
用于围颈、披肩、包头的织物。具有御寒、遮风、护发、护领和装饰等效用。以羊毛或其他动物毛、棉纱线、蚕丝、化学纤维等为原料。有纯纺,也有混纺交织。采用梭织和针织织制,少量用手工编结。织品密度较小。成品有厚型和薄型两类。花式有素色、双色、双面、彩条、彩格、提花、印花、绣花等,有的还经拉毛或缩绒处理。产品形状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斜角形等。
土布 [相关解释]
1.指用手工纺织的布。
土特产 [相关解释]
1.土产和特产的并称。在我国,土产一般指各地的农副业产品和部分手工业产品,如松香﹑毛竹﹑栲胶﹑陶瓷器﹑丝织品﹑花边﹑水果等。特产指各地土产中具有独特品质﹑风格或技艺的产品,如杭州的织锦﹑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陶器﹑绍兴的黄酒﹑南丰的蜜橘﹑汕头的抽纱等。
土窑 [相关解释]
1.窑洞。 2.烧制陶器的窑。 3.手工开采的煤窑。
填鸭 [相关解释]
1.一种强制肥育的饲鸭方法。小鸭一个半月后开始填肥,约经半个月肥育结束。每日两次把做成长条形的饲料用手工填入鸭食道内;或把粥状饲料用机器经橡皮管填入。填鸭期间注意限制鸭的活动,使它很快长肥。北京鸭多用此法饲养。 2.用填鸭的方法饲养的鸭子。
壮锦 [相关解释]
1.壮族妇女用手工编织的锦,经线一般用白色棉纱,纬线用彩色丝绒。
大刀会 [相关解释]
清末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为白莲教的支派。成员多为农民、手工业者,以携带大刀而得名。活动于华北、江淮地区。大刀会反抗教会侵略势力,焚毁教堂,杀死外国教士,成为反洋教斗争的重要力量,是义和团运动的组成部分。
天地会 [相关解释]
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因明太祖年号洪武,故对内称洪门”。约创立于1674年。有小刀会、红钱会、哥老会等支派。会员多为农民、手工业工人和游民。曾在各地多次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常为反动势力所利用。
天工开物 [相关解释]
中国明代科学技术名著。宋应星著。十八卷,分三编。详尽记录了明代中期到末年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状况,并附有大量生动翔实的插图。上编包括谷类和棉麻栽培,养蚕,缫丝,染料,食品加工,制盐,制糖等;中编包括制造砖瓦、陶瓷、钢铁器具,建造舟车,采炼石灰、煤炭、燔石、硫黄,榨油,制烛,造纸等;下编包括五金开采及冶炼,兵器、火药、朱墨、颜料、曲药的制造,珠玉采琢等。
密码 [相关解释]
按特定的法则编成,用于将明的信息变换为密的或将密的信息变换为明的,以实现秘密通信的手段。编制密码可用手工、机械或电子技术实现,可对文字、声音、图像和数据等进行加密或脱密。
将作大匠 [相关解释]
1.官名。秦始置,称将作少府。西汉景帝时,改称将作大匠,职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东汉﹑魏﹑晋沿置。南朝梁时改称大匠卿,北齐时改称将作寺大匠。自隋至辽,多称将作监大匠。元代设将作院院使,掌金﹑玉﹑织造﹑刺绣等手工艺品的制作。明初设将作司卿,不久废,其职掌并入工部。
小市民 [相关解释]
1.城市中占有少量生产资料或财产的居民。如小手工业者﹑小商人等。
小手工业 [相关解释]
1.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生产。
小经纪 [相关解释]
1.小本经营。包括摊贩﹑小手工业和服务性行业。宋周密《武林旧事》"小经纪"条下列有供朝报﹑卖字本﹑织经带﹑鼓炉钉铰﹑出洗衣服﹑箍桶﹑磨刀等名。亦指从事这种行业的人。
小资产阶级 [相关解释]
占有一些生产资料或少量财产,一般不剥削别人(或仅有轻微剥削),主要依靠自己劳动为生的阶级。包括中农、手工业者、小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等。
工场 [相关解释]
手工业者集合在一起生产的场所。
