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5 查到相关游记的内容。
带有游记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七十二变化
[相关解释]
1.神魔小说《西游记》写孙悟空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以七十二变化形容诡变多端。
1.神魔小说《西游记》写孙悟空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以七十二变化形容诡变多端。
三大奇书
[相关解释]
1.指清初之《历算全书》﹑《读史方舆纪要》及《南北史合抄》三书。 2.指《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三部长篇章回小说。
1.指清初之《历算全书》﹑《读史方舆纪要》及《南北史合抄》三书。 2.指《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三部长篇章回小说。
二郎神
[相关解释]
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及戏剧《宝莲灯》中的人物。小说中二郎神姓杨,名戬,住在灌口。世传战国时秦蜀太守李冰次子曾奉父命在灌口斩蛟,为民除害,死后民间祀为二郎神,故事可能由此转化而来。《西游记》中,他奉玉帝命镇压孙悟空。《宝莲灯》中,他曾囚禁其妹华山三圣母。
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及戏剧《宝莲灯》中的人物。小说中二郎神姓杨,名戬,住在灌口。世传战国时秦蜀太守李冰次子曾奉父命在灌口斩蛟,为民除害,死后民间祀为二郎神,故事可能由此转化而来。《西游记》中,他奉玉帝命镇压孙悟空。《宝莲灯》中,他曾囚禁其妹华山三圣母。
伊本·拔图塔
[相关解释]
阿拉伯旅行家。1325年开始离乡旅行,到过北非、叙利亚、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以及波斯、中亚、印度等地,遍访伊斯兰教各国,据称到过锡兰(今斯里兰卡)和中国◇出使西班牙和西非。他的旅行见闻被记录成书,称为《伊本·拔图塔游记》。
阿拉伯旅行家。1325年开始离乡旅行,到过北非、叙利亚、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以及波斯、中亚、印度等地,遍访伊斯兰教各国,据称到过锡兰(今斯里兰卡)和中国◇出使西班牙和西非。他的旅行见闻被记录成书,称为《伊本·拔图塔游记》。
倒打一耙
[相关解释]
1.《西游记》中猪八戒以钉耙作武器,后来俗语有"猪八戒倒打一耙"的说法,亦省作"倒打一耙"。多指不仅不接受对方的意见,反而指摘对方。
1.《西游记》中猪八戒以钉耙作武器,后来俗语有"猪八戒倒打一耙"的说法,亦省作"倒打一耙"。多指不仅不接受对方的意见,反而指摘对方。
八关
[相关解释]
1.指八个关口。(1)指汉末为镇压黄巾起义特设的八关都尉所辖的八关。《后汉书.灵帝纪》"﹝中平元年﹞,置八关都尉官。"李贤注"八关谓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辳辕﹑旋门﹑小平津﹑孟津也。"(2)指明末腾越州西南边境内的八关。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云南巡抚陈用宾筑﹐名为神护﹑万仞﹑巨石﹑铜壁﹑铁壁﹑虎踞﹑天马﹑汉龙。关址距当时边界或数十里或百余里不等。清季中英勘定滇缅边界﹐虎踞﹑天马﹑汉龙三关划属缅甸。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八关自其西北斜抵东南。西四关属蛮哈守备,自西北而东南一曰神护
1.指八个关口。(1)指汉末为镇压黄巾起义特设的八关都尉所辖的八关。《后汉书.灵帝纪》"﹝中平元年﹞,置八关都尉官。"李贤注"八关谓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辳辕﹑旋门﹑小平津﹑孟津也。"(2)指明末腾越州西南边境内的八关。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云南巡抚陈用宾筑﹐名为神护﹑万仞﹑巨石﹑铜壁﹑铁壁﹑虎踞﹑天马﹑汉龙。关址距当时边界或数十里或百余里不等。清季中英勘定滇缅边界﹐虎踞﹑天马﹑汉龙三关划属缅甸。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八关自其西北斜抵东南。西四关属蛮哈守备,自西北而东南一曰神护
唐僧取经
[相关解释]
1.唐代高僧玄奘赴天竺(印度)求经,历时十七年,回国后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宋元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曾演义其事。自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行世,"唐僧取经"遂成为中国民间妇孺皆知的故事。
1.唐代高僧玄奘赴天竺(印度)求经,历时十七年,回国后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宋元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曾演义其事。自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行世,"唐僧取经"遂成为中国民间妇孺皆知的故事。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相关解释]
