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演出的内容。
带有演出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上妆
[相关解释]
1.出嫁前新娘梳洗打扮。 2.演员于演出前进行化妆。
1.出嫁前新娘梳洗打扮。 2.演员于演出前进行化妆。
上演
[相关解释]
1.演出;放映。
1.演出;放映。
专场
[相关解释]
1.谓在一定场所无所匹敌。 2.剧场﹑影院等专为某一部分人演出或放映的场次。亦指特定内容的演出。
1.谓在一定场所无所匹敌。 2.剧场﹑影院等专为某一部分人演出或放映的场次。亦指特定内容的演出。
义演
[相关解释]
1.为正义或公益事业筹款而举行的演出。
1.为正义或公益事业筹款而举行的演出。
乐部
[相关解释]
1.官署名。犹太乐署。北周设置。有上士﹑中士,其职如周代大司乐。唐有乐部名,系指乐队,分立部﹑坐部二者,隶属太常,非官职。清代复立乐部,主管音乐,以礼部满洲尚书或王公大臣兼典乐大臣。参阅《通典·职官七》﹑《新唐书·礼仪志十一》﹑《清会典事例·乐部一·职掌》。 2.古代泛指歌舞戏曲演出单位。
1.官署名。犹太乐署。北周设置。有上士﹑中士,其职如周代大司乐。唐有乐部名,系指乐队,分立部﹑坐部二者,隶属太常,非官职。清代复立乐部,主管音乐,以礼部满洲尚书或王公大臣兼典乐大臣。参阅《通典·职官七》﹑《新唐书·礼仪志十一》﹑《清会典事例·乐部一·职掌》。 2.古代泛指歌舞戏曲演出单位。
乔清秀(1910-1943)
[相关解释]
河南坠子演员。女。原名李金秀,河南内黄人。十四岁从乔利元学艺,后又拜梨花大鼓名家潘春聚为师。是河南坠子北路调创始人之一,以吐字俏利、旋律悠扬的巧口”著称。1940年在沈阳演出时,受日本侵略者迫害,精神失常,返天津后病逝。
河南坠子演员。女。原名李金秀,河南内黄人。十四岁从乔利元学艺,后又拜梨花大鼓名家潘春聚为师。是河南坠子北路调创始人之一,以吐字俏利、旋律悠扬的巧口”著称。1940年在沈阳演出时,受日本侵略者迫害,精神失常,返天津后病逝。
书场
[相关解释]
1.曲艺演出场所。
1.曲艺演出场所。
五花爨弄
[相关解释]
1.金元院本的别称。"爨弄"意为表演,院本演出大都由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人组成,故名。
1.金元院本的别称。"爨弄"意为表演,院本演出大都由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人组成,故名。
会串
[相关解释]
1.串演或联合演出。
1.串演或联合演出。
作艺
[相关解释]
1.旧时谓艺人演出。
1.旧时谓艺人演出。
侗戏
[相关解释]
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地侗族聚居地区。清嘉庆、道光年间已有演出。基本唱腔吟诵调由嘎锦”(侗族叙事歌)发展而来。剧目有《珠郎娘美》、《美道》、《芒遂》等。
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地侗族聚居地区。清嘉庆、道光年间已有演出。基本唱腔吟诵调由嘎锦”(侗族叙事歌)发展而来。剧目有《珠郎娘美》、《美道》、《芒遂》等。
倒彩
[相关解释]
1.观众在看演出或其他的表演时,故意发出不满的怪叫声。
1.观众在看演出或其他的表演时,故意发出不满的怪叫声。
儿童剧
[相关解释]
1.犹儿戏。 2.适合于少年儿童年龄特点的,为少年儿童创作演出的戏剧。
1.犹儿戏。 2.适合于少年儿童年龄特点的,为少年儿童创作演出的戏剧。
公演
[相关解释]
公开演出这出新戏将于近期~。
公开演出这出新戏将于近期~。
冷场
[相关解释]
①戏剧、曲艺等演出时因演员迟到或忘记台词造成的场面。②开会时没有人发言的局面。
①戏剧、曲艺等演出时因演员迟到或忘记台词造成的场面。②开会时没有人发言的局面。
冷场(-chǎng)
[相关解释]
①演出过程中因演员未到或忘记台词而造成的场面她今天心神不定,在舞台上忘记了台词,冷场了几分钟。②会议过程中没人发言的沉默场面冷场片刻|在讨论关键问题时,会议冷场,大家面面相觑,气氛紧张。
①演出过程中因演员未到或忘记台词而造成的场面她今天心神不定,在舞台上忘记了台词,冷场了几分钟。②会议过程中没人发言的沉默场面冷场片刻|在讨论关键问题时,会议冷场,大家面面相觑,气氛紧张。
前台
[相关解释]
1.前面的台。 2.舞台的前部。演员演出的地方。引申为公开的场合﹐含贬义。 3.剧场中舞台以外部分的总称﹐包括观众席﹑票房等。
1.前面的台。 2.舞台的前部。演员演出的地方。引申为公开的场合﹐含贬义。 3.剧场中舞台以外部分的总称﹐包括观众席﹑票房等。
剧组
[相关解释]
1.剧团中某一剧目的演出小组。
1.剧团中某一剧目的演出小组。
剧通科
[相关解释]
