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烦恼的内容。
带有烦恼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七地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即远行地。菩萨十地之七。在此阶位,菩萨远离三界生死烦恼,成就方便智慧,证得无相空寂。亦称已作地。相当于小乘罗汉果的阶位。见《大智度论》卷七五。《华严经.十地品》"菩萨摩诃萨修此妙行,如是方便慧现前故,名为入七地……深智慧定心,具行六地巳;一时生方便,智慧入七地。"
七觉分 [相关解释]
1.佛教修行的七种内容,属于"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即择法觉分(以智慧判别真伪),精进觉分(努力修持),喜觉分(行善而生喜悦),轻安觉分(断除沉重烦恼而身心安适),念觉分(忆念佛法而不忘失),定觉分(心注一境而不散乱),舍觉分(舍弃一切分别而住于平等)。
三达 [相关解释]
1.佛教谓能知宿世为宿命明,知未来为天眼明,断尽烦恼为漏尽明。彻底通达三明谓之三达。用以指佛。
三障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烦恼障﹑业障和报障。此为求解脱的三大障碍。
乐滋滋 [相关解释]
(~的)形容因为满意而喜悦的样子他听得心里~的,把原来的烦恼事儿都忘了。
九漏 [相关解释]
1.佛家语。指由身﹑口﹑意所造恶业而产生的种种烦恼。九,九穴(眼﹑耳﹑鼻﹑口及两便);漏,烦恼的异称。 2.笛子的别名。
买憔悴 [相关解释]
1.犹言寻烦恼,惹祸患。
云雾 [相关解释]
1.云和雾。 2.比喻令人烦恼之事。 3.有云雾状底纹的织物。 4.指有云雾状底纹的纸张。
五浊恶世 [相关解释]
1.佛教谓尘世中烦恼痛苦炽盛,充满五种浑浊不净,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和命浊。
五禅 [相关解释]
1.佛教禅宗所说的修禅的五个阶次。语本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真性则不垢不凈,凡圣无差;禅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凈,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
五藴 [相关解释]
1.梵语pa齝askandha的意译。佛教语。指色﹑受﹑想﹑行﹑识五者假合而成的身心。色为物质现象,其余四者为心理现象。佛教不承认灵魂实体,以为身心虽由五蕴假合而不无烦恼﹑轮回。又名"五阴"﹑"五众"。
伊戚 [相关解释]
1.语出《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后遂以"伊戚"指烦恼﹑忧患。
伤胃 [相关解释]
1.方言。谓烦恼。
佛地 [相关解释]
1.谓超脱生死﹑灭绝烦恼的境界。 2.犹佛。 3.指寺院。
侵恼 [相关解释]
1.侵扰烦恼。
傒幸 [相关解释]
1.烦恼;折磨。 2.戏弄。 3.疑惑。 4.犹侥幸。
僝僽 [相关解释]
1.亦作"僝偢"。 2.责骂;埋怨。 3.折磨。 4.引申为揉搓。 5.烦恼;愁苦。 6.憔悴。 7.谓排遣愁怀。
八犍度 [相关解释]
1.谓佛教分诸法为八类(犍度﹐梵语法聚的意思)一﹑杂犍度﹐杂说四善根﹑四圣果等。二﹑结使犍度(结使﹐烦恼的意思)。有三结﹑五盖乃至百八烦恼之说。三﹑智犍度﹐说二智﹑四智等。四﹑行犍度﹐说十善﹑十恶等业行。五﹑大犍度﹐说地﹑水﹑火及四大等法。六﹑根犍度﹐说眼耳等五根﹐六根乃至二十二根等。七﹑定犍度﹐说四禅﹑四定之禅定。八﹑见犍度﹐说断﹑常二见乃至六十二见等。亦省作"八犍"。
六尘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即色﹑声﹑香﹑味﹑触﹑法。与"六根"相接﹐便能染污净心﹐导致烦恼。
六通 [相关解释]
1.谓上下四方无不通畅。 2.佛教语。谓六种神通力神境智证通(亦云神足通)﹑天眼智证通(亦云天眼通)﹑天耳智证通(亦云天耳通)﹑他心智证通(亦云他心通)﹑宿住随念智证通(即宿命智证通﹐亦云宿命通)﹑漏尽智证通(亦云漏尽通)。神足通﹐谓其游涉往来非常自在;天眼通﹐谓得色界天眼根﹐能透视无碍;天耳通﹐谓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他心通﹐谓能知他人之心念而无隔碍;宿命通﹐谓知自身及六道众生宿世行业而无障碍﹔漏尽通﹐谓断尽一切烦恼得自在无碍。前五通﹐凡夫亦能得之﹐而第六通﹐唯圣者始得。 3.谓通解六试题。
冥烦 [相关解释]
1.犹冥顽,不明事理。 2.谓无限烦恼。
出尘 [相关解释]
1.超出世俗。 2.佛教语。脱离烦恼的尘垢。 3.指出家。
刺恼 [相关解释]
1.犹烦恼。
十使 [相关解释]
1.佛教以贪﹑瞋﹑痴﹑慢﹑疑为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为五利使,统称"十使",又称十大惑或十根本烦恼。
