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65 查到相关瓠的内容。
带有瓠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中流一壶
[相关解释]
1.喻可贵难得。语出《鹖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壶,指瓠类,系之可以不沉。
1.喻可贵难得。语出《鹖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壶,指瓠类,系之可以不沉。
五石瓠
[相关解释]
1.可容五石的大葫芦。语出《庄子.逍遥游》"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1.可容五石的大葫芦。语出《庄子.逍遥游》"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匏壶
[相关解释]
1.瓠瓜的别称。
1.瓠瓜的别称。
千金一瓠
[相关解释]
1.比喻物虽轻贱,关键时得其所用,却十分珍贵。
1.比喻物虽轻贱,关键时得其所用,却十分珍贵。
宣房
[相关解释]
1.亦作"宣防"。 2.宫名。西汉元光中,黄河决口于瓠子,二十余年不能堵塞,汉武帝亲临决口处,发卒数万人,并命群臣负薪以填,功成之后,筑宫其上,名为宣房宫。见《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作"宣防"。故址在今河南濮阳县境。 3.借指该处之黄河水。 4.泛指防河治水。
1.亦作"宣防"。 2.宫名。西汉元光中,黄河决口于瓠子,二十余年不能堵塞,汉武帝亲临决口处,发卒数万人,并命群臣负薪以填,功成之后,筑宫其上,名为宣房宫。见《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作"宣防"。故址在今河南濮阳县境。 3.借指该处之黄河水。 4.泛指防河治水。
屈谷巨瓠
[相关解释]
1.《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见之,曰'谷闻先生之义,不恃人而食,今谷有巨瓠,坚如石,厚而无窍,献之。'仲曰'夫瓠所贵者,谓其可以盛也;今厚而无窍,则不可剖以盛物,而坚如石,则不可以剖而斟,吾无以瓠为也。'曰'然,谷将弃之。'今田仲不恃人而食,亦无益人之国,亦坚瓠之类也。"后因以"屈谷巨瓠"比喻无用者。
1.《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见之,曰'谷闻先生之义,不恃人而食,今谷有巨瓠,坚如石,厚而无窍,献之。'仲曰'夫瓠所贵者,谓其可以盛也;今厚而无窍,则不可剖以盛物,而坚如石,则不可以剖而斟,吾无以瓠为也。'曰'然,谷将弃之。'今田仲不恃人而食,亦无益人之国,亦坚瓠之类也。"后因以"屈谷巨瓠"比喻无用者。
庆都
[相关解释]
1.传说中人名。为帝尧之母。古成阳(河南省范县)尧陵南有庆都陵。见《宋书.符瑞志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瓠子河》﹑《序》唐陆德明释文。
1.传说中人名。为帝尧之母。古成阳(河南省范县)尧陵南有庆都陵。见《宋书.符瑞志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瓠子河》﹑《序》唐陆德明释文。
康瓠
[相关解释]
1.空壶,破瓦壶。多用以喻庸才。
1.空壶,破瓦壶。多用以喻庸才。
悬瓠
[相关解释]
1.古城名。以城北汝水屈曲如垂瓠,故名。隋唐为蔡州治所。唐宪宗元和十二年,李愬雪夜进军,擒吴元济于此◇泛指擒敌之处。
1.古城名。以城北汝水屈曲如垂瓠,故名。隋唐为蔡州治所。唐宪宗元和十二年,李愬雪夜进军,擒吴元济于此◇泛指擒敌之处。
抗浮
[相关解释]
1.举瓠。
1.举瓠。
束贝含犀
[相关解释]
1.谓牙齿如紧密排列的贝壳和瓠犀。形容牙齿整齐洁白。
1.谓牙齿如紧密排列的贝壳和瓠犀。形容牙齿整齐洁白。
梩櫏
[相关解释]
1.果木名。古代柿子原始栽培种。也叫梬枣﹑软枣。实小而长,形如瓠,干熟则呈蓝黑色,可食,亦可入药。
