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泰山的内容。
带有泰山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相关解释]
一片树叶遮住了眼睛,连高入云霄的泰山也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清全局或事物的本质他们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七十二帝 [相关解释]
1.指上古到泰山封禅的君主。相传上古到泰山封禅者有七十二君。见《史记.封禅书》引管仲语。
丈人峯 [相关解释]
1.亦作"丈人山"。山峰名。在四川省青城山。唐杜甫有《丈人山》诗,仇兆鳌题解引《寰宇记》"山在青城县西北三十二里。" 2.山峰名。在山东省泰山。
三坟 [相关解释]
1.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三坟"﹐三皇之书﹐也有认为系指天﹑地﹑人三礼﹐或天﹑地﹑人三气的﹐均见孔颖达疏引。近人章炳麟《检论·尚书故言》则谓"坟﹑丘十二﹐宜即夷吾所记泰山刻石十有二家也。"今存《三坟书》﹐分山坟﹑气坟﹑形坟﹐以《连山》为伏羲作﹐《归藏》为神农作﹐《乾坤》为黄帝作﹐各衍为六十四卦﹐系之以传﹐且杂以《河图》﹐实系宋人伪造。
三芝 [相关解释]
1.芝为菌类植物,古人以为食之可长生,故多视为瑞草。三芝所指不一。(1)指参成芝﹑木渠芝﹑建木芝。晋葛洪《抱朴子.仙药》"参成芝,赤色有光,扣之枝叶如金石之音,折而续之,即复如故。木渠芝,寄生大木上,如莲花,九茎一丛,其味甘而辛。建木芝实生于都广,其皮如缨蛇,其实如鸾鸟。此三芝得服之,白日升天也。"(2)指黄卢子﹑寻木华﹑玄液华。晋葛洪《抱朴子.仙药》"黄卢子﹑寻木华﹑玄液华,此三芝生于泰山要乡及奉高,有得而服之,皆令人寿千岁。"(3)指石芝﹑灵芝﹑肉芝。《文选.沈约》"淹留访五药,顾步伫三芝。"吕向注"
上咸五,下登三 [相关解释]
1.意谓汉德浩荡,等同五帝,而居三王之上。或谓汉德不及五帝而胜于三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裴髎集解引韦昭曰"咸同于五帝﹐登三王之上。"司马贞索隐引李奇曰"五帝之德﹐汉比为减;三王之德﹐汉出其上。故云'减五登三'也。"后引作"上咸五﹐下尊三"﹐用以形容自命不凡﹐目空一切。
上封 [相关解释]
1.谓帝王登泰山筑坛祭天。 2.上封事。古代臣下上书言事时,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呈进,以防泄漏,谓之"上封事"。
东封 [相关解释]
1.汉司马相如临终前作《封禅文》,盛颂汉德宏大,请武帝东幸封泰山﹑禅梁父﹑以彰功业。相如卒后八年,武帝从其言,东至泰山行封禅事。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因以"东封"谓帝王行封禅事,昭告天下太平。
东岱 [相关解释]
1.指泰山。因泰山为五岳中的东岳,岱为其别名,故称。
东岳大帝 [相关解释]
1.道教所奉东岳庙中的泰山神。迷信谓其掌管人间生死。每年夏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祭祀。
东方三大 [相关解释]
1.指泰山﹑东海﹑孔林。
中岱 [相关解释]
1.泰山。
乃蛮 [相关解释]
1.也称乃蛮部,一作奈曼。古族名。辽金时,游牧于阿尔泰山与杭爱山之间。文化较高,统治阶层信景教。至元太祖时始灭。 2.蒙语"八"。
五大夫 [相关解释]
1.周代下大夫小宰﹑小司徒﹑小司空﹑小司寇﹑小司马的合称。 2.爵位名。战国时楚魏始设,秦汉因之,为二十等爵的第九级『初以第七级公大夫以上为高爵,均有食邑『文帝以后,改以五大夫以上为高爵,仅得免役。 3.秦始皇二十八年封禅泰山,风雨暴至,避于树下,因此树护驾有功,按秦官爵封为五大夫。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世有人不明"五大夫"为秦官﹐而附会为五株松。参阅宋袁文《瓮牖闲评》卷五『应劭《汉官仪》谓始皇所封的是松树◇因以为松的别名。
五山 [相关解释]
1.五座山。指古代传说中东海的仙山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 2.五座山。指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 3.五座山。指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4.五大佛寺。皆建于南宋。即杭州径山兴盛万寿寺﹑北山景德灵隐寺﹑南山净慈报恩光孝寺﹑宁波阿育王山鄮峰广利寺﹑太白山天童景德寺。
五岳 [相关解释]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通常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一说南岳为霍山。
五松 [相关解释]
1.秦始皇登泰山,避雨松树下,因封为五大夫松◇人误以为是五株松树,故称五松。 2.山名。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南。唐诗人李白曾筑室居此。
五株 [相关解释]
1.指秦始皇所封泰山五大夫松。五大夫为秦官名,第九爵,后人误以为封五株松树,遂有此称。
仙闾 [相关解释]
1.指泰山南麓的石闾。方士指为仙人聚居处,汉武帝曾为立祠,故称。
准噶尔盆地 [相关解释]
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在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拔一般在400米左右,最低处不到200米。盆地西侧山地有几处缺口,西风气流可进入,带来降水。中部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广阔草原。北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其余河流均为内陆河。边缘为山麓绿洲,盛产棉、麦。南部天山北麓的平原为新垦区。石油资源丰富。