1.俗称"检场的"。京剧班社的舞台工作人员。为七行七科之一。任务是在排演演出时搬置桌椅道具,协助演员穿脱服装,撒放火彩等。
1.俗称"检场的"。京剧班社的舞台工作人员。为七行七科之一。任务是在排演演出时搬置桌椅道具,协助演员穿脱服装,撒放火彩等。
加官
[相关解释]
1.于本职外兼领的其他官职。 2.晋升官阶。参见"加官进禄"﹑"加官进爵"。 3.旧时在戏曲正式节目演出前外加的单人或多人表演。表演者身穿红袍,戴笑容假面具(名"加官脸"),不作唱白,边跳边向观众展示手中所持写有颂词的条幅,又称"跳加官"。多于节日或喜庆之时行之。 4.指加官脸。
1.于本职外兼领的其他官职。 2.晋升官阶。参见"加官进禄"﹑"加官进爵"。 3.旧时在戏曲正式节目演出前外加的单人或多人表演。表演者身穿红袍,戴笑容假面具(名"加官脸"),不作唱白,边跳边向观众展示手中所持写有颂词的条幅,又称"跳加官"。多于节日或喜庆之时行之。 4.指加官脸。
危竿
[相关解释]
1.杂技的一种。长竿矗立,人攀其上以作表演。亦指演出时所用的长竿。
1.杂技的一种。长竿矗立,人攀其上以作表演。亦指演出时所用的长竿。
压胄子
[相关解释]
1.一次戏曲演出,某一节目被安排为最后一出,叫做"压胄子"。亦指安排在最后的一个节目。清王梦生《梨园佳话》"能于末出登场,而人皆耐而相待者,谓之压胄子。胄子者,武戏也。武戏能恋人,而欲以唱工加胜武剧。"亦称"压轴"。老舍《四世同堂》五八"招弟必须唱压轴……我的女儿不能给别人垫戏。"另有一种说法,把某一出戏排做一次戏曲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的一出戏叫大轴子)或安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称为"压轴子"。
1.一次戏曲演出,某一节目被安排为最后一出,叫做"压胄子"。亦指安排在最后的一个节目。清王梦生《梨园佳话》"能于末出登场,而人皆耐而相待者,谓之压胄子。胄子者,武戏也。武戏能恋人,而欲以唱工加胜武剧。"亦称"压轴"。老舍《四世同堂》五八"招弟必须唱压轴……我的女儿不能给别人垫戏。"另有一种说法,把某一出戏排做一次戏曲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的一出戏叫大轴子)或安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称为"压轴子"。
压轴戏
[相关解释]
1.亦称"压台戏"。 2.一场演出中的最后一个节目。谓其质量最高,表演最精彩,足以压住全台。 3.比喻引人注目的或最后出现的事件。
1.亦称"压台戏"。 2.一场演出中的最后一个节目。谓其质量最高,表演最精彩,足以压住全台。 3.比喻引人注目的或最后出现的事件。
双簧
[相关解释]
①一作双黄”。曲艺曲种。流行于全国各地。演员两人,一人坐前,一人藏后;藏后者说唱,前坐者按说唱内容表演各种动作,使观众感到如前坐者说唱一样。演出多以滑稽取胜。相传起源于清代曲艺演员黄辅臣。黄晚年嗓喑,演出时只能由其子蹲在椅后说唱,后人模仿而成为另一曲种。②比喻双方的行动表面上似乎无关,其实按秘密约定进行,互相配合他们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唱的是一出双簧。
①一作双黄”。曲艺曲种。流行于全国各地。演员两人,一人坐前,一人藏后;藏后者说唱,前坐者按说唱内容表演各种动作,使观众感到如前坐者说唱一样。演出多以滑稽取胜。相传起源于清代曲艺演员黄辅臣。黄晚年嗓喑,演出时只能由其子蹲在椅后说唱,后人模仿而成为另一曲种。②比喻双方的行动表面上似乎无关,其实按秘密约定进行,互相配合他们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唱的是一出双簧。
反响
[相关解释]
回响;反应她曾经登台演出,~不一 ㄧ此事在报上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
回响;反应她曾经登台演出,~不一 ㄧ此事在报上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
取诨
[相关解释]
1.犹打诨。戏曲演出时,演员(多指丑角)即兴说些可笑的话以逗乐。
1.犹打诨。戏曲演出时,演员(多指丑角)即兴说些可笑的话以逗乐。
同乐会
[相关解释]
1.单位﹑团体召开的庆祝会。因会上常有文娱节目演出,故称。
1.单位﹑团体召开的庆祝会。因会上常有文娱节目演出,故称。
听戏
[相关解释]
1.过去北京人称观赏京剧为"听戏"。当时听戏者皆侧面对台﹐暗中打板随声低唱﹐故称。 2.泛指欣赏戏曲演出。
1.过去北京人称观赏京剧为"听戏"。当时听戏者皆侧面对台﹐暗中打板随声低唱﹐故称。 2.泛指欣赏戏曲演出。
周信芳(1895-1975)
[相关解释]
