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46 查到相关本名的内容。
带有本名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且字 [相关解释]
1.古代男子行冠礼后,据本名涵义另立别名称"字"。周制,二十岁后﹑五十岁前但称某甫,谓之"且字"。五十岁后则依排行称某伯某仲等。
乳香 [相关解释]
1.本名熏陆,为橄榄科常绿乔木的凝固树脂。因其滴下成乳头状,故亦称乳头香。为熏香原料,又供药用。
仙都 [相关解释]
1.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2.山名。在今浙江省缙云县。高六百丈,周三百里,本名缙云山。唐神龙初,以此名县。又名丹峰山,天宝七载改今名。道书以为第二十九洞天。
像形夺名 [相关解释]
1.比拟其形状,而讹易本名。
厄台 [相关解释]
1.古迹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南。相传为孔子行经陈蔡断粮处。本名弩台,唐开元九年移孔子庙于基上,故俗称"厄台"。事见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二.开封府》。
含元殿 [相关解释]
1.唐宫殿名。高宗时所建,本名蓬莱宫。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李华曾作《含元殿赋》。参阅《新唐书.李华传》。
四律五论 [相关解释]
1.佛教重要经典。四律一﹑《十诵律》,六十一卷,后秦弗若多罗译;二﹑《四分律》,六十卷,后秦佛陀耶舍译;三﹑《僧祇律》,四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等译;四﹑《五部律》,三十卷,南朝宋佛陀什等译。五论一﹑《毘尼母论》,八卷,本名,《毘尼母经》,失译;二﹑《摩得勒伽论》,十卷,南朝宋伽跋摩译;三﹑《善见论》,十八卷,南朝齐伽跋陀罗译;四﹑《萨婆多论》,九卷,失译;五﹑《明了论》,一卷,南朝陈真谛译。
四腮鲈 [相关解释]
1.鲈鱼的一种,松江名产,本名松江鲈。肉嫩而肥,鲜而无腥,有四腮,故称。
土木堡 [相关解释]
1.地名。在今河北怀来县东。本名统漠镇,唐初高开道所置,后沿误为"土木"。明永乐初置堡。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英宗率军与瓦剌作战,被俘于此,堡毁◇嘉靖﹑隆庆间又曾重修。参见"土木之变"。
垂虹桥 [相关解释]
1.在江苏吴江县东。本名利往桥,因上有垂虹亭,故名。桥有七十二洞,宋庆历八年建。俗名长桥。参阅《嘉庆一统志.苏州府二》。
堂邑 [相关解释]
1.春秋楚地,本名棠。《左传.襄公十四年》"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后属吴,称堂邑。今江苏六合稍西而北。 2.复姓。《史记.大宛列传》有堂邑父。
宗伯 [相关解释]
1.官名。周代六卿之一。掌宗庙祭祀等事,即后世礼部之职。因亦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或宗伯,礼部侍郎为少宗伯。 2.官名『代官名。掌宗室之事。秦时本名宗正,汉元始四年,改名宗伯。 3.称文章学问受人尊崇的大师。 4.复姓『有宗伯凤。见《通志.氏族四》。
宰嚭 [相关解释]
1.即太宰嚭。本名伯嚭,系春秋时楚伯州犁之孙。楚诛伯州犁,伯嚭奔吴,吴以为大夫,后任太宰,故称太宰嚭。
寒山寺 [相关解释]
1.寺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枫桥镇。相传唐诗僧寒山子曾居于此,故名。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宋嘉佑中曾改名普明禅院。
岘山 [相关解释]
1.山名。在湖北襄阳县南。又名岘首山。东临汉水,为襄阳南面要塞。西晋羊祜镇襄阳时,常登此山,置酒吟咏。 2.山名。在浙江湖州市南。本名显山,后避唐中宗(李显)讳,改名岘山。宋苏轼任湖州太守时,曾登此山,有诗云"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我非羊叔子,愧此岘山亭。" 3.山名。在浙江东阳县南。原名三丘山。晋义熙间殷仲文守东阳,常登此山◇人比之羊祜,因亦名岘山。
廉访使者 [相关解释]
1.宋官名。本名走马承受。诸路各一员,隶经略安抚总管司,无事岁一入奏,有边警则不时驰驿上闻。政和六年改为廉访使者。靖康初复旧名。廉,通"覝"。参阅《宋史.职官志七》。
悉达多 [相关解释]
1.梵语。sarva-siddh?rtha(萨婆悉达多)音译的略称。智慧的意思。 2.释迦牟尼为净饭王太子时的本名。亦译作"悉达陀"﹑"悉达"。
摸鱼儿 [相关解释]
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本名《摸鱼子》。双调,一百十六字,押仄声韵。