绍剧剧目。贝庚(执笔)、顾锡东改编。取材于《西游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碗子山白骨精欲吃唐僧肉,三次幻化人形诱骗,都被孙悟空识破。唐僧中妖精所设离间计,逐走悟空,致被妖精所擒。八戒去花果山求援,悟空不计前嫌,下山灭妖,使唐僧悔悟。
绍剧剧目。贝庚(执笔)、顾锡东改编。取材于《西游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碗子山白骨精欲吃唐僧肉,三次幻化人形诱骗,都被孙悟空识破。唐僧中妖精所设离间计,逐走悟空,致被妖精所擒。八戒去花果山求援,悟空不计前嫌,下山灭妖,使唐僧悔悟。
徐霞客游记
[相关解释]
明代徐霞客著。原稿散佚,后经季梦良等编次,于1776年刊刻出版。是一部以日记体裁为主的地理名著,存有日记一千零五十天及专题论文和诗文。描述内容涉及地貌、地质、水文、气候、动植物、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城镇聚落、民族风俗等。是世界上第一部广泛系统地记载和探索喀斯特地貌的巨著。
明代徐霞客著。原稿散佚,后经季梦良等编次,于1776年刊刻出版。是一部以日记体裁为主的地理名著,存有日记一千零五十天及专题论文和诗文。描述内容涉及地貌、地质、水文、气候、动植物、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城镇聚落、民族风俗等。是世界上第一部广泛系统地记载和探索喀斯特地貌的巨著。
托塔天王
[相关解释]
1.佛教四大天王之一。即北方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为佛教的护法天神和赐福天神。管领罗刹﹑夜叉,掌擎舍利塔。故俗称托塔天王。唐宋时,敕诸府州军建天王堂祀之。元时建东南西北旗,绘其像于旗上。《封神演义》﹑《西游记》均有托塔天王李靖,谓系哪咤之父。《水浒传》有托塔天王晁盖,则借作绰号。参阅《法苑珠林》卷五﹑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托塔天王》。
1.佛教四大天王之一。即北方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为佛教的护法天神和赐福天神。管领罗刹﹑夜叉,掌擎舍利塔。故俗称托塔天王。唐宋时,敕诸府州军建天王堂祀之。元时建东南西北旗,绘其像于旗上。《封神演义》﹑《西游记》均有托塔天王李靖,谓系哪咤之父。《水浒传》有托塔天王晁盖,则借作绰号。参阅《法苑珠林》卷五﹑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托塔天王》。
斤斗云
[相关解释]
1.《西游记》中孙悟空翻跟斗时驾的云。
1.《西游记》中孙悟空翻跟斗时驾的云。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相关解释]
游记。朱自清作。1924年发表。以夜游南京秦淮河的路程为线索统构全篇,描绘秦淮河的旖旎风光,表达了对歌妓的深切同情,也流露出作者的迷惘心绪。全篇写景状物,融情入景,文笔清丽,诗意浓郁。
游记。朱自清作。1924年发表。以夜游南京秦淮河的路程为线索统构全篇,描绘秦淮河的旖旎风光,表达了对歌妓的深切同情,也流露出作者的迷惘心绪。全篇写景状物,融情入景,文笔清丽,诗意浓郁。
沙悟浄
[相关解释]
1.神魔小说《西游记》中人物。本为灵霄殿卷帘大将,临凡后随唐僧往西天取经。为唐僧的第三徒弟。
1.神魔小说《西游记》中人物。本为灵霄殿卷帘大将,临凡后随唐僧往西天取经。为唐僧的第三徒弟。
浮生六记
[相关解释]
笔记。清代沈复著。六卷。系作者在嘉庆年间所写的回忆录。分《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六部分◇两记已佚。主要记叙作者与其妻陈芸的家庭生活,其间悲欢离合,写得朴素真挚,凄恻动人。
笔记。清代沈复著。六卷。系作者在嘉庆年间所写的回忆录。分《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六部分◇两记已佚。主要记叙作者与其妻陈芸的家庭生活,其间悲欢离合,写得朴素真挚,凄恻动人。
游褒禅山记
[相关解释]
散文篇名。北宋王安石作。记述作者游山洞的经过,由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认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题为游记,实以议论为主,隐示创业者必须具有敢于探索的精神。
散文篇名。北宋王安石作。记述作者游山洞的经过,由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认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题为游记,实以议论为主,隐示创业者必须具有敢于探索的精神。
游记
[相关解释]
1.文学体裁名。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1.文学体裁名。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湘行散记
[相关解释]
散文集。沈从文作。1936年出版。收散文十一篇。是1934年作者回故乡湘西时作的游记。展现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自发的抗争。语言清丽,风格隽永,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
散文集。沈从文作。1936年出版。收散文十一篇。是1934年作者回故乡湘西时作的游记。展现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自发的抗争。语言清丽,风格隽永,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
