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王朝的内容。
带有王朝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王
[相关解释]
1.一代王朝。
1.一代王朝。
七百
[相关解释]
1.《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后用"七百"称颂封建王朝运祚绵长。
1.《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后用"七百"称颂封建王朝运祚绵长。
七经
[相关解释]
1.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所推崇的七部儒家经典。七经名目,历来说法不一。东汉《一字石经》作《易》﹑《诗》﹑《书》﹑《仪礼》﹑《春秋》﹑《公羊》﹑《论语》;《后汉书.张纯传》唐李贤注作《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宋刘敞《七经小传》作《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论语》;清康熙《御纂七经》作《易》﹑《书》﹑《诗》﹑《春秋》﹑《周礼》﹑《仪礼》﹑《礼记》。 2.道家七类经书。即《仁经》﹑《礼经》﹑《信经》﹑《义经》﹑《智经》﹑《德经》﹑《道经》。见《云笈
1.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所推崇的七部儒家经典。七经名目,历来说法不一。东汉《一字石经》作《易》﹑《诗》﹑《书》﹑《仪礼》﹑《春秋》﹑《公羊》﹑《论语》;《后汉书.张纯传》唐李贤注作《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宋刘敞《七经小传》作《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论语》;清康熙《御纂七经》作《易》﹑《书》﹑《诗》﹑《春秋》﹑《周礼》﹑《仪礼》﹑《礼记》。 2.道家七类经书。即《仁经》﹑《礼经》﹑《信经》﹑《义经》﹑《智经》﹑《德经》﹑《道经》。见《云笈
三恪
[相关解释]
1.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周封三朝说法有二。一说封虞﹑夏﹑商之后于陈﹑杞﹑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杜预注"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后,又封舜后,谓之恪,并二王后为三国。其礼转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一说封黄帝﹑尧﹑舜之后于蓟﹑祝﹑陈。《诗.陈风谱》唐孔颖达疏"案《乐记》云'武王未及下车,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乃封夏后氏之后于
1.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周封三朝说法有二。一说封虞﹑夏﹑商之后于陈﹑杞﹑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杜预注"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后,又封舜后,谓之恪,并二王后为三国。其礼转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一说封黄帝﹑尧﹑舜之后于蓟﹑祝﹑陈。《诗.陈风谱》唐孔颖达疏"案《乐记》云'武王未及下车,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乃封夏后氏之后于
上丁
[相关解释]
1.农历每月上旬的丁日。《礼记.月令》"﹝仲春之月﹞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又"﹝季秋之月﹞上丁,命乐正入学习吹。"郑玄注"为将飨帝也。春夏重舞,秋冬重吹也。"孔颖达疏"其习舞吹必用丁者,取其丁壮成就之义,欲使学者艺业成故也。"自唐以后﹐历代王朝规定每年仲春(二月)﹑仲秋(八月)的上丁之日为祭祀孔子的日子。 2.壮丁。
1.农历每月上旬的丁日。《礼记.月令》"﹝仲春之月﹞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又"﹝季秋之月﹞上丁,命乐正入学习吹。"郑玄注"为将飨帝也。春夏重舞,秋冬重吹也。"孔颖达疏"其习舞吹必用丁者,取其丁壮成就之义,欲使学者艺业成故也。"自唐以后﹐历代王朝规定每年仲春(二月)﹑仲秋(八月)的上丁之日为祭祀孔子的日子。 2.壮丁。
东都
[相关解释]
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略……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搜。"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
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略……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搜。"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
两朝
[相关解释]
1.指前后两个君主统治的两代王朝。 2.指两个国家。
1.指前后两个君主统治的两代王朝。 2.指两个国家。
两班
[相关解释]
1.古代帝王朝会,官员依文武分成东西两列,谓之两班。亦借指文武官员。
1.古代帝王朝会,官员依文武分成东西两列,谓之两班。亦借指文武官员。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相关解释]
散曲篇名。元代张养浩作。曲中由潼关(今属陕西)的险峻地势,联想到历代王朝的兴亡争斗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发出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慨,语言凝炼。
散曲篇名。元代张养浩作。曲中由潼关(今属陕西)的险峻地势,联想到历代王朝的兴亡争斗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发出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慨,语言凝炼。
中朝
[相关解释]
