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2 查到相关正项的内容。
带有正项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底一面 [相关解释]
1.表面和私下。常指行贿时的正项和门包。
余息 [相关解释]
1.犹残喘;残生。 2.指正项利息以外的一种附加利息。
加派 [相关解释]
1.正项以外增收的赋税。 2.增派,多派。
平余 [相关解释]
1.清代地方政府上缴正项钱粮时另给户部的部分。一般来源于赋税的加派,亦有另立名目加征的。清初各省解缴户部税银,每一千两随解平馀银二十五两,称随平陋规。其后,户部与地方官吏协议共同分肥,解部减一半,馀归地方。乾隆元年,明文规定平馀银分给各部院官吏作为补助费,称"养廉"。乾隆二年,四川省在火耗羡馀外,每银百两提解六钱,名平馀,充各衙门使用。有的地方官吏收税时加重戥子称银,所得溢额银两亦名平馀。
捐纳 [相关解释]
1.捐资纳粟换取官职﹑官衔。此制起于秦汉,称纳粟。清中叶后大盛,称为捐纳。朝廷视为正项收入,明订价格行之,加剧吏治腐败,成为一大弊政。
杂支 [相关解释]
1.正项之外的零碎开支。
杂费 [相关解释]
1.正项开支以外的零碎费用。 2.学校为杂项开支而向学生收的费用。
桩科 [相关解释]
1.正项赋税外增加的税捐。
正数 [相关解释]
1.古称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合天地之数五十五谓之正数。 2.正额,正式规定的数。 3.谓正项收入之数。 4.数学名词。指大于零的数。对负数而言。
正项 [相关解释]
1.正税。 2.正式的项目;正规的项目。
火耗 [相关解释]
1.指铸造钱币时金属的损耗。 2.元代于产金地征税时,往往多于应征数,以为铸币时的损耗。明清时指赋税正项之外加征的税额。
科配 [相关解释]
1.谓官府摊派正项赋税外的临时加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