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0 查到相关牧业的内容。
带有牧业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丹麦人 [相关解释]
丹麦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和德国等国。约558万人(1985年),讲丹麦语。多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轻工业、畜牧业,沿海居民多从事渔业。
乌拉圭 [相关解释]
南美洲东南部国家。临大西洋。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人口320万(1993年)。首都蒙得维的亚。大部分为丘陵、平原。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畜牧业发达,肉类、羊毛和皮革为主要出口商品。
也门 [相关解释]
西亚国家。在阿拉伯半岛西南部,临红和阿拉伯海。面积5319万平方千米。人口1580万(1995年)。首都萨那。高原、山地为主。除山区外,气候干热。东北部有沙漠分布。农牧业为经济基础。咖啡是传统出口商品。
佩迪人 [相关解释]
南部非洲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南非,少数分布在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等国。约271万人(1985年)。讲佩迪语。多持传统信仰,崇拜自然力和祖先,部分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牧业,不少人在厂矿做工。
公畜 [相关解释]
雄性牲畜,畜牧业上通常指留种用的。
农牧业 [相关解释]
1.指农业和畜牧业。
农畜 [相关解释]
1.农业和畜牧业。
印第安人 [相关解释]
居住在南北美洲的民族。约4000万人(1990年)。讲印第安语系诸语言。原信万物有灵,盛行图腾崇拜等。现大多改信基督教新教或天主教。主要从事农牧业,制陶、纺织等手工艺精湛。
土壤地理学 [相关解释]
自然地理学和土壤学的边缘科学。主要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土壤的形成、演变、分类和分布,为评价、改良、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发展农、林、牧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污染 [相关解释]
因受污染而使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污染物主要来自污水灌溉、施药、施肥、堆放(或填埋)废物及大气沉降等。既有碍于农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又影响人类的健康。
土库曼人 [相关解释]
土库曼斯坦的主体民族。部分分布在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伊朗等国。381万人(1985年)。讲土库曼语。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土库曼斯坦 [相关解释]
中亚内陆国。面积4881万平方千米。人口456万(1996年)。首都阿什哈巴德。全境80%为沙漠。农田全靠灌溉,主要产棉花。畜牧业为主要经济部门之一。
土耳其 [相关解释]
西亚国家。扼黑海通往地中海交通要冲。面积7806万平方千米。人口6110万(1994年)。首都安卡拉。绝大部分为高原、山地。地中海气候为主,内陆为半干旱区。工业有一定基础。铬储量丰富。出口小麦、棉花和烟草。畜牧业较发达,安卡拉羊毛驰名世界。
土耳其人 [相关解释]
土耳其的主体民族。少数分布在德国等国。约44935万人(1985年)。讲土耳其语。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
地事 [相关解释]
1.古代从事农牧业﹑掌管山泽园圃的官员。《周礼.地官.载师》"掌任土之法,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孙诒让正义"案'地事'与《小司徒》'以任地事'﹑《土均》'以均地事'义并同。《注》云'地事谓农牧衡虞也。'《注》云'地事,农圃之职。'"一说﹐谓土质。见林尹《周礼今注今译》。 2.大地的性质。 3.谓祭祀大地之神。
埃塞俄比亚 [相关解释]
东非内陆国。面积约10993万平方千米。人口5490万(1995年)。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大部分地区为号称非洲屋脊”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海拔2500米以上。地处热带,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农牧业为经济重要部门。是世界咖啡的原产地和重要生产国。主要出口咖啡。
埃塞俄比亚人 [相关解释]
非洲之角和东非地区部分民族的总称。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吉布提,部分分布在埃及、苏丹等国。约4300万人(1984年)。通用阿拉伯语。多信基督教,属科普特派;部分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塔吉克人 [相关解释]
中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约720万人(1985年)。讲塔吉克语。多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兼营园艺业和畜牧业。
塔吉克族 [相关解释]
分布于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约33万人(1990年)。用塔吉克语,无文字。通用维吾尔语文。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牧业。