北庭都护府 [相关解释]
唐代设于天山北路的军政机构。公元702年,武则天为加强对西北边疆控制而设立,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直至咸海(一说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安史之乱后先后为回纥、吐蕃攻占。
华岱 [相关解释]
1.华山与泰山的并称。
吴观 [相关解释]
1.泰山的峰名。
咸五登三 [相关解释]
1.《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后因以"咸五登三"谓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哲人其萎 [相关解释]
1.《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夫子殆将病也。'"后因以"哲人其萎"为贤者病逝之典,亦常用作慰唁之词。
天孙 [相关解释]
1.星名。即织女星。 2.指传说中巧于织造的仙女。 3.泰山的别名。
天齐 [相关解释]
1.谓天使整齐。 2.泉水名。 3.唐玄宗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后称东岳为天齐。
天齐王 [相关解释]
1.东岳泰山神的封号。
封禅 [相关解释]
古代帝王上泰山祭祀天地。
封禅树 [相关解释]
1.秦始皇封泰山后﹐下山遇暴风雨﹐躲避于一松树下﹐因封此树为五大夫◇人亦称之为"封禅树"。
小篆 [相关解释]
1.秦代通行的一种字体﹐省改大篆而成。亦称秦篆﹐后世通称篆书。今尚有《琅邪台刻石》﹑《泰山刻石》等残石存世。 2.比喻盘香或缭绕的香烟。 3.指熏香的炉。
山宗 [相关解释]
1.众山之首。指泰山。 2.山神。
山斗 [相关解释]
1.泰山﹑北斗的合称。犹言泰斗。比喻为世人所钦仰的人。语出《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不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2.敬称。用来称呼对方。
山水意 [相关解释]
1.赏玩山水的志趣。 2.谓知音人的情意。典出《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峩峩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山颓 [相关解释]
1.孔子死前七日,早起,反手曳杖,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见《礼记.檀弓上》◇因以"山颓"作为逝世的婉词。 2.如山崩塌。 3.形容醉倒。
岳帝 [相关解释]
1.东岳泰山之神,东岳大帝的简称。
峤岳 [相关解释]
1.同"乔岳"。 2.高大的山。特指泰山。
峨峨洋洋 [相关解释]
1.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峩峩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崔嵬 [相关解释]
①有石的土山陟彼崔嵬。②高耸的样子冠切云之崔嵬|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③崔嵬(1912-1979)。电影演员、导演。山东诸城人。1930年入山东实验剧院学习编剧◇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1937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1938年赴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中南文化局局长、中国影协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主演影片《老兵新传》、《红旗谱》等,并导演《青春之歌》、《小兵张嘎》等。
嵩岱 [相关解释]
1.嵩山和泰山的并称。
挟山超海 [相关解释]
1.夹着泰山跨越北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语本《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捧日 [相关解释]
1.喻忠心辅佐帝王。语本《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表昱为东平相,屯范"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荀彧……彧以昱梦白太祖。太祖曰'卿当终为吾腹心。'" 2.捧日营。参见"捧日营"。
文章山斗 [相关解释]
1.谓文章为人所宗仰。语本《新唐书.韩愈传》"自愈之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斗山 [相关解释]
1.北斗和泰山。比喻德高望重或成就卓越为人们所敬仰的人。 2.比喻人们对德高望重或成就卓越者的敬仰。
无字碑 [相关解释]
1.指泰山登封台下无字的石碑。据传为秦始皇所立。宋晁补之《谒岱词即事》诗"初疑无字碑,莹洁谁敢文。又怪玉女井,鸟絶何由奫?"明谢肇渏《五杂俎.地部二》"秦始皇泰山立无字碑,解者纷纭不定。或以为碑函,或以为镇石,或以为欲刻而未成,或以为表望,皆臆说也。"一说为汉武帝所立。 2.陕西干县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合葬干陵陵区有武则天无字碑。 3.指为功业隆重或德行秽败而难以文字状述者所立的没有文字的碑。明胡侍《真珠船.无字碑》"《刘宾客嘉话録》云东晋谢太傅墓碑,但树贞石,初无文字,盖重难制述之意也。此说亦通。
