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本草的内容。
带有本草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丁历
[相关解释]
1.葶苈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葶苈》。
1.葶苈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葶苈》。
七叶一枝花
[相关解释]
1.蚤休的别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通常七枚排成一轮,夏季由叶间抽出花茎,顶开一花,根茎可入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蚤休》。
1.蚤休的别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通常七枚排成一轮,夏季由叶间抽出花茎,顶开一花,根茎可入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蚤休》。
不死草
[相关解释]
1.传说中能使死者复活的仙草。 2.麦门冬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麦门冬》。
1.传说中能使死者复活的仙草。 2.麦门冬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麦门冬》。
丑宝
[相关解释]
1.牛黄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牛黄》。
1.牛黄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牛黄》。
东弞
[相关解释]
1.即东蘠。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东弞》。参见"东蘠"。
1.即东蘠。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东弞》。参见"东蘠"。
东方宿
[相关解释]
1.羊蹄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羊蹄》。
1.羊蹄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羊蹄》。
东海夫人
[相关解释]
1.淡菜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淡菜》。
1.淡菜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淡菜》。
中庭
[相关解释]
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 2.厅堂正中;厅堂之中。 3.庭院;庭院之中。 4.指现代高级旅馆中庭院式的大厅。 5.中草药"百合"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 2.厅堂正中;厅堂之中。 3.庭院;庭院之中。 4.指现代高级旅馆中庭院式的大厅。 5.中草药"百合"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中逢花
[相关解释]
1.百合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1.百合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乌叠泥
[相关解释]
1.乌爹泥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乌爹泥》。
1.乌爹泥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乌爹泥》。
乌犀
[相关解释]
1.犀牛的一种。皮可为甲,角可为器具﹑饰物,又可入药。亦指乌犀的角或其制品。 2.皂荚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皂荚》。
1.犀牛的一种。皮可为甲,角可为器具﹑饰物,又可入药。亦指乌犀的角或其制品。 2.皂荚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皂荚》。
乌金
[相关解释]
1.铁的别称。 2.煤和木炭的别称。 3.墨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墨》。 4.猪的别称。
1.铁的别称。 2.煤和木炭的别称。 3.墨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墨》。 4.猪的别称。
乳腐
[相关解释]
1.乳制食品名。也称乳饼。制法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乳腐》。 2.即豆腐乳。
1.乳制食品名。也称乳饼。制法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乳腐》。 2.即豆腐乳。
五絶
[相关解释]
1.集于一时或一人的五种卓绝的技艺或才德等。(1)指南朝宋杜道鞠弹棊,范悦诗,褚欣远模书,禇胤围棊和徐道度医术。宋文帝称之为天下"五绝"。见《南史.徐文伯传》。(2)指唐秘书省内落星石,薛稷画鹤,贺知章草书,郎馀令画凤,韩公武挟弹中鹤眼。时谓之"五绝"。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郎余令》。(3)指唐虞世南的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唐太宗称之有"五绝"。见《旧唐书.虞世南传》。 2.指缢死﹑溺死﹑压死﹑冻死﹑惊死五种非正常死亡。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主治.五绝》。 3.见"五言絶句"。
1.集于一时或一人的五种卓绝的技艺或才德等。(1)指南朝宋杜道鞠弹棊,范悦诗,褚欣远模书,禇胤围棊和徐道度医术。宋文帝称之为天下"五绝"。见《南史.徐文伯传》。(2)指唐秘书省内落星石,薛稷画鹤,贺知章草书,郎馀令画凤,韩公武挟弹中鹤眼。时谓之"五绝"。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郎余令》。(3)指唐虞世南的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唐太宗称之有"五绝"。见《旧唐书.虞世南传》。 2.指缢死﹑溺死﹑压死﹑冻死﹑惊死五种非正常死亡。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主治.五绝》。 3.见"五言絶句"。
