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 查到相关校理的内容。
带有校理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书筵
[相关解释]
1.谓校理书籍之席位。
1.谓校理书籍之席位。
侍讲学士
[相关解释]
1.官名。唐始设,初属集贤殿书院,职司撰集文章﹑校理经籍。宋时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如邢昺以国子祭酒为侍讲学士。属翰林学士院。元明清翰林院均置此职,讲论文史,甚为清显。
1.官名。唐始设,初属集贤殿书院,职司撰集文章﹑校理经籍。宋时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如邢昺以国子祭酒为侍讲学士。属翰林学士院。元明清翰林院均置此职,讲论文史,甚为清显。
启发
[相关解释]
①开导指点,使产生联想并有所领悟启发式教学|这番话对我很有启发。②阐明;阐释启发篇章,校理秘文。
①开导指点,使产生联想并有所领悟启发式教学|这番话对我很有启发。②阐明;阐释启发篇章,校理秘文。
弘文馆
[相关解释]
1.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避太子李弘名,改曰昭文馆。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仍改弘文馆。因学生出身贵族,不专经业,开元以后,令依国子监生例考试,惟帖经减半。明初亦设弘文馆,不久即废。宣德间,复建弘文阁,不久并入文渊阁。
1.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避太子李弘名,改曰昭文馆。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仍改弘文馆。因学生出身贵族,不专经业,开元以后,令依国子监生例考试,惟帖经减半。明初亦设弘文馆,不久即废。宣德间,复建弘文阁,不久并入文渊阁。
斠紬
[相关解释]
1.犹校理。
1.犹校理。
校书
[相关解释]
1.校勘书籍。 2.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员『有校书郎中,三国魏始置秘书校书郎,隋﹑唐等都设此官,属秘书省。 3.唐胡曾《赠薛涛》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薛涛,蜀中能诗文的名妓,时称女校书◇因以"女校书"为妓女的雅称。亦省称"校书"。
1.校勘书籍。 2.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员『有校书郎中,三国魏始置秘书校书郎,隋﹑唐等都设此官,属秘书省。 3.唐胡曾《赠薛涛》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薛涛,蜀中能诗文的名妓,时称女校书◇因以"女校书"为妓女的雅称。亦省称"校书"。
校书部
[相关解释]
1.古代指国家校理藏书之所。
1.古代指国家校理藏书之所。
校叙
[相关解释]
1.校理补叙。
1.校理补叙。
校理
[相关解释]
1.校勘整理。 2.论理,讲理。 3.审察治理。 4.古代官名。执掌校勘整理宫廷藏书。唐置集贤殿校理,宋因之。元﹑明废。清置文渊阁校理,掌注册点验。
1.校勘整理。 2.论理,讲理。 3.审察治理。 4.古代官名。执掌校勘整理宫廷藏书。唐置集贤殿校理,宋因之。元﹑明废。清置文渊阁校理,掌注册点验。
金根
[相关解释]
1.见"金根车"。 2.唐李绰《尚书故实》﹕"昌黎生者﹐名父子也﹐虽教有义方﹐而性颇暗劣。尝为集贤校理﹐史传中有说金根车处﹐皆臆断之﹐曰﹕'岂其误欤?必金银车。'悉改根字为银字。至除拾遗﹐果为谏院不受。俄有以故人子悯之者﹐因辟为鹿门从事。"后因以"金根"为文字遭谬改之典。
1.见"金根车"。 2.唐李绰《尚书故实》﹕"昌黎生者﹐名父子也﹐虽教有义方﹐而性颇暗劣。尝为集贤校理﹐史传中有说金根车处﹐皆臆断之﹐曰﹕'岂其误欤?必金银车。'悉改根字为银字。至除拾遗﹐果为谏院不受。俄有以故人子悯之者﹐因辟为鹿门从事。"后因以"金根"为文字遭谬改之典。
集贤殿
[相关解释]
1.唐宫殿名。开元中置。于殿内设书院﹐置学士﹑直学士﹐以宰相为知院事﹐有修撰﹑校理等官﹐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 2.指集贤殿书院。
1.唐宫殿名。开元中置。于殿内设书院﹐置学士﹑直学士﹐以宰相为知院事﹐有修撰﹑校理等官﹐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 2.指集贤殿书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