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4 查到相关政长的内容。
带有政长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府
[相关解释]
1.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世因之。亦用以泛称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2.通判的别称。官品低于知府﹑同知,故称。
1.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世因之。亦用以泛称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2.通判的别称。官品低于知府﹑同知,故称。
上介
[相关解释]
1.古代外交使团的副使或军政长吏的高级助理。
1.古代外交使团的副使或军政长吏的高级助理。
丞相
[相关解释]
官名。战国时始设,为百官之长。秦代以后,专辅佐皇帝综理国政,但亦有居此位而无实权的。西汉初置相国,后称丞相,西汉末称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魏、晋、南北朝间,或称丞相,或称司徒、大丞相、相国等,废置不常。南宋孝宗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是中书省直隶地区的行政长官。行中书省也设丞相或左右丞相。明初设丞相,不久废。
官名。战国时始设,为百官之长。秦代以后,专辅佐皇帝综理国政,但亦有居此位而无实权的。西汉初置相国,后称丞相,西汉末称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魏、晋、南北朝间,或称丞相,或称司徒、大丞相、相国等,废置不常。南宋孝宗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是中书省直隶地区的行政长官。行中书省也设丞相或左右丞相。明初设丞相,不久废。
两台
[相关解释]
1.指唐武则天时肃政台(即御史台)的左右两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职官.两台》。 2.藩台和臬台的合称。指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承宣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
1.指唐武则天时肃政台(即御史台)的左右两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职官.两台》。 2.藩台和臬台的合称。指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承宣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
主爵
[相关解释]
1.官名。秦有主爵中尉,汉景帝时改为主爵都尉,掌有关封爵之事。武帝时改名右扶风,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又变为行政区之名,与以前职掌全异。隋于吏部置主爵侍郎一人,唐以后改称司封,为吏部所属各司之一,主爵之名遂废。 2.主持祭祀。
1.官名。秦有主爵中尉,汉景帝时改为主爵都尉,掌有关封爵之事。武帝时改名右扶风,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又变为行政区之名,与以前职掌全异。隋于吏部置主爵侍郎一人,唐以后改称司封,为吏部所属各司之一,主爵之名遂废。 2.主持祭祀。
乡师
[相关解释]
1.《周礼》官名。地官司徒之属。每三乡共乡师二人,掌理治下乡的教育行政,并监督乡以下各级行政长官处理政务。 2.春秋齐楚之制,郊内以二千家为一乡,每乡置乡师一人。与周制不同。 3.指地方官吏。
1.《周礼》官名。地官司徒之属。每三乡共乡师二人,掌理治下乡的教育行政,并监督乡以下各级行政长官处理政务。 2.春秋齐楚之制,郊内以二千家为一乡,每乡置乡师一人。与周制不同。 3.指地方官吏。
京兆尹
[相关解释]
1.汉代京畿的行政区域,为三辅之一。在今陕西西安以东至华县之间,下辖十二县◇因以称京都。见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二.西安府》。 2.官名『代管辖京兆地区的行政长官,职权相当于郡太守◇因以称京都地区的行政长官。
1.汉代京畿的行政区域,为三辅之一。在今陕西西安以东至华县之间,下辖十二县◇因以称京都。见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二.西安府》。 2.官名『代管辖京兆地区的行政长官,职权相当于郡太守◇因以称京都地区的行政长官。
令尹
[相关解释]
1.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 2.泛称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
1.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 2.泛称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
县知事
[相关解释]
1.官名。辛亥革命后废府﹑州,仅设县,置县知事一人,为一县的行政长官◇改称县长。
1.官名。辛亥革命后废府﹑州,仅设县,置县知事一人,为一县的行政长官◇改称县长。
县长
[相关解释]
1.一县之行政长官。秦汉时人口万户以上的称县令,万户以下的称"县长"。唐宋以后有所更改,至民国时,又改称"县长"。
1.一县之行政长官。秦汉时人口万户以上的称县令,万户以下的称"县长"。唐宋以后有所更改,至民国时,又改称"县长"。
大案
[相关解释]
1.清代各省行政长官向中央政府同时列名保举一大批下属晋级﹐称为大案。 2.指重大案件。
1.清代各省行政长官向中央政府同时列名保举一大批下属晋级﹐称为大案。 2.指重大案件。
太守
[相关解释]
官名。战国时对郡守的尊称『景帝时成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至隋初废州存郡,州刺史代太守。明清时专以称知府。
官名。战国时对郡守的尊称『景帝时成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至隋初废州存郡,州刺史代太守。明清时专以称知府。
宣抚使
[相关解释]
1.官名。唐德宗后,派朝官巡视经过战乱及受灾的地区,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宋代宣抚使为镇抚一方之军政长官,职位高于安抚使。元于西南地区设宣抚司,参用土官,处理地方军政大事。明清宣抚使皆土官世袭之职。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续文献通考.职官十》。