人龙
[相关解释]
1.比喻人中俊杰。 2.蛔虫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蛔虫》。
1.比喻人中俊杰。 2.蛔虫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蛔虫》。
仙人衣
[相关解释]
1.仙人的衣裳。亦用以比喻白色的云气。 2.人胞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一.人胞》。
1.仙人的衣裳。亦用以比喻白色的云气。 2.人胞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一.人胞》。
仙姑
[相关解释]
1.仙女。 2.对女道士的敬称。 3.旧时对从事下神占卜等迷信活动的妇女的称呼。 4.蝼蛄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蝼蛄》。
1.仙女。 2.对女道士的敬称。 3.旧时对从事下神占卜等迷信活动的妇女的称呼。 4.蝼蛄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蝼蛄》。
仙蟾
[相关解释]
1.蛤蚧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蛤蚧》。
1.蛤蚧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蛤蚧》。
众戎
[相关解释]
1.中草药。紫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二.紫参》。
1.中草药。紫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二.紫参》。
佛耳草
[相关解释]
1.草名。鼠曲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鼠曲草》。
1.草名。鼠曲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鼠曲草》。
佛袈裟
[相关解释]
1.胞衣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人胞》。
1.胞衣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人胞》。
佛退
[相关解释]
1.蚕蜕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蚕》。
1.蚕蜕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蚕》。
内虚
[相关解释]
1.中医术语。指饮食消化后被身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足而造成的虚弱。 2.黄芩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黄芩》。
1.中医术语。指饮食消化后被身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足而造成的虚弱。 2.黄芩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黄芩》。
农草
[相关解释]
1.《神农本草经》的略称。泛指医药书籍。
1.《神农本草经》的略称。泛指医药书籍。
农轩
[相关解释]
1.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并称。相传神农氏着《本草》﹑黄帝轩辕氏着《素问》,他们被奉为中国医药之祖。
1.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并称。相传神农氏着《本草》﹑黄帝轩辕氏着《素问》,他们被奉为中国医药之祖。
农録
[相关解释]
1.指《神农本草经》。传说神农氏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疾病,并编录为书。
1.指《神农本草经》。传说神农氏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疾病,并编录为书。
凤翼
[相关解释]
1.凤凰的羽翼。有时指凤凰的纹饰。 2.比喻帝王﹑权贵或珍奇祥瑞的事物。 3.比喻女子的佳偶。 4.古代博戏名。 5.花草名。万莲的别名。 6.花草名。射干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射干》。
1.凤凰的羽翼。有时指凤凰的纹饰。 2.比喻帝王﹑权贵或珍奇祥瑞的事物。 3.比喻女子的佳偶。 4.古代博戏名。 5.花草名。万莲的别名。 6.花草名。射干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射干》。
利如
[相关解释]
1.桔梗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桔梗》。
1.桔梗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桔梗》。
剪春罗
[相关解释]
1.草名。又名剪红罗﹑碎剪罗﹑雄黄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石竹科。叶对生,卵状椭圆形。夏季开花,呈红黄色或朱砂色。生长于我国中部。结实大如豆,内有细子,可入药。亦栽培供观赏。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
1.草名。又名剪红罗﹑碎剪罗﹑雄黄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石竹科。叶对生,卵状椭圆形。夏季开花,呈红黄色或朱砂色。生长于我国中部。结实大如豆,内有细子,可入药。亦栽培供观赏。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
勤母
[相关解释]
1.贝母的异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三.贝母》。
