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盐的内容。
带有盐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孔之见
[相关解释]
1.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礼记·中庸》"反古之道"汉郑玄注"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唐孔颖达疏"孔谓孔穴。孔穴所出,事有多涂。今惟晓知一孔之人,不知余孔通达,惟守此一处,故云晓一孔之人。"后因称狭隘片面的见解为"一孔之见"。
1.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礼记·中庸》"反古之道"汉郑玄注"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唐孔颖达疏"孔谓孔穴。孔穴所出,事有多涂。今惟晓知一孔之人,不知余孔通达,惟守此一处,故云晓一孔之人。"后因称狭隘片面的见解为"一孔之见"。
一甲
[相关解释]
1.一副铠甲。出土秦简中常言"赀一甲",即罚缴一副铠甲,详见《睡虎地秦墓竹简》。 2.借指一兵一卒。 3.科举制度殿试的第一等。唐时进士不分甲。宋太平兴国八年始分甲,当时一甲有数人。至元明一甲仅限三人,即所谓状元﹑榜眼﹑探花。参阅《续通典.选举三》﹑《宋史.选举志二》。 4.宋代卢秉提举盐事时所定的一个编组单位。《宋史.食货志下四》"﹝卢秉﹞因定伏火盘数以絶私鬻,自三灶至十灶为一甲。"
1.一副铠甲。出土秦简中常言"赀一甲",即罚缴一副铠甲,详见《睡虎地秦墓竹简》。 2.借指一兵一卒。 3.科举制度殿试的第一等。唐时进士不分甲。宋太平兴国八年始分甲,当时一甲有数人。至元明一甲仅限三人,即所谓状元﹑榜眼﹑探花。参阅《续通典.选举三》﹑《宋史.选举志二》。 4.宋代卢秉提举盐事时所定的一个编组单位。《宋史.食货志下四》"﹝卢秉﹞因定伏火盘数以絶私鬻,自三灶至十灶为一甲。"
三白
[相关解释]
1.三度下雪。 2.指盐﹑萝卜﹑饭。三者皆白色,故谓。 3.指三白酒。 4.西瓜的一种。其皮﹑瓤﹑子俱白,故名。 5.同"三白法"。
1.三度下雪。 2.指盐﹑萝卜﹑饭。三者皆白色,故谓。 3.指三白酒。 4.西瓜的一种。其皮﹑瓤﹑子俱白,故名。 5.同"三白法"。
三选
[相关解释]
1.经过三次盐。春秋时,管仲为齐桓公制定的盐官吏的方法。 2.选三种人。
1.经过三次盐。春秋时,管仲为齐桓公制定的盐官吏的方法。 2.选三种人。
上选
[相关解释]
1.精选出来的上等品。 2.遴选,盐。
1.精选出来的上等品。 2.遴选,盐。
专卖
[相关解释]
1.专门出售。 2.国家对某种消费物品的生产和销售﹐由专卖部门独占经营和管理的制度。我国古代称为"榷"﹐如榷盐﹑榷酒﹑榷茶。
1.专门出售。 2.国家对某种消费物品的生产和销售﹐由专卖部门独占经营和管理的制度。我国古代称为"榷"﹐如榷盐﹑榷酒﹑榷茶。
东平之树
[相关解释]
1.《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东平思王刘宇﹞立三十三年薨"颜师古`引三国魏刘劭王象《皇览》"东平思王冢在无盐,人传言王在国思归京师,后葬,其冢上松柏皆西靡也。"后因以"东平之树"谓人死后犹不泯眷恋故国之情。
1.《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东平思王刘宇﹞立三十三年薨"颜师古`引三国魏刘劭王象《皇览》"东平思王冢在无盐,人传言王在国思归京师,后葬,其冢上松柏皆西靡也。"后因以"东平之树"谓人死后犹不泯眷恋故国之情。
两性氧化物
[相关解释]
既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氧化锌zno+2hcl-→zncl2+h2ozno+2naoh-→na2zno2+h2o
