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清明的内容。
带有清明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百五日 [相关解释]
1.寒食日。三国魏曹操《明罚令》"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絶火寒食,云为介子推……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不得寒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至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宋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诗"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宋洪迈《容斋四笔.一百五日》"今人谓寒食为一百五日,以其自冬至后至清明,历节气六,凡为一百七日,而先两日为寒食。故云。"亦有谓一百六日者。详"一百六"。
三汛 [相关解释]
1.指春﹑夏﹑秋三季的涨水期。第一汛叫春汛,或名桃汛﹑桃花汛﹑桃花水,汛期大概在清明节后二十日。第二汛叫伏汛,汛期在春汛后至立秋前。第三汛叫秋汛,汛期在伏汛后至霜降前。参阅清朱扆《河防志》卷五。
不讳之朝 [相关解释]
1.可直言不讳的朝代。谓政治清明之世。
两岐歌 [相关解释]
1.赞美吏治清明﹑岁和年丰的歌。
二十四节气 [相关解释]
指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
任棠 [相关解释]
1.东汉隐者名。因其曾诱导太守庞参清明理政而闻名。
休明 [相关解释]
1.美好清明。 2.用以赞美明君或盛世。
佛多 [相关解释]
1.古代官宦人家于清明上坟时,焚烧纸钱制成的旗旛﹑伞盖,此种祭礼谓之"佛多"。
冷节 [相关解释]
1.寒食节。在清明前一日。
凯门 [相关解释]
1.汉长安都城十二门之一,清明门的别名。
刑清 [相关解释]
1.刑罚公正清明。语本《易.豫》"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华风 [相关解释]
1.指汉族或中原的风俗。 2.浮华的文风。 3.犹光风。天日清明时的和风。
君圣臣贤 [相关解释]
1.君主圣明,臣子贤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
善政 [相关解释]
1.妥善的法则。 2.清明的政治;良好的政令。 3.良好的政绩。 4.泛指良好的管理。
墓祭 [相关解释]
在坟墓前祭祀。也指扫墓清明墓祭先父母于姑苏之灵塔。
夜不闭户 [相关解释]
1.夜间不用关闭门户睡觉。形容政治清明,盗贼绝迹。语本《礼记.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头纲 [相关解释]
1.指惊蛰前或清明前制成的首批贡茶。 2.泛指优质春茶。
夷晏 [相关解释]
1.平静清明。
宋城 [相关解释]
在香港九龙荔枝角。面积6000平方米。仿北宋京都汴梁城(今开封)的建筑。根据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于1979年建成。重现宋城旧貌,其西南还有五层古塔。
宽明 [相关解释]
1.宽厚贤明;宽大清明。
寒食 [相关解释]
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有的地区清明叫寒食。
小寒食 [相关解释]
1.寒食的第二天。一说为前一天。唐杜甫有《小寒食舟中作》诗。仇兆鳌题解"《杜臆》小寒食﹐注谓寒食前一日﹐误﹐盖寒食次日也。《岁时记》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据历在清明前二日。广义注禁火三日谓至后一百四日﹑五日﹑六日﹐乃知小寒食是六日﹐总在三日内﹐故云佳辰。次日清明﹐始有新火﹐故食犹寒;禁火则酒亦寒﹐故云强饮。诗意甚明。"
小清明 [相关解释]
1.旧时福建将乐﹑归化一带以农历三月为小清明﹐八月为大清明。
尧禅 [相关解释]
1.相传帝尧年老,让位于舜◇以"尧禅"指称盛世政治清明,明君相继。
尧趋舜步 [相关解释]
1.谓如尧舜之行。颂扬帝王的仪容举止。 2.指尧舜的德政。比喻政局稳定而清明。
巽风 [相关解释]
1.东南风。又称清明风﹑景风。古有八卦主八风之说。
引镜 [相关解释]
1.持镜。《后汉书.朱浮传》"引镜窥影。"《文选.王融》"引镜皆明目,临池无洗耳。"李善注引三国蜀谯周《考史》"公孙述窃位于蜀,蜀人任永乃托目盲。及述诛,永澡盥引镜自照曰'时清则目明也。'"后因以指时世清明。
张择端 [相关解释]
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宋徽宗时为翰林图画院画师。专工界画宫室,擅画街市、舟车、桥梁、城郭、房舍。有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存世。
彻朗 [相关解释]
1.犹清明。指心地清净光明。彻,同"澈"。
政清人和 [相关解释]
1.政治清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政理 [相关解释]