1.果木名。古代柿子原始栽培种。也叫梬枣﹑软枣。实小而长,形如瓠,干熟则呈蓝黑色,可食,亦可入药。
浄街槌
[相关解释]
1.瓠子的俗称。
1.瓠子的俗称。
测海蠡
[相关解释]
1.盛水的瓠瓢。俗有"以蠡测海"之语,故名。
1.盛水的瓠瓢。俗有"以蠡测海"之语,故名。
淫鱼
[相关解释]
1.鱼名。即鲟鱼,古称鱯鱼。《淮南子.说山训》"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高诱注"淫鱼长头﹐身相半﹐长丈余﹐鼻正白﹐身正黑﹐口在颔下﹐似鬲狱鱼﹐而鱼无鳞﹐出江中。"三国魏曹丕《善哉行》"淫鱼乘波听﹐踊跃自浮沈。"《荀子.劝学》"流鱼出听"清王先谦集解"《淮南子.说山训》作淫鱼。高注以为长头﹐口在颔下之鱼﹐与《后汉.马援传》注鱯鱼口在颔下合﹐故《论衡》作鱯鱼。"一说为大鱼。刘家立《淮南集证》引清蒋超伯曰"《尔雅.释诂》'濯'与'淫'并训大也﹐此淫鱼即谓大鱼也。"
1.鱼名。即鲟鱼,古称鱯鱼。《淮南子.说山训》"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高诱注"淫鱼长头﹐身相半﹐长丈余﹐鼻正白﹐身正黑﹐口在颔下﹐似鬲狱鱼﹐而鱼无鳞﹐出江中。"三国魏曹丕《善哉行》"淫鱼乘波听﹐踊跃自浮沈。"《荀子.劝学》"流鱼出听"清王先谦集解"《淮南子.说山训》作淫鱼。高注以为长头﹐口在颔下之鱼﹐与《后汉.马援传》注鱯鱼口在颔下合﹐故《论衡》作鱯鱼。"一说为大鱼。刘家立《淮南集证》引清蒋超伯曰"《尔雅.释诂》'濯'与'淫'并训大也﹐此淫鱼即谓大鱼也。"
燔炮
[相关解释]
1.亦作"燔炰"。 2.烧烤。语出《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3.泛指焚烧。
1.亦作"燔炰"。 2.烧烤。语出《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3.泛指焚烧。
瓜瓠
[相关解释]
1.泛指瓜类作物。 2.星宿名。
1.泛指瓜类作物。 2.星宿名。
瓠
[相关解释]
1.亦作"瓠芦"。亦作"瓠?"。 2.即葫芦。一年生攀援草本。夏秋开白花。果实因品种不同而形状多样﹐小的可作玩具﹐大的可作盛器或水瓢。果壳入药﹐主治水肿腹胀等症。 3.以葫芦制成的盛器。
1.亦作"瓠芦"。亦作"瓠?"。 2.即葫芦。一年生攀援草本。夏秋开白花。果实因品种不同而形状多样﹐小的可作玩具﹐大的可作盛器或水瓢。果壳入药﹐主治水肿腹胀等症。 3.以葫芦制成的盛器。
瓠丘
[相关解释]
1.古地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垣曲东南。又名阳壶﹑壶丘。
1.古地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垣曲东南。又名阳壶﹑壶丘。
瓠叶
[相关解释]
1.瓠瓜的叶。古人用为菜食和享祭。 2.《诗.小雅》篇名。《诗》序谓为思念古人"不以微薄废礼"之诗。
1.瓠瓜的叶。古人用为菜食和享祭。 2.《诗.小雅》篇名。《诗》序谓为思念古人"不以微薄废礼"之诗。
瓠叶羹
[相关解释]
1.用瓠叶等煮成的浓汁食品。
1.用瓠叶等煮成的浓汁食品。
瓠壶
[相关解释]
1.一种盛液体的大腹容器。 2.喻虚有其表。
1.一种盛液体的大腹容器。 2.喻虚有其表。
瓠子
[相关解释]
①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花白色,果实细长,圆筒形,表皮淡绿色,果肉白色,可做蔬菜。②这种植物的果实。有的地区叫蒲瓜。
①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花白色,果实细长,圆筒形,表皮淡绿色,果肉白色,可做蔬菜。②这种植物的果实。有的地区叫蒲瓜。
瓠巴
[相关解释]
1.亦作"瓠芭"。 2.传说春秋时楚国的著名琴师。
1.亦作"瓠芭"。 2.传说春秋时楚国的著名琴师。
瓠栖
[相关解释]
1.即瓠犀。
1.即瓠犀。
瓠梁
[相关解释]
1.传说古之善歌者。
1.传说古之善歌者。
瓠歌
[相关解释]
1.见"瓠子歌"。
1.见"瓠子歌"。
瓠犀
[相关解释]
1.瓠瓜的子。《诗.卫风.硕人》"齿如瓠犀。"朱熹集传"瓠犀,瓠中之子,方正洁白,而比次整齐也。"后因以喻美女的牙齿。