既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氧化锌zno+2hcl-→zncl2+h2ozno+2naoh-→na2zno2+h2o
中卖
[相关解释]
1.旧时民间将盐﹑铁﹑茶之类属于专卖性质的物资卖给官府,称为"中卖"。
1.旧时民间将盐﹑铁﹑茶之类属于专卖性质的物资卖给官府,称为"中卖"。
中和
[相关解释]
1.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 2.中正平和。 3.道教语。指元气。 4.化学﹑物理名词。(1)指相当量的酸和碱互相作用生成盐和水。(2)指抗毒素或抗毒血清跟毒素起作用,产生其他物质,使毒素的毒性消失。(3)指物体的正电量和负电量相等而不显带电现象的状态。
1.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 2.中正平和。 3.道教语。指元气。 4.化学﹑物理名词。(1)指相当量的酸和碱互相作用生成盐和水。(2)指抗毒素或抗毒血清跟毒素起作用,产生其他物质,使毒素的毒性消失。(3)指物体的正电量和负电量相等而不显带电现象的状态。
中纳
[相关解释]
1.宋代募商人运粮秣至边境地区,以供军需,而给予钞引,使至京师或指定地点领取现金或盐茶等物,谓之"入中",亦称"中纳"。
1.宋代募商人运粮秣至边境地区,以供军需,而给予钞引,使至京师或指定地点领取现金或盐茶等物,谓之"入中",亦称"中纳"。
临人
[相关解释]
1.谓盐人才。
1.谓盐人才。
举察
[相关解释]
1.检举﹐查察。 2.指盐甄录人材。
1.检举﹐查察。 2.指盐甄录人材。
举用
[相关解释]
1.盐任用。
1.盐任用。
举选
[相关解释]
1.推举盐。 2.指科举。
1.推举盐。 2.指科举。
乌盐角
[相关解释]
1.古乐曲名。宋戴复古有《乌盐角行》。
1.古乐曲名。宋戴复古有《乌盐角行》。
乙选
[相关解释]
1.谓乙科盐。
1.谓乙科盐。
九品中正
[相关解释]
1.魏﹑晋﹑南北朝的一种官吏盐制度。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各州﹑郡设立中正官,将各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九品),供朝廷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沿至晋﹑南北朝,选取专重门第,致"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成为世族豪门把持政权的工具。隋文帝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参阅《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宋书.恩幸传论》。
1.魏﹑晋﹑南北朝的一种官吏盐制度。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各州﹑郡设立中正官,将各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九品),供朝廷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沿至晋﹑南北朝,选取专重门第,致"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成为世族豪门把持政权的工具。隋文帝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参阅《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宋书.恩幸传论》。
九品中正制
[相关解释]