1.临朝之时。 2.汉代朝官自武帝以后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内朝。 3.朝廷;朝中。 4.指朝廷官员。 5.偏安江左的东晋﹑南宋分别称建都中原时的西晋﹑北宋为"中朝"。南北朝时﹐亦称南朝为"中朝"。 6.指中原。 7.中原王朝。清时亦指中国。
1.临朝之时。 2.汉代朝官自武帝以后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内朝。 3.朝廷;朝中。 4.指朝廷官员。 5.偏安江左的东晋﹑南宋分别称建都中原时的西晋﹑北宋为"中朝"。南北朝时﹐亦称南朝为"中朝"。 6.指中原。 7.中原王朝。清时亦指中国。
丹麦战争
[相关解释]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发动的战争。结果丹麦战败,被迫放弃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等地。这是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的第一步。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发动的战争。结果丹麦战败,被迫放弃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等地。这是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的第一步。
义兵
[相关解释]
1.犹义师。 2.古时统治阶级为保卫其利益而临时组织的武装。 3.以恢复被推翻的王朝为宗旨而组织起来的军队。 4.宋代的一种乡兵。
1.犹义师。 2.古时统治阶级为保卫其利益而临时组织的武装。 3.以恢复被推翻的王朝为宗旨而组织起来的军队。 4.宋代的一种乡兵。
九嫔
[相关解释]
1.宫中女官。也是帝王的妃子。《周礼·天官·内宰》"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于王所。"《礼记·昬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历代王朝多有九嫔之制。晋以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唐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见《晋书·舆服志》﹑《新唐书·后妃传上》。
1.宫中女官。也是帝王的妃子。《周礼·天官·内宰》"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于王所。"《礼记·昬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历代王朝多有九嫔之制。晋以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唐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见《晋书·舆服志》﹑《新唐书·后妃传上》。
九锡
[相关解释]
1.古代天子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物,是一种最高礼遇。 2.魏晋六朝掌政大臣夺取政权﹑建立新王朝率皆袭王莽谋汉先邀九锡故事,后以九锡为权臣篡位先声。
1.古代天子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物,是一种最高礼遇。 2.魏晋六朝掌政大臣夺取政权﹑建立新王朝率皆袭王莽谋汉先邀九锡故事,后以九锡为权臣篡位先声。
五德
[相关解释]
1.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 2.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温﹑良﹑恭﹑俭﹑让。 3.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智﹑信﹑仁﹑勇﹑严。 4.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玉有仁﹑智﹑义﹑礼﹑信五德。 5.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 6.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蝉有文﹑清﹑廉﹑俭﹑信五德。 7.东﹑西﹑南﹑北﹑中五方种的五色谷物。
1.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 2.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温﹑良﹑恭﹑俭﹑让。 3.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智﹑信﹑仁﹑勇﹑严。 4.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玉有仁﹑智﹑义﹑礼﹑信五德。 5.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 6.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蝉有文﹑清﹑廉﹑俭﹑信五德。 7.东﹑西﹑南﹑北﹑中五方种的五色谷物。
五德终始
[相关解释]
1.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的学说。指水﹑木﹑金﹑火﹑土五种物质德性相生相克和终而复始的循环变化,论者并用以推断自然的命运和王朝兴亡的原因。
1.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的学说。指水﹑木﹑金﹑火﹑土五种物质德性相生相克和终而复始的循环变化,论者并用以推断自然的命运和王朝兴亡的原因。
五运
[相关解释]
1.古代据五行生克说推算出的王朝兴替的气运。 2.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运行。
1.古代据五行生克说推算出的王朝兴替的气运。 2.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运行。
五马渡江
[相关解释]
1.指西晋末司马氏五王南渡长江,于建邺(今南京)建立东晋王朝事。
1.指西晋末司马氏五王南渡长江,于建邺(今南京)建立东晋王朝事。
享世
[相关解释]
1.谓王朝统治的年代。
1.谓王朝统治的年代。
伊儿汗国