1.贝母的异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三.贝母》。
十剂
[相关解释]
1.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类中医药物和方剂的总称。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十剂》。
1.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类中医药物和方剂的总称。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十剂》。
千里急
[相关解释]
1.药草名。亦称"千里及"﹑"千里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千里及》﹝集解﹞引苏颂曰"千里急﹐生天台山中﹐春生苗﹐秋有花﹐土人采花叶入服药。又筠州有千里光……盖一物也。"明冯梦龙《智囊补.千里急》"问诸左右曰'吾乡有草﹐可作伤色者﹐尔泉地云何?'答曰'此名千里急。'余令取捣碎﹐别涂两人如其处﹐少焉成黑﹐以示两兵﹐两兵愕然﹐遂得奸状。"
1.药草名。亦称"千里及"﹑"千里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千里及》﹝集解﹞引苏颂曰"千里急﹐生天台山中﹐春生苗﹐秋有花﹐土人采花叶入服药。又筠州有千里光……盖一物也。"明冯梦龙《智囊补.千里急》"问诸左右曰'吾乡有草﹐可作伤色者﹐尔泉地云何?'答曰'此名千里急。'余令取捣碎﹐别涂两人如其处﹐少焉成黑﹐以示两兵﹐两兵愕然﹐遂得奸状。"
卤咸
[相关解释]
1.即卤盐。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母.卤咸》。参见"卤盐"。
1.即卤盐。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母.卤咸》。参见"卤盐"。
卷丹
[相关解释]
1.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叶披针形。花下垂,橘红色,上有紫黑色斑点,向外反卷,故名。我国长江下游各地多栽培供观赏。花含芳香油,可提取卷丹花浸膏。地下鳞茎似百合,可供食用,亦供药用。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百合》﹑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蔬.卷丹》。
1.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叶披针形。花下垂,橘红色,上有紫黑色斑点,向外反卷,故名。我国长江下游各地多栽培供观赏。花含芳香油,可提取卷丹花浸膏。地下鳞茎似百合,可供食用,亦供药用。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百合》﹑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蔬.卷丹》。
原禽
[相关解释]
1.雉的别名。 2.指栖息于原野之禽类,如鸡﹑雉﹑燕﹑雀﹑鹌鹑﹑鸽等。别于水离﹑林禽而言。参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
1.雉的别名。 2.指栖息于原野之禽类,如鸡﹑雉﹑燕﹑雀﹑鹌鹑﹑鸽等。别于水离﹑林禽而言。参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
及己
[相关解释]
1.植物名。二月生苗,先开白花,后方生叶三片,状如獐耳,根如细辛,故又名獐耳细辛。喜生山谷阴湿之地。根入药,外用治诸恶疮及皮肤虫痒等。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
1.植物名。二月生苗,先开白花,后方生叶三片,状如獐耳,根如细辛,故又名獐耳细辛。喜生山谷阴湿之地。根入药,外用治诸恶疮及皮肤虫痒等。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
吃力伽
[相关解释]
1.术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术》。
1.术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术》。
吸针石
[相关解释]
1.即磁石。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慈石》。
1.即磁石。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慈石》。
和姑
[相关解释]
1.半夏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半夏》。
1.半夏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半夏》。
和尚菜
[相关解释]
1.植物名。菊科。多年生草本。多生于山林及溪涧,自根丛生小叶,似款冬,果有暗紫色刺毛,可食。见明朱橚《救荒本草》卷三。
1.植物名。菊科。多年生草本。多生于山林及溪涧,自根丛生小叶,似款冬,果有暗紫色刺毛,可食。见明朱橚《救荒本草》卷三。
哈昔泥
[相关解释]
1.中药材阿魏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阿魏》。
1.中药材阿魏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阿魏》。
唐棣
[相关解释]
1.植物名。又称"枎栘"﹑"红栒子"。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按,唐棣古有二说(1)郁李。《论语.子罕》"唐棣之华,偏其反而。"邢昺疏引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唐棣,﹞奥李也。一名雀梅,亦曰车下李,所在山皆有。其华或白或赤;六月中熟,大如李子,可食。"奥李即郁李。(2)白杨类树木。又作"榶棣"。《尔雅.释木》"唐棣,栘。"郭璞注"似白杨,江东呼夫栘。"李时珍谓唐棣亦名枎栘﹑栘杨,是白杨的同类;郁李乃常棣,非唐棣。参阅《本草纲目.木二.枎栘》。