工场手工业 [相关解释]
1.把许多手工业者集合在一个工场内,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分工协作进行生产的企业。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个阶段。
工娱疗法 [相关解释]
1.用适当的劳动和文娱活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可以提高病人情绪,锻炼劳动能力,促进食欲和改善睡眠。对精神病﹑肺结核﹑麻风等慢性病有很大帮助。活动内容一般包括手工艺劳动﹑文娱活动﹑体力劳动等,应由医务人员按病情选择进行。
工尹 [相关解释]
1.官名。春秋楚设置。掌管百工及官营手工业。 2.复姓。《通志.氏族四》有工尹氏。
工艺 [相关解释]
①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工作、方法、技术等~复杂ㄧ~精细。②手工艺~品。
工艺品 [相关解释]
手工艺的产品。
巽他人 [相关解释]
印度尼西亚的民族之一。约2100万人(1985年)。讲巽他语。多信伊斯兰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
平民习艺所 [相关解释]
1.又称"贫民习艺所"。清末各省﹑县官办的手工业工场。收容无业贫民和部分罪犯从事纺织﹑制鞋﹑印刷﹑编制藤柳器具等劳动。辛亥革命后,平民习艺所成为各地官办手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抗日战争后已不再存在。
幼儿园 [相关解释]
1.幼儿学前教育机构。旧时称蒙养园﹑幼稚园。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逐步进行有组织的作业,如语言﹑手工﹑音乐等,并注重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了便利教养,按照年龄划分为朽﹑大班等。
廷布 [相关解释]
不丹首都。人口3万(1993年)。拔约2700米。1962年起定为首都。农副产品及手工艺品集散地。有雄伟的王宫、建筑精美的喇嘛寺院和著名的扎西曲宗城堡。公路通印度及国内其他城镇。
弱智儿童教育 [相关解释]
对智力落后儿童实施的教育。教学方法重视直观,学习内容除基础的读、写、算以外,注重生活自理、手工和劳动技能的训练,为他们以后参加劳动和独立生活做准备。
德黑兰 [相关解释]
伊朗首都。西亚最大城市。人口约1000万(1992年)。拔844米。古代丝绸之路”来往要冲。制造业产值约占全国一半,有纺织、炼油、汽配、军火等工业。地毯、丝织、刺绣等手工业发达。有西亚最大的国际机场。多清真寺。有德黑兰大学、阿里亚梅尔体育中心。
户等 [相关解释]
1.古代政府将民户按资产多寡分为不同等级以征收赋税『代按财产比例向商人﹑手工业者,征赋税,北魏献文帝天安﹑皇兴年间,将民户分为三等九品,按户等征税,后废;北齐再施行。唐高祖武德六年定天下户为三等,武德九年,又改为九等。宋太祖建隆中,定民户为九等,上四等按等出税,其馀五等蠲免,实际仅五等;宋仁宗至和时,遂行五则法,按资产多寡分为五等。元代分三等九甲,主要实施于中原地区。明代按职业分民户﹑军户﹑匠户三等,但不作为征税的标准◇遂废止。参阅《史记.平准书》﹑《魏书.食货志》﹑《宋史.食货志上五》﹑《明史.食货志一
手作 [相关解释]
1.手工,手艺。
手印 [相关解释]
1.手的痕迹。 2.契券﹑供词及其他文书上所按的指纹。 3.佛教语。密宗修持以"三密相应"为主,"手印"谓配合所修的本尊而作出的各种手形。 4.手工印刷。
手工 [相关解释]
1.工匠。 2.手艺。 3.靠手的技能做出的工作。 4.用手操作。 5.旧时中小学课程之一◇改称劳作或劳技。
手艺人 [相关解释]
1.以手工技能或其他技艺为业的人。
手镐 [相关解释]
1.一种简易的手工采掘工具。由钢制镐头和木柄组成。
打字机 [相关解释]
用以代替手工书写、复写或印刷制版的机器。以手指按机上的字键,所用纸上即有字打出。电动打字机则在手按字键后通过电传动打字,更为轻巧快速,改错方便。电子打字机使用更方便,可编辑、储存字稿,随意调整修改,字体可放大缩小,自动重复打印。各种文字(如汉文、英文)均可同机使用。
