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95 查到相关现实的内容。
带有现实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瞑不视 [相关解释]
1.闭眼不能再看,指死亡。语出《战国策.楚策一》"有断脰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鲍彪注"瞑,不视也,谓死。" 2.形容不怕牺牲。 3.人为的闭眼不看。指逃避现实。
七月 [相关解释]
《诗·豳风》篇名。写西周时代农奴在一年十二个月份中劳动和生活的情景,反映了他们终年为贵族服务,自身却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全诗共八十八句,是《国风》中最长的一篇。
七月诗派 [相关解释]
文学流派。形成于抗日战争初期。其成员多在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上发表诗作,故名。作品多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现实生活,诗体自由奔放,充满激情,在当时曾产生较大影响。
三花脸 [相关解释]
1.传统戏曲中丑角的俗称。亦指现实生活中卑微的坏人。 2.指丑角的脸谱。
世说新语 [相关解释]
一名《世说》、《世说新书》。志人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作。原本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轶事。展现出当时清谈放诞的士风及贵戚豪族倾轧争斗的现实。语言精练隽永,人物描写个性鲜明。对后世笔记小说、戏曲影响颇大。
东城父老传 [相关解释]
传奇小说。唐代陈鸿祖作。写贾昌幼年以斗鸡得宠,后遭安史之乱,身经沧桑,尽悟前非,遂出家为僧。小说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和对现实的批判。
为人生而艺术(为wèi) [相关解释]
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提出的一种文艺主张。反对封建的载道文学和游戏文学,反对所谓纯艺术的文学,强调文学的作用是社会和人生因之改善,因之进步,而造成新的社会和新的人生”,具有现实主义倾向。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清代吴沃尧作。一百零八回。以1884年中法战争到1903年前后二十年间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见闻,描绘了晚清社会官场、儒林、商界、家庭的种种怪现状,对社会现实作了较全面的暴露。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人物 [相关解释]
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也是组成艺术形象的主体。文艺作品大多通过人物和人物的活动来反映现实生活。
伦理社会主义 [相关解释]
把唯心主义伦理思想当作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学说。19世纪末流行于德、意、俄等国。代表人物有柯亨等。他们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观念,认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一种脱离阶级和现实的道德完美”。
住世 [相关解释]
1.谓身居现实世界。与"出世"相对。
倾向性 [相关解释]
人们的阶级观点和政治思想在言行上的具体体现。文艺作品的倾向性是作家、艺术家的政治思想和审美情感在作品中的体现,并反映他们对现实的认识和评价。
公式化 [相关解释]
①指文艺创作中套用某种固定格式来描写现实生活和人物性格的不良倾向。②指不针对具体情况而死板地根据某种固定方式处理问题。
兵要地志 [相关解释]
1.从军事需要出发﹐对有关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地形﹑交通﹑气象﹑水文等现实和历史情况进行调查而编制的资料。
写实主义 [相关解释]
1.现实主义的旧译。
写实派 [相关解释]
1.在文学艺术创作上,主张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派别。
冬天里的春天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李国文作。1981年发表。解放战争时期,石湖游击队指导员芦花惨遭隐藏的敌人王纬宇的谋杀。三十年后芦花的丈夫于而龙重返石湖地区,寻找知情人,终于揭开芦花被害之谜,使已窃据工厂革委会主任的王纬宇的叛徒面目暴露。小说采用电影蒙太奇手法,交叉表现现实生活和历史画面,表现了革命不能忘记人民,春天永远在人民心里”的主题。
判断 [相关解释]
①断定判断准确|正确的判断。②判决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③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如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符合客观实际,判断就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检验判断真假的唯一标准是社会实践。判断由概念组成,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反映现实的结果。判断总是表现为句子,但是并非所有的句子都表示判断。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表示,同一个句子也可以表示不同的判断。
剪灯新话 [相关解释]