塔斯马尼亚岛 [相关解释]
在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面积68万平方千米。地形多山,海拔900~1200米,北部沿海有平原和丘陵。气候温湿。有色金属、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畜牧业和果园业发达。
塞尔维亚人 [相关解释]
南斯拉夫的民族之一。另有少数分布在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约881万人(1985年)。讲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多信东正教,部分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工业和农业,畜牧业也很发达。
布隆迪 [相关解释]
东非内陆国。面积278万平方千米。人口580万(1994年)。首都布琼布拉。大部分为高原、山地∮网稠密。热带气候。农牧业国家。咖啡出口为国民经济支柱。
库希特人 [相关解释]
非洲民族集团之一。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吉布提、苏丹、埃及、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等国。约2924万人(1985年)。讲库希特语族诸语言。多信基督教,属科普特派。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新西兰 [相关解释]
大洋洲岛国。在太平洋西南部。由北、南两大岛及附近小岛组成。面积2681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6425万(1995年)。首都惠灵顿。山地占全境一半,多火山和地震。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世界肉类、羊毛和乳制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
旃毳 [相关解释]
1.指鸟兽毛制成的衣服。 2.指我国古代北方地区住毡帐衣毳衣﹑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
日德兰半岛 [相关解释]
欧洲北部半岛。半岛大部分为丹麦领土,南部一小部分属德国。地势低平。岸曲折,多峡湾。农牧业发达。矿藏有铁、大理石等。
日月山 [相关解释]
在青湖东。西为内流区,东为外流区。为农业区和牧业区分界。日月山口历来是中国内地去柴达木盆地和西藏的咽喉要道,青藏公路经此。
普米族 [相关解释]
分布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3万人(1990年)。用普米语。曾用锻文,现通用汉文、藏文。信仰原始宗教。传统节日有火把节、大年节、转山节等。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
比哈尔人 [相关解释]
印度的民族之一。另有少数在孟加拉国、尼泊尔和不丹等国。约8316万人(1985年)。讲印地语。多信印度教,部分信伊斯兰教。实行种姓制度和种姓内婚。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部分从事工业。
毗舍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梵文ve?a的译音。又译作"吠舍"﹑"吠奢"。古印度四种姓之一。指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等级。 2.邻舍。
毛里塔尼亚 [相关解释]
西北非国家。临大西洋。面积1185万平方千米。人口200万(1989年)。首都努瓦克肖特。境内大部分为撒哈拉沙漠。热带沙漠气候。居民大多从事农牧业。采矿业重要,主要出口铁矿砂。
泰卢固人 [相关解释]
也称安得拉人”。印度的民族之一。约6340万人(1985年)。讲泰卢固语。信印度教。实行种姓制度和种姓内婚。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部分从事捕鱼业。
爱尔兰人 [相关解释]
自称盖尔人”。爱尔兰的主体民族。其余分布在英国的北爱尔兰和美国等地。约760万人(1985年)。讲盖尔语,使用英语。多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农牧业、旅游业,部分从事食品工业。
爱沙尼亚人 [相关解释]
爱沙尼亚的主体民族。部分分布在高加索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另有少数分布在欧、美各国。约110万人(1985年)。讲爱沙尼亚语。多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牧业 [相关解释]
1.畜牧业。
牧区 [相关解释]
利用广大天然草原并主要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畜牧业的地区。以饲养草食性牲畜为主,是商品牲畜、役畜和种畜的生产基地。中国牧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宁夏,以及甘肃和四川西部地区。
班图人 [相关解释]
也称班图尼格罗人”。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团。约17亿人(1985年)。其中人口在500万以上的民族有九个。讲班图语系诸语言。多保持传统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部分信伊斯兰教或基督教新教。多从事农牧业。
瑞典人 [相关解释]
瑞典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芬兰、美国等国。约903万人(1985年)。讲瑞典语。多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
