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69 查到相关拷打的内容。
带有拷打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比 [相关解释]
1.周代地方的基层组织,五家为一比。 2.封建时代的刑名,指一次拷打追比。
催租瘢 [相关解释]
1.指农民被逼租时受到拷打,身上留下的伤瘢。
决挞 [相关解释]
1.用鞭﹑杖拷打。
屈打成招 [相关解释]
1.严刑拷打,迫使无罪者招认。
屈招 [相关解释]
1.在拷打威胁下,受屈招认。
扑责 [相关解释]
1.拷打责罚。
打下马威 [相关解释]
1.谓一开头就给对方以拷打或威胁,使之易于屈服。
打拷 [相关解释]
1.拷打。
拷打 [相关解释]
打(指用刑)严刑~。
拷掠 [相关解释]
拷打;刑讯横加拷掠|拷掠囚犯。
拷问 [相关解释]
拷打审问。
拷鞫 [相关解释]
1.拷打审问。
掠杀 [相关解释]
1.拷打而死。 2.抢劫杀戮。
掠楚 [相关解释]
1.拷打。
掠治 [相关解释]
1.拷打讯问。
掠理 [相关解释]
1.拷打讯问。
掠笞 [相关解释]
1.拷打;笞击。
搒决 [相关解释]
1.拷打判罪。
搒挞 [相关解释]
1.拷打。
搒捶 [相关解释]
1.亦作"搒棰"。 2.拷打。
搒掠 [相关解释]
1.笞击﹐拷打。
搒械 [相关解释]
1.谓拷打后再戴以镣铐等刑具。
搒楚 [相关解释]
1.拷打。
搒笞 [相关解释]
1.拷打。引申指折磨。
搜书院 [相关解释]
粤剧剧目。杨子静、莫汝成、林仙根据琼剧旧本改编。书院学生张逸民拾得海南镇台之女的断线风筝,题词在风筝上。镇台府婢女翠莲向张索还风筝,因题词而被疑与张有私情,遭严刑拷打。翠莲扮男装月夜出逃,为书院掌教谢宝收留。镇台带兵围搜书院,谢宝智助张与翠莲脱险。
敲打 [相关解释]
1.敲击,击打。 2.指拷打。 3.以言语相讥讽。 4.指批评。 5.旧指民间吹鼓手中专司打击乐器的乐工。
杖刑 [相关解释]
1.古代刑罚之一。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犯人。杖作为刑种始自东汉。南朝梁武帝定鞭杖之制,杖以荆条制成,分大杖﹑法杖﹑小杖三等。北齐北周,将杖刑列为五刑之一。其后相沿直至清末。参见"五刑"。
杖扑 [相关解释]
1.杖打,拷打。
杖挞 [相关解释]
1.拷打。
杖楚 [相关解释]
1.谓以棍棒拷打。楚,荆条做成的棒。
杖罚 [相关解释]
1.杖刑。 2.指施杖刑,拷打。
板子 [相关解释]
①片状的较硬的物体(多指木质的)。②旧时拷打或施行体罚用的长条形的木板或竹片。
栲掠 [相关解释]
1.拷掠,拷打。栲,通"拷"。
栲楚 [相关解释]
1.拷打。栲,通"拷"。
栲讯 [相关解释]
1.拷打审讯。栲,通"拷"。
楚扑 [相关解释]
1.古时教刑所用的木杖。 2.以杖拷打。
楚拷 [相关解释]
1.拷打。
楚掠 [相关解释]
1.拷打。
楚虐 [相关解释]
1.拷打虐待。
檛捶 [相关解释]
1.拷打。
款打 [相关解释]
1.拷打。
私拷 [相关解释]
1.非法拷打。
租限 [相关解释]
1.旧时地主规定佃户交租的期限。旧中国苏州地区一般分为三限。每限十天左右﹐愈后则限期愈短。规定限期内交纳﹐可有折让﹐逾期交纳﹐就要加罚。但限期常在农作物尚未收获之前。逾限则催头﹑差役常拘押佃户﹐拷打逼租。
笞凤鞭鸾 [相关解释]
1.比喻拷打善良无辜的人。
笞击 [相关解释]
1.拷打。
笞戮 [相关解释]
1.拷打杀戮。
笞挞 [相关解释]
1.拷打。
笞掠 [相关解释]
1.拷打。
笞搒 [相关解释]
1.亦作"笞榜"。 2.拷打。
笞服 [相关解释]
1.拷打而使屈服。 2.指用鞭打来驾驭牲畜。
笞杀 [相关解释]
1.谓拷打致死。
笞罚 [相关解释]
1.拷打责罚。
笞谴 [相关解释]
1.拷打斥责。
笞责 [相关解释]
1.拷打责罚。
笞辱 [相关解释]
1.拷打而使受辱。
笞鞭 [相关解释]
1.拷打。
绞刑架下的报告 [相关解释]
长篇报告文学。捷克伏契克作于1942-1943年。作者从被捕的当天写起,一直写到被法西斯杀害之前。记录了作者在狱中遭到严刑拷打而英勇不屈,并组织领导难友进行斗争等可歌可泣的事迹,同时鞭挞了叛徒、懦夫的卑劣行径。全书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献身于革命的崇高精神。
缚格 [相关解释]
1.捆绑拷打。
考捶 [相关解释]
1.拷打。
考掠 [相关解释]
1.拷打。
考责 [相关解释]
1.拷打勒索。
讯掠 [相关解释]
1.谓拷打审问。
责打 [相关解释]
1.责罚拷打。
软硬兼施 [相关解释]
1.利诱﹑威胁﹑拷打等软的和硬的手段同时施展‖贬义。
逼打 [相关解释]
1.指刑讯时的逼供拷打。
遭杖 [相关解释]
1.受到拷打。
酷掠 [相关解释]
1.残酷拷打。
里马房 [相关解释]
1.明代宫中监官典簿奉旨拷打内犯的处所。
鹅珠 [相关解释]
1.亦作"鹅珠"。 2.据《大庄严论经》卷十一记载昔有一和尚,乞食至穿珠家门口,珠师停止穿珠,为和尚入内取食。其时一鹅来,吞其珠,珠师持食来而不见珠,疑和尚而责之⊥尚恐珠师杀鹅取珠,说偈讽之。珠师不听,遂缚和尚而拷打,和尚耳眼口鼻尽出血,这时鹅来食血,珠师怒,打杀鹅⊥尚至此才说明真相,珠师开鹅腹而见珠,乃大哭,对和尚说"汝护鹅命不惜于身,使我造此非法之事。"后以"鹅珠"作舍身护戒之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