1.瓠瓜的子。《诗.卫风.硕人》"齿如瓠犀。"朱熹集传"瓠犀,瓠中之子,方正洁白,而比次整齐也。"后因以喻美女的牙齿。
瓠瓜
[相关解释]
1.植物名。也称葫子﹑瓠子﹑夜开花。实圆长﹐首尾粗细略同﹐可食。 2.星座名。有星五颗﹐在河鼓东。
1.植物名。也称葫子﹑瓠子﹑夜开花。实圆长﹐首尾粗细略同﹐可食。 2.星座名。有星五颗﹐在河鼓东。
瓠瓢
[相关解释]
1.即瓠芦。 2.指用葫芦剖制而成的盛器。
1.即瓠芦。 2.指用葫芦剖制而成的盛器。
瓠种
[相关解释]
1.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用葫芦制成的播种工具。俗称点葫芦。主要用于谷类和豆类作物的点播。
1.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用葫芦制成的播种工具。俗称点葫芦。主要用于谷类和豆类作物的点播。
瓠羹
[相关解释]
1.见"瓠叶羹"。
1.见"瓠叶羹"。
瓠肥
[相关解释]
1.《史记.张丞相列传》"﹝张苍﹞身长大﹐肥白如瓠。"后以"瓠肥"喻白胖。
1.《史记.张丞相列传》"﹝张苍﹞身长大﹐肥白如瓠。"后以"瓠肥"喻白胖。
瓠脯
[相关解释]
1.瓠瓜干。
1.瓠瓜干。
瓠芦
[相关解释]
1.见"瓠"。
1.见"瓠"。
瓠芭
[相关解释]
1.见"瓠巴"。
1.见"瓠巴"。
瓠菹
[相关解释]
1.腌瓜。
1.腌瓜。
瓠落
[相关解释]
1.大貌﹐空廓貌。 2.潦倒失意貌。犹落拓。
1.大貌﹐空廓貌。 2.潦倒失意貌。犹落拓。
瓠蠡
[相关解释]
1.用葫芦制成的盛器。
1.用葫芦制成的盛器。
瓢笙
[相关解释]
1.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簧管乐器。笙斗以瓠瓢做成。
1.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簧管乐器。笙斗以瓠瓢做成。
甘瓠
[相关解释]
1.瓠的一种。
1.瓠的一种。
盘护
[相关解释]
1.见"盘瓠"。
1.见"盘瓠"。
盘瓠
[相关解释]
1.古神话中人名。据《后汉书.南蛮传》﹑晋干宝《搜神记》等书记载,远古帝喾(高辛氏)时,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于瓠中,覆之以盘,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按,《玄中记》作"盘护"◇盘瓠助帝喾取犬戎吴将军头,帝喾以少女妻之。负而走入南山,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后子孙繁衍。 2.泛指南方少数民族。
1.古神话中人名。据《后汉书.南蛮传》﹑晋干宝《搜神记》等书记载,远古帝喾(高辛氏)时,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于瓠中,覆之以盘,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按,《玄中记》作"盘护"◇盘瓠助帝喾取犬戎吴将军头,帝喾以少女妻之。负而走入南山,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后子孙繁衍。 2.泛指南方少数民族。
眢井
[相关解释]
1.废井;无水的井。 2.特指宋亡后郑思肖以《心史》沉苏州承天寺枯井中事,三百余年后浚井时始发现。清褚人获《坚瓠四集.郑所南》"僧浚眢井而其书始出。"后因以为郑思肖的代称。
1.废井;无水的井。 2.特指宋亡后郑思肖以《心史》沉苏州承天寺枯井中事,三百余年后浚井时始发现。清褚人获《坚瓠四集.郑所南》"僧浚眢井而其书始出。"后因以为郑思肖的代称。
石瓠
[相关解释]
1.一种质坚如石的大葫芦。
1.一种质坚如石的大葫芦。
窍瓠
[相关解释]
1.一种播种农具。
1.一种播种农具。
肉果
[相关解释]
1.又称多汁果。果实的一类。果实成熟时﹐果皮肥厚而多汁。肉果又可分为浆果﹑柑果﹑瓠果﹑梨果﹑核果等。 2.肉豆蔻的别名。参见"肉莣蔻"。
1.又称多汁果。果实的一类。果实成熟时﹐果皮肥厚而多汁。肉果又可分为浆果﹑柑果﹑瓠果﹑梨果﹑核果等。 2.肉豆蔻的别名。参见"肉莣蔻"。