[相关解释]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1256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从中亚向西远征,1258年攻入巴格达,灭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建立汗国。定都大不里士(在今伊朗)。因统治者自称伊儿汗”,意为藩王”,因而称伊儿汗国”。疆域主要包括伊朗、伊拉克、小亚细亚等地。13世纪末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国土分裂,1353年灭亡。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1256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从中亚向西远征,1258年攻入巴格达,灭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建立汗国。定都大不里士(在今伊朗)。因统治者自称伊儿汗”,意为藩王”,因而称伊儿汗国”。疆域主要包括伊朗、伊拉克、小亚细亚等地。13世纪末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国土分裂,1353年灭亡。
优填
[相关解释]
1.即阿育王。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国王。曾大力推广佛教,建筑塔寺。传布佛经。 2.借指古印度。
1.即阿育王。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国王。曾大力推广佛教,建筑塔寺。传布佛经。 2.借指古印度。
传国玺
[相关解释]
1.秦以后皇帝世代相传的印章。又称秦玺,唐改称传国宝。相传秦始皇得蓝田玉,雕为印,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李斯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秦亡归汉◇来封建王朝以玺有"受命于天"之文,争以得玺为符瑞。秦玺已亡,历代多自刻制,文亦有同有异。
1.秦以后皇帝世代相传的印章。又称秦玺,唐改称传国宝。相传秦始皇得蓝田玉,雕为印,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李斯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秦亡归汉◇来封建王朝以玺有"受命于天"之文,争以得玺为符瑞。秦玺已亡,历代多自刻制,文亦有同有异。
伪朝
[相关解释]
1.指僭伪﹑非正统的王朝。
1.指僭伪﹑非正统的王朝。
偏安
[相关解释]
谓王朝不能统一全国而苟安于一方偏安一隅|偏安小朝廷|汉贼不两立,王也不偏安。
谓王朝不能统一全国而苟安于一方偏安一隅|偏安小朝廷|汉贼不两立,王也不偏安。
偏袒
[相关解释]
①解开衣袖,裸露一臂。多表示立志、发誓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陈涉)偏袒大呼,天下从风。②汉代吕后死后,太尉周勃传令拥护吕氏的右袒,拥护刘氏王朝的左袒。结果大家均左袒。周勃便率军诛灭吕氏余党◇用偏袒”指偏护一方。见《汉书·高后纪》。
①解开衣袖,裸露一臂。多表示立志、发誓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陈涉)偏袒大呼,天下从风。②汉代吕后死后,太尉周勃传令拥护吕氏的右袒,拥护刘氏王朝的左袒。结果大家均左袒。周勃便率军诛灭吕氏余党◇用偏袒”指偏护一方。见《汉书·高后纪》。
偏闰
[相关解释]
1.封建时代指偏据一方,不属正统的王朝。
1.封建时代指偏据一方,不属正统的王朝。
先农坛
[相关解释]
1.相传周代有籍田,并祀先农,历代封建王朝沿袭此制,均建先农坛以祭祀之。
1.相传周代有籍田,并祀先农,历代封建王朝沿袭此制,均建先农坛以祭祀之。
先圣先师
[相关解释]
1.古代本指圣贤和可以师法的前辈。 2.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历代王朝均庙祀孔子。魏正始到隋大业年间﹐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初改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寻复旧。参见"至圣先师"。
1.古代本指圣贤和可以师法的前辈。 2.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历代王朝均庙祀孔子。魏正始到隋大业年间﹐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初改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寻复旧。参见"至圣先师"。
先蚕
[相关解释]
1.古代传说始教民育蚕之神。相传周制王后享先蚕,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由皇后主祭先蚕。
1.古代传说始教民育蚕之神。相传周制王后享先蚕,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由皇后主祭先蚕。
六部
[相关解释]
从隋唐开始,中国封建王朝的中央行政机构一般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统称六部。
从隋唐开始,中国封建王朝的中央行政机构一般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统称六部。
兴替
[相关解释]
替衰废。兴盛和衰废,多指王朝的改朝换代社会在王朝兴替中前进|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替衰废。兴盛和衰废,多指王朝的改朝换代社会在王朝兴替中前进|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兵部
[相关解释]
1.六部之一﹐主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魏置五兵尚书﹐至隋改兵部尚书﹐历代王朝皆沿用其制﹐至清末改为陆军部﹐后又增设海军部。参阅《通典.职官五》。
1.六部之一﹐主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魏置五兵尚书﹐至隋改兵部尚书﹐历代王朝皆沿用其制﹐至清末改为陆军部﹐后又增设海军部。参阅《通典.职官五》。
内八府宰相
[相关解释]
1.元代职官名。元置内八府宰相八员,例以勋贵国戚的子弟充任,掌诸王朝觐宾礼;遇有诏令,则与蒙古翰林院官共同译写润色。因其贵似侍中,其近似门下,故称,实非宰相之职。其秩视二品。参阅《元史.百官志三》﹑明陶宗仪《辍耕录.内八府宰相》。
