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7 查到相关文官的内容。
带有文官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东班
[相关解释]
1.古代朝会时,排列在朝堂东侧的位次,多为文官。与西班对称。
1.古代朝会时,排列在朝堂东侧的位次,多为文官。与西班对称。
两梁冠
[相关解释]
1.古代博士和某些高级文官所戴的一种帽子。用缁布做,有两道横脊。
1.古代博士和某些高级文官所戴的一种帽子。用缁布做,有两道横脊。
中宪大夫
[相关解释]
1.金代为吏部文官正五品的封阶,明清则为文职正四品封阶。
1.金代为吏部文官正五品的封阶,明清则为文职正四品封阶。
中铨
[相关解释]
1.三铨之一。唐代文官的选授由吏部尚书﹑侍郎分别主之。侍郎二人分别负责中铨和东铨,掌八品﹑九品官员的选授。
1.三铨之一。唐代文官的选授由吏部尚书﹑侍郎分别主之。侍郎二人分别负责中铨和东铨,掌八品﹑九品官员的选授。
五吏
[相关解释]
1.上古军队中的五种文官。
1.上古军队中的五种文官。
卓异
[相关解释]
1.突出;出众。 2.指杰出之人。 3.清制,吏部定期考核官吏,文官三年,武官五年,政绩突出,才能优异者称为卓异。
1.突出;出众。 2.指杰出之人。 3.清制,吏部定期考核官吏,文官三年,武官五年,政绩突出,才能优异者称为卓异。
坐狨
[相关解释]
1.宋制,文官中书舍人以上,武臣节度使以上,九月至翌年三月得乘狨座,称"坐狨"。
1.宋制,文官中书舍人以上,武臣节度使以上,九月至翌年三月得乘狨座,称"坐狨"。
外阃
[相关解释]
1.郭门之外。借指京城以外的武将或文官。
1.郭门之外。借指京城以外的武将或文官。
委任
[相关解释]
1.信任,信用。 2.现作派人担任职务。 3.付托;交托。 4.弃职。 5.辛亥革命以后到解放前文官的最末一等,在荐任以下,由直辖长官任命。
1.信任,信用。 2.现作派人担任职务。 3.付托;交托。 4.弃职。 5.辛亥革命以后到解放前文官的最末一等,在荐任以下,由直辖长官任命。
小生
[相关解释]
戏曲脚色行当。生行的一支。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一般不戴胡须。按所扮人物性格、身份的不同,分为巾生(又叫扇子生”,儒雅书生),纱帽生(又叫冠生”,文官),穷生(落魄书生),雉尾生(将领)以及武小生。
戏曲脚色行当。生行的一支。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一般不戴胡须。按所扮人物性格、身份的不同,分为巾生(又叫扇子生”,儒雅书生),纱帽生(又叫冠生”,文官),穷生(落魄书生),雉尾生(将领)以及武小生。
换过
[相关解释]
1.谓文官外任,改为武官。
1.谓文官外任,改为武官。
文东武西
[相关解释]
1.旧时文武官员站班﹐文官居东﹐西向﹐武官居西﹐东向。始于汉叔孙通所定朝仪。
1.旧时文武官员站班﹐文官居东﹐西向﹐武官居西﹐东向。始于汉叔孙通所定朝仪。
文品
[相关解释]
1.文官的品阶。 2.文章的品级。 3.文章的格调。
1.文官的品阶。 2.文章的品级。 3.文章的格调。
文官
[相关解释]
1.文职官员。
1.文职官员。
文官果
[相关解释]
1.果名。产于我国北方﹐花美丽﹐供观赏﹐果形如螺﹐味甚甘﹐也可榨油。传说其树从河中浮来﹐有文林郎拾得种之﹐故名。参阅明谢肇渏《五杂俎.物部三》﹑清吴伟业《文官果》诗题注引陈藏器《本草拾遗》。