厌恼 [相关解释]
1.厌烦恼怒。
吸留 [相关解释]
1.亦作"吸"。 2.懊丧;烦恼。
命浊 [相关解释]
1.佛教语。"五浊"之一。谓末世众生因烦恼丛集,身心交瘁而寿命缩短。
四弘誓愿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习大乘求菩萨果者所立的四种大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尽誓愿学;四﹑佛道无上誓愿成。亦省作"四弘"。
圣道 [相关解释]
1.圣人之道。也特指孔子之道。 2.佛教谓出离生死烦恼之道。即"四圣谛"与"八正道"的合称。
好肉剜疮 [相关解释]
1.喻无事生非,自寻烦恼。
委琐 [相关解释]
①举止、容貌鄙俗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粗糙。②细碎琐屑交旅费,买粮食,委琐不堪的事情使人烦恼。③拘泥于小节,注重琐碎之事厉志超远,不欲委琐循格。
定力 [相关解释]
1.佛教语。五力之一。伏除烦恼妄想的禅定之力。见《杂阿含经》卷二六。 2.借指处变和把握自己的意志力。
宝性 [相关解释]
1.保全天性。 2.佛教语。即如来藏。真金在粪秽中,其性不变;如来藏性在众生烦恼中,不失真如清净之性,故谓宝性。佛经《究竟一乘宝性论》(省称《宝性论》)之名本此。
客尘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尘世的种种烦恼。 2.旅途中所受的风尘。喻旅途劳顿。
宽解 [相关解释]
使宽心;解除烦恼母亲生气的时候,姐姐总能设法~。
对治 [相关解释]
1.相匹敌。 2.原为佛教语。谓断烦恼。 3.引申为对付。 4.指对应﹐对照。
少年维特的烦恼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德国歌德作于1774年。以书信体形式描写出身于市民家庭的维特,爱上姑娘绿蒂,但绿蒂早已和别人订婚。维特无限痛苦,绝望之余受雇于公使馆,试图在工作中求得精神上的解脱,但仍郁郁寡欢。终因感到生活无望,自杀身亡。
尘劳 [相关解释]
1.佛教徒谓世俗事务的烦恼。 2.泛指事务劳累或旅途劳累。
尘垢 [相关解释]
1.灰尘和污垢。 2.犹世俗。 3.比喻微末卑污的事物。 4.犹污染;污损。 5.佛教谓烦恼。
尘根 [相关解释]
1.佛教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根尘相接,便产生六识,导致种种烦恼。
尘烦 [相关解释]
1.人世间的烦恼。
尘累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烦恼﹑恶业的种种束缚。 2.世俗事务的牵累。
尘障 [相关解释]
1.亦作"尘涨"。指飞扬障目的尘土。 2.尘世的烦恼。 3.犹尘世﹑人间。
心困 [相关解释]
1.烦恼。
心垢 [相关解释]
1.佛教语。烦恼。
忧恼 [相关解释]
1.忧愁烦恼。
思想者 [相关解释]
雕塑。法国罗丹作于1880-1900年。原为《地狱之门》组雕的一部分。作品塑造了一个强健有力的劳动男子,痛苦地弯着腰,屈着膝,坐在地狱之门”的上面,右手托腮,嘴咬着自己的手,在为人类的一切烦恼冥思苦想。
急烦 [相关解释]
1.急躁烦恼。
恼心 [相关解释]
1.谓心里烦恼。
恼烦 [相关解释]
1.烦恼。
惑箭 [相关解释]
1.佛教指尘世之烦恼,谓其害如箭之着身,故名。
惠剑 [相关解释]
1.即慧剑。佛教谓智慧如剑,能断烦恼。
惺惺 [相关解释]
①神志清醒困睫日中常欲闭,夜阑枕上却惺惺。②聪明一半惺惺一半愚|只为太惺惺,惹尽闲烦恼。③指聪明人惺惺惜惺惺。
慧刀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能斩断一切烦恼的智慧。
慧月 [相关解释]
1.佛教谓能破除众生烦恼(又称热恼)的智慧。月光清凉,故以为喻。
慧水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智慧如水,能洗涤一切烦恼污垢。
慧火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能烧去一切烦恼的智慧。
憋气 [相关解释]
1.委屈或烦恼不能发泄;心情不舒畅。 2.闷塞,不通气。
我相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我﹑人等四相之一。指把轮回六道的自体当做真实存在的观点。佛教认为是烦恼之源。
我见 [相关解释]
1.亦称"我执"。佛教语。指执着于我,以身为实体的观点。被视为烦恼之源。 2.个人私见。
戚醮 [相关解释]
1.烦恼。《庄子.盗跖》"财积而无用﹐服膺而不舍﹐满心戚醮﹐求益而不止﹐可谓忧矣。"成玄英疏"戚醮﹐烦恼也。"一说憔悴貌。陆德明释文引李颐曰"戚醮﹐顦顇也。"
所知障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又称智障。谓以法执为主的烦恼障碍。为二障(另一为烦恼障)之一。
无漏 [相关解释]