1.元代职官名。元置内八府宰相八员,例以勋贵国戚的子弟充任,掌诸王朝觐宾礼;遇有诏令,则与蒙古翰林院官共同译写润色。因其贵似侍中,其近似门下,故称,实非宰相之职。其秩视二品。参阅《元史.百官志三》﹑明陶宗仪《辍耕录.内八府宰相》。
分封制
[相关解释]
1.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战国时,各国仍多分封侯君,但侯君已多不掌握封地的政权和军权,而且封地褊小,多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初又兼采之。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其性质不全相同。
1.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战国时,各国仍多分封侯君,但侯君已多不掌握封地的政权和军权,而且封地褊小,多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初又兼采之。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其性质不全相同。
分藩
[相关解释]
1.古代帝王分封自己的子弟,作为王朝的屏藩◇亦称官吏出守地方为分藩。
1.古代帝王分封自己的子弟,作为王朝的屏藩◇亦称官吏出守地方为分藩。
分陕
[相关解释]
1.陕即今陕西省陕县。相传周初周公旦﹑召公奭分陕而治,周公治陕以东,召公治陕以西◇谓封建王朝官僚出任地方官为"分陕"。
1.陕即今陕西省陕县。相传周初周公旦﹑召公奭分陕而治,周公治陕以东,召公治陕以西◇谓封建王朝官僚出任地方官为"分陕"。
勤王
[相关解释]
1.谓尽力于王事。 2.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1.谓尽力于王事。 2.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十恶不赦
[相关解释]
中国封建王朝所订的十种大罪,犯其中一罪者,就不能赦免◇以十恶不赦”形容罪大恶极,不能饶恕。
中国封建王朝所订的十种大罪,犯其中一罪者,就不能赦免◇以十恶不赦”形容罪大恶极,不能饶恕。
南北郊
[相关解释]
1.南郊与北郊。分别为古代王朝祭天﹑祭地之处。
1.南郊与北郊。分别为古代王朝祭天﹑祭地之处。
卿士
[相关解释]
1.指卿﹑大夫◇用以泛指官吏。 2.周王朝的执政者。总管王朝的政事。
1.指卿﹑大夫◇用以泛指官吏。 2.周王朝的执政者。总管王朝的政事。
历史循环论
[相关解释]
一种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周而复始地经历同样阶段的理论。如中国战国末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变化和王朝更替,是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循环的结果。
一种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周而复始地经历同样阶段的理论。如中国战国末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变化和王朝更替,是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循环的结果。
原年
[相关解释]
1.明太祖克元,建立明王朝,洪武中,因避讳,"元"字多改为"原"。"元年"改称"原年"。
1.明太祖克元,建立明王朝,洪武中,因避讳,"元"字多改为"原"。"元年"改称"原年"。
受禅
[相关解释]
1.亦作"受?"。亦作"受嬗"。 2.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1.亦作"受?"。亦作"受嬗"。 2.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周室
[相关解释]
1.周王朝。
1.周王朝。
周武王
[相关解释]
西周王朝建立者。姬姓,名发。周文王之子。命吕尚负责军事,命弟周公旦负责政务,继承父志,准备伐商。公元前11世纪中,亲率周军,联合西南各族军队,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打败商军。灭商后建立周朝,并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
西周王朝建立者。姬姓,名发。周文王之子。命吕尚负责军事,命弟周公旦负责政务,继承父志,准备伐商。公元前11世纪中,亲率周军,联合西南各族军队,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打败商军。灭商后建立周朝,并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
和戎
[相关解释]
1.指与少数民族或别国媾和修好。 2.犹和亲。指封建王朝与边境少数民族统治者结亲交好。
1.指与少数民族或别国媾和修好。 2.犹和亲。指封建王朝与边境少数民族统治者结亲交好。
和番
[相关解释]
1.亦作"和蕃"。 2.古指中原王朝与外族﹑外国修好。 3.犹和亲。
1.亦作"和蕃"。 2.古指中原王朝与外族﹑外国修好。 3.犹和亲。
唐末农民战争
[相关解释]
9世纪中叶反唐农民起义。公元874年王仙芝于长垣(今属河南)率众起义。次年黄巢起兵,与王仙芝合并◇王仙芝战死,黄巢成为起义领袖,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率军由山东渡淮河、长江南下,879年攻克广州,部队发展到百万。旋挥师北伐,次年底攻入长安(今陕西西安),黄巢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唐军围长安,黄巢突围,884年兵败自杀。唐王朝经此十年农民战争已名存实亡。
9世纪中叶反唐农民起义。公元874年王仙芝于长垣(今属河南)率众起义。次年黄巢起兵,与王仙芝合并◇王仙芝战死,黄巢成为起义领袖,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率军由山东渡淮河、长江南下,879年攻克广州,部队发展到百万。旋挥师北伐,次年底攻入长安(今陕西西安),黄巢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唐军围长安,黄巢突围,884年兵败自杀。唐王朝经此十年农民战争已名存实亡。
四库全书
[相关解释]
丛书名。1773年开馆纂修,经十年完成。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传世的各种重要著作,凡不利于清王朝统治和封建礼教的著作多排斥不录。共缮写七部。