京剧演员。字士楚,艺名麒麟童,浙江慈溪人。六岁学戏。长期在上海演出。擅长做功和念白,唱腔苍劲浑厚,世称麒派”。代表剧目有《四进士》、《萧何月下追韩信》、《徐策跑城》等。曾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华东戏曲研究院、上海京剧院院长,中国剧协副主席。有《周信芳戏剧散论》、《周信芳舞台艺术》等。
京剧演员。字士楚,艺名麒麟童,浙江慈溪人。六岁学戏。长期在上海演出。擅长做功和念白,唱腔苍劲浑厚,世称麒派”。代表剧目有《四进士》、《萧何月下追韩信》、《徐策跑城》等。曾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华东戏曲研究院、上海京剧院院长,中国剧协副主席。有《周信芳戏剧散论》、《周信芳舞台艺术》等。
唐槐秋(1898-1954)
[相关解释]
戏剧活动家、演员、导演〓南湘乡人。早年赴法国学习航空机械。1925年回国,参加南国社及广东戏剧研究所。1933年组织中国旅行剧团,演出中外名剧,对推动演剧职业化,提高话剧演出艺术水平有较大影响。
戏剧活动家、演员、导演〓南湘乡人。早年赴法国学习航空机械。1925年回国,参加南国社及广东戏剧研究所。1933年组织中国旅行剧团,演出中外名剧,对推动演剧职业化,提高话剧演出艺术水平有较大影响。
围桌
[相关解释]
1.旧时办婚丧事或祭祀时垂挂在桌前的遮蔽物,多用布或绸缎制成,现在有些戏曲演出时仍使用。
1.旧时办婚丧事或祭祀时垂挂在桌前的遮蔽物,多用布或绸缎制成,现在有些戏曲演出时仍使用。
土戏
[相关解释]
1.指当地民间演出的地方戏。
1.指当地民间演出的地方戏。
地戏
[相关解释]
1.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安顺﹑惠水﹑平坝等地。每一戏班专门演唱一部整本大戏,如《岳传》﹑《杨家将》之类。音乐粗犷,伴奏简单,多在旷野演出。演员戴面具,脸部蒙青纱,所持兵器特别短小,动作幅度甚大。
1.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安顺﹑惠水﹑平坝等地。每一戏班专门演唱一部整本大戏,如《岳传》﹑《杨家将》之类。音乐粗犷,伴奏简单,多在旷野演出。演员戴面具,脸部蒙青纱,所持兵器特别短小,动作幅度甚大。
坐中
[相关解释]
1.座席之中。 2.旧时京剧班社在演出进行中,后台设有"帐桌",由"文武总管"坐守桌旁,指挥全班业务,叫做"坐中"。目前剧团管理后台工作已不采取此种形式。
1.座席之中。 2.旧时京剧班社在演出进行中,后台设有"帐桌",由"文武总管"坐守桌旁,指挥全班业务,叫做"坐中"。目前剧团管理后台工作已不采取此种形式。
坐弦
[相关解释]
1.旧时北方的一些曲种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单弦﹑天津时调等演出时,常有一名三弦乐师在后台等候,称"坐弦"。遇演员无弦师或固定弦师未到场时,便由坐弦顶替。
1.旧时北方的一些曲种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单弦﹑天津时调等演出时,常有一名三弦乐师在后台等候,称"坐弦"。遇演员无弦师或固定弦师未到场时,便由坐弦顶替。
坐白
[相关解释]
1.旧时北京﹑天津等地曲艺演员在集市﹑街头演出,如说唱了许久仍无人坐下观赏,以至毫无收入,称为"坐白"。
1.旧时北京﹑天津等地曲艺演员在集市﹑街头演出,如说唱了许久仍无人坐下观赏,以至毫无收入,称为"坐白"。
堂会
[相关解释]
旧时富贵人家逢喜庆邀艺人来家里大堂演出堂会演得热热闹闹,好不风光。
旧时富贵人家逢喜庆邀艺人来家里大堂演出堂会演得热热闹闹,好不风光。
堂戏
[相关解释]
1.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北巴东﹑五峰等地,多为群众业余演出。演皮黄戏剧目,也演部分民间小戏。
1.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北巴东﹑五峰等地,多为群众业余演出。演皮黄戏剧目,也演部分民间小戏。
堂报
[相关解释]
1.旧时戏曲班社术语。指张挂于剧场内的剧目广告。大都悬于两廊的梁柱上,标示本场演出的剧目次序,并预告下一场的节目。
1.旧时戏曲班社术语。指张挂于剧场内的剧目广告。大都悬于两廊的梁柱上,标示本场演出的剧目次序,并预告下一场的节目。
夜场
[相关解释]
1.戏剧﹑电影等在晩上演出的场次。
1.戏剧﹑电影等在晩上演出的场次。
天桥
[相关解释]
1.古代军队攻城用的桥形木架。 2.火车站里为便利旅客横过铁路而架设的跨越站台间轨道的桥。亦指都市热闹街区为了便于行人穿越马路而在马路上空架设的桥。 3.一种体育运动设备﹐高而窄﹐形状略象独木桥﹐两端有梯子。 4.地名。在北京市永定门内。清末逐渐形成为民间艺人集中演出的地区。 5.指王良五星。因其形如天上之桥﹐故名。