传奇小说集。明代瞿佑作。四卷。二十一篇。承唐宋传奇余绪,但所叙故事往往有现实意义,如《太虚司法传》中的鬼怪横行世界、《华亭逢故人记》云忠臣不可为”。其中有关男女爱情婚姻故事,亦写得委婉动人。采取诗文相间、骈散结合的写法,对明代文言小说影响深远。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相关解释]
套曲篇名。元代关汉卿作。曲中用诙谐、夸张的语言,描写作者的浪漫生活和多才多艺,表明决不与黑暗现实妥协的决心。作者自称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显示了狂放高傲的个性。
历史语词 [相关解释]
1.表示历史上存在过的事物或现象而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语词。如"御史"﹑"四望车"﹑"腰斩"等。这些语词只在叙述历史时使用。
原型 [相关解释]
1.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反映 [相关解释]
①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这部小说~了现实的生活和斗争。②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把情况~到县里ㄧ他~的意见值得重视。③指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
古典主义 [相关解释]
西欧文学艺术上的一个流派,盛行于17世纪,延续到18世纪后期。主要特点是模仿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形式,尊重传统,崇尚理性,要求均衡、简洁,表现出反宗教权威的精神。但由于模拟多,创造少,不能反映现实。
古镜记 [相关解释]
传奇小说。唐代王度作。叙述作者从汾阴侯生处得一宝镜。持镜周游各地,除灭狐妖蛇精,又为民消灾除疫◇其弟fde5(绩)亦持此镜出游,亦无不逢凶化吉◇镜匣中发出悲鸣,古镜亡去。文中透露出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现实的感喟。行文有藻彩又不失之繁缛。
吟风弄月 [相关解释]
1.谓以风花雪月等自然景物为题材作诗词。今多贬称作品只谈风月而逃避现实。 2.谓吟玩风月。形容心情闲适洒脱。
哲学基本问题 [相关解释]
也称哲学根本问题”。指思维和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由恩格斯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具体内容为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人是否能认识现实世界,是否能正确地反映现实。
天才 [相关解释]
①特殊的智慧和才能,也指有天才的人。天才是存在的,但天才不是天赋的,主要靠后天的社会实践和主观努力。②长篇小说。美国德莱塞作于1915年。尤金·威特拉是一位有艺术天才的青年画家。他的初期作品有批判现实的进步倾向。然而在为金钱而艺术”的思想腐蚀下,他日趋堕落,不仅抛弃了健康的艺术,而且养成好色恶癖,最后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孩儿塔 [相关解释]
诗集。殷夫作。1930年自编诗集。收诗六十五首。诗人生前未能出版。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同名选本,收诗三十五首。诗作大多表现诗人对现实的愤激,对革命的执著追求。也有部分作品反映诗人在学生时代的苦闷和幻灭的情思。鲁迅所作序言给予诗集很高的评价。
审美 [相关解释]
亦称审美活动”。人所进行的一切创造和欣赏美的活动。是构成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实践、心理活动。是理智与直觉、认识与创造、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统一。
宿命论 [相关解释]
认为历史发展由一种不可抗拒和避免的神秘力量决定的学说。它否认人的自觉能动性,主张完全听任命运或天意的安排,不作任何改造自然和社会现实的积极努力。如中国儒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天命观,古希腊罗马斯多葛派服从命运”等主张。
尘境 [相关解释]
1.原为佛教语。佛教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因称现实世界为"尘境"。
左倾机会主义 [相关解释]
1.机会主义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特征是思想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离开了当时的现实可能性,不注意斗争策略,堕入空想和盲动。
师公戏 [相关解释]
1.戏曲剧种。最早用木制面具,故亦称"木脸戏",流行于广西的河池﹑宜山﹑贵县一带。清同治年间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最初的剧目内容以驱鬼酬神为主,后来出现以神话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目。舞蹈丰富,原来是唱,后也有念白。又安徽﹑陕西等地的师公戏与端公戏以及贵州﹑四川等地流行的师道戏﹑师公脸壳戏﹑庆坛戏等,均属同一类型,在艺术上则各有特色,大都用汉语演唱。
开掘 [相关解释]
①挖~新的矿井。②文艺上指对题材、人物思想、现实生活等深入探索并充分表达出来。
弓箭手赫拉克勒斯 [相关解释]
雕塑。法国布尔德尔作于1909年≌拉克勒斯系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作品以激烈的动感和独特的构图,赋予赫拉克勒斯以现实中的人的精神。他粗壮的双手拉着弯弓,两腿叉开,全身肌肉隆起,显示出一种超人的力量。
引古喻今 [相关解释]
1.征引古代史实或文献来喻说当前的现实。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相关解释]