打铁 [相关解释]
1.用手工锻造铁器。
折纸 [相关解释]
用纸折叠成各种物体的形状,如车、船、桌、椅、鸟、猴等。是适应儿童爱好摹仿的特点,启发其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手工活动。
排版 [相关解释]
亦称排字”。将原稿的文字、线条、表格等排组成印刷版面的工艺过程。原为手工操作,后逐步发展用机械铸排、照相排版、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照相排版系统等。
掸人(shàn-) [相关解释]
缅甸的民族之一。另有少数分布在泰国。约256万人(1985年)。讲掸语。多信小乘佛教。主要从事农业,手工纺织业较发达。
撤点 [相关解释]
1.撤消手工业或商业网点。
文杏 [相关解释]
1.即银杏。俗称白果树。木质纹理坚密﹐是建筑和手工业的高级用材。 2.诗词中常用以指代文杏做的木梁。
斯瓦希里人 [相关解释]
东非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坦桑尼亚、莫桑比克、扎伊尔和也门等国。约219万人(1985年)。讲斯瓦希里语。多信伊斯兰教,有的仍保持原始信仰。妇女身着缠身布。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手工业发达。
明资匠 [相关解释]
1.唐代官府手工业中出资雇用的有精湛技艺的工匠。其中尤为特殊的,又称巧儿匠。
暹罗人 [相关解释]
也称泰人”。泰国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缅甸、马来西亚和老挝等国。约2718万人(1985年)。讲暹罗语。多信小乘佛教,少数信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业,渔业、手工业也很发达。
末业 [相关解释]
1.古代指手工业﹑商业。与称为"本业"的农业相对。
末事 [相关解释]
1.非关根本之事;小事。 2.古指商业和手工业。 3.犹言馀事。
末产 [相关解释]
1.指手工业﹑商业。
机织布 [相关解释]
1.指用现代化大机器纺织的布。与用手工纺织的"土布"相对。
板升 [相关解释]
1.蒙语"房舍"之意。源于汉语。明朝后期中原的汉族兵民迁徙到俺答汗统治的土默特地区,在那里修筑房舍,开垦荒地,建立村落,从事农﹑副﹑手工业生产,向俺答汗等领主交纳租税。当地蒙古族将这些房舍﹑村落和汉族百姓称为"板升"◇亦泛指土木建筑的房舍﹑城堡及周围的园田。明末,后金与明交接地带汉人建立的村舍也被称作"板升"。
椶匠 [相关解释]
1.称制造或修理棕器的工匠或手工业者。
槽坊 [相关解释]
1.亦作"槽房"。亦作"槽枋"。 2.酿酒的手工业作坊。
正匠 [相关解释]
1.唐代有匠籍﹑须轮番服役的手工业工匠。
毗舍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梵文ve?a的译音。又译作"吠舍"﹑"吠奢"。古印度四种姓之一。指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等级。 2.邻舍。
毛南族 [相关解释]
分布于广西的少数民族。约72万人(1990年)。用毛南语,无文字。多兼通壮、汉语和汉文。崇拜多神。擅长竹编、木雕、石刻等手工艺。传统节日有分龙节。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
氆氇 [相关解释]
藏族地区手工生产的一种羊毛织品,可做床毯等。
民间工艺 [相关解释]
指民间各行业的劳动者就地取材,以手工制作的既适应生活需要又具有审美价值的工艺美术品。反映不同的时代地区、民族特色。主要品种有竹编草编、剪纸灯彩、泥塑木雕等。
洋布 [相关解释]
1.旧时称机器织的平纹布。与手工纺织的"土布"相对。
活计 [相关解释]
①过去专指手艺或缝纫、刺绣等,现在泛指各种体力劳动针线~ㄧ地里的~快干完了。②做成的或待做的手工制品她拿着~给大家看。
流氓无产者 [相关解释]