魏晋南北朝时盐官吏的制度。东汉末,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建议,推选各郡有声望者为中正”,负责对当地士人进行考察并评定为九等(九品),再由政府按等选用,依品授官。司马懿当政后,任世家豪门为各地中正,评定士人品级只论其门第而不论才能,九品中正制遂成为世族地主控制政权的工具。隋文帝时废。
魏晋南北朝时盐官吏的制度。东汉末,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建议,推选各郡有声望者为中正”,负责对当地士人进行考察并评定为九等(九品),再由政府按等选用,依品授官。司马懿当政后,任世家豪门为各地中正,评定士人品级只论其门第而不论才能,九品中正制遂成为世族地主控制政权的工具。隋文帝时废。
九皐
[相关解释]
1.亦作"九皋"。亦作"九皋"。 2.曲折深远的沼泽。《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皐,声闻于野。"毛传"皐,泽也。言身隐而名著也。"郑玄笺"皐,泽中水溢出所为坎,自外数至九,喻深远也∽在中鸣焉,而野闻其鸣声……喻贤者虽隐居,人咸知之。"陆德明释文"《韩诗》云九皐,九折之泽。"汉桓宽《盐铁论.西域》"茫悯若行九皋,未知所止。"《晋书.文苑传.赵至》"徘徊九皋之内,慷慨九阜之颠,进无所由,退无所据。"《镜花缘》第四十回"九皋有路招云鹤,三匝无枝泣夜乌。"后亦用为称美隐士或贤人的典实。 3.指鹤。 4.九
1.亦作"九皋"。亦作"九皋"。 2.曲折深远的沼泽。《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皐,声闻于野。"毛传"皐,泽也。言身隐而名著也。"郑玄笺"皐,泽中水溢出所为坎,自外数至九,喻深远也∽在中鸣焉,而野闻其鸣声……喻贤者虽隐居,人咸知之。"陆德明释文"《韩诗》云九皐,九折之泽。"汉桓宽《盐铁论.西域》"茫悯若行九皋,未知所止。"《晋书.文苑传.赵至》"徘徊九皋之内,慷慨九阜之颠,进无所由,退无所据。"《镜花缘》第四十回"九皋有路招云鹤,三匝无枝泣夜乌。"后亦用为称美隐士或贤人的典实。 3.指鹤。 4.九
乡举
[相关解释]
1.由乡里盐人才。 2.乡贡﹑乡试中式。
1.由乡里盐人才。 2.乡贡﹑乡试中式。
乡举里选
[相关解释]
1.古代盐人才的一种方式。从乡里中考察推荐。
1.古代盐人才的一种方式。从乡里中考察推荐。
乡评
[相关解释]
1.乡里公众的评论。古代盐人才的重要依据。
1.乡里公众的评论。古代盐人才的重要依据。
买盐
[相关解释]
1.宋代一种变相的收税制度。指盐商先上交现金,换取官府的盐引(运盐执照)。
1.宋代一种变相的收税制度。指盐商先上交现金,换取官府的盐引(运盐执照)。
买私
[相关解释]
1.购买私盐。封建社会,盐归官营,买卖私盐属违法行为。
1.购买私盐。封建社会,盐归官营,买卖私盐属违法行为。
云母
[相关解释]
俗名千层纸”。分布最广的造岩矿物。为钾、镁、锂、铁、铝等的铝硅酸盐。具玻璃光泽,摩斯硬度2~3。集合体呈鳞片状。按成分可分为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及锂云母等。性质不尽相同,分别是电气业、建筑业、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俗名千层纸”。分布最广的造岩矿物。为钾、镁、锂、铁、铝等的铝硅酸盐。具玻璃光泽,摩斯硬度2~3。集合体呈鳞片状。按成分可分为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及锂云母等。性质不尽相同,分别是电气业、建筑业、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云阳
[相关解释]