日观 [相关解释]
1.泰山峰名。为著名的观日出之处。
有眼不识泰山 [相关解释]
比喻见识浅陋,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多用作向对方赔礼的客套话我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老人家,万望恕罪。
望岳 [相关解释]
诗篇名。唐代杜甫作。共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以咏泰山一首最著名,为现存杜诗中最早创作的一首。诗中描写遥望中的泰山的巍峨神奇,末二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出青年杜甫的心胸气魄之伟大,历来为人传诵。
梁岳 [相关解释]
1.比喻重要人物。梁,栋梁。丘,指泰山。语出《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南朝梁任昿《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天不慭遗,梁岳颓峻。"一说"梁岳"即梁山,指泰山。参阅《文选》李周翰注。
梁父 [相关解释]
1.亦作"梁甫"。 2.山名。泰山下的一座小山,在今山东省新泰市西。古代皇帝常在此山辟基祭奠山川。 3.《梁父吟》或《梁甫吟》的省称。
梁父吟 [相关解释]
1.亦作"梁甫吟"。 2.乐府楚调曲名。梁甫,即梁父,山名,在泰山下。《梁甫吟》,盖言人死葬此山,亦为葬歌。今传诸葛亮所作《梁甫吟》辞,乃述春秋齐相晏婴二桃杀三士事;李白所作辞,则抒写其抱负不能实现的悲愤。
没字碑 [相关解释]
1.没有镌刻文字的碑石。指泰山玉皇顶庙前无字的巨碑。碑身高六米,宽一点二米,传为秦始皇时立,后人考证为汉武帝所建。 2.比喻虚有仪表而不通文墨的人。
泰华 [相关解释]
1.泰山与华山的并称。 2.即华山。
泰安市 [相关解释]
在山东省中部、大汶河上游、京沪铁路线上,有铁路支线通莱芜。1958年始设市。人口1456万(1995年)。为附近物资集散地和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北泰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市内岱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山 [相关解释]
①古称东岳”,又称岱山”、岱宗”。中国五岳之一。在山东省中部。主峰在泰安市北,海拔15328米。山势雄伟,景色壮丽。有中天门、南天门、玉皇顶、日观峰、黑龙潭、王母池、红门宫、碧霞祠等名胜古迹。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②岳父。
泰山其颓 [相关解释]
1.《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孔子将死时作此歌,自称"哲人",把自己的死比作泰山崩塌◇用来比喻众所仰望的人去世。多用作悼辞。
泰山刻石 [相关解释]
亦称《封泰山碑》。公元前219年镌立。四面有字,其中一面为前209年所刻东行诏书及从臣姓名。原字相传为李斯手笔,工整圆健,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字体,即小篆。今石刻已毁佚。有宋拓本传世。
泰山北斗 [相关解释]
《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后以泰山北斗”比喻威望极高、受人崇敬的人。简作泰斗”。
泰山压卵 [相关解释]
1.比喻以绝对优势轻而易举地压倒对方。语出《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功易于太山破鸡子,轻于四马载鸿毛,此汤武兵也。"
泰山吟 [相关解释]
1.乐府楚调曲名。
泰山头上动土 [相关解释]
1.比喻胆大包天。
泰山府君 [相关解释]
1.指泰山神。俗称东岳大帝。魏晋以来,道教传说人死魂皆归泰山,以泰山神为地下之主。旧时各地有东岳庙祀泰山神。
泰山盘石 [相关解释]
1.比喻安定稳固。
泰山石刻 [相关解释]
1.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登泰山,丞相李斯等为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而刻的石碑◇二世于元年(公元前209年)东行郡县时又在背面刻诏书和从臣姓名。相传均为李斯书。字体为小篆。传世有明安国旧藏北宋拓本,存一百六十五字。
泰山石敢当 [相关解释]
1.旧俗,凡人家住屋门对桥梁﹑巷口或道路要冲,就在墙外立一小石碑,上刻"泰山石敢当"五字,用以避邪。
泰山颓 [相关解释]
1.见"泰山其颓"。
泰岱 [相关解释]
1.即泰山。泰山又名岱宗,故称。
泰岳 [相关解释]
1.泰山。
泰斗 [相关解释]
泰山北斗”的简称艺坛泰斗。
流水高山 [相关解释]
1.《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峩峩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以"流水高山"指美妙的乐曲。 2.借指知音﹑知己。 3.即高山流水。古琴曲。
渊岱 [相关解释]
1.深渊和泰山。
游圣 [相关解释]
1.游于圣人之门。语出《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游岱 [相关解释]