旧社会没有固定职业的一部分人或集团,大都是破产农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也叫游民无产者。
海螺 [相关解释]
海里产的螺的统称。个儿一般较大,壳可以做号角或手工艺品。
涿州市 [相关解释]
在河北省中部,邻接北京市,在京广铁路线上。1986年设市。人口1079万(1995年)。手工艺品以金丝挂毯著名。为河北中部新兴城市之一。古迹有永济桥、智度寺塔、云居寺塔。
漆匠 [相关解释]
1.称制作油漆器物的小手工业者。 2.指漆工。参见"漆工"。
烧料 [相关解释]
1.用含有硅酸盐的岩石粉末与纯碱混合,加上颜料,加热熔化,冷却后凝成的一种玻璃状物体。多用以制造器皿或手工艺品。
煤窑 [相关解释]
1.用手工开采的小型煤矿。
琅勃拉邦 [相关解释]
老挝古都。人口3万(1985年)。作王都历史达千余年,名胜古迹众多。以产丝绸、银器、首饰等手工艺品著名。多寺院和佛塔。城北的北乌是著名的宗教和旅游胜地。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相关解释]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包括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通过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通过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把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百工 [相关解释]
古代泛指各种手工工匠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百工衙 [相关解释]
1.太平天国的手工业生产机构。金田起义后不久在军中设立﹐定都天京(今江苏省南京市)后﹐又加以扩充。设有典炮衙﹑典织衙﹑刷书衙等﹐因种类甚多﹐故统称"百工衙"。工匠的生活由"圣库"供给;各衙的领导官员由指挥﹑总制或监军担任。
百技 [相关解释]
1.各种手工业工匠。 2.指杂技。
皮匠 [相关解释]
1.制造皮革或缝制皮裘的手工业者。 2.旧称制鞋或修补鞋的工匠。
盘龙城遗址 [相关解释]
1.商代中期城市遗址。位于湖北省黄陂县叶店。年代约为公元前15世纪前后。城址面积近8万平方米。城内东北隅,有大片宫殿建筑遗址,已发掘的两座宫殿基址,在同一中轴线上,保存有较完整的墙基﹑柱础﹑柱子洞和阶前散水等,具有宫城性质。城的四周皆有商代的文化堆积,但不见大型建筑基址,则是居民区和手工业区。反映这一古城尚属早期城市的形态。其内涵基本为二里岗上层文化因素,属商文化系统。
短蕃匠 [相关解释]
1.唐代官府手工业中轮班无偿服役的工匠称"番匠",又称"蕃匠"。其服役期为二十日,比前代为短,故又名"短蕃匠"。
砻坊 [相关解释]
1.经营稻谷去壳加工的手工业作坊。
社会分工 [相关解释]
随着生产发展引起的社会劳动的分工。有经济各部门的分工,如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有各部门内部的分工,如工业又分为机械制造、采矿、冶金、纺织等业。人类历史上有三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原始人群中分离出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以及商人阶级的出现。
种姓 [相关解释]
1.指宗族。 2.古印度一种世袭的社会等级。种姓分四等﹐即婆罗门(僧侣和学者)﹑刹帝利(武士和贵族)﹑吠舍(手工业者和商人)﹑和首陀罗(农民﹑仆役)。
竹匠 [相关解释]
1.用竹子编作器具的手工业者。
算缗钱 [相关解释]
1.汉代所行税法之一﹐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征的赋税。课税对象为商品或资产﹐"缗钱"为计税单位。
精妙 [相关解释]
精致巧妙书法~ㄧ~的手工艺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