火眼金睛
[相关解释]
《西游记》第七回写孙悟空被放在八卦炉里锻炼,他那一双被炉烟熏红的眼叫做火眼金睛,能识别各种妖魔鬼怪。借指能洞察一切的眼力。
《西游记》第七回写孙悟空被放在八卦炉里锻炼,他那一双被炉烟熏红的眼叫做火眼金睛,能识别各种妖魔鬼怪。借指能洞察一切的眼力。
猪八戒
[相关解释]
小说《西游记》中人物。名猪刚鬣,法名悟能。原为天廷天蓬元帅,因酒后调戏嫦娥获罪,被贬谪下凡,误投猪胎成妖◇随唐僧往西天取经。体粗力壮,但好吃懒做,贪恋女色,喜进谗言,好占小便宜。是个喜剧性的人物。
小说《西游记》中人物。名猪刚鬣,法名悟能。原为天廷天蓬元帅,因酒后调戏嫦娥获罪,被贬谪下凡,误投猪胎成妖◇随唐僧往西天取经。体粗力壮,但好吃懒做,贪恋女色,喜进谗言,好占小便宜。是个喜剧性的人物。
玄奘(602-664)
[相关解释]
唐代佛教学者、旅行家、翻译家。俗称唐僧。原姓陈,名fd6a#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十三岁出家。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经凉州出玉门关西行赴印度。初在那烂陀寺受学,后又游学印度各地,精通佛教经、律、论三藏。645年回国,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又记旅行途中见闻,撰成《大唐西域记》。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小说,即从他的故事发展而来。
唐代佛教学者、旅行家、翻译家。俗称唐僧。原姓陈,名fd6a#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十三岁出家。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经凉州出玉门关西行赴印度。初在那烂陀寺受学,后又游学印度各地,精通佛教经、律、论三藏。645年回国,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又记旅行途中见闻,撰成《大唐西域记》。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小说,即从他的故事发展而来。
现代十六家小品
[相关解释]
散文集。阿英编。1935年出版。收周作人、朱自清、谢冰心、茅盾、郭沫若、鲁迅等十六位作家的散文一百零四篇。有抒情散文、游记、随笔、杂感、序跋,是一本反映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散文创作成就的选集。每位入选者的作品前有编者的短序,介绍其小品创作概况。
散文集。阿英编。1935年出版。收周作人、朱自清、谢冰心、茅盾、郭沫若、鲁迅等十六位作家的散文一百零四篇。有抒情散文、游记、随笔、杂感、序跋,是一本反映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散文创作成就的选集。每位入选者的作品前有编者的短序,介绍其小品创作概况。
章回小说
[相关解释]
中国长篇小说的传统形式之一。盛行于明、清两代。全书分回标目,故事连接。宋代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具雏形。明、清时代章回小说的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现代长篇小说也有采用章回小说形式的,如《吕梁英雄传》等。
中国长篇小说的传统形式之一。盛行于明、清两代。全书分回标目,故事连接。宋代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具雏形。明、清时代章回小说的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现代长篇小说也有采用章回小说形式的,如《吕梁英雄传》等。
紧箍咒
[相关解释]
《西游记》里唐僧用来制伏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套的金箍缩紧,使他头疼,因此叫紧箍咒。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西游记》里唐僧用来制伏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套的金箍缩紧,使他头疼,因此叫紧箍咒。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罗刹女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的吃人女妖。 2.小说《西游记》中人物。即铁扇公主。
1.传说中的吃人女妖。 2.小说《西游记》中人物。即铁扇公主。
美猴王
[相关解释]
1.明代著名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称号。
1.明代著名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称号。
茅塞
[相关解释]
1.《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谓为茅草所堵塞。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睨温泉之峡,当在其南,中亦有峡南下,第茅塞无径,遂随道西北上。"后人用《孟子》语意以比喻思路闭塞,或愚昧无知;且多作为自谦之词。