1.《史记.秦始皇本纪》﹕"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阳城在雍州云阳县西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宫在焉。"汉桓宽《盐铁论.毁学》﹕"李斯相秦﹐席天下之势﹐志小万乘﹐及其囚于囹圄﹐车制于云阳之市。"后世诗词戏曲小说中常用以指行刑之地。 2.指云梦泽中高唐之台。一说为"阳云"之误。 3.古县名。指今江苏省丹阳市。 4.古县名。故地即秦云阳邑『时改县﹐属左冯翊。 5.树精。 6.秦程邈因罪而囚云阳狱。在狱中﹐增减大篆书笔画﹐创为隶书﹐始皇善之﹐名其书曰隶书﹐定为八体之一
1.《史记.秦始皇本纪》﹕"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阳城在雍州云阳县西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宫在焉。"汉桓宽《盐铁论.毁学》﹕"李斯相秦﹐席天下之势﹐志小万乘﹐及其囚于囹圄﹐车制于云阳之市。"后世诗词戏曲小说中常用以指行刑之地。 2.指云梦泽中高唐之台。一说为"阳云"之误。 3.古县名。指今江苏省丹阳市。 4.古县名。故地即秦云阳邑『时改县﹐属左冯翊。 5.树精。 6.秦程邈因罪而囚云阳狱。在狱中﹐增减大篆书笔画﹐创为隶书﹐始皇善之﹐名其书曰隶书﹐定为八体之一
五桀
[相关解释]
1.盐碱多而坚硬的下等土壤。桀,坚硬。
1.盐碱多而坚硬的下等土壤。桀,坚硬。
五盐
[相关解释]
1.五色盐。
1.五色盐。
五量店
[相关解释]
1.用量器零售油盐酱醋酒的店铺。
1.用量器零售油盐酱醋酒的店铺。
井户
[相关解释]
1.制井盐的民户。
1.制井盐的民户。
井盐
[相关解释]
打井汲取溶有盐质的地下水制成的食盐。我国四川、云南等地都有出产。
打井汲取溶有盐质的地下水制成的食盐。我国四川、云南等地都有出产。
亚硝酸
[相关解释]
化学式hno2。无色溶液。无游离态,只存在于溶液中。加热分解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由无机强酸和亚硝酸盐反应制取。多用于有机合成工业。
化学式hno2。无色溶液。无游离态,只存在于溶液中。加热分解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由无机强酸和亚硝酸盐反应制取。多用于有机合成工业。
亥市
[相关解释]
1.隔日交易一次的集市。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舟中示舍弟五十韵》"亥市鱼盐聚,神林鼓笛鸣。"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三"蜀有痎市,而间日一集。"明方以智《通雅.天文》"亥音皆,言如痎疟,间日一发也。讳痎,故曰亥市。"一说,以寅﹑申﹑巳﹑亥日集市,俗称"亥市"。
1.隔日交易一次的集市。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舟中示舍弟五十韵》"亥市鱼盐聚,神林鼓笛鸣。"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三"蜀有痎市,而间日一集。"明方以智《通雅.天文》"亥音皆,言如痎疟,间日一发也。讳痎,故曰亥市。"一说,以寅﹑申﹑巳﹑亥日集市,俗称"亥市"。
亭场
[相关解释]
1.古代煮盐的地方。
1.古代煮盐的地方。
亭户
[相关解释]
1.古代盐户之一种。唐干元元年(公元758年)第五琦定盐法,将制盐民户编为特殊户籍,免其杂役,专制官盐。因煮盐地方称亭场,故名。宋代京东﹑河北﹑两浙﹑淮南﹑福建﹑广南海盐产区中,专指向政府领取本金产制正盐(额盐)归公的盐户。亦称"灶户",和制浮盐(额外馀盐)卖给商户的"锅户"有别。元明两代仍称亭户。清代文献间或使用,一般通称"灶户"。
1.古代盐户之一种。唐干元元年(公元758年)第五琦定盐法,将制盐民户编为特殊户籍,免其杂役,专制官盐。因煮盐地方称亭场,故名。宋代京东﹑河北﹑两浙﹑淮南﹑福建﹑广南海盐产区中,专指向政府领取本金产制正盐(额盐)归公的盐户。亦称"灶户",和制浮盐(额外馀盐)卖给商户的"锅户"有别。元明两代仍称亭户。清代文献间或使用,一般通称"灶户"。