生货 [相关解释]
1.指制造业以外的生产部门如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的产品。
田牧 [相关解释]
1.农业和牧业。 2.指从事农牧生产。 3.指畜牧。 4.打猎与放牧。
第一产业 [相关解释]
产业划分的类别之一。一般指以农业为主的产业。中国则还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有的国家把矿业也列入第一产业。
粟特 [相关解释]
1.中亚细亚古地区名。约当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古希腊语作sogdiana。居民属伊朗语族,主要经营农牧业,商业发达。为丝绸之路所经,与中国有悠久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索马里人 [相关解释]
索马里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吉布提等国。约684万人(1985年)。讲索马里语。多信伊斯兰教,但仍保持传统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主要从事畜牧业、游牧业和农业,部分从事渔业。
约法八章 [相关解释]
1.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解放区的八项基本政策。1949年4月25日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的形式公布。主要内容为(1)保护全体人民的生命财产。(2)保护民族工商农牧业。(3)没收官僚资本。(4)保护一切公私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体育场所和其他一切公益事业。(5)除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和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外,凡不持枪抵抗,不阴谋破坏的国民党各级政权组织的一切人员,一律不加俘虏,不加逮捕,不加侮辱。(6)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交出武器。(7)有准备有步骤地
纳米比亚 [相关解释]
南非国家。临大西洋。面积8243万平方千米。人口166万(1995年),首都温得和克。大部分为高原。气候干旱。经济以采矿业和畜牧业为主。世界主要钻石生产国之一。有大铀矿。紫羔羊皮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首位。附近海域为非洲最大渔场。
纳西族 [相关解释]
分布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278万人(1990年)。用纳西语。曾用象形东巴文字和音节哥巴文字,现通用汉文。信东巴教。古代纳西族百科全书《东巴经》有重要文化价值。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畜牧业。
经营 [相关解释]
①筹划并管理(企业等)~商业ㄧ~畜牧业 ㄧ苦心~。②泛指计划和组织这个展览会是煞费~的。
肯尼亚 [相关解释]
东非国家。临印度洋。面积5826万平方千米。人口2540万(1994年)。首都内罗毕。大部分为高原。赤道横贯中部,大多属热带高地气候。居民多从事农牧业,咖啡和茶叶是主要出口商品。旅游业为外汇重要来源之一。
苏丹人 [相关解释]
①也称苏丹阿拉伯人”。非洲东北苏丹地区最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苏丹和乍得。约1186万人(1985年)。讲阿拉伯语。多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畜牧业。②西非和中非各民族的总称。约18亿人(1984年),在语言上分属三大语系,即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和闪含语系。多数信仰万物有灵。男女行割礼。主要从事锄耕农业,部分从事渔业和狩猎业。
苏格兰 [相关解释]
英国领土的一部分。面积约79万平方千米,人口5132万(1994年)。中部为低地,余为山岳地带。西部多湖泊、峡湾。工业、畜牧业和海洋渔业发达。东岸的阿伯丁为北海油田开发基地。
茨瓦纳人 [相关解释]
南部非洲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博茨瓦纳、南非、津巴布韦、纳米比亚等国。约390万人(1985年)。讲茨瓦纳语。部分信仰万物有灵,部分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不少人在厂矿做工。
裕固族 [相关解释]
分布于甘肃的少数民族。约12万人(1990年)。为回纥后裔之一。用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无文字,通汉语文。信藏传佛教。未婚女子有带头面的习俗。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
西奈半岛 [相关解释]
埃及在亚洲的领土。处亚、非两洲交接带,为东西方交通要道。面积6万平方千米。气候干热,植被稀少。经济以游牧业为主。石油资源较丰富。
西撒哈拉 [相关解释]
西北非地区。临大西洋。面积266万平方千米。人口16万(1986年)。最大城市阿尤恩。大部分为沙漠。热带沙漠气候。居民多从事畜牧业。磷酸盐矿丰富。
西澳大利亚 [相关解释]
澳大利亚最大的州。面积约253万平方千米。人口165万(1991年)。首府珀斯。大部分为海拔200~500米的高原。气候干燥。多沙漠和盐湖。富金、铁、煤、石油等矿产。畜牧业发达。
西班牙人 [相关解释]
西班牙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法国、阿根廷等国。约2950万人(1985年)。讲西班牙语。多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工农业,旅游业、畜牧业、渔业也很发达。