1.晋张华《博物志》卷一"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孙也,主召人魂魄。"后因以"游岱"作死的婉称。岱即泰山。
灵岳 [相关解释]
1.亦作"灵岳"。 2.灵秀的山岳。 3.特指泰山。
炳灵公 [相关解释]
1.传说中泰山神的第三子。一说是管领三山的神。
玉水 [相关解释]
1.产玉的水。 2.水的美称。 3.水名。在山东历城南,源于泰山朗公谷,流经玉符山,名玉水。参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 4.水名。在湖南湘阴北,源于玉笥山。参阅《嘉庆一统志.长沙府一》。 5.纸名。
百忍 [相关解释]
1.多忍耐;百般忍耐。唐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祀泰山﹐路过郓州﹐至其宅﹐问其由。公艺请纸笔﹐但书百馀"忍"字。见《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张姓常以"百忍"为堂名﹐本此。
百忍成金 [相关解释]
1.《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后以"百忍成金"形容忍耐的可贵。
知音 [相关解释]
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以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你真是我的知音。
石套 [相关解释]
1.泰山没字碑的别称。 2.碑石外的无字石碑。用以保护有字的碑石。
石表 [相关解释]
1.泰山没字碑的别名。
砺带河山 [相关解释]
1.《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后因以"砺带河山"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祊田 [相关解释]
1.古代周天子祭祀泰山时因汤沐之需而圈定的地域◇作为封邑赐给郑国,习称"祊田"或"邴田"。周衰,邑地渐废,郑遂以"祊田"与鲁之"许田"交换,而废泰山之祀。
突厥 [相关解释]
中国北方和西方古代民族。亦作汗国名。公元6世纪时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以南,因金山形似古战盔,俗称突厥”,遂成族名。公元552年建突厥汗国,全盛时疆域广阔,东至辽海,西达今里海,南到阿姆河南,北过贝加尔湖,控制中西交通及丝绸贸易商路。有文字、官制、刑法、税法等。582年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
笃定泰山 [相关解释]
1.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绳锯木断 [相关解释]
1.《汉书.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后遂用"绳锯木断"比喻力量虽小,日久为之,也能做成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肃然 [相关解释]
1.恭敬貌。 2.畏惧貌。 3.严肃认真;庄严。 4.指安定平静,秩序良好。 5.微风吹动貌。 6.萧瑟貌。 7.山名。在泰山东麓。
肉山酒海 [相关解释]
1.语本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愿举泰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后以"肉山酒海"极言酒肉饮食之丰。
舍身崖 [相关解释]
1.泰山崖名。旧时信佛者谓投身崖下可脱诸罪而登彼岸。
萎哲 [相关解释]
1.语本《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后人因以"萎哲"指有才智者之死亡。
蚂蚁搬泰山 [相关解释]
1.比喻人多力量大。虽然个人力量有限﹐但每人出把力﹐就可以完成巨大的任务。
褶皱断层山 [相关解释]
先经褶皱,形成褶皱山,后又经断裂抬升而形成的山体。山体高峻,断层崖比较明显。如阿尔泰山、天山。
誓带 [相关解释]
1.《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后以"誓带"指功臣爵禄﹐世代永传。
起辇谷 [相关解释]
1.山谷名。为元太祖及其后代葬地。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右翼中旗﹑黄河西北阿尔泰山之阴。
重于泰山 [相关解释]
1.比喻意义重大。
金微 [相关解释]
1.古山名。即今阿尔泰山。唐贞观年间﹐以铁勒卜骨部地置金微都督府﹐乃以此山得名。
阿尔泰山脉 [相关解释]
亚洲主要山脉之一。在中国新疆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到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拔2000~3000米,最高峰友谊峰(4374米)在中、蒙边界。有冰川分布。中国西北重要高山牧场,富金矿。
陇坻之书 [相关解释]
1.汉扬雄在《解嘲》中有"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向若阺雙"语。应劭以为"阺雙"指天水陇氐。故以"陇坻之书"借指《解嘲》﹐亦泛指扬雄的著作。
雨中登泰山 [相关解释]
散文。李健吾作。1961年发表。写作者登泰山时遇雨,而得以观赏到烟雨变幻中泰山的奇特风光。作品着笔于雨中”,意在写登山的雨趣”和雨中赏景的感受,并在写景抒情之中插引传说故事。语言优美,情趣生动。
青芝 [相关解释]
1.一种贵重的中药材。相传生于泰山。又名龙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