丛书名。1773年开馆纂修,经十年完成。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传世的各种重要著作,凡不利于清王朝统治和封建礼教的著作多排斥不录。共缮写七部。
土德
[相关解释]
1.五德之一。古以五行相生相克附会王朝命运,谓土胜者为得土德。 2.大地的功德。 3.用称帝后的功德。
1.五德之一。古以五行相生相克附会王朝命运,谓土胜者为得土德。 2.大地的功德。 3.用称帝后的功德。
土断
[相关解释]
1.东晋﹑南朝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豪族多迁居江南,仍称原来郡籍,形成诸侨郡县。至东晋哀帝时,桓温推行土断法,裁并侨置郡县,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南朝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断,作为加强王朝统治,与豪门争夺劳动力,扩大赋役和兵源的一种手段。
1.东晋﹑南朝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豪族多迁居江南,仍称原来郡籍,形成诸侨郡县。至东晋哀帝时,桓温推行土断法,裁并侨置郡县,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南朝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断,作为加强王朝统治,与豪门争夺劳动力,扩大赋役和兵源的一种手段。
地统
[相关解释]
1.古人认为农历十二月大地始化生万物,因称奉建丑为正朔(即以农历十二月为正月)的王朝为得地统。
1.古人认为农历十二月大地始化生万物,因称奉建丑为正朔(即以农历十二月为正月)的王朝为得地统。
夏后氏
[相关解释]
1.指禹受舜禅而建立的夏王朝。称夏后氏。亦称"夏氏"﹑"夏后"。
1.指禹受舜禅而建立的夏王朝。称夏后氏。亦称"夏氏"﹑"夏后"。
夏庭
[相关解释]
1.夏之王庭。 2.引申指夏王朝。
1.夏之王庭。 2.引申指夏王朝。
大宾
[相关解释]
1.周王朝对来朝觐的要服以内的诸侯的尊称。 2.泛指国宾。 3.古乡饮礼﹐推举年高德劭者一人为宾﹐也称"大宾"。
1.周王朝对来朝觐的要服以内的诸侯的尊称。 2.泛指国宾。 3.古乡饮礼﹐推举年高德劭者一人为宾﹐也称"大宾"。
大殿
[相关解释]
1.即殿军。行军时殿后的部队。 2.寺庙中供奉主要神佛的正殿。 3.封建王朝举行庆典﹑接见大臣或使臣等的殿。
1.即殿军。行军时殿后的部队。 2.寺庙中供奉主要神佛的正殿。 3.封建王朝举行庆典﹑接见大臣或使臣等的殿。
天兵
[相关解释]
1.天然的武器﹐指兽之齿﹑爪﹑角等。 2.神话中指天神之兵。 3.旧称封建王朝的军队。 4.太平天国的军队称天兵。
1.天然的武器﹐指兽之齿﹑爪﹑角等。 2.神话中指天神之兵。 3.旧称封建王朝的军队。 4.太平天国的军队称天兵。
天可汗
[相关解释]
1.唐代西北各族君长对唐太宗的尊称。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长称可汗﹐为对太宗表示拥戴。故尊之为"天可汗"。唐王朝给西北各族君长的玺书对太宗亦沿用此称。唐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高昌》"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宋王溥《唐会要.杂录》"贞观四年,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乃下制,令后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后亦为西北各族对中国皇帝的尊称。
1.唐代西北各族君长对唐太宗的尊称。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长称可汗﹐为对太宗表示拥戴。故尊之为"天可汗"。唐王朝给西北各族君长的玺书对太宗亦沿用此称。唐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高昌》"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宋王溥《唐会要.杂录》"贞观四年,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乃下制,令后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后亦为西北各族对中国皇帝的尊称。
天朝
[相关解释]
1.朝廷的尊称。 2.封建王朝对外亦自称"天朝"。 3.太平天国自称"天朝"。
1.朝廷的尊称。 2.封建王朝对外亦自称"天朝"。 3.太平天国自称"天朝"。
天纲
[相关解释]
1.天的纲维。 2.帝位之统系﹐王朝之世系。 3.朝廷的纲纪。 4.星名。
1.天的纲维。 2.帝位之统系﹐王朝之世系。 3.朝廷的纲纪。 4.星名。
太祖
[相关解释]
1.亦作"大祖"。《诗.周颂.雝序》"《雝》﹐秂大祖也。"郑玄笺"大祖﹐谓文王。"后世通称开国皇帝曰太祖。如三国魏追尊曹操曰太祖武皇帝﹐晋追尊司马昭为太祖文皇帝。宋以后封建王朝﹐皆追尊王朝的始建者为太祖。如赵匡胤称宋太祖﹐朱元璋为明太祖等。 2.事物的原始。
1.亦作"大祖"。《诗.周颂.雝序》"《雝》﹐秂大祖也。"郑玄笺"大祖﹐谓文王。"后世通称开国皇帝曰太祖。如三国魏追尊曹操曰太祖武皇帝﹐晋追尊司马昭为太祖文皇帝。宋以后封建王朝﹐皆追尊王朝的始建者为太祖。如赵匡胤称宋太祖﹐朱元璋为明太祖等。 2.事物的原始。
奢香(约1361-1396)
[相关解释]
明代贵州水西女土司。彝族。在其夫霭翠年老后主持宣慰事。1384年入朝。在水西境开辟龙场等九驿站,对明王朝征定云南,加强西南边疆与内地联系起重要作用。
明代贵州水西女土司。彝族。在其夫霭翠年老后主持宣慰事。1384年入朝。在水西境开辟龙场等九驿站,对明王朝征定云南,加强西南边疆与内地联系起重要作用。
姬国
[相关解释]
1.姬姓之国。指周王朝。
1.姬姓之国。指周王朝。
嬴氏
[相关解释]
1.称秦国或秦王朝。秦﹐嬴姓。 2.特指秦始皇。
1.称秦国或秦王朝。秦﹐嬴姓。 2.特指秦始皇。
嬴秦
[相关解释]
1.指秦国或秦王朝。秦为嬴姓﹐故称嬴秦。
1.指秦国或秦王朝。秦为嬴姓﹐故称嬴秦。
孔雀王朝
[相关解释]
古印度摩揭陀国的王朝。公元前321年,出身孔雀家族的旃陀罗笈多(月护王)率军赶走入侵印度西北部的希腊马其顿军,推翻难陀王朝后建立。阿育王在位时国势最强,几乎征服整个印度半岛,以佛教为国教,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统治制度。约前187年被推翻。