苦瓠
[相关解释]
1.即苦匏。
1.即苦匏。
落瓠
[相关解释]
1.瓠落。谓大而无用。
1.瓠落。谓大而无用。
蓬心
[相关解释]
1.《庄子.逍遥游》"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成玄英疏"蓬,草名。拳曲不直也……言惠生既有蓬心,未能直达玄理。"比喻知识浅薄,不能通达事理◇亦常作自喻浅陋的谦词。
1.《庄子.逍遥游》"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成玄英疏"蓬,草名。拳曲不直也……言惠生既有蓬心,未能直达玄理。"比喻知识浅薄,不能通达事理◇亦常作自喻浅陋的谦词。
蠡器
[相关解释]
1.即瓠瓢。
1.即瓠瓢。
觚卢
[相关解释]
1.即葫芦。《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东蘠雕胡,莲藕觚卢。"颜师古注引张晏曰"觚卢,扈鲁也。"王先谦补注"觚卢,即瓠?。觚卢﹑瓠?﹑扈鲁,并一声之转。"一说,是菰茭(菰米的嫩茎)和芦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菇芦"。
1.即葫芦。《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东蘠雕胡,莲藕觚卢。"颜师古注引张晏曰"觚卢,扈鲁也。"王先谦补注"觚卢,即瓠?。觚卢﹑瓠?﹑扈鲁,并一声之转。"一说,是菰茭(菰米的嫩茎)和芦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菇芦"。
谷口
[相关解释]
1.山谷的出入口。 2.古地名。又名瓠口。在今陕西礼泉东北。西汉于此置谷口县,东汉废。因位于九嵕山东﹑仲山西,当泾水出山之处,故谓之谷口。古时相传为黄帝升仙的地方。也称寒门。 3.古地名。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秦时于此置云阳县。《战国策.秦策三》"范雎曰'大王之国,北有甘泉﹑谷口。'"鲍彪注"在云阳。"西汉末年,高士郑朴(字子真)曾隐居于此『扬雄《法言.问神》"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谷口郑子真,躬耕在岩石。"王琦注引《雍录》"谷口在云阳县西四十里,郑
1.山谷的出入口。 2.古地名。又名瓠口。在今陕西礼泉东北。西汉于此置谷口县,东汉废。因位于九嵕山东﹑仲山西,当泾水出山之处,故谓之谷口。古时相传为黄帝升仙的地方。也称寒门。 3.古地名。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秦时于此置云阳县。《战国策.秦策三》"范雎曰'大王之国,北有甘泉﹑谷口。'"鲍彪注"在云阳。"西汉末年,高士郑朴(字子真)曾隐居于此『扬雄《法言.问神》"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谷口郑子真,躬耕在岩石。"王琦注引《雍录》"谷口在云阳县西四十里,郑
豫州
[相关解释]
1.古九州之一。 2.汉以来所设置的州名。初为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豫东﹑皖北地。东汉治所在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三国魏以后屡有移徙,辖境亦伸缩不常。东晋﹑南朝时治所最北在悬瓠城(今河南汝南),最南在邾城(今湖北黄冈西北)。辖境最大时相当今江苏﹑安徽长江以西,安徽省望江县以北的淮河南北地区。经常只辖有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北魏治所在悬瓠城。隋大业初因改洛州为豫州(后即改河南郡),乃先后改此为溱州﹑蔡州。地处中原冲要,为东晋﹑南北朝时战争重地。