1.《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谓为茅草所堵塞。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睨温泉之峡,当在其南,中亦有峡南下,第茅塞无径,遂随道西北上。"后人用《孟子》语意以比喻思路闭塞,或愚昧无知;且多作为自谦之词。
西游补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明代董说作。十六回。叙述唐僧师徒离开火焰山后,孙悟空化斋被情妖鲭鱼精所迷,渐入梦境,进入过去、未来世界。作品情节荒诞,文笔诙谐,对晚明社会的世情世相作了深刻的批判和讽刺,在《西游记》的续书中最有特色。
长篇小说。明代董说作。十六回。叙述唐僧师徒离开火焰山后,孙悟空化斋被情妖鲭鱼精所迷,渐入梦境,进入过去、未来世界。作品情节荒诞,文笔诙谐,对晚明社会的世情世相作了深刻的批判和讽刺,在《西游记》的续书中最有特色。
西游记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明代吴承恩作。一百回。以孙悟空为主角,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及闹龙宫、闹天宫的故事;后写他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降妖伏魔,历尽劫难,终成正果。小说结构谨严,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诙谐幽默,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
长篇小说。明代吴承恩作。一百回。以孙悟空为主角,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及闹龙宫、闹天宫的故事;后写他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降妖伏魔,历尽劫难,终成正果。小说结构谨严,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诙谐幽默,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
赤都心史
[相关解释]
报告文学集。瞿秋白作于1921-1923年。《饿乡纪程》续篇。收杂感、散记、小品、游记、读书录、散文诗四十六篇。记述作者在考察莫斯科时的见闻,描绘了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俄社会生活中新的生机,介绍了不少著名人物的活动,并记录了自己的思想演变过程。
报告文学集。瞿秋白作于1921-1923年。《饿乡纪程》续篇。收杂感、散记、小品、游记、读书录、散文诗四十六篇。记述作者在考察莫斯科时的见闻,描绘了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俄社会生活中新的生机,介绍了不少著名人物的活动,并记录了自己的思想演变过程。
避妖圈
[相关解释]
1.小说故事。唐僧师徒取经,孙悟空欲去化斋,恐妖怪乘机而来,即取金箍棒就地划了一圈,请唐僧坐在中间,对唐僧道"老孙画的这圈,强似那铜墙铁壁,凭他甚么虎豹狼虫﹑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事见《西游记》第五十回◇人称此圈为"避妖圈"。
1.小说故事。唐僧师徒取经,孙悟空欲去化斋,恐妖怪乘机而来,即取金箍棒就地划了一圈,请唐僧坐在中间,对唐僧道"老孙画的这圈,强似那铜墙铁壁,凭他甚么虎豹狼虫﹑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事见《西游记》第五十回◇人称此圈为"避妖圈"。
那咤
[相关解释]
1.亦作"那叱"。 2.佛教护法神名。梵文nalakūvara﹑或nalakūbala的音译,那咤俱伐罗的省称。相传为毗沙门天王(多闻天王)之子,析骨还父,析肉还母,运大神力,为父母说法。《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的哪咤即由此演化而来。
1.亦作"那叱"。 2.佛教护法神名。梵文nalakūvara﹑或nalakūbala的音译,那咤俱伐罗的省称。相传为毗沙门天王(多闻天王)之子,析骨还父,析肉还母,运大神力,为父母说法。《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的哪咤即由此演化而来。
金公
[相关解释]
1.道家称铅。 2.《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代称。
1.道家称铅。 2.《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代称。
金猴
[相关解释]
1.《西游记》中的神猴孙悟空的誉称。
1.《西游记》中的神猴孙悟空的誉称。
金箍咒
[相关解释]
1.神魔小说《西游记》中收紧孙悟空头上金箍的咒语。《四游记.观音路降猴妖》﹕"又把三篇金箍儿咒念熟﹐假如路上降来的妖怪﹐可叫他跟取经人﹐收心向善﹔若不服﹐可念此箍儿咒﹐自然见面生服。"后比喻用以束缚的东西。
1.神魔小说《西游记》中收紧孙悟空头上金箍的咒语。《四游记.观音路降猴妖》﹕"又把三篇金箍儿咒念熟﹐假如路上降来的妖怪﹐可叫他跟取经人﹐收心向善﹔若不服﹐可念此箍儿咒﹐自然见面生服。"后比喻用以束缚的东西。
金箍棒
[相关解释]
1.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使用的兵器。
1.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使用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