古印度摩揭陀国的王朝。公元前321年,出身孔雀家族的旃陀罗笈多(月护王)率军赶走入侵印度西北部的希腊马其顿军,推翻难陀王朝后建立。阿育王在位时国势最强,几乎征服整个印度半岛,以佛教为国教,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统治制度。约前187年被推翻。
宋太祖(927-976)
[相关解释]
即赵匡胤”。宋王朝的建立者。涿州(治今河北涿州)人◇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执掌兵权。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都东京(河南开封)。先后攻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并加强对北方契丹的防御。削夺禁军将领和藩镇兵权,派文臣带京官衔到各州去做长官,遣使臣分掌地方财政以加强中央集权。设副相(参知政事),由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以分散宰相权力。选精壮地方兵为中央禁军,以削弱地方兵力。立更戍法,使兵将不相知,以防将领拥兵自重,结束了唐朝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即赵匡胤”。宋王朝的建立者。涿州(治今河北涿州)人◇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执掌兵权。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都东京(河南开封)。先后攻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并加强对北方契丹的防御。削夺禁军将领和藩镇兵权,派文臣带京官衔到各州去做长官,遣使臣分掌地方财政以加强中央集权。设副相(参知政事),由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以分散宰相权力。选精壮地方兵为中央禁军,以削弱地方兵力。立更戍法,使兵将不相知,以防将领拥兵自重,结束了唐朝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宗周
[相关解释]
1.指周王朝。因周为所封诸侯国之宗主国,故称。 2.周代王都所在,如丰﹑镐﹑洛邑亦称为宗周。
1.指周王朝。因周为所封诸侯国之宗主国,故称。 2.周代王都所在,如丰﹑镐﹑洛邑亦称为宗周。
定鼎
[相关解释]
〈书〉相传禹铸九鼎,为古代传国之宝,保存在王朝建都的地方◇来称定都或建立王朝为定鼎。
〈书〉相传禹铸九鼎,为古代传国之宝,保存在王朝建都的地方◇来称定都或建立王朝为定鼎。
宣圣
[相关解释]
1.汉平帝元始元年谥孔子为褒成宣公。此后历代王朝皆尊孔子为圣人,诗文中多称为"宣圣"。
1.汉平帝元始元年谥孔子为褒成宣公。此后历代王朝皆尊孔子为圣人,诗文中多称为"宣圣"。
宰相
[相关解释]
指中国封建王朝中的最高行政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辅佐皇帝总理国政,治理天下。但历代对此职的称呼及其所有的职权各有不同。
指中国封建王朝中的最高行政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辅佐皇帝总理国政,治理天下。但历代对此职的称呼及其所有的职权各有不同。
封建社会主义
[相关解释]
号称社会主义”而代表没落封建贵族利益的社会思潮。流行于19世纪中叶英、法等国。以法国维尔纽夫巴尔热蒙等为代表。他们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工人贫困是因为封建王朝被推翻的缘故,认为封建专制政权才能拯救世界”。
号称社会主义”而代表没落封建贵族利益的社会思潮。流行于19世纪中叶英、法等国。以法国维尔纽夫巴尔热蒙等为代表。他们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工人贫困是因为封建王朝被推翻的缘故,认为封建专制政权才能拯救世界”。
封建论
[相关解释]
散文篇名。唐代柳宗元作。封建”指奴隶社会分封国土、建立诸侯国的分封制度。作者分析了这种制度的产生原因、形成过程及其弊病,论述了它终被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意在反对唐中期的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的统一。措词严谨,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是古代议论文的典范之作。
散文篇名。唐代柳宗元作。封建”指奴隶社会分封国土、建立诸侯国的分封制度。作者分析了这种制度的产生原因、形成过程及其弊病,论述了它终被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意在反对唐中期的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的统一。措词严谨,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是古代议论文的典范之作。
小见
[相关解释]
1.小见识;浅见。 2.略见﹐略知。 3.汉代诸侯王朝见天子的仪制之一。即于禁门内宴见﹐为非正式的朝见。
1.小见识;浅见。 2.略见﹐略知。 3.汉代诸侯王朝见天子的仪制之一。即于禁门内宴见﹐为非正式的朝见。
布币
[相关解释]
1.陈列币帛。 2.古代仿照农具閐的形状铸造的一种金属货币。布,通"閐"。因閐形似铲,又叫"铲币"。按其形制与时代先后,可分为空首布和平首布两大类。空首布是较早的布币,还保留着铲的形状,上有装柄的空首,主要流通于春秋初期的周王朝及晋﹑卫﹑郑﹑宋等国◇来布首逐渐扁平,发展为平首布,其下部形状又有尖足﹑方足﹑圆足之分。平首布主要流通于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以及燕秦等国。新莽时曾一度仿制使用。
1.陈列币帛。 2.古代仿照农具閐的形状铸造的一种金属货币。布,通"閐"。因閐形似铲,又叫"铲币"。按其形制与时代先后,可分为空首布和平首布两大类。空首布是较早的布币,还保留着铲的形状,上有装柄的空首,主要流通于春秋初期的周王朝及晋﹑卫﹑郑﹑宋等国◇来布首逐渐扁平,发展为平首布,其下部形状又有尖足﹑方足﹑圆足之分。平首布主要流通于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以及燕秦等国。新莽时曾一度仿制使用。
帝业
[相关解释]
1.帝王的事业;建立王朝的事业。
1.帝王的事业;建立王朝的事业。
应天顺人
[相关解释]
1.《易.革》"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后封建王朝或帝王更迭,常自称应天命﹑顺人心而习用此语。