1.官名。唐德宗后,派朝官巡视经过战乱及受灾的地区,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宋代宣抚使为镇抚一方之军政长官,职位高于安抚使。元于西南地区设宣抚司,参用土官,处理地方军政大事。明清宣抚使皆土官世袭之职。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续文献通考.职官十》。
宰守
[相关解释]
1.主管守卫。 2.泛指地方行政长官。
1.主管守卫。 2.泛指地方行政长官。
宰相
[相关解释]
指中国封建王朝中的最高行政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辅佐皇帝总理国政,治理天下。但历代对此职的称呼及其所有的职权各有不同。
指中国封建王朝中的最高行政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辅佐皇帝总理国政,治理天下。但历代对此职的称呼及其所有的职权各有不同。
州治
[相关解释]
1.旧时一州最高行政长官的官署。亦指它的所在地。
1.旧时一州最高行政长官的官署。亦指它的所在地。
府尹
[相关解释]
1.官名。始于汉代之京兆尹。一般为京畿地区的行政长官。唐代之东都﹑西都﹑北都及州郡之升府者,皆置府尹。宋代开封之府尹不常置。明代之应天﹑顺天,清代之顺天﹑奉天,均置府尹◇亦用以泛称太守。
1.官名。始于汉代之京兆尹。一般为京畿地区的行政长官。唐代之东都﹑西都﹑北都及州郡之升府者,皆置府尹。宋代开封之府尹不常置。明代之应天﹑顺天,清代之顺天﹑奉天,均置府尹◇亦用以泛称太守。
府帅
[相关解释]
1.唐代对地方军政长官如都督府都督﹑节度使﹑经略使等的一种称谓。
1.唐代对地方军政长官如都督府都督﹑节度使﹑经略使等的一种称谓。
征辟(-bì)
[相关解释]
又称辟除”『代高级官员选用属员的制度。中央行政长官如三公、地方官如州牧、郡守等官员,可自行征聘僚属,任以官职。东汉时直接征聘名望之士担任中央高级官员,亦称征辟。
又称辟除”『代高级官员选用属员的制度。中央行政长官如三公、地方官如州牧、郡守等官员,可自行征聘僚属,任以官职。东汉时直接征聘名望之士担任中央高级官员,亦称征辟。
总政
[相关解释]
1.犹言行政长官。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简称。
1.犹言行政长官。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简称。
总督
[相关解释]
①总管监督总督军务|昭宣承业,都护是立,总督城廓,三十有六。②官名。1469年明代专设两广总督,后渐成定制。清代起正式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辖一省或两三省。另设专管某一事务的总督,如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③宗主国派往殖民地的最高统治官员也称总督。
①总管监督总督军务|昭宣承业,都护是立,总督城廓,三十有六。②官名。1469年明代专设两广总督,后渐成定制。清代起正式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辖一省或两三省。另设专管某一事务的总督,如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③宗主国派往殖民地的最高统治官员也称总督。
总管
[相关解释]
武官名『末南北朝以都督统州之军事,并总揽或与刺史治州之政事。北周始改此称。隋代至唐代初在各州设总管,边镇和大州设大总管,均系地方军政长官,后又恢复都督称,但统兵出征之将帅仍为总管。北宋时总管仍系地方军政长官,分别由节度使、知府、知州兼任。辽金元时总管兼管军民。清代时在东三省、新疆及围场设总管,为率军驻防之长官。
武官名『末南北朝以都督统州之军事,并总揽或与刺史治州之政事。北周始改此称。隋代至唐代初在各州设总管,边镇和大州设大总管,均系地方军政长官,后又恢复都督称,但统兵出征之将帅仍为总管。北宋时总管仍系地方军政长官,分别由节度使、知府、知州兼任。辽金元时总管兼管军民。清代时在东三省、新疆及围场设总管,为率军驻防之长官。
政长
[相关解释]
1.君主;官长。
1.君主;官长。
方屏
[相关解释]
1.一方的屏藩。指地方军政长官。
1.一方的屏藩。指地方军政长官。
方牧
[相关解释]
1.古时统治一方的军政长官方伯与州牧的并称◇泛指地方长官。
1.古时统治一方的军政长官方伯与州牧的并称◇泛指地方长官。
有土
[相关解释]
1.有土地;有封地。 2.指有土地之君或有封地之臣。 3.谓任地方行政长官。
1.有土地;有封地。 2.指有土地之君或有封地之臣。 3.谓任地方行政长官。
正长
[相关解释]
1.谓君主或各级行政长官。 2.古代指塾师。
1.谓君主或各级行政长官。 2.古代指塾师。
盛府
[相关解释]
1.对地方军政长官衙署的尊称。
1.对地方军政长官衙署的尊称。
省宪
[相关解释]
1.各行省的行政长官。
1.各行省的行政长官。
知州
[相关解释]
官名。宋代委朝臣为州一级地方行政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明清时成为州长官的名称,为直隶州知州者,地位略低于知府;为散州知州者,地位与知县同。
官名。宋代委朝臣为州一级地方行政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明清时成为州长官的名称,为直隶州知州者,地位略低于知府;为散州知州者,地位与知县同。
知府
[相关解释]
官名。宋代将大郡升为府,遣朝臣出任长官,称知某府事,简称知府◇成定制。明代时成为府一级行政长官的正式名称,辖州县。清代沿用。
官名。宋代将大郡升为府,遣朝臣出任长官,称知某府事,简称知府◇成定制。明代时成为府一级行政长官的正式名称,辖州县。清代沿用。
移藩
[相关解释]
1.谓古时地方军政长官改换辖地。亦泛指官员调任。
1.谓古时地方军政长官改换辖地。亦泛指官员调任。
郡牧
[相关解释]
1.郡守。郡的行政长官。
1.郡守。郡的行政长官。
驻藏大臣
[相关解释]
全称钦差驻藏办事大臣”。清朝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1727年始置。主管西藏高级僧俗官员的任免,督察司法、户口、差役,巡视边境,办理对外交涉等。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全称钦差驻藏办事大臣”。清朝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1727年始置。主管西藏高级僧俗官员的任免,督察司法、户口、差役,巡视边境,办理对外交涉等。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