1.植物名。又称"枎栘"﹑"红栒子"。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按,唐棣古有二说(1)郁李。《论语.子罕》"唐棣之华,偏其反而。"邢昺疏引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唐棣,﹞奥李也。一名雀梅,亦曰车下李,所在山皆有。其华或白或赤;六月中熟,大如李子,可食。"奥李即郁李。(2)白杨类树木。又作"榶棣"。《尔雅.释木》"唐棣,栘。"郭璞注"似白杨,江东呼夫栘。"李时珍谓唐棣亦名枎栘﹑栘杨,是白杨的同类;郁李乃常棣,非唐棣。参阅《本草纲目.木二.枎栘》。
商蕀
[相关解释]
1.草名。《尔雅.释草》"髦,颠蕀"晋郭璞注"细叶有刺,蔓生,一名商蕀。《广雅》云'女木也。'"《本草纲目》作"颠棘",谓即天门冬。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天虋冬》。
1.草名。《尔雅.释草》"髦,颠蕀"晋郭璞注"细叶有刺,蔓生,一名商蕀。《广雅》云'女木也。'"《本草纲目》作"颠棘",谓即天门冬。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天虋冬》。
四味果
[相关解释]
1.四味木的果实。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五.附录诸果二十三种》。详"四味木"。
1.四味木的果实。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五.附录诸果二十三种》。详"四味木"。
土黄
[相关解释]
1.指土。古以五行配五色,土色黄,故称。 2.黄土的颜色。 3.一种黄色颜料。 4.中药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土黄》。
1.指土。古以五行配五色,土色黄,故称。 2.黄土的颜色。 3.一种黄色颜料。 4.中药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土黄》。
地丁
[相关解释]
1.土地税和劳役税的合称。旧制田赋分夏税﹑秋粮,丁赋有市民﹑乡民﹑富民﹑佃民﹑客民等,区分为上中下则,清代合而为一。 2.指紫花地丁或蒲公英。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紫花地丁》;又《菜二.蒲公英》。 3.即佃户。参见"地客"。
1.土地税和劳役税的合称。旧制田赋分夏税﹑秋粮,丁赋有市民﹑乡民﹑富民﹑佃民﹑客民等,区分为上中下则,清代合而为一。 2.指紫花地丁或蒲公英。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紫花地丁》;又《菜二.蒲公英》。 3.即佃户。参见"地客"。
地毛
[相关解释]
1.莎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莎草香附子》。 2.指地面上生长的庄稼﹑树木等。
1.莎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莎草香附子》。 2.指地面上生长的庄稼﹑树木等。
地精
[相关解释]
1.《黄庭内景经.百谷》"百谷之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后因以"地精"指百谷。 2.大地的灵气。 3.人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人参》。 4.何首乌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何首乌》。
1.《黄庭内景经.百谷》"百谷之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后因以"地精"指百谷。 2.大地的灵气。 3.人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人参》。 4.何首乌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何首乌》。
地耳
[相关解释]
1.古谓大地的耳朵。 2.葛仙米的俗称。藻类。可供食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以四川产者最为著名。 3.一种地衣类植物。可食用。产于我国中部和东南沿海一带,以湖北﹑安徽两省产量最高。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五.地耳》。
1.古谓大地的耳朵。 2.葛仙米的俗称。藻类。可供食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以四川产者最为著名。 3.一种地衣类植物。可食用。产于我国中部和东南沿海一带,以湖北﹑安徽两省产量最高。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五.地耳》。
地肤
[相关解释]
1.通称"扫帚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多分枝,叶线状披针形,开黄绿色小花,茎可做扫帚。果实叫地肤子,扁圆形,有翅,可入中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地肤》。
1.通称"扫帚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多分枝,叶线状披针形,开黄绿色小花,茎可做扫帚。果实叫地肤子,扁圆形,有翅,可入中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地肤》。
地节
[相关解释]
1.中药玉竹的别名。亦称萎蕤。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萎蕤》。 2.中药地骨皮的别名。
1.中药玉竹的别名。亦称萎蕤。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萎蕤》。 2.中药地骨皮的别名。
地芝
[相关解释]
1.灵芝的一种。古人以芝为瑞草,谓服食可成仙。 2.冬瓜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三.冬瓜》。
1.灵芝的一种。古人以芝为瑞草,谓服食可成仙。 2.冬瓜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三.冬瓜》。
地衣
[相关解释]
