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4 查到相关武功的内容。
带有武功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七德
[相关解释]
1.指武功的七种德行。 2.指文治的七种德行。 3.指诗歌的七种特性。 4.隋唐时舞名。又乐曲名。
1.指武功的七种德行。 2.指文治的七种德行。 3.指诗歌的七种特性。 4.隋唐时舞名。又乐曲名。
万人敌
[相关解释]
①能敌万人的兵法或谋略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②指勇力和武功可敌万人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
①能敌万人的兵法或谋略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②指勇力和武功可敌万人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
下腰
[相关解释]
1.将钱财装进腰包。 2.弯腰。比喻屈服。 3.武功锻炼的一种动作,上身尽力向后弯曲。
1.将钱财装进腰包。 2.弯腰。比喻屈服。 3.武功锻炼的一种动作,上身尽力向后弯曲。
世宗
[相关解释]
1.帝王的庙号之一。言其文治武功为一世之宗。
1.帝王的庙号之一。言其文治武功为一世之宗。
丹徒布衣
[相关解释]
1.借指平民。晋诸葛长民,有武功,历官显要。曾督青扬二州诸军事,领青州刺史,又领晋陵太守,镇丹徒。长民骄纵贪侈,不恤政事,所在残虐,为百姓所苦。常惧刘裕绳之以法,乃叹曰"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机危。今日欲为丹徒布衣,岂可得也!"后果为刘裕所杀。见《晋书.诸葛长民传》。 2.指南朝宋刘穆之。穆之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居京口(丹徒),少时家贫,常就岳家乞食。一日食饱求槟榔,其妻兄弟戏之曰"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须此?"及穆之为丹阳尹,召妻兄弟饮,至醉饱,令厨人以金盘盛槟榔一斛进之。见《南史.刘穆之传》
1.借指平民。晋诸葛长民,有武功,历官显要。曾督青扬二州诸军事,领青州刺史,又领晋陵太守,镇丹徒。长民骄纵贪侈,不恤政事,所在残虐,为百姓所苦。常惧刘裕绳之以法,乃叹曰"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机危。今日欲为丹徒布衣,岂可得也!"后果为刘裕所杀。见《晋书.诸葛长民传》。 2.指南朝宋刘穆之。穆之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居京口(丹徒),少时家贫,常就岳家乞食。一日食饱求槟榔,其妻兄弟戏之曰"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须此?"及穆之为丹阳尹,召妻兄弟饮,至醉饱,令厨人以金盘盛槟榔一斛进之。见《南史.刘穆之传》
乐卿
[相关解释]
1.汉武功爵名。 2.唐及唐以后太常卿的别称。
1.汉武功爵名。 2.唐及唐以后太常卿的别称。
买复
[相关解释]
1.谓平民纳资可以免除徭役『制,爵位到五大夫,武功爵到千夫可免除徭役。复,免除徭役。
1.谓平民纳资可以免除徭役『制,爵位到五大夫,武功爵到千夫可免除徭役。复,免除徭役。
京观
[相关解释]
1.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
1.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
作武
[相关解释]
1.建树武功。
1.建树武功。
侠术
[相关解释]
1.指侠客的本领,如武功及抑强扶弱的办法等。
1.指侠客的本领,如武功及抑强扶弱的办法等。
公士
[相关解释]
1.在官之士;公家之士。 2.公正之士。 3.武功爵名。战国时秦商鞅变法﹐制订二十等爵﹐用以奖励军功﹐"公士"是其中最低者﹐仅高于士卒『同秦制◇代亦或沿用。 4.复姓『有公士不害。见《通志.氏族四》。
1.在官之士;公家之士。 2.公正之士。 3.武功爵名。战国时秦商鞅变法﹐制订二十等爵﹐用以奖励军功﹐"公士"是其中最低者﹐仅高于士卒『同秦制◇代亦或沿用。 4.复姓『有公士不害。见《通志.氏族四》。
军功
[相关解释]
战功;武功~章。
战功;武功~章。
十全
[相关解释]
1.谓治病十治十愈。 2.谓有十分把握。 3.完美无缺。 4.十倍。 5.清乾隆帝自称所建武功的十个方面。
1.谓治病十治十愈。 2.谓有十分把握。 3.完美无缺。 4.十倍。 5.清乾隆帝自称所建武功的十个方面。
卫所
[相关解释]
1.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数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各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都司),统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分别管辖。清初亦沿袭。
