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4 查到相关渑池的内容。
带有渑池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东瑟
[相关解释]
1.《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赵在秦东◇]以"东瑟"谓国君受辱。
1.《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赵在秦东◇]以"东瑟"谓国君受辱。
仰韶文化
[相关解释]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故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间,属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居多。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 【仰韶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故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间,属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居多。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故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间,属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居多。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 【仰韶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故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间,属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居多。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
将相和(将jiàng)
[相关解释]
京剧剧目。1950年翁偶虹、王颉竹据《完璧归赵》、《渑池会》、《廉颇负荆》三剧改编而成。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因功封为丞相,上将廉颇不服,屡次向蔺寻衅,蔺以国家为重,始终忍让。廉得知蔺苦心后,深感愧悔,到相府负荆请罪。
京剧剧目。1950年翁偶虹、王颉竹据《完璧归赵》、《渑池会》、《廉颇负荆》三剧改编而成。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因功封为丞相,上将廉颇不服,屡次向蔺寻衅,蔺以国家为重,始终忍让。廉得知蔺苦心后,深感愧悔,到相府负荆请罪。
崤底
[相关解释]
1.古地名。也称渑池。在崤山山谷之底。古代曾设崤底关。
1.古地名。也称渑池。在崤山山谷之底。古代曾设崤底关。
指爪
[相关解释]
1.指甲。 2.趾甲;爪子。 3.喻痕迹。语本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1.指甲。 2.趾甲;爪子。 3.喻痕迹。语本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殽阪
[相关解释]
1.古关塞名。在今河南省渑池县境。
1.古关塞名。在今河南省渑池县境。
渑厄
[相关解释]
1.古代九塞之一。在今河南省渑池县西。
1.古代九塞之一。在今河南省渑池县西。
渑池
[相关解释]
1.水名。在今河南省。 2.地名。在今河南省境。战国时为渑池邑,先后属郑﹑韩﹑秦『置渑池县。故址在今河南省渑池县西。
1.水名。在今河南省。 2.地名。在今河南省境。战国时为渑池邑,先后属郑﹑韩﹑秦『置渑池县。故址在今河南省渑池县西。
渑池会
[相关解释]
1.指公元前279年,蔺相如随从赵惠文王与秦昭王会于渑池之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指公元前279年,蔺相如随从赵惠文王与秦昭王会于渑池之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
[相关解释]
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索要和氏璧”,他奉命带璧入秦,在秦廷与秦王力争,终于携带原璧归国。公元前279年,随赵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不受屈辱,因功任为上卿。对居功自傲的老将廉颇容忍谦让,使其认识到错误,两人遂成知己。
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索要和氏璧”,他奉命带璧入秦,在秦廷与秦王力争,终于携带原璧归国。公元前279年,随赵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不受屈辱,因功任为上卿。对居功自傲的老将廉颇容忍谦让,使其认识到错误,两人遂成知己。
西缶
[相关解释]
1.战国时﹐在秦赵渑池之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却不肯为赵王击缶。赵臣蔺相如以"颈血溅大王"威胁秦王﹐迫使秦王击缶﹐从而为赵雪耻。因秦在西方﹐故称秦王所击之缶为"西缶"。
1.战国时﹐在秦赵渑池之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却不肯为赵王击缶。赵臣蔺相如以"颈血溅大王"威胁秦王﹐迫使秦王击缶﹐从而为赵雪耻。因秦在西方﹐故称秦王所击之缶为"西缶"。
赵瑟
[相关解释]
1.指瑟。因这种乐器战国时流行于赵国,渑池会上秦王又要赵王鼓瑟(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故称。
1.指瑟。因这种乐器战国时流行于赵国,渑池会上秦王又要赵王鼓瑟(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故称。
飞鸿印雪
[相关解释]
1.语本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后因以"飞鸿印雪"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1.语本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后因以"飞鸿印雪"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黾池
[相关解释]
1.古地名。即渑池。 2.县名『置,即今河南省渑池县。
1.古地名。即渑池。 2.县名『置,即今河南省渑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