亭灶
[相关解释]
1.煮盐的灶。
1.煮盐的灶。
从化温泉
[相关解释]
广东省旅游、疗养胜地。在广州东北从化境内流溪河畔。有涌水泉眼六处,水温60°c左右。碳酸盐型矿泉水,含有较高浓度的氡,对某些慢性病有显著疗效。
广东省旅游、疗养胜地。在广州东北从化境内流溪河畔。有涌水泉眼六处,水温60°c左右。碳酸盐型矿泉水,含有较高浓度的氡,对某些慢性病有显著疗效。
仙井监
[相关解释]
1.监名。其地有盐井,相传为汉张道陵所开,因名仙井。北宋熙宁五年置陵井监,宣和四年改名仙井监。治所在仁寿,辖境相当于今四川省仁寿﹑井研两县地。
1.监名。其地有盐井,相传为汉张道陵所开,因名仙井。北宋熙宁五年置陵井监,宣和四年改名仙井监。治所在仁寿,辖境相当于今四川省仁寿﹑井研两县地。
以党举官
[相关解释]
1.按照朋党关系来盐官吏。
1.按照朋党关系来盐官吏。
以玉抵鹊
[相关解释]
1.汉桓宽《盐铁论.崇礼》"南越以孔雀珥门户,昆山之旁以玉璞抵乌鹊。"抵,抛掷◇以"以玉抵鹊"比喻有珍贵之物而不知爱重。
1.汉桓宽《盐铁论.崇礼》"南越以孔雀珥门户,昆山之旁以玉璞抵乌鹊。"抵,抛掷◇以"以玉抵鹊"比喻有珍贵之物而不知爱重。
优贡
[相关解释]
1.清制,每三年各省学政于府﹑州﹑县在学生员中盐文行俱优者,与督抚会考核定数名,贡入京师国子监,称为优贡生。经朝考合格后可任职。与岁贡﹑恩贡﹑拔贡﹑副贡合称"五贡"。
1.清制,每三年各省学政于府﹑州﹑县在学生员中盐文行俱优者,与督抚会考核定数名,贡入京师国子监,称为优贡生。经朝考合格后可任职。与岁贡﹑恩贡﹑拔贡﹑副贡合称"五贡"。
伞子盐
[相关解释]
1.四川井盐名。其形如伞,故名。
1.四川井盐名。其形如伞,故名。
八石
[相关解释]
1.古代道家炼丹所常用的朱砂﹑雄黄﹑雌黄﹑空青﹑云母﹑硫黄﹑戎盐﹑硝石八种石质原料。
1.古代道家炼丹所常用的朱砂﹑雄黄﹑雌黄﹑空青﹑云母﹑硫黄﹑戎盐﹑硝石八种石质原料。
公卖
[相关解释]
1.旧时以官设部门售卖某种物品。如烟酒公卖﹑食盐公卖等。 2.旧时依据法律规定﹐以投标﹑拍卖等方法进行的强制售卖。其公卖物谓之公卖品。
1.旧时以官设部门售卖某种物品。如烟酒公卖﹑食盐公卖等。 2.旧时依据法律规定﹐以投标﹑拍卖等方法进行的强制售卖。其公卖物谓之公卖品。
公选
[相关解释]
1.谓公开盐﹐公众荐举。
1.谓公开盐﹐公众荐举。
六卿
[相关解释]
1.上古天子有六军﹐六军之主将称"六卿"。 2.指六官。《书.周官》"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夏殷亡闻焉,周官则备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为六卿,各有徒属职分,用于百事。"春秋末,宋国亦设六卿之官,其官名与周稍异。《左传.哀公二十六年》"于是皇缓为右师,皇非我为大司马,皇怀为司徒,灵不缓为左师,乐茷为司城,乐朱鉯为大司寇,六卿三族降听政,因大尹以达。"后用以泛称朝廷重臣『桓宽《盐铁论.刺权》"威重于六卿,富累于陶卫,舆服
1.上古天子有六军﹐六军之主将称"六卿"。 2.指六官。《书.周官》"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夏殷亡闻焉,周官则备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为六卿,各有徒属职分,用于百事。"春秋末,宋国亦设六卿之官,其官名与周稍异。《左传.哀公二十六年》"于是皇缓为右师,皇非我为大司马,皇怀为司徒,灵不缓为左师,乐茷为司城,乐朱鉯为大司寇,六卿三族降听政,因大尹以达。"后用以泛称朝廷重臣『桓宽《盐铁论.刺权》"威重于六卿,富累于陶卫,舆服
六筦
[相关解释]
1.西汉末年王莽为增加税收所实行的财政经济政策。即酒﹑盐﹑铁专卖﹐铸钱和收山泽税。见《汉书.王莽传中》。亦作"六管"。
1.西汉末年王莽为增加税收所实行的财政经济政策。即酒﹑盐﹑铁专卖﹐铸钱和收山泽税。见《汉书.王莽传中》。亦作"六管"。