1.果名。产于我国北方﹐花美丽﹐供观赏﹐果形如螺﹐味甚甘﹐也可榨油。传说其树从河中浮来﹐有文林郎拾得种之﹐故名。参阅明谢肇渏《五杂俎.物部三》﹑清吴伟业《文官果》诗题注引陈藏器《本草拾遗》。
文官花
[相关解释]
1.一种颜色屡变的花。又名弄色芙蓉。 2.锦带花的别名。
1.一种颜色屡变的花。又名弄色芙蓉。 2.锦带花的别名。
文恬武嬉
[相关解释]
1.谓文官武将习于安逸嬉乐﹐不以国事为意。
1.谓文官武将习于安逸嬉乐﹐不以国事为意。
文扮
[相关解释]
1.文官打扮。
1.文官打扮。
文职
[相关解释]
1.文官的职事。 2.指文官﹐对"武职"而言。
1.文官的职事。 2.指文官﹐对"武职"而言。
文谱
[相关解释]
1.文官的谱录。 2.系统编排的文辞谱录。
1.文官的谱录。 2.系统编排的文辞谱录。
晶顶
[相关解释]
1.清代五品文官的顶戴。
1.清代五品文官的顶戴。
死魂灵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俄国果戈理作于1842年。八等文官乞乞科夫为了收买死魂灵(即已死,尚未注销的农奴),骗取押款,来到某省省会,结交官僚地主,遍访各地庄园收购死魂灵,一下子成了名义上拥有四百个农奴的大地主◇因真相被揭穿,狼狈离去。
长篇小说。俄国果戈理作于1842年。八等文官乞乞科夫为了收买死魂灵(即已死,尚未注销的农奴),骗取押款,来到某省省会,结交官僚地主,遍访各地庄园收购死魂灵,一下子成了名义上拥有四百个农奴的大地主◇因真相被揭穿,狼狈离去。
毦笔
[相关解释]
1.古代文官上朝﹐簪笔于冠侧﹐以备书录奏事之用。
1.古代文官上朝﹐簪笔于冠侧﹐以备书录奏事之用。
润文使
[相关解释]
1.即润文官。
1.即润文官。
润文官
[相关解释]
1.为翻译的佛经修饰文字的官员。宋置。
1.为翻译的佛经修饰文字的官员。宋置。
特任
[相关解释]
1.辛亥革命后到解放前,文官官阶分特任﹑简任﹑荐任﹑委任四级。特任是文官的第一级官阶,由大总统或国家主席以特令任命。
1.辛亥革命后到解放前,文官官阶分特任﹑简任﹑荐任﹑委任四级。特任是文官的第一级官阶,由大总统或国家主席以特令任命。
狮子补
[相关解释]
1.旧时官服上缀有狮子图象的徽饰。补,又称补子,指官服的前胸及后背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图象徽饰,是官品的标志。明清两代官服文官绣鸟﹐武官绣兽。"狮子补"为武官二品的标志。
1.旧时官服上缀有狮子图象的徽饰。补,又称补子,指官服的前胸及后背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图象徽饰,是官品的标志。明清两代官服文官绣鸟﹐武官绣兽。"狮子补"为武官二品的标志。
笔帖式
[相关解释]
1.官名。清代于各衙署设置的低级文官。掌理翻译满汉章奏文书。
1.官名。清代于各衙署设置的低级文官。掌理翻译满汉章奏文书。
简任
[相关解释]
民国时期文官的第二等,在特任以下,荐任以上。
民国时期文官的第二等,在特任以下,荐任以上。
紫衫
[相关解释]
1.紫色衣衫。隋时皇帝侍从服用,唐宋时为军校之服。南宋以后,为便于戎事,文官亦服之。见《隋书.礼仪志七》﹑《宋史.舆服志五》。
1.紫色衣衫。隋时皇帝侍从服用,唐宋时为军校之服。南宋以后,为便于戎事,文官亦服之。见《隋书.礼仪志七》﹑《宋史.舆服志五》。
纱帽生
[相关解释]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小生的一种。大都扮演文官。如京剧《玉堂春》中的王金龙等。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小生的一种。大都扮演文官。如京剧《玉堂春》中的王金龙等。