1.古九州之一。 2.汉以来所设置的州名。初为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豫东﹑皖北地。东汉治所在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三国魏以后屡有移徙,辖境亦伸缩不常。东晋﹑南朝时治所最北在悬瓠城(今河南汝南),最南在邾城(今湖北黄冈西北)。辖境最大时相当今江苏﹑安徽长江以西,安徽省望江县以北的淮河南北地区。经常只辖有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北魏治所在悬瓠城。隋大业初因改洛州为豫州(后即改河南郡),乃先后改此为溱州﹑蔡州。地处中原冲要,为东晋﹑南北朝时战争重地。
跃鱼
[相关解释]
1.指周武王渡河,鱼跃入舟中事。 2.形容琴声美妙。语出《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
1.指周武王渡河,鱼跃入舟中事。 2.形容琴声美妙。语出《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
踏芦渡江
[相关解释]
1.《坚瓠广集.离地草》引唐冯贽《记事珠》"兔床国有离地草,人以藉足,不步而行。达磨见梁武,去来自由,以有此草也。其叶如芦,故传踏芦渡江。"因用指佛法广大,本领非凡。
1.《坚瓠广集.离地草》引唐冯贽《记事珠》"兔床国有离地草,人以藉足,不步而行。达磨见梁武,去来自由,以有此草也。其叶如芦,故传踏芦渡江。"因用指佛法广大,本领非凡。
金瓠
[相关解释]
1.三国魏曹植《金瓠哀辞》序﹕"金瓠﹐予之首女﹐虽未能言﹐固以授色知心矣!生十九旬而夭折﹐乃作此辞。"后以"金瓠"喻夭折的爱女。
1.三国魏曹植《金瓠哀辞》序﹕"金瓠﹐予之首女﹐虽未能言﹐固以授色知心矣!生十九旬而夭折﹐乃作此辞。"后以"金瓠"喻夭折的爱女。
金蠡
[相关解释]
1.谓仙杯。语本《南史.徐文伯传》﹕"熙(徐熙)好黄老﹐隐于秦望山﹐有道士过求饮﹐留一瓠嵊胫﹐曰﹕'君子孙宜以道术救世﹐当得二千石。'熙开之﹐乃《扁鹊镜经》一卷﹐因精心学之﹐遂名震海内。生子秋夫﹐弥工其术﹐仕至射阳令。"
1.谓仙杯。语本《南史.徐文伯传》﹕"熙(徐熙)好黄老﹐隐于秦望山﹐有道士过求饮﹐留一瓠嵊胫﹐曰﹕'君子孙宜以道术救世﹐当得二千石。'熙开之﹐乃《扁鹊镜经》一卷﹐因精心学之﹐遂名震海内。生子秋夫﹐弥工其术﹐仕至射阳令。"
陶瓠
[相关解释]
1.陶制的壶。
1.陶制的壶。
青田酒
[相关解释]
1.晋崔豹《古今注.草木》﹕"乌孙国有青田核﹐莫测其树实之形﹐至中国者﹐但得其核耳。得清水则有酒味出﹐如醇美好酒∷大如六升瓠﹐空之以盛水﹐俄而成酒……名曰青田酒。"后因以"青田酒"为美酒之代称。
1.晋崔豹《古今注.草木》﹕"乌孙国有青田核﹐莫测其树实之形﹐至中国者﹐但得其核耳。得清水则有酒味出﹐如醇美好酒∷大如六升瓠﹐空之以盛水﹐俄而成酒……名曰青田酒。"后因以"青田酒"为美酒之代称。
驷马仰秣
[相关解释]
1.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谓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1.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谓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魏王大瓠
[相关解释]
1.比喻人才不得其用。
1.比喻人才不得其用。
魏王瓠
[相关解释]
1.喻大而无用之物。语本《庄子.逍遥游》"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1.喻大而无用之物。语本《庄子.逍遥游》"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魏瓠
[相关解释]
1.见"魏王瓠"。
1.见"魏王瓠"。
鹅池
[相关解释]
1.相传为晋王羲之养鹅处。在浙江绍兴戒珠寺前。寺即羲之旧宅。 2.《旧唐书.李愬传》"自张柴行七十里,比至悬瓠城,夜半,雪愈甚。近城有鹅鸭池,詖令惊击之,以杂其声。"后以"鹅池"为掩袭的典实。
1.相传为晋王羲之养鹅处。在浙江绍兴戒珠寺前。寺即羲之旧宅。 2.《旧唐书.李愬传》"自张柴行七十里,比至悬瓠城,夜半,雪愈甚。近城有鹅鸭池,詖令惊击之,以杂其声。"后以"鹅池"为掩袭的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