冷藏汽车
[相关解释]
载运需保持低温的货物或易腐货物的专用运输汽车。货厢能密闭,厢壁为双层结构,以保持一定的低温。有无冷源的和有冷源的两种。无冷源的货厢内温度取决于所运货物的温度,保冷时间短,主要用于市内食品运输。有冷源的又分有临时冷源的和有固定冷源的两种,前者利用天然冰、干冰或金属盐溶液冰块制冷,适于短途运输需保鲜的食品;后者利用空调或机械制冷设备制冷,适于长途运输需保鲜的食品。
载运需保持低温的货物或易腐货物的专用运输汽车。货厢能密闭,厢壁为双层结构,以保持一定的低温。有无冷源的和有冷源的两种。无冷源的货厢内温度取决于所运货物的温度,保冷时间短,主要用于市内食品运输。有冷源的又分有临时冷源的和有固定冷源的两种,前者利用天然冰、干冰或金属盐溶液冰块制冷,适于短途运输需保鲜的食品;后者利用空调或机械制冷设备制冷,适于长途运输需保鲜的食品。
分
[相关解释]
①成分水~ㄧ盐~ㄧ养~。②职责、权利等的限度本~ㄧ过~ㄧ恰如其~ㄧ非~之想。③情分;情谊看在老朋友的~上,原谅他吧,④同‘份’。
①成分水~ㄧ盐~ㄧ养~。②职责、权利等的限度本~ㄧ过~ㄧ恰如其~ㄧ非~之想。③情分;情谊看在老朋友的~上,原谅他吧,④同‘份’。
分司
[相关解释]
1.分掌;分管。 2.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 3.明清于盐运司下设分司,为管理盐务的官员。
1.分掌;分管。 2.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 3.明清于盐运司下设分司,为管理盐务的官员。
分子筛
[相关解释]
用吸附性很强的物质(如硅铝酸盐)塑成的物体。具有许多孔径大小均一的微孔,能有选择的吸附某种小于孔径的分子。用于液体和气体的干燥、分离、净化。
用吸附性很强的物质(如硅铝酸盐)塑成的物体。具有许多孔径大小均一的微孔,能有选择的吸附某种小于孔径的分子。用于液体和气体的干燥、分离、净化。
刘晏粟
[相关解释]
1.唐理财家刘晏,曾任吏部尚书,东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转运租庸盐铁使等职,用分段转运方法岁运江淮粮食四十万斛,以解决关中食粮◇人因以"刘晏粟"谓善于理财,政绩卓著。
1.唐理财家刘晏,曾任吏部尚书,东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转运租庸盐铁使等职,用分段转运方法岁运江淮粮食四十万斛,以解决关中食粮◇人因以"刘晏粟"谓善于理财,政绩卓著。
利官
[相关解释]
1.指古代掌盐铁﹑酒榷﹑均输之官。
1.指古代掌盐铁﹑酒榷﹑均输之官。
刮骨盐
[相关解释]
1.曲调名。盐犹"引"。
1.曲调名。盐犹"引"。
刮鹻
[相关解释]
1.刮敛含盐卤的浮土,用以淋水煮晒食盐。
1.刮敛含盐卤的浮土,用以淋水煮晒食盐。
制举
[相关解释]
1.制订盐贤才的方法。 2.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除地方贡举外,由皇帝亲自诏试于殿廷称为"制举科"。简称"制举"或"制科"。宋代因之,如南宋绍兴年间开博学鸿词科。清代如康熙十七年﹑乾隆元年的两次博学鸿词科及清末的经济特科等,亦皆属制举性质。 3.后皇帝殿试进士亦称"制举"。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制科》。
1.制订盐贤才的方法。 2.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除地方贡举外,由皇帝亲自诏试于殿廷称为"制举科"。简称"制举"或"制科"。宋代因之,如南宋绍兴年间开博学鸿词科。清代如康熙十七年﹑乾隆元年的两次博学鸿词科及清末的经济特科等,亦皆属制举性质。 3.后皇帝殿试进士亦称"制举"。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制科》。