1.古代军队攻城用的桥形木架。 2.火车站里为便利旅客横过铁路而架设的跨越站台间轨道的桥。亦指都市热闹街区为了便于行人穿越马路而在马路上空架设的桥。 3.一种体育运动设备﹐高而窄﹐形状略象独木桥﹐两端有梯子。 4.地名。在北京市永定门内。清末逐渐形成为民间艺人集中演出的地区。 5.指王良五星。因其形如天上之桥﹐故名。
婺剧
[相关解释]
戏曲剧种。流行于浙江金华等地。曾名金华戏”,1949年改今称。明代以来,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等声腔经诚作组班演出,形成共同风格。兼唱分属联曲体和板腔体的六种声腔。剧目有《三请梨花》、《米fd47G么啊贰ⅰ斗炙钗》等。
戏曲剧种。流行于浙江金华等地。曾名金华戏”,1949年改今称。明代以来,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等声腔经诚作组班演出,形成共同风格。兼唱分属联曲体和板腔体的六种声腔。剧目有《三请梨花》、《米fd47G么啊贰ⅰ斗炙钗》等。
守旧
[相关解释]
1.拘泥于旧的看法或做法而不愿改变。 2.保持住原来的样子。 3.戏曲术语。传统戏曲舞台装置。过去传统戏曲演出时所用的台帐和作为背景使用的底幕。幕上绣有各种装饰性图案。
1.拘泥于旧的看法或做法而不愿改变。 2.保持住原来的样子。 3.戏曲术语。传统戏曲舞台装置。过去传统戏曲演出时所用的台帐和作为背景使用的底幕。幕上绣有各种装饰性图案。
宋杂剧
[相关解释]
宋代各种歌舞、杂戏的统称。也是中国戏曲的最早形式。金元时称为院本。演出时先演一节由五个脚色出场的小歌舞,称为艳段”;再演正杂剧”,内容或是一段滑稽戏,或是以大曲曲调演唱故事。南宋吴自牧《武林旧事》载有官本杂剧”剧名二百八十个。
宋代各种歌舞、杂戏的统称。也是中国戏曲的最早形式。金元时称为院本。演出时先演一节由五个脚色出场的小歌舞,称为艳段”;再演正杂剧”,内容或是一段滑稽戏,或是以大曲曲调演唱故事。南宋吴自牧《武林旧事》载有官本杂剧”剧名二百八十个。
宗教剧
[相关解释]
欧洲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传宗教观点的戏剧。包括奇迹剧、神秘剧、道德剧等。一般由宗教团体主持演出,有时作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欧洲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传宗教观点的戏剧。包括奇迹剧、神秘剧、道德剧等。一般由宗教团体主持演出,有时作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客座
[相关解释]
①宾客的坐位。②指应邀在外单位或外地、外国不定期讲学、演出等而不在编制的~教授 ㄧ~演员ㄧ~研究员。
①宾客的坐位。②指应邀在外单位或外地、外国不定期讲学、演出等而不在编制的~教授 ㄧ~演员ㄧ~研究员。
室内乐
[相关解释]
原指西洋贵族府邸中演唱、演奏的世俗音乐。因在室内演出(而非在教堂、剧院、音乐厅),故名。17世纪初始于意大利,有室内奏鸣曲、室内康塔塔等。现今,主要指各种重奏曲(如弦乐四重奏、钢琴五重奏等)。有时也指管弦或钢琴等乐器的独奏曲,以及用一件或数件乐器伴奏的独唱曲、重唱曲等。
原指西洋贵族府邸中演唱、演奏的世俗音乐。因在室内演出(而非在教堂、剧院、音乐厅),故名。17世纪初始于意大利,有室内奏鸣曲、室内康塔塔等。现今,主要指各种重奏曲(如弦乐四重奏、钢琴五重奏等)。有时也指管弦或钢琴等乐器的独奏曲,以及用一件或数件乐器伴奏的独唱曲、重唱曲等。
导演
[相关解释]
将戏剧、电影、电视剧剧本搬上舞台、银幕或荧屏的艺术创作总负责人。其任务是根据剧本进行艺术构思,制订导演计划,组织和谐调各艺术部门的创作,指导排练或拍摄,把剧本体现为完整的艺术形象,达到预期的演出目的。
将戏剧、电影、电视剧剧本搬上舞台、银幕或荧屏的艺术创作总负责人。其任务是根据剧本进行艺术构思,制订导演计划,组织和谐调各艺术部门的创作,指导排练或拍摄,把剧本体现为完整的艺术形象,达到预期的演出目的。
小戏
[相关解释]
1.小游戏。 2.稍微戏弄。 3.小戏班子。 4.某些专演小型戏曲的剧种。如花鼓戏﹑花灯戏等。有时也指大戏系统演出角色较少﹑情节比较简单的戏。 5.指折子戏。
1.小游戏。 2.稍微戏弄。 3.小戏班子。 4.某些专演小型戏曲的剧种。如花鼓戏﹑花灯戏等。有时也指大戏系统演出角色较少﹑情节比较简单的戏。 5.指折子戏。
小节目
[相关解释]
1.较小的事项﹐细节。 2.指文艺演出或电台﹑电视台等播送的短小的节目。
1.较小的事项﹐细节。 2.指文艺演出或电台﹑电视台等播送的短小的节目。
山口百惠(1959- )
[相关解释]