1.即地毯。 2.低等植物的一类。植物体是菌和藻的共生体,种类很多,生长在地面﹑树皮或岩石上,特别能耐干﹑寒。 3.车前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车前》。
1.即地毯。 2.低等植物的一类。植物体是菌和藻的共生体,种类很多,生长在地面﹑树皮或岩石上,特别能耐干﹑寒。 3.车前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车前》。
地锦
[相关解释]
1.中草药名。又称"斑地锦"﹑"奶浆草"。全草入药,有利尿﹑通乳汁﹑止血等功效。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地锦》。 2.即爬山虎。落叶藤本植物。可供观赏。根﹑茎入药,有祛风活血的作用。 3.地黄的别名。
1.中草药名。又称"斑地锦"﹑"奶浆草"。全草入药,有利尿﹑通乳汁﹑止血等功效。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地锦》。 2.即爬山虎。落叶藤本植物。可供观赏。根﹑茎入药,有祛风活血的作用。 3.地黄的别名。
坚蚕
[相关解释]
1.蚯蚓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蚯蚓》。
1.蚯蚓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蚯蚓》。
垩灰
[相关解释]
1.石灰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石灰》。
1.石灰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石灰》。
夜合
[相关解释]
1.合欢的别名。 2.向日莲的别名。 3.花名。详"夜合花"。 4.药用植物何首乌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何首乌》。
1.合欢的别名。 2.向日莲的别名。 3.花名。详"夜合花"。 4.药用植物何首乌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何首乌》。
天龙
[相关解释]
1.天上的龙。 2.佛教语。谓诸天与龙神。 3.房宿第三星之名。 4.山名。在山西省太原县境。产硫磺。山壁有北魏拓跋氏所造凹形佛像﹐是美术雕刻史上有价值的杰作。 5.蜈蚣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部.蜈蚣》。
1.天上的龙。 2.佛教语。谓诸天与龙神。 3.房宿第三星之名。 4.山名。在山西省太原县境。产硫磺。山壁有北魏拓跋氏所造凹形佛像﹐是美术雕刻史上有价值的杰作。 5.蜈蚣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部.蜈蚣》。
太和汤
[相关解释]
1.亦作"大和汤"。即酒。 2.谓沸水。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二.热汤》。
1.亦作"大和汤"。即酒。 2.谓沸水。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二.热汤》。
姑获
[相关解释]
1.传说中鸟名。相传为产妇所化,正月夜出现,其声似小儿泣,喜取人女子养之,至有小儿之家,即以血点其衣为志;或说鸟落尘于儿衣中,可令儿病,也叫"鬼鸟"﹑"女鸟"﹑"夜行游女"。参阅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羽篇》﹑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姑获鸟》。
1.传说中鸟名。相传为产妇所化,正月夜出现,其声似小儿泣,喜取人女子养之,至有小儿之家,即以血点其衣为志;或说鸟落尘于儿衣中,可令儿病,也叫"鬼鸟"﹑"女鸟"﹑"夜行游女"。参阅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羽篇》﹑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姑获鸟》。
子鱼
[相关解释]
1.鲻鱼的别名。宋王得臣《麈史·诗话》"闽中鲜食最珍者,所谓子鱼者也。长七八寸,阔二三寸许,剖之子满腹,冬月正其佳时。莆田迎仙镇乃其出处。"宋梅尧臣《和答韩子华饷子鱼》"南方海物难具名,子鱼珍美无与并。"宋叶适《送王通判》诗"水有子鱼山荔枝,借我箸食前筹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鲻鱼》"鲻,色缁黑,故名。粤人讹为子鱼。"一说,为稻田中鱼。
1.鲻鱼的别名。宋王得臣《麈史·诗话》"闽中鲜食最珍者,所谓子鱼者也。长七八寸,阔二三寸许,剖之子满腹,冬月正其佳时。莆田迎仙镇乃其出处。"宋梅尧臣《和答韩子华饷子鱼》"南方海物难具名,子鱼珍美无与并。"宋叶适《送王通判》诗"水有子鱼山荔枝,借我箸食前筹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鲻鱼》"鲻,色缁黑,故名。粤人讹为子鱼。"一说,为稻田中鱼。
孩儿茶
[相关解释]
1.药茶名。又名乌爹泥﹑乌垒泥。能清上膈热,化痰生津,止血去湿,生肌定痛,疗一切疮疡。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乌爹泥》。
1.药茶名。又名乌爹泥﹑乌垒泥。能清上膈热,化痰生津,止血去湿,生肌定痛,疗一切疮疡。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乌爹泥》。
封垤
[相关解释]
1.坟状隆起的小土堆。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蚁》"﹝蚁﹞壅土成封﹐曰蚁封﹐以及蚁垤﹑蚁塿﹑蚁冢﹐状其如封﹑垤﹑塿﹑冢也。"
1.坟状隆起的小土堆。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蚁》"﹝蚁﹞壅土成封﹐曰蚁封﹐以及蚁垤﹑蚁塿﹑蚁冢﹐状其如封﹑垤﹑塿﹑冢也。"
屈人
[相关解释]
1.使人屈服。 2.受委屈的人。 3.蒺藜的别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蒺藜》。
1.使人屈服。 2.受委屈的人。 3.蒺藜的别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蒺藜》。
山姜
[相关解释]