长诗。德国海涅作于1844年。记叙作者1843年从巴黎返回汉堡,途经亚琛、科隆、哈根等城市的旅行见闻和感受。以冬天象征死气沉沉的德国,通过童话般的梦境和想像,对普鲁士统治下的德国社会现实作了无情的讽刺和抨击。
性格 [相关解释]
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核心部分,最能表现个别差异。具有复杂的结构,大体包括(1)对现实和自己的态度的特征,如诚实或虚伪、谦逊或骄傲等。(2)意志特征,如勇敢或怯懦、果断或优柔寡断等。(3)情绪特征,如热情或冷漠、开朗或抑郁等。(4)情绪的理智特征。如思维敏捷、深刻、逻辑性强或思维迟缓、浅薄、没有逻辑性等。
扬鞭集 [相关解释]
诗集。刘半农作。1926年出版。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有名篇《相隔一层纸》、《铁匠》等。
批判现实主义 [相关解释]
欧洲19世纪30年代开始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艺思潮。其作家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描写贵族阶级的没落以及资产阶级兴起与没落的过程,塑造了很多具有典型意义的贵族、资产阶级人物形象。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果戈理、托尔斯泰等。
拾遗记 [相关解释]
又名《王子年拾遗记》。志怪小说集。十六国前秦王嘉作。十卷。前九卷杂录上古至汉魏之神话传闻,卷十记昆仑、蓬莱、方丈等八座仙山。多取自民间传说,虽汗漫无际,但也有社会现实的折光。全书人物众多、叙事委曲。
故事影片 [相关解释]
1.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由演员扮演的影片。取材包括现实生活﹑历史题材和神话传说等。故事片经过艺术的提炼,运用独特的蒙太奇方法,展示情节,塑造形象,表达主题思想。
文学思潮 [相关解释]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作家群在相同或相近的世界观、美学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文学思想潮流。在每一历史时期,往往都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如欧洲16世纪末至17世纪的古典主义、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在同一文学思潮影响下,又有各种文学倾向和流派。
文艺复兴艺术 [相关解释]
欧洲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的艺术。开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尼德兰、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并席卷全欧洲。以贯彻现实主义和体现反封建反宗教的人文主义思想为主要特征。代表人物有画家达·芬奇、拉斐尔,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等。作为西方近代艺术源头的文艺复兴艺术,其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艺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
新制度学派 [相关解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学流派。主要代表是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等。继承并发展制度学派观点,仍强调制度、结构的分析,但更注重资本主义现实经济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些矛盾,主张结构改革”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新的民主 [相关解释]
壁画。墨西哥西凯罗斯作于1945年。采用新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挣脱了手上锁链的妇女形象,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的民主的呼唤。整个画面用浓烈的红色,加以独特的透视效果,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最后的审判 [相关解释]
壁画。意大利米开朗琪罗作于1534-1541年。取材于《新约全书》,描绘世界末日来到时,耶稣亲自审判世界上一切人的善恶,善者上天堂,恶者下地狱。在近二百平方米的画面上创作了四百多个不同姿势的人体,其中以现实和历史人物为模特儿创造的形象有二百余人。
未来派 [相关解释]
1.二十世纪初形成于意大利的一种画派。主要特点在于表现现代机械文明的飞快的速度和激烈的运动,在画面上为了特别强调时间的感觉而破坏了现实的形象,形式离奇,难于理解。
朴趾源(1737-1805) [相关解释]
朝鲜李朝文学家、哲学家,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出身贵族,不应科举。1786年起历任监役、汉城府判官、沔川郡守等职。主张改革现行不合理的制度。文学上反对拟古,主张模写真境”,对朝鲜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代表作为《热河日记》和《放fe568笸獯》。
杂文 [相关解释]
现代散文的一种。包括杂感、杂谈、短评、随笔等。多为针对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而作,一般具有短小精悍、活泼多样、反应迅速、褒贬色彩鲜明等特点,以及强烈的战斗性和文学性。
析谢 [相关解释]