1.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数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各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都司),统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分别管辖。清初亦沿袭。
卫霍
[相关解释]
1.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皆以武功着称,后世并称"卫霍"。
1.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皆以武功着称,后世并称"卫霍"。
右武
[相关解释]
1.崇尚武功。
1.崇尚武功。
圣武
[相关解释]
1.圣明英武。旧时称颂帝王之词。 2.指圣明而有武功的君主。
1.圣明英武。旧时称颂帝王之词。 2.指圣明而有武功的君主。
壁记
[相关解释]
1.嵌在墙上的碑记。 2.州县官署也有壁记。如唐柳宗元有《武功县丞壁记》﹑《馆驿使壁记》等。
1.嵌在墙上的碑记。 2.州县官署也有壁记。如唐柳宗元有《武功县丞壁记》﹑《馆驿使壁记》等。
提刀弄斧
[相关解释]
1.泛指武功之事。
1.泛指武功之事。
文德
[相关解释]
1.指礼乐教化。与"武功"相对。 2.写文章的道德。
1.指礼乐教化。与"武功"相对。 2.写文章的道德。
文武
[相关解释]
1.文德与武功;文治与武事。 2.特指武事﹑军事。 3.文才和武略。 4.文臣和武将﹐文武官员。 5.犹言温猛。指文火和武火。 6.周文王与周武王。
1.文德与武功;文治与武事。 2.特指武事﹑军事。 3.文才和武略。 4.文臣和武将﹐文武官员。 5.犹言温猛。指文火和武火。 6.周文王与周武王。
文治武力
[相关解释]
1.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语本《礼记.祭法》"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
1.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语本《礼记.祭法》"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
文经武纬
[相关解释]
1.谓文事武功都很出色。 2.菊花的一种。见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
1.谓文事武功都很出色。 2.菊花的一种。见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
有邰
[相关解释]
1.古国名。姜姓﹐炎帝之后。周代后稷母姜嫄﹐为有邰氏女。故址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有﹐词头。
1.古国名。姜姓﹐炎帝之后。周代后稷母姜嫄﹐为有邰氏女。故址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有﹐词头。
标客
[相关解释]
1.即镖客。旧时受雇以保护人财安全的有武功的人。
1.即镖客。旧时受雇以保护人财安全的有武功的人。
止戈为武
[相关解释]
1."武"字从"止"从"戈"。意谓能平息战乱,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
1."武"字从"止"从"戈"。意谓能平息战乱,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
武乐
[相关解释]
1.颂扬武功的舞乐。同"文乐"相对。
1.颂扬武功的舞乐。同"文乐"相对。
武会
[相关解释]
1.旧称祭神赛会时所组织的杂技表演活动。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极为盛兴。内容有狮子﹑开路﹑杠子﹑少林﹑双石头等,皆以武功胜。
1.旧称祭神赛会时所组织的杂技表演活动。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极为盛兴。内容有狮子﹑开路﹑杠子﹑少林﹑双石头等,皆以武功胜。
武军
[相关解释]
1.古代战争中,战胜者为炫耀武功,收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垒。 2.军队;武力。
1.古代战争中,战胜者为炫耀武功,收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垒。 2.军队;武力。
武剧
[相关解释]
1.以武功为主的戏。亦以喻战争场面。
1.以武功为主的戏。亦以喻战争场面。
武功
[相关解释]
1.军事方面的功绩。 2.指武事。 3.指武力。 4.武术功夫。
1.军事方面的功绩。 2.指武事。 3.指武力。 4.武术功夫。
武功体
[相关解释]
1.唐诗人姚合,曾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所作诗篇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喜为五律,刻意求工。其诗为南宋永嘉四灵和江湖派所师法,称为"武功体"。