1.《易.革》"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后封建王朝或帝王更迭,常自称应天命﹑顺人心而习用此语。
开先
[相关解释]
1.开端,起头。 2.僧舍之名。南唐中主李瓃少好文﹐于五老峰下建舍﹐有农人献地﹐以为书堂。及即位﹐改书堂为僧舍。以农人献地为建立王朝之祥﹐故名僧舍为"开先"。
1.开端,起头。 2.僧舍之名。南唐中主李瓃少好文﹐于五老峰下建舍﹐有农人献地﹐以为书堂。及即位﹐改书堂为僧舍。以农人献地为建立王朝之祥﹐故名僧舍为"开先"。
开城
[相关解释]
朝鲜西部重要城市。人口约24万。曾为高丽王朝都城。传统商业繁荣。轻工业发达。近郊所产高丽人参驰名世界。有故宫、王陵等名胜古迹。
朝鲜西部重要城市。人口约24万。曾为高丽王朝都城。传统商业繁荣。轻工业发达。近郊所产高丽人参驰名世界。有故宫、王陵等名胜古迹。
开运
[相关解释]
1.开始(新的)国运,指新的封建王朝开始建立。
1.开始(新的)国运,指新的封建王朝开始建立。
徧安
[相关解释]
1.谓封建王朝不能统治全国而苟安于一方。
1.谓封建王朝不能统治全国而苟安于一方。
改元
[相关解释]
君主、王朝改换年号,每一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
君主、王朝改换年号,每一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
斧扆
[相关解释]
1.亦作"斧依"。 2.古代帝王朝堂所用的状如屏风的器具﹐以绛为质﹐高八尺﹐东西当户牖之间。其上有斧形图案﹐故名。
1.亦作"斧依"。 2.古代帝王朝堂所用的状如屏风的器具﹐以绛为质﹐高八尺﹐东西当户牖之间。其上有斧形图案﹐故名。
斯图亚特王朝
[相关解释]
英国的封建王朝。由苏格兰的斯图亚特家族建立。1371年起统治苏格兰。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死后,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成为英格兰国王(称詹姆士一世),遂又统治英格兰。1649年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1660年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为一国。1714年被汉诺威王朝取代。
英国的封建王朝。由苏格兰的斯图亚特家族建立。1371年起统治苏格兰。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死后,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成为英格兰国王(称詹姆士一世),遂又统治英格兰。1649年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1660年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为一国。1714年被汉诺威王朝取代。
新室
[相关解释]
1.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国号曰新◇因称其王朝为"新室"。 2.新的房舍;新的人家。
1.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国号曰新◇因称其王朝为"新室"。 2.新的房舍;新的人家。
无忧王
[相关解释]
1.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的意译。
1.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的意译。
明太祖(1328-1398)
[相关解释]
即朱元璋”。明王朝的建立者。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贫农出身。少年时曾在皇觉寺当和尚◇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郭死后自为统帅。1356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先后击败并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及其余部,又杀害红巾军首领韩林儿。不久出师北伐。1368年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以后逐步统一全国。在位期间普查户口,奖励农桑,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移民屯田,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又实行一系列加强皇权的措施,分封诸子为各地藩王
即朱元璋”。明王朝的建立者。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贫农出身。少年时曾在皇觉寺当和尚◇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郭死后自为统帅。1356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先后击败并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及其余部,又杀害红巾军首领韩林儿。不久出师北伐。1368年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以后逐步统一全国。在位期间普查户口,奖励农桑,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移民屯田,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又实行一系列加强皇权的措施,分封诸子为各地藩王
晋元帝(276-322)
[相关解释]
即司马睿”。东晋王朝的建立者。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公元307年任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出镇建康(今江苏南京),统治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西晋灭亡后,于317年即帝位,都建康,史称东晋。