1.藏族的曲艺。主要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历史悠久。其内容以歌喜迎祥,解说万物由来为主。解放后多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节目。
正视 [相关解释]
①用正眼看正视前方。②严肃认真地对待正视现实|正视错误|正视人生。
活教材 [相关解释]
1.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有教育意义的人或事。
活标本 [相关解释]
1.比喻可以用作典型说明某一问题的很现实的事物。
活神仙 [相关解释]
1.喻现实生活中生活优闲或能力超人者。
活靶 [相关解释]
1.活的射击目标。 2.指现实存在的打击﹑批判对象。
海市 [相关解释]
散文。杨朔作。1959年发表。作者在山东蓬莱阁未见海市,却意外地见到了长山列岛的美景,不由欣喜万分。作品以虚无缥缈的海市和长山列岛渔村的美好现实相映衬,赞美了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笔飘逸,富有神韵。
照相现实主义 [相关解释]
又称超级现实主义”。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艺术流派。主张艺术的要素是逼真”和酷似”,反对艺术家离开客观对象的任意发挥。画家作画大多利用或者临摹照片,或用幻灯机将底片投射到画布上,然后在投影上着色。作品尺幅巨大,注重表现生理细节。所作雕塑与真人一般大小,涂以肤色,配以衣服道具,极度逼真。代表人物有克洛斯、汉森等。
牛角尖 [相关解释]
比喻不值得为之费心的无法解决或无现实意义的问题不要钻牛角尖。
玩世 [相关解释]
1.以不严肃的态度对待现实生活。 2.游乐于人间。
玩世不恭 [相关解释]
以不认真不严肃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社会现实纨绔子弟原没什么真情实意,玩世不恭惯了的。
现事 [相关解释]
1.犹现实。
现代主义 [相关解释]
也称现代派”或先锋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国家出现的各种不同于传统的文艺思潮与流派的总称。包括新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荒诞派等。主张以非理性原则主宰创作过程,开掘人类的内心世界,表现潜意识、梦幻、性本能,以反传统的姿态标新立异。
现境 [相关解释]
1.佛教语。现实的境地。
现实 [相关解释]
当前存在的客观事物;符合客观实际的希望变成现实|建议合乎客观现实|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 [相关解释]
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主张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大体分为两个时期。19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现实主义文学产生、发展时期。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果戈理、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60、70年代至20世纪初是现实主义文学由繁荣趋于衰落的时期。此时西欧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力量已开始削弱,而在俄国却有很大发展,产生了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在文学艺术史上,与浪漫主义同为
现实性 [相关解释]
见可能性与现实性”(26页)。
现实美 [相关解释]
亦称生活美”。与艺术美”相对。指未经艺术加工的、客观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美。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
百年孤独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作于1967年。小说叙述马孔多小镇自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百年间所经历的三个社会阶段氏族社会、封建社会和殖民地社会。并通过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
石点头 [相关解释]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集。题天然痴叟著”。据冯梦龙序,知作者即席浪仙,其生平无考。十四篇。书名取义于东晋和尚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寓推因及果,劝人作善”之意。篇中虽多因果说教,但对明代现实社会生活有较真实的反映。
离骚 [相关解释]
《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共二千四百余字。离骚”之意,一般认为是遭忧”或牢骚”。前半部分表达作者的理想抱负,以及遭受奸党攻击而宁死不改的执着意志;后半部分具有浪漫色彩,写作者神游天地,甘愿以死相殉。篇中将历史、神话、现实交织在一起,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辞采瑰丽,结构宏大,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空想 [相关解释]
①凭空设想不要闭门~,还是下去调查一下情况吧。②不切实际的想法离开了客观现实的想像就成为~。
聊斋俚曲 [相关解释]
俗曲集。清代蒲松龄作。现存十四篇。包括鼓儿词、快曲和整套曲子。对当时现实多有讽刺。
背景 [相关解释]
①舞台上或电影、电视剧里的布景。放在后面,衬托前景。②图画、摄影里衬托主体事物的景物。③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历史~ㄧ政治~。④指背后倚仗的力量听他说话的气势,恐怕是有~的。