1.不泄露。 2.没有漏洞。 3.佛教语。谓涅盘﹑菩提和断绝一切烦恼根源之法。与"有漏"相对。
智慧火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智慧如火,能烧尽一切烦恼。
暖地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善根渐趋成熟而尚未断绝烦恼的修行阶段。佛教认为,智慧火能焚尽烦恼薪。暖为火之前兆,因以为喻。
有垢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有烦恼垢染。与"无垢"相对。
有漏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世间一切有烦恼的事物。漏﹐或译为烦恼。
极乐世界 [相关解释]
佛经中指阿弥陀佛所居住的国土。佛教徒认为居住在这个地方,就可获得光明、清净和快乐,摆脱人间一切烦恼。也叫西天。
桶底脱 [相关解释]
1.《五灯会元.青原下十三世.长芦清了禅师》"师一日入厨看煮面次,忽桶底脱。众皆失声曰'可惜许!'师曰'桶底脱自合欢喜,因甚么却烦恼?'"禅宗因以喻悟脱之境。
毷氉 [相关解释]
1.烦恼﹐郁闷。
浮虑 [相关解释]
1.谓世俗的烦恼。
清浄 [相关解释]
1.亦作"清净"。 2.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3.安定,不纷扰。 4.清洁纯净。 5.指妇女操守贞洁。 6.简明不繁。 7.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8.道教等亦用之。
满子 [相关解释]
幼儿。特指最小的子女满子绕身,稍解心中的烦恼。
漏尽 [相关解释]
①漏刻已尽。指夜深或天将破晓恐后漏尽宫门闭,请使诏吏开门。②佛教用语。佛教称烦恼为漏,至三乘的极果,以圣智断尽此种种烦恼,称为漏尽”仙道有千岁之寿,漏尽有无穷之灵。
火生莲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语出《维摩经.佛道品》"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稀有亦如是。"后因以"火生莲"喻虽身处烦恼中而能解脱,达到清凉境界。
灭度 [相关解释]
1.佛教语。灭烦恼,度苦海。涅盘的意译。亦指僧人死亡。
灰身灭智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烦城 [相关解释]
1.烦恼的境地。
烦忧 [相关解释]
烦恼忧愁。
烦怨 [相关解释]
1.烦恼怨恨。
烦恼 [相关解释]
烦闷苦恼自寻~ㄧ不必为区区小事而~。
烦恼业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因愚痴而造下的罪孽。
烦恼丝 [相关解释]
1.佛教语。佛门以剃除须发为受戒出家,现清净僧尼相的标志之一,故佛家称头发为"烦恼丝"。
烦恼树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喻烦恼容易生长。
烦恼海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烦恼既深且广,扰乱身心,犹如大海无边,兴风作浪。
烦恼空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烦恼生于虚妄﹑执着,本无实体。
烦恼薪 [相关解释]
1.佛教语。烦恼遇智慧则灭,如薪逢火即烬,因以为喻。
烦恼贼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烦恼伤人之性,有如盗贼。
烦恼身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人身。谓此身无常,为烦恼所缠扰。
烦恼障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坚持我执,丛生贪嗔,而为解脱之阻碍者。二障之一。与所知障相对。
烦恼魔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四魔之一。谓烦恼能扰乱身心,障碍正觉。
烦憺 [相关解释]
1.烦恼焦虑。
烦笼 [相关解释]
1.樊笼。关鸟兽的笼子。 2.指烦恼的牢笼。
烦缘 [相关解释]
1.令人烦恼的尘缘。
烦虑 [相关解释]
1.烦恼忧虑。
烧心 [相关解释]
1.谓强烈地刺激人的精神。 2.犹心急如焚;烦恼。 3.指胃部烧灼的感觉,多由胃酸过多,刺激胃粘膜引起。 4.方言。谓蔬菜的菜心因病害而萎黄。
爱根 [相关解释]
1.爱欲。佛教以爱欲为烦恼之根本,故称。 2.金俗妻以之称夫。
痛恼 [相关解释]
1.痛苦烦恼。
痴水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愚痴烦恼。
百漏船 [相关解释]
1.处处渗漏的船。喻极多烦恼的人生。佛教称烦恼为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