袍笏
[相关解释]
1.朝服和手板。上古自天子以至大夫﹑士人,朝会时皆穿朝服执笏◇世唯品官朝见君王时才服用。 2.泛指官服。 3.借指有品级的文官。
1.朝服和手板。上古自天子以至大夫﹑士人,朝会时皆穿朝服执笏◇世唯品官朝见君王时才服用。 2.泛指官服。 3.借指有品级的文官。
解佩
[相关解释]
1.解下佩带的饰物。 2.佩是古代文官朝服上的饰物,因谓脱去朝服辞官为"解佩"。 3.《汉书.龚遂传》载宣帝任遂为勃海太守,其地因岁饥,多盗劫。遂到任后,劝民务农桑,民有持带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因以称卖牛务农为"解佩"。
1.解下佩带的饰物。 2.佩是古代文官朝服上的饰物,因谓脱去朝服辞官为"解佩"。 3.《汉书.龚遂传》载宣帝任遂为勃海太守,其地因岁饥,多盗劫。遂到任后,劝民务农桑,民有持带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因以称卖牛务农为"解佩"。
铨部
[相关解释]
1.主管盐官吏的部门。唐代文官由吏部铨选﹐武职由兵部铨选。宋初吏部铨选官员﹐仅限州县官及幕。文官少卿﹑监以上中书主之﹐京朝官由审官院主之﹔武官刺史﹑副率以上内职由枢密院主之。至明代﹐文归吏部﹐武归兵部。历代吏部职掌甚重﹐故常以"铨部"指吏部。
1.主管盐官吏的部门。唐代文官由吏部铨选﹐武职由兵部铨选。宋初吏部铨选官员﹐仅限州县官及幕。文官少卿﹑监以上中书主之﹐京朝官由审官院主之﹔武官刺史﹑副率以上内职由枢密院主之。至明代﹐文归吏部﹐武归兵部。历代吏部职掌甚重﹐故常以"铨部"指吏部。
青衫
[相关解释]
1.古时学子所穿之服。 2.借指学子﹑书生。 3.唐制﹐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唐白居易《琵琶引》﹕"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因借指失意的官员。 4.泛指官职卑微。 5.借指微贱者的服色。 6.指仙人。 7.《梁书.侯景传》﹕"自篡立后﹐时着白纱帽﹐而尚披青袍。"后因以"青衫"借指侯景。 8.借指京剧中的正旦。
1.古时学子所穿之服。 2.借指学子﹑书生。 3.唐制﹐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唐白居易《琵琶引》﹕"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因借指失意的官员。 4.泛指官职卑微。 5.借指微贱者的服色。 6.指仙人。 7.《梁书.侯景传》﹕"自篡立后﹐时着白纱帽﹐而尚披青袍。"后因以"青衫"借指侯景。 8.借指京剧中的正旦。
鞭板
[相关解释]
1.马鞭和手板。古代礼制武将执鞭清道和文官执板侍立为见到上官时的礼节。
1.马鞭和手板。古代礼制武将执鞭清道和文官执板侍立为见到上官时的礼节。
龙宾
[相关解释]
1.守墨之神。唐冯贽《云仙杂记.陶家瓶馀事》﹕"玄宗御案墨曰龙香剂。一日﹐见墨上有小道士如蝇而行。上叱之。即呼'万岁'﹐曰﹕'臣即墨之精--黑松使者也。凡世人有文者﹐其墨上皆有龙宾十二。'上神之﹐乃以分赐掌文官。"后因用指名墨。
1.守墨之神。唐冯贽《云仙杂记.陶家瓶馀事》﹕"玄宗御案墨曰龙香剂。一日﹐见墨上有小道士如蝇而行。上叱之。即呼'万岁'﹐曰﹕'臣即墨之精--黑松使者也。凡世人有文者﹐其墨上皆有龙宾十二。'上神之﹐乃以分赐掌文官。"后因用指名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