自然主义 [相关解释]
19世纪中后期出现在法国的一种创作倾向。着重描写现实生活的个别现象和琐碎细节,追求事物的外在真实,并企图用自然科学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社会。代表作家有龚古尔兄弟。左拉的作品中也有较多的自然主义成分。
自然美 [相关解释]
自然事物的美。与社会美合称现实美。主要分为两种形态一是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对象的美,如田地、园林等;另一是未经人类 加工改造过的自然对象的美,如星空、大海等。它以自然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最高表现形态是人体美。
虺蜴 [相关解释]
1.蜥蜴。《诗.小雅.正月》"哀今之人,胡为虺蜴。"孔颖达疏"虺蜴之性,见人则走,民闻王政,莫不逃避,故言为虺蜴也。"朱熹集传"虺﹑蜴,皆毒螫之虫也……哀今之人,胡为肆毒以害人?"后用以为典。比喻肆毒害人者。 2.蜥蜴。《诗.小雅.正月》"哀今之人,胡为虺蜴。"孔颖达疏"虺蜴之性,见人则走,民闻王政,莫不逃避,故言为虺蜴也。"朱熹集传"虺﹑蜴,皆毒螫之虫也……哀今之人,胡为肆毒以害人?"后用以为典。比喻人逃避现实。
街头诗 [相关解释]
1.印成传单在街头散发或发表在街头墙上的诗,内容多半反映当前的现实问题。
见实 [相关解释]
1.犹现实。
记録片 [相关解释]
1.为了具体而真实地报道某一现实问题或历史事件﹐以现场实拍材料为主要依据﹐参以历史图片和表解等而制成的影片。
诗史 [相关解释]
1.前人的诗作。 2.指能反映某一时期重大社会事件有历史意义的诗歌。 3.泛指能反映社会现实的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 4.诗歌的发展历史。陆侃如冯沅君有《中国诗史》一书。
象征主义 [相关解释]
1.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颓废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其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要求用晦涩难解的语言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即所谓"象征"。法国象征派诗人以马拉美﹑魏尔伦等为代表;戏剧方面以梅特林克为代表;美术方面以摩罗为代表。
象牙之塔 [相关解释]
①指脱离社会、沉湎于主观幻想,片面追求形式美的艺术创作方法和倾向。原为法国诗人圣佩韦批评诗人维尼的话◇人们常把那些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讥讽为走进象牙之塔”。②比喻自以为高雅而远离现实的文学家或艺术家的小天地躲进象牙之塔的艺术家们,其创作力是会日渐萎缩的。
这说 [相关解释]
1.表示承上文提出的已成为现实的或已肯定的前提作出推断。
逃时 [相关解释]
1.逃避现实。
逃遁 [相关解释]
逃跑;逃避逃遁远去|逃遁现实。
通俗文学 [相关解释]
1.除了历史上的民间文学以外,还包括现实创作的通俗化﹑大众化,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以满足一般读者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又称大众文学﹑俗文学。与严肃文学﹑雅文学相对而言。
避世 [相关解释]
脱离现实生活,避免和外界接触~绝俗。
问题剧 [相关解释]
也称社会问题剧”。一种以社会问题为主题的戏剧作品。19世纪中叶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发展时期兴起,体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思潮。如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
随心所欲 [相关解释]
听凭自己的意愿行事理想与现实有冲突,生活往往难以随心所欲。
雷诺阿 [相关解释]
①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renoir,1841-1919)。法国画家。印象画派代表人物。创作上将传统画法与印象主义色彩杂糅一体,以绚丽透明的色彩表现阳光与空气的颤动和明朗的气氛,别具风格。作品有《包厢》、《舞会》、《浴女》等。②让·雷诺阿(jeanrenoir,1894-1979)。法国电影导演。1924年从影。一生执导影片五十余部,其中《幻灭》在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影片还有《马赛曲》、《游戏的规则》、《吾土吾民》等。是法国30年代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
雷锋之歌 [相关解释]
诗歌∝敬之作。1963年发表。作品歌颂雷锋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并把雷锋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生活之间,揭示出学习雷锋的重大意义。诗作气势磅礴,熔议论与抒情于一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面向对象的语言 [相关解释]
以对象和对象上的操作进行程序设计的语言。现实问题是由一些相互间存在一定联系的事物所组成的,这些事物称为对象”。进行程序设计时,先分解问题,按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建立模型,模拟客观世界,设计出求解方法的程序。其典型的代表是c++,smalltalk等语言。
鸵鸟政策 [相关解释]
指回避现实的一种政策。据说鸵鸟被追急的时候,就把头钻进沙土里,认为自己看不见,就不会有危险。该名词最早出现在1891年9月1日英国的《朴尔摩尔新闻》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