刻画无盐
[相关解释]
1.《晋书.周顗传》"庾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顗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亦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无盐,齐国丑妇;西施,越国美女。谓以丑比美,比拟不伦不类。
1.《晋书.周顗传》"庾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顗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亦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无盐,齐国丑妇;西施,越国美女。谓以丑比美,比拟不伦不类。
剧药
[相关解释]
1.毒性轻于毒药,但作用剧烈,容易产生中毒﹑成瘾或如腐蚀﹑起火﹑爆炸等其他事故的一类药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为剧药。如山道年﹑可待因﹑盐酸﹑乙醚﹑火棉等。在管理上须比一般药物严密。
1.毒性轻于毒药,但作用剧烈,容易产生中毒﹑成瘾或如腐蚀﹑起火﹑爆炸等其他事故的一类药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为剧药。如山道年﹑可待因﹑盐酸﹑乙醚﹑火棉等。在管理上须比一般药物严密。
匣上
[相关解释]
1.清代两淮盐商把公帐放在匣里,推举数人共同保管,叫公匣。因谓盐务组织里为匣上。
1.清代两淮盐商把公帐放在匣里,推举数人共同保管,叫公匣。因谓盐务组织里为匣上。
匣费
[相关解释]
1.谓盐务款项。
1.谓盐务款项。
卖私
[相关解释]
1.指贩卖私盐。封建时代,盐属官营,私卖者犯法。
1.指贩卖私盐。封建时代,盐属官营,私卖者犯法。
南选
[相关解释]
1.唐高宗时,因桂广交黔等地,可选任土人为官,但有时所选不当,于是就派郎官御史为选补使,去选取适当人才,称为南选。参阅《唐会要.南选》﹑《新唐书.选举志下》。 2.金太宗时,盐人才,设南北二选。至海陵王时,合南北选为一。参阅《金史.选举志一》。
1.唐高宗时,因桂广交黔等地,可选任土人为官,但有时所选不当,于是就派郎官御史为选补使,去选取适当人才,称为南选。参阅《唐会要.南选》﹑《新唐书.选举志下》。 2.金太宗时,盐人才,设南北二选。至海陵王时,合南北选为一。参阅《金史.选举志一》。
南院
[相关解释]
1.唐代官署名,属吏部,负责盐人才。 2.指契丹的南枢密院,以其官署居大内之南,故名。
1.唐代官署名,属吏部,负责盐人才。 2.指契丹的南枢密院,以其官署居大内之南,故名。
卤丁
[相关解释]
1.海边制盐者。
1.海边制盐者。
卤咸
[相关解释]
1.即卤盐。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母.卤咸》。参见"卤盐"。
1.即卤盐。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母.卤咸》。参见"卤盐"。
卤地
[相关解释]
1.盐碱地。
1.盐碱地。
卤斥
[相关解释]
1.盐碱。
1.盐碱。
卤桶
[相关解释]
1.盐场盛卤水的木桶。
1.盐场盛卤水的木桶。
卤水
[相关解释]
1.含盐量大的海水。 2.制盐沥下的苦水。
1.含盐量大的海水。 2.制盐沥下的苦水。
卤汁
[相关解释]
1.盐卤。
1.盐卤。
卤泻
[相关解释]
1.指含盐碱的土壤。
1.指含盐碱的土壤。
卤灶
[相关解释]
1.熬制盐的灶具。
1.熬制盐的灶具。
卤田
[相关解释]
1.盐碱地。
1.盐碱地。
卤瘠
[相关解释]
1.指地含盐碱而瘠薄。
1.指地含盐碱而瘠薄。
卤盐
[相关解释]
1.用咸土熬制而成的盐。
1.用咸土熬制而成的盐。
卤素
[相关解释]