日本电影演员。女。十四岁始走红日本歌坛。1970年底从影,参加松竹电影公司《妙龄》演出。先后与三浦友和合作主演《伊豆的舞女》、《潮声》、《绝唱》、《雾之旗》等影片。1980年拍摄《古都》后息影。
日本电影演员。女。十四岁始走红日本歌坛。1970年底从影,参加松竹电影公司《妙龄》演出。先后与三浦友和合作主演《伊豆的舞女》、《潮声》、《绝唱》、《雾之旗》等影片。1980年拍摄《古都》后息影。
岛村抱月(1871-1918)
[相关解释]
日本戏剧家。1902年赴英、德研究戏剧◇任早稻田大学文学院院长,主编《早稻田文学》。曾参与创办文艺协会及艺术座剧团,翻译演出易卜生等人的剧作。著有《新美辞学》、《近代文艺的研究》等。
日本戏剧家。1902年赴英、德研究戏剧◇任早稻田大学文学院院长,主编《早稻田文学》。曾参与创办文艺协会及艺术座剧团,翻译演出易卜生等人的剧作。著有《新美辞学》、《近代文艺的研究》等。
崔美善(1934- )
[相关解释]
舞蹈家。原籍朝鲜。女。1951年入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舞蹈研究班,1952年后在中央歌舞团、东方歌舞团任独舞演员,舞姿舒展典雅。创作演出的舞蹈《丰收曲》、《喜悦》,曾在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奖。
舞蹈家。原籍朝鲜。女。1951年入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舞蹈研究班,1952年后在中央歌舞团、东方歌舞团任独舞演员,舞姿舒展典雅。创作演出的舞蹈《丰收曲》、《喜悦》,曾在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奖。
希腊悲剧
[相关解释]
世界戏剧史上最古老的戏剧之一。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初,由古代希腊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最初由一个演员讲述故事,伴以歌队演唱◇发展为三个演员登台演出。演员戴面具,穿高底靴,女角由男演员扮演。多取材于荷马史诗或神话传说。先后出现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作家。
世界戏剧史上最古老的戏剧之一。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初,由古代希腊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最初由一个演员讲述故事,伴以歌队演唱◇发展为三个演员登台演出。演员戴面具,穿高底靴,女角由男演员扮演。多取材于荷马史诗或神话传说。先后出现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作家。
幕表制
[相关解释]
戏剧创作和演出的一种方式。特点是没有固定台词,由演员按剧情提纲,在舞台上即兴编词演出。因无固定台词,演出时剧情常有变动。中国早期话剧(新剧)的演出大都采用幕表制。
戏剧创作和演出的一种方式。特点是没有固定台词,由演员按剧情提纲,在舞台上即兴编词演出。因无固定台词,演出时剧情常有变动。中国早期话剧(新剧)的演出大都采用幕表制。
平分秋色
[相关解释]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或不分高下他俩的演技不相上下,联袂登台演出,总能平分秋色,双双受到观众的好评。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或不分高下他俩的演技不相上下,联袂登台演出,总能平分秋色,双双受到观众的好评。
庆演
[相关解释]
1.表示欢庆的娱乐演出。
1.表示欢庆的娱乐演出。
开匙
[相关解释]
戏曲或某些文艺演出开场时引入本题的道白,比喻文章或讲话等开始的部分。
戏曲或某些文艺演出开场时引入本题的道白,比喻文章或讲话等开始的部分。
开台锣鼓
[相关解释]
1.指戏曲演出前合奏打击乐器。亦称闹场。比喻事情的开头。
1.指戏曲演出前合奏打击乐器。亦称闹场。比喻事情的开头。
开呵
[相关解释]
1.亦作"开阿"。 2.犹开匙。宋元时在戏曲演出前﹐由一人上场作内容介绍的道白以求赏﹐谓之开呵。
1.亦作"开阿"。 2.犹开匙。宋元时在戏曲演出前﹐由一人上场作内容介绍的道白以求赏﹐谓之开呵。
开场
[相关解释]
演剧或一般文艺演出等开始,也比喻一般活动开始他们到了剧院,~已很久了ㄧ群众大会上,他总是带头发言,话虽不多,倒能给会议做个很好的~。
演剧或一般文艺演出等开始,也比喻一般活动开始他们到了剧院,~已很久了ㄧ群众大会上,他总是带头发言,话虽不多,倒能给会议做个很好的~。
开幕
[相关解释]