曩霄 [相关解释]
1.宋代西夏国主名。曩霄本名元昊,宋赐姓赵◇不甘臣宋,于公元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在帝位十一年卒。见《宋史.外国传一.夏国上》◇用为背叛不臣之典。
曲江 [相关解释]
1.水名。指江苏省扬州市南长江的一段。 2.水名。即钱塘江。本名浙江,因潮水经浙山下曲折而东入海,故又名曲江。 3.水名。即曲江池。
本名 [相关解释]
①本来的名字;原来的名字(区别于‘别号、官衔’等)。②给本人起的名儿有些外国人的全名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是父名,第三部分是姓。
李靖(571-649) [相关解释]
唐初军事家。本名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精熟兵法。隋末任马邑郡丞。唐高祖时任行军总管,率军随李孝恭征服萧铣,得岭南地区,任岭南道抚慰大使◇又助李孝恭镇压辅公fe68F鹨寰。太宗时,历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先后击败东突厥、吐谷浑。封卫国公。著有《李卫公兵法》,今佚。
永新 [相关解释]
1.唐玄宗时期宫廷歌伎名。本名许和子,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乐家女。被选入教坊"宜春院"为"内人",遂以其籍贯名。善歌,能变化新声。
汲古阁本 [相关解释]
1.版本名。指明毛晋汲古阁的刻本。也称毛本。参见"汲古阁"。
泰陵 [相关解释]
1.陵名。唐玄宗陵。在陕西省蒲城县东北金粟山。 2.陵名。宋哲宗陵。在河南省巩县西南。本名永泰陵。宋人常称之为泰陵。 3.陵名。明孝宗陵。在北京市昌平县笔架山东南。 4.陵名。清世宗陵。在河北省易县永宁山。
温庭筠(?-866)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人。曾任方城尉,官止国子助教。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所作词大多收入《花间集》。有诗歌《商山早行》、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名篇◇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
渭桥 [相关解释]
1.汉唐时代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梁。东﹑中﹑西共有三座。中渭桥。秦时始置,本名横桥。秦都咸阳,渭南有兴乐宫,渭北有咸阳宫,建此桥以通二宫『更名渭桥。 2.汉唐时代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梁。东﹑中﹑西共有三座。东渭桥『景帝五年建置,故址在今西安市东北灞水﹑泾水合渭水处东侧。 3.汉唐时代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梁。东﹑中﹑西共有三座。西渭桥『建元三年建置,因与长安城便门相对,也叫便桥或便门桥。唐名咸阳桥,其时长安人送客西行多到此相别。
瓷土 [相关解释]
1.本名垩土,也称陶土﹑白土﹑坩子土。今通称高岭土,因出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的高岭山得名,为制造瓷器的原料。
相国寺 [相关解释]
1.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内。本名建国寺,北齐天保六年建。唐睿宗时改名相国寺。
素馨 [相关解释]
1.植物名。本名耶悉茗,佛书作"鬾华"。常绿灌木,初秋开花,花白色,香气清冽,可供观赏。性畏寒,原产印度,后移植于我国南方地区。以其花色白而芳香,故称。
緑意 [相关解释]
1.指春天草木葱翠的气象。 2.词牌名。本名《疏影》,又名《解佩环》。
罗隐(833-910) [相关解释]
唐代文学家。本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余杭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曾十余年考进士不第,后入镇海节度使幕,迁节度判官、给事中。散文小品语言犀利,诗作喜用口语。有《谗书》、《甲乙集》行世,后人辑有《罗昭谏集》。
表字 [相关解释]
在本名之外取的字,以表取名的意义或品性德行刘备,表字玄德。
裕陵 [相关解释]
1.古代帝王陵墓名。(1)金显宗陵。在北京市房山县西北大房山。(2)明英宗陵。在北京市昌平县石门山东,即十三陵的第四陵。(3)清高宗陵,在河北省遵化县西北昌瑞山。 2.宋人对神宗的习惯称呼。神宗陵本名永裕陵,在河南省巩县西南。
西关 [相关解释]