①政治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②政治清明,上了轨道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新火 [相关解释]
1.古代钻木取火﹐四季各用不同的木材﹐易季时新取之火称新火。 2.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赐百官﹐称为"新火"。
新社 [相关解释]
1.即春社。古代祭祀土地神以祈丰收﹐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
明世 [相关解释]
1.政治清明的时代。
明丽 [相关解释]
清明秀丽田野里一片明丽的春光。
明制 [相关解释]
1.清明的法制。
明前 [相关解释]
1.绿茶的一种。用清明节前采摘的细嫩芽尖制成,故名。
明心 [相关解释]
1.谓使心思清明纯正。 2.表明心迹。
明时 [相关解释]
1.阐明天时的变化。 2.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
明眼 [相关解释]
1.使眼睛明亮。 2.比喻对事物观察得很清楚;有见识。 3.清明节以柳条插门的习俗。
昭旦 [相关解释]
1.清明的日子。 2.星名。
晈洁 [相关解释]
1.清明洁白。
景澄 [相关解释]
1.风景清明。
有道 [相关解释]
1.有才艺或有道德。 2.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3.谓政治清明。 4.指政治清明之世。 5.有办法。 6.汉代选举科目之一。
朗清 [相关解释]
1.清澈﹐清明。
杏花村 [相关解释]
1.唐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因以"杏花村"泛指卖酒处。 2.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安徽省贵池县城西。向以产酒著名。 3.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山西省汾阳县东,相传自南北朝以来,即以产"汾酒"著名。 4.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杏花雨 [相关解释]
1.谓清明时节所降之雨。时值杏花盛开,故称。
杏花风 [相关解释]
1.清明前后杏花开放时的风;春风。 2.词牌名。《杏花天》的别名。
柳圈 [相关解释]
1.我国传统风俗,清明节用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谓可去毒避邪。
柳火 [相关解释]
1.指榆柳之火。上古炊爨先要钻木取火。唐宋时风俗,皇帝于清明节取榆柳之火赐给近臣姻戚。
桃花人面 [相关解释]
1.事本唐孟棨《本事诗》。崔护清明京都郊游,于一庭院,桃花之下邂逅一美妙女子。次年再访,物在人去,慨叹不已,题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后遂用"桃花人面"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
植树节 [相关解释]
1.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我国曾于1915年由政府颁令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1929年为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又把植树节改在孙中山先生逝世的那一天,即3月12日。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歇帐 [相关解释]
1.宋代清明节于御前表演的一种游艺节目。
治安 [相关解释]
①政治清明,国家、社会安宁今祖宗法令修明,求之前世,未有治安若今之久者。②通过治理,使社会秩序安宁维持治安|治安情况良好。
治平 [相关解释]
1.治国平天下。语本《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
治朝 [相关解释]
1.古代天子诸侯三朝之一。在路门外,司士掌之,为每日视朝之所。 2.政治清明的朝代。
浏浏 [相关解释]
1.水流貌;顺行无阻貌。 2.风疾貌。 3.清明貌。
浚明 [相关解释]
1.明治,治理清明。
淑清 [相关解释]
1.清白;纯净。 2.明朗。 3.指政治清明。
淮阳绩 [相关解释]
1.汉汲黯任淮阳太守,政绩清明◇以"淮阳绩"指良好的政绩。
添坟 [相关解释]
1.清明上坟时向坟上加土。
清亮 [相关解释]
1.纯正;清明。 2.清脆响亮。 3.清净明亮。 4.指呼吸通畅无阻。
清健 [相关解释]
1.清明强健。 2.清新刚劲。 3.精神清爽振奋。
清化 [相关解释]
1.清明的教化。
清发 [相关解释]
1.清明焕发。 2.古代水名。
清和 [相关解释]
1.天气清明和暖。 2.清静和平。形容升平气象。 3.清静和平。形容人的性情。 4.(声音)清越和谐。 5.(诗文)清新和顺。 6.农历四月的俗称。明卢象升《与蒋泽垒先生书》之四"家大人于清和闰月初二日抵白登公署。"一说指农历二月。
清教 [相关解释]
1.使教化清明。 2.高明的教诲。对人的意见的尊称。
清明 [相关解释]
①清澈明净月夜清明。②清醒明白神志清明。③政治开明,有法度有条理天下清明|生于清明之世。④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于此日扫墓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上河图 [相关解释]