①一场演出、一个节目或一幕戏开始时打开舞台前的幕现在七点,戏恐怕已经~了。②(会议、展览会等)开始~词ㄧ~典礼。
①一场演出、一个节目或一幕戏开始时打开舞台前的幕现在七点,戏恐怕已经~了。②(会议、展览会等)开始~词ㄧ~典礼。
开演
[相关解释]
(戏剧等)开始演出准时~ㄧ电影~了十分钟他才来。
(戏剧等)开始演出准时~ㄧ电影~了十分钟他才来。
开篇
[相关解释]
①弹词演唱故事之前先弹唱的一段唱词,自为起讫,作为正书的引子,也可以单独表演。江苏、浙江有些地方戏曲演出前,有时附加内容与正戏无关的唱段,也叫开篇。如越剧开篇、沪剧开篇。②指著作的开头。
①弹词演唱故事之前先弹唱的一段唱词,自为起讫,作为正书的引子,也可以单独表演。江苏、浙江有些地方戏曲演出前,有时附加内容与正戏无关的唱段,也叫开篇。如越剧开篇、沪剧开篇。②指著作的开头。
引戏
[相关解释]
1.戏曲名词。宋杂剧﹑金院本演出人员之一。
1.戏曲名词。宋杂剧﹑金院本演出人员之一。
张寒晖(1902-1946)
[相关解释]
作曲家∮北定县(今定州)人。1929年毕业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在北平、西安等地从事中学教育、戏剧演出及报刊编辑等工作。1941年赴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戏剧委员会委员。作有歌曲《松花江上》、《游击乐》、《去当兵》等五十余首以及反映延安大生产运动的陇东民歌改编曲《军民大生产》等。
作曲家∮北定县(今定州)人。1929年毕业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在北平、西安等地从事中学教育、戏剧演出及报刊编辑等工作。1941年赴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戏剧委员会委员。作有歌曲《松花江上》、《游击乐》、《去当兵》等五十余首以及反映延安大生产运动的陇东民歌改编曲《军民大生产》等。
徐云志(1901-1978)
[相关解释]
苏州弹词演员。江苏苏州人。十五岁从夏莲生学弹词《三笑》,十七岁登台演出。在俞(秀山)调”和小阳调”基础上,吸收民间小调和小贩叫卖声的音乐素材,创造了柔软圆润、婉转动听的徐调”,为现代苏州弹词主要流派唱腔之一。
苏州弹词演员。江苏苏州人。十五岁从夏莲生学弹词《三笑》,十七岁登台演出。在俞(秀山)调”和小阳调”基础上,吸收民间小调和小贩叫卖声的音乐素材,创造了柔软圆润、婉转动听的徐调”,为现代苏州弹词主要流派唱腔之一。
念词
[相关解释]
1.指戏剧演出中的念台词或道白。
1.指戏剧演出中的念台词或道白。
悉尼歌剧院
[相关解释]
澳大利亚悉尼的文化演出中心。1973年建于悉尼港内一块伸入海面的182万平方米的大平台上,有三组尖拱型的屋面系统,分别为音乐厅、歌剧院和餐厅。该建筑已被视为悉尼市的标志。
澳大利亚悉尼的文化演出中心。1973年建于悉尼港内一块伸入海面的182万平方米的大平台上,有三组尖拱型的屋面系统,分别为音乐厅、歌剧院和餐厅。该建筑已被视为悉尼市的标志。
戏台
[相关解释]
1.舞台,供演出用的台。
1.舞台,供演出用的台。
戏园
[相关解释]
1.亦称"戏园子"。 2.旧时称专供演出戏曲的场所。
1.亦称"戏园子"。 2.旧时称专供演出戏曲的场所。
戏招
[相关解释]
1.戏剧的演出广告。
1.戏剧的演出广告。
戏目
[相关解释]
1.戏剧演出的节目;戏剧的名称。
1.戏剧演出的节目;戏剧的名称。
戏码
[相关解释]
1.戏曲演出的节目。
1.戏曲演出的节目。
打诨
[相关解释]
1.亦作"打顐"﹑"打浑"。戏曲演出中演员即兴说趣话逗乐。 2.取闹;说趣话哄笑。
1.亦作"打顐"﹑"打浑"。戏曲演出中演员即兴说趣话逗乐。 2.取闹;说趣话哄笑。
扮会
[相关解释]
1.节日集会演出的杂戏及各种杂耍。
1.节日集会演出的杂戏及各种杂耍。
折子戏
[相关解释]
戏曲名词。单独演出本戏中情节相对完整一折(出)的戏。如越剧《碧玉簪》中的《三盖衣》、《送凤冠》即为折子戏。
戏曲名词。单独演出本戏中情节相对完整一折(出)的戏。如越剧《碧玉簪》中的《三盖衣》、《送凤冠》即为折子戏。
拍演
[相关解释]
1.方言。演出。
1.方言。演出。
捡场
[相关解释]
1.旧时戏曲演出时出入舞台搬置道具的服务人员。亦指此项工作。
1.旧时戏曲演出时出入舞台搬置道具的服务人员。亦指此项工作。
换景
[相关解释]
1.戏剧演出中更换舞台上的场景。
1.戏剧演出中更换舞台上的场景。
排演
[相关解释]
1.戏剧﹑舞蹈等演出前,演员在导演指导下的练习。一般分初排﹑连排﹑总排﹑彩排等阶段。引申指演习﹑练习。
1.戏剧﹑舞蹈等演出前,演员在导演指导下的练习。一般分初排﹑连排﹑总排﹑彩排等阶段。引申指演习﹑练习。
提词
[相关解释]
1.戏剧演出时在幕后给演员提示台词。
1.戏剧演出时在幕后给演员提示台词。
插科打诨
[相关解释]