1.姜科。多年生常绿草本。其根﹑种子和花均可供药用。 2.术的别名。参阅《尔雅.释草》宋邢昺疏﹑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术》。 3.杜若的别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杜若》。
1.姜科。多年生常绿草本。其根﹑种子和花均可供药用。 2.术的别名。参阅《尔雅.释草》宋邢昺疏﹑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术》。 3.杜若的别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杜若》。
山栀
[相关解释]
1.即栀子。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白色芳香,果可作染料或入药。参阅《广群芳谱.花谱十七.卮子》﹑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三.卮子》。
1.即栀子。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白色芳香,果可作染料或入药。参阅《广群芳谱.花谱十七.卮子》﹑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三.卮子》。
山橘
[相关解释]
1.山中之橘。 2.金橘的别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金橘》。
1.山中之橘。 2.金橘的别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金橘》。
山茄子
[相关解释]
1.曼陀罗花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曼陀罗花》。
1.曼陀罗花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曼陀罗花》。
山茱萸
[相关解释]
1.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叶狭卵形,对生。花小,黄色,早春先叶开花∷果椭圆形,红色,中医以果肉入药,称"山萸肉",能温补肝肾﹑固精敛汗。园林中多有栽培,供观赏。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山茱萸》。
1.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叶狭卵形,对生。花小,黄色,早春先叶开花∷果椭圆形,红色,中医以果肉入药,称"山萸肉",能温补肝肾﹑固精敛汗。园林中多有栽培,供观赏。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山茱萸》。
山豆根
[相关解释]
1.常绿灌木。叶互生,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小叶卵圆形。花白色蝶形。荚果紫黑色。根可入药,有解热消炎的作用。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山豆根》。
1.常绿灌木。叶互生,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小叶卵圆形。花白色蝶形。荚果紫黑色。根可入药,有解热消炎的作用。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山豆根》。
常棣
[相关解释]
1.木名。《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序"常棣,燕兄弟也。"后因以常棣喻兄弟。《新唐书.吴兢传》"伏愿陛下全常棣之恩,慰罔极之心。"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常棣之华',《小雅》第四篇,宴兄弟之诗也。'唐棣之华',逸诗也。今人论兄弟事,多引棠棣为言。而因常误唐,间有书唐棣者。及考《尔雅》诸书,乃知常棣,棣也,子如樱桃,可食;唐棣,栘也,似白杨,凡木之华,皆先合而后开,惟此花先开而后合,故曰偏其反,而反则不亲矣,岂可以比兄弟乎?"一说即郁李。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
1.木名。《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序"常棣,燕兄弟也。"后因以常棣喻兄弟。《新唐书.吴兢传》"伏愿陛下全常棣之恩,慰罔极之心。"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常棣之华',《小雅》第四篇,宴兄弟之诗也。'唐棣之华',逸诗也。今人论兄弟事,多引棠棣为言。而因常误唐,间有书唐棣者。及考《尔雅》诸书,乃知常棣,棣也,子如樱桃,可食;唐棣,栘也,似白杨,凡木之华,皆先合而后开,惟此花先开而后合,故曰偏其反,而反则不亲矣,岂可以比兄弟乎?"一说即郁李。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
应条
[相关解释]
1.谓所犯合乎禁令。 2.蛴螬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蛴螬》。
1.谓所犯合乎禁令。 2.蛴螬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蛴螬》。
弃杖草
[相关解释]
1.中药淫羊藿的别名。谓老人服用此药,可以丢掉拐杖,故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淫羊藿》。
1.中药淫羊藿的别名。谓老人服用此药,可以丢掉拐杖,故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淫羊藿》。
引经
[相关解释]
1.援引经文﹑经义。 2.相传龟鹤能运气于任脉,故长寿。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鹤》。 3.中医称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到达某一经脉的作用。
1.援引经文﹑经义。 2.相传龟鹤能运气于任脉,故长寿。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鹤》。 3.中医称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到达某一经脉的作用。
忠果
[相关解释]