即司马睿”。东晋王朝的建立者。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公元307年任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出镇建康(今江苏南京),统治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西晋灭亡后,于317年即帝位,都建康,史称东晋。
晋武帝(236-290)
[相关解释]
即司马炎”。西晋王朝的建立者。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司马昭长子。公元265年继为相国、晋王,后代魏称帝。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在位时加强门阀制度,又大封宗室。晚年民族矛盾尖锐,死后不久,全国即陷入分裂混战状态。
即司马炎”。西晋王朝的建立者。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司马昭长子。公元265年继为相国、晋王,后代魏称帝。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在位时加强门阀制度,又大封宗室。晚年民族矛盾尖锐,死后不久,全国即陷入分裂混战状态。
木德
[相关解释]
1.秦汉方士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胜,附会王朝的命运,以木胜者为木德。 2.谓上天生育草木之德。亦特指春天之德,谓其能化育万物。语出《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孔颖达疏"盛德在木者,天以覆盖生民为德,四时各有盛时,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于木位。"
1.秦汉方士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胜,附会王朝的命运,以木胜者为木德。 2.谓上天生育草木之德。亦特指春天之德,谓其能化育万物。语出《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孔颖达疏"盛德在木者,天以覆盖生民为德,四时各有盛时,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于木位。"
木祚
[相关解释]
1.五行学说指"以木德王"的王朝的世运。
1.五行学说指"以木德王"的王朝的世运。
木纪
[相关解释]
1.旧指木德王朝的世运。
1.旧指木德王朝的世运。
木运
[相关解释]
1.旧谓木德王朝的气数。
1.旧谓木德王朝的气数。
末叶
[相关解释]
①犹末世。指王朝末期周之末叶,兵革繁矣。②世纪的末期十九世纪末叶。
①犹末世。指王朝末期周之末叶,兵革繁矣。②世纪的末期十九世纪末叶。
末涂
[相关解释]
1.最后一段路程。 2.指队伍的后列。 3.指王朝末期。 4.晩年。
1.最后一段路程。 2.指队伍的后列。 3.指王朝末期。 4.晩年。
本朝
[相关解释]
1.朝廷。古以朝廷为国之本,故称。 2.汉代郡守属官用以称其郡治。 3.称自己曾任职的王朝。 4.指自己所处的朝代。
1.朝廷。古以朝廷为国之本,故称。 2.汉代郡守属官用以称其郡治。 3.称自己曾任职的王朝。 4.指自己所处的朝代。
朱温(852-912)
[相关解释]
即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的建立者。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曾参加黄巢起义◇叛变降唐,赐名全忠。与李克用等联兵镇压黄巢起义军,并乘机扩大势力,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军阀◇被进封为梁王。公元907年代唐称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被其子朱友fdcaK杀。
即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的建立者。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曾参加黄巢起义◇叛变降唐,赐名全忠。与李克用等联兵镇压黄巢起义军,并乘机扩大势力,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军阀◇被进封为梁王。公元907年代唐称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被其子朱友fdcaK杀。
李朝
[相关解释]
朝鲜封建王朝。1392年李成桂推翻王氏高丽后建立。次年改国号为朝鲜。1394年迁都汉城。强化中央集权,实行科田法,遵崇儒教。16世纪末抵抗日本封建主入侵,获胜。19世纪英、法等国势力渗入;1876年后日本再次入侵。1897年改国号为大韩。日俄战争后,沦为日本保护国。1910年朝鲜被日本吞并,王朝灭亡。
朝鲜封建王朝。1392年李成桂推翻王氏高丽后建立。次年改国号为朝鲜。1394年迁都汉城。强化中央集权,实行科田法,遵崇儒教。16世纪末抵抗日本封建主入侵,获胜。19世纪英、法等国势力渗入;1876年后日本再次入侵。1897年改国号为大韩。日俄战争后,沦为日本保护国。1910年朝鲜被日本吞并,王朝灭亡。
李自成起义
[相关解释]
明末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的政治主张,队伍发展到百万人,成为当时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公元1644年起义军在西安建立‘大顺’农民革命政权,不久,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明将吴三桂勾结满洲贵族共同镇压起义军,起义失败,但李自成余部仍继续长期坚持抗清斗争。
明末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的政治主张,队伍发展到百万人,成为当时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公元1644年起义军在西安建立‘大顺’农民革命政权,不久,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明将吴三桂勾结满洲贵族共同镇压起义军,起义失败,但李自成余部仍继续长期坚持抗清斗争。
正统
[相关解释]
①封建王朝统一全国后,对一脉相承的系统的自称膺当天之正统。②泛指党派、学派等的嫡派正统思想|文章之正统。
①封建王朝统一全国后,对一脉相承的系统的自称膺当天之正统。②泛指党派、学派等的嫡派正统思想|文章之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