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6 查到相关拓本的内容。
带有拓本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乌金拓 [相关解释]
1.一种拓本,纸色黑而有光泽。
写拓 [相关解释]
1.指书法真纪拓本。
十七帖 [相关解释]
草书碑帖。东晋王羲之书。唐太宗集所藏王羲之草书书札二十八通,付弘文馆摹刻而成,因第一帖首行有十七”二字,故名。书法体势纵横,神采飞动,为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历代翻刻颇多,今存宋拓本。
古刻 [相关解释]
1.指古碑或其拓本。
墨帖 [相关解释]
1.法帖。指名家法书的拓本或印本。
墨本 [相关解释]
1.碑帖的拓本。
墨模 [相关解释]
1.拓印。亦指拓本。 2.制墨的模子。
大观帖 [相关解释]
1.汇刻丛帖。十卷。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宋徽宗因《淳化阁帖》板已断裂﹐出内府所藏墨迹﹐命蔡京等稍加厘订﹐重新摹勒上石﹐标题皆蔡京手书。刻工精良﹐优于《淳化阁帖》﹐惜拓本流传甚少。
孤本 [相关解释]
指某书仅有一份在世间流传的版本,也指仅存的一份未刊手稿或原物已亡,仅存的一份拓本。
定武兰亭 [相关解释]
1.《帖》石刻名。唐太宗喜晋王羲之父子书法,得《兰亭序》真迹,命人临拓,刻于学士院。五代梁时移置汴都,后经战乱而遗失,北宋庆历间发现,置于定州州治。大观中,徽宗命取其石,置于宣和殿。北宋亡,石亦散失不传。定州在宋时属定武军,故称此石刻及其拓本为"定武兰亭"或"定武石刻"。其拓本简称"定本"。一说《帖》原本为唐人所作,非王羲之书。参阅宋桑世昌《兰亭考》﹑郭沫若等《兰亭论辨》。
定武石刻 [相关解释]
1.即定武《兰亭》。亦兼指其拓本。
帖学 [相关解释]
①研究、考证法帖的源流、摹刻优劣、拓本先后以及书迹真伪和文字内容的学问。②崇尚法帖的书法派别。与碑学”相对。即推崇魏晋唐宋各书法名家书风体系的学派。碑学兴起后,有人称碑学为北派,帖学为南派。
张黑女墓志 [相关解释]
全称《魏故南阳张府君墓志》,也称《张玄墓志》。北魏石刻。正书。镌立于公元531年。原石久佚,清道光间始以旧拓本现世。书法结体扁方有隶意,朴茂渊雅,神采飞扬。
戏鸿堂帖 [相关解释]
1.明董其昌所刻丛帖名。取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钟繇书意气密丽,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语义。摹刻平生所见晋唐以来法书,共十六卷。初为木刻,后毁于火,重摹刻石。故所传拓本有两种。亦省称"戏鸿"。
打本 [相关解释]
1.即拓本。也称搨本。
拓本 [相关解释]
1.用纸紧覆在碑帖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纹上,用墨或其他颜色打出其文字﹑图形来的印刷品。墨色深黑有光的叫乌金拓;淡而匀净的叫蝉衣拓。用朱色打拓的叫朱拓。传世拓本以敦煌石室所出之唐初拓《温泉铭》及《化度寺邕禅师塔铭》为最早。都有影印本。 2.指打拓文字或图形。
拓本(tà-) [相关解释]
指将湿纸紧覆在碑碣石刻或有铭文的青铜器等金石文物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图案的印本。墨色深而有光泽的称乌金拓”,墨色淡而匀的称蝉翼拓”,用朱色的称朱拓”。
枣本 [相关解释]
1.用枣木翻刻法帖,再予捶拓,所得的拓本称"枣本"。
毡墨 [相关解释]
1.毡与墨。模拓碑或古器物上字与图形的用具。亦用以借指拓本。
泰山刻石 [相关解释]
亦称《封泰山碑》。公元前219年镌立。四面有字,其中一面为前209年所刻东行诏书及从臣姓名。原字相传为李斯手笔,工整圆健,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字体,即小篆。今石刻已毁佚。有宋拓本传世。
泰山石刻 [相关解释]
1.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登泰山,丞相李斯等为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而刻的石碑◇二世于元年(公元前209年)东行郡县时又在背面刻诏书和从臣姓名。相传均为李斯书。字体为小篆。传世有明安国旧藏北宋拓本,存一百六十五字。
真帖 [相关解释]
1.原刻拓本法帖。
石刻 [相关解释]
1.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亦指上面所刻字画的拓本。 2.镌雕石制品。
石本 [相关解释]
1.石刻的拓本。
祖本 [相关解释]
1.书籍或碑帖最早的刻本或拓本,为以后各本所从出者。
蝉翅拓 [相关解释]
1.一种色淡而纹皱的碑帖拓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