1.忠诚而果敢。 2.橄榄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橄榄》。
1.忠诚而果敢。 2.橄榄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橄榄》。
思仲
[相关解释]
1.杜仲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杜仲》。
1.杜仲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杜仲》。
恶实
[相关解释]
1.牛蒡子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恶实》。
1.牛蒡子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恶实》。
悬刀
[相关解释]
1.弩牙下部如刀形的零件。 2.见"悬刀梦"。 3.皂荚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皂荚》。
1.弩牙下部如刀形的零件。 2.见"悬刀梦"。 3.皂荚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皂荚》。
悬石
[相关解释]
1.药名。为络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络石》。 2.药名。生于冢中。 3.古时防守之具。 4.岩洞中倒挂之石。一般称为石钟乳。 5.见"悬石程书"。
1.药名。为络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络石》。 2.药名。生于冢中。 3.古时防守之具。 4.岩洞中倒挂之石。一般称为石钟乳。 5.见"悬石程书"。
悬针
[相关解释]
1.书法中称竖画的名词之一。凡竖画下端出锋的,其锋如针之悬,故称"悬针" 2.蝌蚪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蝌蚪》。
1.书法中称竖画的名词之一。凡竖画下端出锋的,其锋如针之悬,故称"悬针" 2.蝌蚪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蝌蚪》。
惟那木
[相关解释]
1.南烛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南烛》。
1.南烛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南烛》。
戎菽
[相关解释]
1.亦作"戎叔"。 2.山戎所种植的一种豆科植物。大豆。《管子.戒》"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诗.大雅.生民》"蓺之荏菽"毛传"荏菽,戎菽也。"郑玄笺"戎菽,大豆也。"一说为胡豆,蚕豆。《尔雅.释草》"戎叔,谓之荏菽。"郭璞注"即胡豆也。"或谓戎菽﹑胡豆皆豌豆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劐.谷三.豌豆》。
1.亦作"戎叔"。 2.山戎所种植的一种豆科植物。大豆。《管子.戒》"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诗.大雅.生民》"蓺之荏菽"毛传"荏菽,戎菽也。"郑玄笺"戎菽,大豆也。"一说为胡豆,蚕豆。《尔雅.释草》"戎叔,谓之荏菽。"郭璞注"即胡豆也。"或谓戎菽﹑胡豆皆豌豆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劐.谷三.豌豆》。
排风
[相关解释]
1.迎风,顶风。 2.中药白英的别名。以其能祛除风痹,故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白英》。
1.迎风,顶风。 2.中药白英的别名。以其能祛除风痹,故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白英》。
支兰
[相关解释]
1.指人体的脉络。 2.毒草狼牙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狼牙》。
1.指人体的脉络。 2.毒草狼牙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狼牙》。
文官果
[相关解释]
1.果名。产于我国北方﹐花美丽﹐供观赏﹐果形如螺﹐味甚甘﹐也可榨油。传说其树从河中浮来﹐有文林郎拾得种之﹐故名。参阅明谢肇渏《五杂俎.物部三》﹑清吴伟业《文官果》诗题注引陈藏器《本草拾遗》。
1.果名。产于我国北方﹐花美丽﹐供观赏﹐果形如螺﹐味甚甘﹐也可榨油。传说其树从河中浮来﹐有文林郎拾得种之﹐故名。参阅明谢肇渏《五杂俎.物部三》﹑清吴伟业《文官果》诗题注引陈藏器《本草拾遗》。
文烛
[相关解释]
1.灌木名。南烛之赤者。生江东。株高三五尺﹐叶类苦楝而小﹐冬生红子作穗。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南烛》。
1.灌木名。南烛之赤者。生江东。株高三五尺﹐叶类苦楝而小﹐冬生红子作穗。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南烛》。
文蛤
[相关解释]
1.一种软体动物。壳略呈三角形﹐表面光滑﹐有斑纹﹐生活在沿海泥沙中﹐肉可食。又名花蛤。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文蛤》。
1.一种软体动物。壳略呈三角形﹐表面光滑﹐有斑纹﹐生活在沿海泥沙中﹐肉可食。又名花蛤。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文蛤》。
斑珠藤
[相关解释]
1.藤之一种,生山谷中,其种子如珠而斑。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附录.斑珠藤》。
1.藤之一种,生山谷中,其种子如珠而斑。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附录.斑珠藤》。
斗雪红
[相关解释]
1.亦作"斗雪红"。 2.月季花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月季花》。
1.亦作"斗雪红"。 2.月季花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月季花》。
方溃
[相关解释]