指戏曲演员在演出中穿插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引人发笑。也泛指开玩笑他总喜欢插科打诨。
指戏曲演员在演出中穿插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引人发笑。也泛指开玩笑他总喜欢插科打诨。
搬演
[相关解释]
把往事或别处的事重演出来~故事。
把往事或别处的事重演出来~故事。
摊头
[相关解释]
1.旧时戏曲正式节目演出前加说的故事﹑笑话或加唱的短篇唱词。相当于宋元话本的入话和近代评弹的开篇。 2.摊子。
1.旧时戏曲正式节目演出前加说的故事﹑笑话或加唱的短篇唱词。相当于宋元话本的入话和近代评弹的开篇。 2.摊子。
效果
[相关解释]
①由某种因素造成的结果收到良好的效果。②指演出中人工设计安排的光照、声音等模拟火车开动的音响效果很逼真。③见动机与效果”(290页)。
①由某种因素造成的结果收到良好的效果。②指演出中人工设计安排的光照、声音等模拟火车开动的音响效果很逼真。③见动机与效果”(290页)。
教坊
[相关解释]
中国古代宫廷音乐机构。始建于唐代,专门管理宫廷俗乐的教习和演出事宜。一度改名云韶府”。宋元两代亦设教坊;明代设教坊司,隶属于礼部,主管乐舞和戏曲。至清代雍正时改教坊司为和声署。
中国古代宫廷音乐机构。始建于唐代,专门管理宫廷俗乐的教习和演出事宜。一度改名云韶府”。宋元两代亦设教坊;明代设教坊司,隶属于礼部,主管乐舞和戏曲。至清代雍正时改教坊司为和声署。
散场
[相关解释]
1.指戏剧等文娱演出结束,演员下场,观众散开离去。 2.引申为结局。 3.比喻生命终结。
1.指戏剧等文娱演出结束,演员下场,观众散开离去。 2.引申为结局。 3.比喻生命终结。
散戏
[相关解释]
1.戏剧演出结束,观众离开剧场。
1.戏剧演出结束,观众离开剧场。
散段
[相关解释]
1.宋代指正杂剧演出之后的零星节目。
1.宋代指正杂剧演出之后的零星节目。
数来宝
[相关解释]
1.曲艺的一种。流行于北方各地。一人或两人说唱。用竹板或系以铜铃的牛髀骨打拍。常用句式为可以断开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两句﹑四句或六句即可换韵。最初艺人沿街说唱,都是见景生情,即兴编词◇进入小型游乐场所演出,说唱内容有所变化。部分艺人演唱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逐渐演变为快板书,与数来宝同时流行。
1.曲艺的一种。流行于北方各地。一人或两人说唱。用竹板或系以铜铃的牛髀骨打拍。常用句式为可以断开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两句﹑四句或六句即可换韵。最初艺人沿街说唱,都是见景生情,即兴编词◇进入小型游乐场所演出,说唱内容有所变化。部分艺人演唱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逐渐演变为快板书,与数来宝同时流行。
斗闷子
[相关解释]
1.旧时指剧场在演出间隙演员给观众逗乐解闷的穿插表演。斗,通"逗"。
1.旧时指剧场在演出间隙演员给观众逗乐解闷的穿插表演。斗,通"逗"。
族年
[相关解释]
也称赶年”。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七月初一。除夕夜,有的地区有守田埂”的习俗。次日要放爆竹接年”,再敬奉祖先,吃蒸坨子肉和合菜。节日期间,人们跳摆手舞、演出小戏《毛谷斯》等。
也称赶年”。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七月初一。除夕夜,有的地区有守田埂”的习俗。次日要放爆竹接年”,再敬奉祖先,吃蒸坨子肉和合菜。节日期间,人们跳摆手舞、演出小戏《毛谷斯》等。
日场
[相关解释]
1.戏剧﹑电影等在白天演出的场次。
1.戏剧﹑电影等在白天演出的场次。
早场
[相关解释]
1.戏剧﹑电影等在上午的演出。
1.戏剧﹑电影等在上午的演出。
曲艺
[相关解释]
中国说唱艺术的总称。以说和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辅以动作、表情、口技等来叙述故事,描绘人物、情景,表达思想感情。一般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主,第一人称的代言为辅,分说的、唱的、有说有唱的三种类型。演出时多为一至二三人,歌唱时常由演员自弹(奏、击)自唱。表演形式有坐唱、站唱、走唱、彩唱等,音乐曲式有联曲体、板腔体和单曲体。唐代已成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现代曲艺,按历史源流和形式特点,可分为评话、弹词、大鼓、琴书、道情、相声、牌子曲、快板、时调小曲以及少数民族曲艺等类别,约三百余种。