中国画。宋代张择端作。绢本长卷。淡设色。以汴河为构图中心,展示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和动态。开卷处为汴梁近郊的景致;中段描绘漕船泊航于汴河,行人往来于拱桥;卷末表现市区街衢店肆。画中人物超过五百五十,不同类型的舟车各为二十余,市肆民居不可胜数。细节真实,技法高超。
清明火 [相关解释]
1.《周礼.夏官.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郑司农注引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古代寒食禁火,唐宋在清明时取榆柳火赏赐近臣﹑戚里等,故称为清明火。
清明节 [相关解释]
中国汉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天,民间有上坟扫墓、插柳、踏青、春游等活动。
清明风 [相关解释]
1.谓东南风。
清晶 [相关解释]
1.犹清明。
清柔 [相关解释]
1.清明温和。
清气 [相关解释]
1.天空中清明之气。 2.引申为光明正大之气。 3.犹冷静,冷清。 4.犹清秀。 5.犹闲气。
清氛 [相关解释]
1.清明的云气或雾气。
清治 [相关解释]
1.清明的治绩。 2.清理整顿。
清流 [相关解释]
1.清澈的流水。 2.喻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 3.晩清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的名称。他们评议时政,上疏言事,弹劾大臣,指斥宦官,对外反对列强蚕食,对内主张整饬纪纲。中法战争前后,清流繁衍为前后两辈。前清流奉军机大臣李鸿藻为魁首,后清流以户部尚书翁同龢为支柱。光绪帝亲政后,他们以拥帝相标榜,称为帝党,以别于当权的后党。 4.比喻政治清明。
清淡 [相关解释]
①清明恬淡;不热烈不浓郁性清淡平远|所作诗文皆清淡简朴|清淡的香味。②冷清淡薄;不兴旺生意清淡。③不油腻饮食清淡。
清激 [相关解释]
1.水流清澈湍急。 2.谓清明自励。 3.声音清亮激越。
清灵 [相关解释]
1.犹清冥。即天。 2.清明的灵气。 3.清雅美妙。
清猷 [相关解释]
1.清明的谋划。
清约 [相关解释]
1.清廉节俭。 2.清静自守。 3.指政事清明简约。 4.简要;精要。
清裁 [相关解释]
1.清明的裁断。 2.清峻的风操。 3.清新别致。
清迥 [相关解释]
1.亦作"清逈"。清明旷远。 2.清越而有回声。
漂荡 [相关解释]
①随波浮动漂荡钓鱼船|化作浮萍,漂荡随流水。②漂泊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③飘扬清明雨漂荡。
熙和 [相关解释]
1.清明和乐;兴盛和乐。
熙明 [相关解释]
1.兴盛清明。
熙洽 [相关解释]
1.清明和乐;安乐和睦。语本汉班固《东都赋》"至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 2.谓兴盛普及。
玉杯 [相关解释]
1.亦作"玉梘"。亦作"玉杯"。 2.玉制的杯或杯的美称。 3.《汉书.董仲舒传》"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颜师古注"皆其所著书名也。"后因泛称重要著作为"玉杯"。 4.牡丹的一种。
玉镜 [相关解释]
1.玉磨成的镜子。 2.比喻清明之道。 3.比喻明月。 4.比喻明静的水面。 5.指婚娶的聘礼。
理命 [相关解释]
1.谓敬事天命。 2.即治命。谓人临终而神志清明时的遗命,与神智不清时的"乱命"相对。唐时避高宗李治之讳,改作"理命"。
理国 [相关解释]
1.治理国家。 2.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国家。
琼镜 [相关解释]
1.玉镜。喻清明之道。
神清气朗 [相关解释]
1.形容人心神清爽。 2.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神清气爽 [相关解释]
1.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 2.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神鬼天 [相关解释]
1.俗称清明前后阴雨无定的天气。
秋千节 [相关解释]
1.清明节的别称。
秦镜 [相关解释]
1.亦作"秦鉴"。 2.传说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的善恶。《西京杂记》卷三"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硋;人有疾病在内,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唐司空曙《故郭婉仪挽歌》"一日辞秦镜,千秋别汉宫。"宋周邦彦《风流子.大石》词"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后亦用以称颂官吏清明,善于断狱。
精气 [相关解释]
1.阴阳精灵之气。古谓天地间万物皆秉之以生。 2.人的精神元气。 3.清明之气。 4.肾精之气。 5.犹精诚。 6.犹灵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