1.青蒿的别称。参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青蒿》。
1.青蒿的别称。参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青蒿》。
旁其
[相关解释]
1.乌药的别名。树生似茶﹐高丈余。色黑。根﹑叶皆有香气。其叶状似鳑魮鲫鱼﹐故俗呼为鳑魮树。方音讹误为旁其。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乌药》。
1.乌药的别名。树生似茶﹐高丈余。色黑。根﹑叶皆有香气。其叶状似鳑魮鲫鱼﹐故俗呼为鳑魮树。方音讹误为旁其。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乌药》。
无灰木
[相关解释]
1.不灰木的别称。指石棉一类耐燃的矿物。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不灰木》。
1.不灰木的别称。指石棉一类耐燃的矿物。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不灰木》。
无颠
[相关解释]
1.中药薇衔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薇衔》。
1.中药薇衔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薇衔》。
日及
[相关解释]
1.木槿的别名。《尔雅.释草》"椴﹐木槿;榇﹐木槿"晋郭璞注"或呼日及﹐亦曰王蒸。"《文选.陆机》"譬日及之在条﹐恒虽尽而弗悟。"李周翰注"日及﹐木槿华也﹐朝荣夕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木槿》"此花朝开暮落﹐故名日及。"一说﹐朝菌的别名。
1.木槿的别名。《尔雅.释草》"椴﹐木槿;榇﹐木槿"晋郭璞注"或呼日及﹐亦曰王蒸。"《文选.陆机》"譬日及之在条﹐恒虽尽而弗悟。"李周翰注"日及﹐木槿华也﹐朝荣夕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木槿》"此花朝开暮落﹐故名日及。"一说﹐朝菌的别名。
映日果
[相关解释]
1.无花果的别名。即佛书中的优昙钵树。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无花果》。
1.无花果的别名。即佛书中的优昙钵树。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无花果》。
木奴
[相关解释]
1.《三国志.吴志.孙休传》"丹阳太守李衡"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李衡﹞于武陵龙阳泛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吴末,衡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家道殷足。'"后因称柑橘树为"木奴"。 2.指柑橘的果实。 3.泛称果树和其它具有经济价值的树木。 4.柯树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柯树》。
1.《三国志.吴志.孙休传》"丹阳太守李衡"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李衡﹞于武陵龙阳泛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吴末,衡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家道殷足。'"后因称柑橘树为"木奴"。 2.指柑橘的果实。 3.泛称果树和其它具有经济价值的树木。 4.柯树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柯树》。
木槵子
[相关解释]
1.亦作"木患子"。 2.高大乔木,枝叶似椿,果实和皮可制澡药,去垢同于肥皂。果核圆而坚,黑如漆珠,可作念珠。又名油珠子﹑菩提子﹑无患子。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无患子》。 3.指此种植物的果核或果实。 4.借指念珠。
1.亦作"木患子"。 2.高大乔木,枝叶似椿,果实和皮可制澡药,去垢同于肥皂。果核圆而坚,黑如漆珠,可作念珠。又名油珠子﹑菩提子﹑无患子。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无患子》。 3.指此种植物的果核或果实。 4.借指念珠。
木珊瑚
[相关解释]
1.枳椇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枳椇》。
1.枳椇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枳椇》。
末药
[相关解释]
1.没药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没药》。
1.没药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没药》。
本草
[相关解释]
1.《神农本草经》的省称,古代著名药书。因所记各药以草类为多,故称《本草》。《本草》之名始见于《汉书.平帝纪》,而《汉书.艺文志》未见着录。至南朝梁阮孝绪《七录》始着录《神农本草经》,共收药三百六十五种;陶弘景又增三百六十五种,为《名医别录》。唐显庆中苏恭﹑长孙无忌等修定《本草》,又增药一百十四种,为《唐本草》。宋嘉佑中掌禹锡等复增药八十二种,为《嘉佑补注本草》﹔政和中曹孝忠等修定为《政和重修经史证类本草》。至明,李时珍荟萃众说,考订谬误,删繁补阙,着《本草纲目》五十二卷,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方一
1.《神农本草经》的省称,古代著名药书。因所记各药以草类为多,故称《本草》。《本草》之名始见于《汉书.平帝纪》,而《汉书.艺文志》未见着录。至南朝梁阮孝绪《七录》始着录《神农本草经》,共收药三百六十五种;陶弘景又增三百六十五种,为《名医别录》。唐显庆中苏恭﹑长孙无忌等修定《本草》,又增药一百十四种,为《唐本草》。宋嘉佑中掌禹锡等复增药八十二种,为《嘉佑补注本草》﹔政和中曹孝忠等修定为《政和重修经史证类本草》。至明,李时珍荟萃众说,考订谬误,删繁补阙,着《本草纲目》五十二卷,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