中国说唱艺术的总称。以说和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辅以动作、表情、口技等来叙述故事,描绘人物、情景,表达思想感情。一般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主,第一人称的代言为辅,分说的、唱的、有说有唱的三种类型。演出时多为一至二三人,歌唱时常由演员自弹(奏、击)自唱。表演形式有坐唱、站唱、走唱、彩唱等,音乐曲式有联曲体、板腔体和单曲体。唐代已成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现代曲艺,按历史源流和形式特点,可分为评话、弹词、大鼓、琴书、道情、相声、牌子曲、快板、时调小曲以及少数民族曲艺等类别,约三百余种。
曲艺(qǔ-)
[相关解释]
中国说唱艺术的总称。以说和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辅以动作、表情、口技等来叙述故事,描绘人物、情景,表达思想感情。一般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主,第一人称的代言为辅,分说的、唱的、有说有唱的三种类型。演出时多为一至二三人,歌唱时常由演员自弹(奏、击)自唱。表演形式有坐唱、站唱、走唱、彩唱等,音乐曲式有联曲体、板腔体和单曲体。唐代已成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现代曲艺,按历史源流和形式特点,可分为评话、弹词、大鼓、琴书、道情、相声、牌子曲、快板、时调小曲以及少数民族曲艺等类别,约三百余种。
中国说唱艺术的总称。以说和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辅以动作、表情、口技等来叙述故事,描绘人物、情景,表达思想感情。一般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主,第一人称的代言为辅,分说的、唱的、有说有唱的三种类型。演出时多为一至二三人,歌唱时常由演员自弹(奏、击)自唱。表演形式有坐唱、站唱、走唱、彩唱等,音乐曲式有联曲体、板腔体和单曲体。唐代已成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现代曲艺,按历史源流和形式特点,可分为评话、弹词、大鼓、琴书、道情、相声、牌子曲、快板、时调小曲以及少数民族曲艺等类别,约三百余种。
本戏
[相关解释]
成本演出的戏曲,内容包括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不一定一次演完(区别于‘折子戏’)连台~。
成本演出的戏曲,内容包括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不一定一次演完(区别于‘折子戏’)连台~。
李德才(1903-1982)
[相关解释]
四川扬琴演员。四川成都人。艺名德娃子。自幼从父学唱扬琴,七岁即演出。唱旦脚。在继承前辈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德派”艺术,并创四川扬琴旦脚坐上手的先例。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祭塔》、《香莲闯宫》等。
四川扬琴演员。四川成都人。艺名德娃子。自幼从父学唱扬琴,七岁即演出。唱旦脚。在继承前辈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德派”艺术,并创四川扬琴旦脚坐上手的先例。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祭塔》、《香莲闯宫》等。
李渔(1610-1680)
[相关解释]
清初戏曲家。字笠鸿、笠翁、谪凡,浙江兰溪人。曾为幕宾◇迁居南京,以家姬组成戏班,在达官贵人间演出。著有《闲情偶寄》,论述戏曲、饮食、园艺等。传奇有《奈何天》、《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合称《笠翁十种曲》。另有短篇小说集《十二楼》、《无声戏》等。
清初戏曲家。字笠鸿、笠翁、谪凡,浙江兰溪人。曾为幕宾◇迁居南京,以家姬组成戏班,在达官贵人间演出。著有《闲情偶寄》,论述戏曲、饮食、园艺等。传奇有《奈何天》、《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合称《笠翁十种曲》。另有短篇小说集《十二楼》、《无声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