1.关隘名。在今安徽省含山县西南七宝山上﹐隔濡须水与东关对峙。三国时为吴魏间军事要冲。 2.关隘名。在今河南省信阳市西南。本名平靖关﹐与黄岘﹑武阳合称"义阳三关"。平靖在西﹐故习称"西关"。 3.关隘名。指函谷关。 4.关隘名。指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境。
西兴 [相关解释]
1.渡口名。在浙江省萧山市西北。本名固陵﹐相传春秋时越范蠡于此筑城。六朝时为西陵戍﹐五代吴越改名"西兴"。
谢秋娘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镇浙西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亦曰《梦江南》。"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梅》﹐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此词到宋代始为双调﹐又名《安阳好》﹑《梦仙游》﹑《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归塞北》。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参阅《词谱.忆江南》。
避债台 [相关解释]
1.本名謻台,周景王所筑◇因周赧王避债于此,故称。
郎官湖 [相关解释]
1.湖名。本名南湖。在今湖北汉阳。唐李白流放夜郎,与故人尚书郎张谓﹑沔州牧杜公﹑汉阳宰王公,觞于南湖。张请李白为湖标一嘉名,以传不朽,白因举酒酹水,改南湖为郎官湖,并赋《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诗,有句云"四坐醉清光,为欢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参阅本诗序。
郑成功(1624-1662) [相关解释]
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永历帝封为延平郡王。1646年劝阻其父降清不成,起兵抗清。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连年出击粤、江、浙等地。1659年与张煌言合兵,进入长江围攻南京,兵败后退守厦门。1661年,率军在台湾南部登陆,攻克荷兰殖民者的巢穴赤嵌城(今安平)。次年,荷兰总督投降,台湾重归祖国。他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鄯善 [相关解释]
1.古西域国名。本名楼兰。故址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南『昭帝时改称鄯善。
钗头凤 [相关解释]
1.词牌名。本名《撷芳词》﹐因北宋徽宗政和间宫中有撷芳园﹐故名。南宋陆游因无名氏词有"可怜孤似钗头凤"句﹐改题《钗头凤》。又名《折红英》﹑《惜分飞》﹑《玉珑璁》等。陆游《钗头凤》词抒写他对前妻唐氏的眷恋心情。双调六十字﹐末句各用三叠字﹐仄韵。参阅《词谱》卷十。
雷泽 [相关解释]
1.亦作"靬泽"。古泽名。本名雷夏泽。在河南省范县东南接山东省菏泽市界。传说舜帝曾在此捕鱼。 2.借指大舜。 3.神话传说中雷神的居处。 4.古县名。在今山东省鄄城县境内。
青苗钱 [相关解释]
1.唐代赋税名。大历元年﹐诏天下苗一亩征税钱十五﹐以补百官俸钱﹐因国急用﹐当苗青即预征﹐又有地头钱每亩征二十﹐通称"青苗钱"。 2.宋代在青黄未接时发放的农业贷款。(1)宋仁宗时﹐陕西转运使李参在辖区内贷出的钱。《宋史.李参传》"﹝李参﹞部多戍兵,苦食少。参审订其阙,令民自隐度麦粟之赢,先贷以钱,俟谷熟还之官,号'青苗钱'。经数年,廪有羡粮。熙宁青苗法,盖萌于此矣。"(2)宋熙宁二年﹐王安石创青苗之法于青黄不接之际﹐官府贷钱与民。正月放而夏敛﹐五月放而秋敛﹐纳息二分。本名常平钱﹐民间称青苗钱。《宋史.食
青门 [相关解释]
1.汉长安城东南门。本名霸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呼为"青门"或"青城门"。 2.泛指京城东门。 3.泛指退隐之处。 4.汉青门外有霸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见《三辅黄图.桥》◇因以"青门"泛指游冶﹑送别之处。 5.犹东郭﹐东郊。古时为丛葬之处。语本《孟子.离娄下》﹕"卒之东郭墦闲﹐之祭者﹐乞其余。"因借指墓地。 6.指宋时杭州东青门﹐俗呼菜市门。 7.曲名。
青龙寺 [相关解释]
1.古寺名。是中国唐代密宗的根本道场﹐日本真实宗的发源地。初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本名灵感寺。唐景云二年(711年)﹐改名青龙寺。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铁炉庙村北高地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