1.唐诗人姚合,曾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所作诗篇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喜为五律,刻意求工。其诗为南宋永嘉四灵和江湖派所师法,称为"武功体"。
武功爵
[相关解释]
1.汉武帝时,为筹集军费,令民买爵而设的赏官之称。
1.汉武帝时,为筹集军费,令民买爵而设的赏官之称。
武守
[相关解释]
1.守卫武库。 2.可执守的武功。
1.守卫武库。 2.可执守的武功。
武宫
[相关解释]
1.习武的处所。 2.收葬敌军尸体以显示武功的高垒。 3.庙名。鲁武公庙。 4.庙名。晋武公庙。
1.习武的处所。 2.收葬敌军尸体以显示武功的高垒。 3.庙名。鲁武公庙。 4.庙名。晋武公庙。
武戏
[相关解释]
1.古代球鞠﹑骑射﹑手搏角力等游戏。 2.以武功为主的戏。与"文戏"相对。
1.古代球鞠﹑骑射﹑手搏角力等游戏。 2.以武功为主的戏。与"文戏"相对。
武昭
[相关解释]
1.谓武功。 2.汉武帝﹑汉昭帝的并称。
1.谓武功。 2.汉武帝﹑汉昭帝的并称。
武烈
[相关解释]
1.《国语.周语下》"成王能明文昭,能定武烈者也"。韦昭注"烈,威也。言能明其文,使之昭;定其武,使之威也"◇以"武烈"谓武功。
1.《国语.周语下》"成王能明文昭,能定武烈者也"。韦昭注"烈,威也。言能明其文,使之昭;定其武,使之威也"◇以"武烈"谓武功。
武舞
[相关解释]
1.雅舞的一种,与"文舞"相对。始于周代。舞时手执斧盾。内容为歌颂统治者武功。用于郊庙祭祀及朝贺﹑宴享等大典。
1.雅舞的一种,与"文舞"相对。始于周代。舞时手执斧盾。内容为歌颂统治者武功。用于郊庙祭祀及朝贺﹑宴享等大典。
烈文
[相关解释]
1.光明文采。《诗.周颂.烈文》"烈文辟公,锡兹祉福。"郑玄笺"光文百辟卿士。"孔颖达疏"汝等有是光明文章者君人之辟公。"高亨注"烈,光明;文,有文采。"一说指武功文德。马瑞辰通释"《周书.谥法解》'有功安民曰烈','烈'﹑'文'二字平列,烈言其功,文言其德也。"
1.光明文采。《诗.周颂.烈文》"烈文辟公,锡兹祉福。"郑玄笺"光文百辟卿士。"孔颖达疏"汝等有是光明文章者君人之辟公。"高亨注"烈,光明;文,有文采。"一说指武功文德。马瑞辰通释"《周书.谥法解》'有功安民曰烈','烈'﹑'文'二字平列,烈言其功,文言其德也。"
烈武
[相关解释]
1.赫赫武功。
1.赫赫武功。
秉铎
[相关解释]
1.指担任文教之官。 2.汉武功爵之第六级。
1.指担任文教之官。 2.汉武功爵之第六级。
纂戎
[相关解释]
1.谓继承光大先人业绩。 2.谓继承先人武功。
1.谓继承光大先人业绩。 2.谓继承先人武功。
练功
[相关解释]
训练技能;练习功夫,有时特指练气功或武功~房ㄧ演员坚持~ㄧ练过几年功,有两下子。
训练技能;练习功夫,有时特指练气功或武功~房ㄧ演员坚持~ㄧ练过几年功,有两下子。
经文纬武
[相关解释]
1.谓治理国家以文治为主,武功为辅。
1.谓治理国家以文治为主,武功为辅。
罗霄山脉
[相关解释]
湖南、江西两省边境中南段山脉的总称。由武功山、万洋山和诸广山等组成。山脉东北西南走向,中为谷地间隔。拔多在1500米左右。湘江流域和赣江流域的分水岭。
湖南、江西两省边境中南段山脉的总称。由武功山、万洋山和诸广山等组成。山脉东北西南走向,中为谷地间隔。拔多在1500米左右。湘江流域和赣江流域的分水岭。
腰腿功
[相关解释]
1.戏曲演员的基本武功。
1.戏曲演员的基本武功。
良士
[相关解释]
1.贤士。 2.爵名『武帝时设置,用以奖赏军功,位第三级。参见"武功爵"。
1.贤士。 2.爵名『武帝时设置,用以奖赏军功,位第三级。参见"武功爵"。
象舞
[相关解释]
1.周代摹拟用兵时的击刺动作,以象征其武功的一种乐舞。
1.周代摹拟用兵时的击刺动作,以象征其武功的一种乐舞。
走壁飞檐
[相关解释]
1.谓武功高强,能在建筑物上行走如飞。
1.谓武功高强,能在建筑物上行走如飞。
铁沙掌
[相关解释]
1.武功之一。
1.武功之一。
铁砂掌
[相关解释]
1.武功之一。练习时在凳子上放置铁沙袋﹐摆马步用左右手交相批击﹐以沙袋破裂为度。相传功深者着手可以碎骨。
1.武功之一。练习时在凳子上放置铁沙袋﹐摆马步用左右手交相批击﹐以沙袋破裂为度。相传功深者着手可以碎骨。
雅舞
[相关解释]
1.亦作"雅儛"。 2.古代帝王用于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的舞蹈。分文﹑武两大类。文舞的舞者左手执钥﹐右手执翟。武舞的舞者手执朱干﹑玉戚等兵器。起源于周﹐以后历代均有增删修订﹐以歌颂本朝的文治武功。
1.亦作"雅儛"。 2.古代帝王用于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的舞蹈。分文﹑武两大类。文舞的舞者左手执钥﹐右手执翟。武舞的舞者手执朱干﹑玉戚等兵器。起源于周﹐以后历代均有增删修订﹐以歌颂本朝的文治武功。
马上得天下
[相关解释]
1.《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后因以"马上得天下"为武功建国之典。
1.《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后因以"马上得天下"为武功建国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