西藏自治区 [相关解释]
简称藏”。在中国西南部。面积12284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35万(1995年),是中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居民以藏族为主体。1965年建立自治区。首府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一般在4000米以上,气候高寒。雅鲁藏布江横贯南部∮谷地区水热条件较好。水能、太阳能充沛,地热能居全国首位。中国主要牧区,盛产绵羊,牦牛为特有牲畜。藏东南是重要林区。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主要作物有青稞、小麦等。
酵母菌 [相关解释]
真菌的一个类群。单细胞,卵形或椭圆形。重要的发酵微生物。发酵时,能分解碳水化合物,并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在生产上常用的有面包酵母、饲料酵母、酿酒酵母和药用酵母等。广泛应用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畜牧业中。
铜器时代 [相关解释]
1.考古学所指的介于最早的石器时代和较晩的铁器时代之间的一个时代。在中国有三种习惯用法﹕一指红铜时代﹐一指青铜时代﹐一指为红铜时代和青铜时代的总称。据文献记载﹐中国远在四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铸造铜器﹐推动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很大发展。
锡克人 [相关解释]
旁遮普人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印度旁遮普邦。约1500万人(1985年)。讲旁遮普语。信锡克教。主要从事农业,少数从事放牧业。
阴山山脉 [相关解释]
中国东西向主要山脉之一♂贯内蒙古中部,由大青山、狼山等组成。拔2000米左右。北坡平缓,南侧为断崖。中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牧业区和农业区的分界。
阿塞拜疆人 [相关解释]
西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伊朗和阿塞拜疆,另有少数分布在伊拉克、土耳其等国。750万人(1996年)。讲阿塞拜疆语。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园艺和织毯业发达。
阿姆哈拉人 [相关解释]
又译安哈拉人”。埃塞俄比亚的民族。约1700万人(1985年)。讲安哈拉语,通用英语。多信基督教。男女行割礼。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发达。
阿富汗 [相关解释]
西亚内陆国。东与中国相邻。面积6523万平方千米。人口1769多万(1993年)。首都喀布尔。绝大部分为高原、山地。干旱少雨。经济以农牧业为主。
阿尔巴尼亚人 [相关解释]
阿尔巴尼亚的主体民族。部分分布在南斯拉夫等国。约500万人(1985年)。讲阿尔巴尼亚语。信伊斯兰教,部分人信东正教。北部的主要从事畜牧业,南部的主要从事农业。
阿根廷 [相关解释]
南美洲南部国家。临大西洋。面积27769万平方千米。人口3418万(1994年)。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安第斯山脉纵贯西部边境,以东为平原和低高原。多属亚热带和温带气候。中部的潘帕斯草原为农牧业基地。工业在南美洲国家中较发达,生产部门较齐全。农牧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饲养牛、羊,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世界重要粮食和肉类出口国。
阿非利坎人 [相关解释]
南部非洲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南非,少数分布在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国。约285万人(1985年)。讲南非荷兰语。多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牧业。
隆迪人 [相关解释]
也称巴隆迪人”。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坦桑尼亚等国的民族。约693万人(1983年)。讲隆迪语。部分信基督教新教,部分保持祖先崇拜。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马拉维人 [相关解释]
非洲东南部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马拉维、莫桑比克、赞比亚、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等国。约700万人(1983年)。讲马拉维语。多保持传统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部分信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业,渔业和畜牧业也占一定地位。
马里 [相关解释]
西非内陆国。面积12402万平方千米。人口1044万(1994年)。首都巴马科。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中部和北部为半沙漠和沙漠,南为热带草原。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主要出口棉花、花生和牲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