1.氟﹑氯﹑溴﹑碘﹑砹五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组成一族叫做卤素。能直接和金属化合成盐类﹐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也是重要的化学原料,可以用来制药物﹑染料﹑塑料﹑合成橡胶等。也叫卤或卤族。
1.氟﹑氯﹑溴﹑碘﹑砹五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组成一族叫做卤素。能直接和金属化合成盐类﹐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也是重要的化学原料,可以用来制药物﹑染料﹑塑料﹑合成橡胶等。也叫卤或卤族。
卤舄
[相关解释]
1.盐碱地。
1.盐碱地。
卤菜
[相关解释]
1.用盐水或酱油调和五香等佐料煮制的菜肴。
1.用盐水或酱油调和五香等佐料煮制的菜肴。
卤虾
[相关解释]
1.食品名。把虾磨成糊状,加盐制成。亦指用卤汁煮制的虾。
1.食品名。把虾磨成糊状,加盐制成。亦指用卤汁煮制的虾。
印盐
[相关解释]
1.一种呈方形结晶的食盐。盐粒较大。
1.一种呈方形结晶的食盐。盐粒较大。
卵盐
[相关解释]
1.大盐块。
1.大盐块。
卷子
[相关解释]
一种面食品,和(huó)面制成薄片,一面涂上油盐,再卷起蒸熟。另见juàn·zi。
一种面食品,和(huó)面制成薄片,一面涂上油盐,再卷起蒸熟。另见juàn·zi。
压电陶瓷
[相关解释]
能将机械量与电量相互转换的陶瓷。当受力作用时会在陶瓷表面成比例地产生电势差,反之当加上电压时会成比例地发生几何形变。有钛酸钡、锆钛酸铅和铌酸盐型陶瓷三个系统。用于制造扬声器、鱼群探测器、压电陀螺、陶瓷变压器、滤波器等。
能将机械量与电量相互转换的陶瓷。当受力作用时会在陶瓷表面成比例地产生电势差,反之当加上电压时会成比例地发生几何形变。有钛酸钡、锆钛酸铅和铌酸盐型陶瓷三个系统。用于制造扬声器、鱼群探测器、压电陀螺、陶瓷变压器、滤波器等。
厘盐
[相关解释]
1.谓治理盐务。
1.谓治理盐务。
口轻
[相关解释]
口轻1①菜或汤的味不咸我喜欢吃~的,请你少放点儿盐。②指人爱吃味道淡一些的饮食他~。 口轻2 [kǒuqīng](驴马等)年龄小~的骡子。也说口小。
口轻1①菜或汤的味不咸我喜欢吃~的,请你少放点儿盐。②指人爱吃味道淡一些的饮食他~。 口轻2 [kǒuqīng](驴马等)年龄小~的骡子。也说口小。
召试
[相关解释]
1.皇帝召来面试。为封建时代盐官吏的一种特殊方式。
1.皇帝召来面试。为封建时代盐官吏的一种特殊方式。
司令
[相关解释]
1.官名。隋为内官。 2.官名。元为盐场主管。 3.负责指挥所属军队的长官。 4.犹当令。
1.官名。隋为内官。 2.官名。元为盐场主管。 3.负责指挥所属军队的长官。 4.犹当令。
司谏
[相关解释]
1.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主管督察吏民过失,盐人才。唐门下省的谏官,有补阙﹑拾遗。宋太宗端拱初改补阙为左右司谏,掌讽谕规谏。元以后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四》。
1.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主管督察吏民过失,盐人才。唐门下省的谏官,有补阙﹑拾遗。宋太宗端拱初改补阙为左右司谏,掌讽谕规谏。元以后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四》。
同知
[相关解释]
1.共知。 2.犹参佐。 3.官名。称副职。宋代中央有同知阁门事﹑同知枢密院事,府州军亦有同知府事﹑同知州军事。元明因之。清代唯府州及盐运使置同知,府同知即以同知为官称,州同知称州同,盐同知称盐同。
1.共知。 2.犹参佐。 3.官名。称副职。宋代中央有同知阁门事﹑同知枢密院事,府州军亦有同知府事﹑同知州军事。元明因之。清代唯府州及盐运使置同知,府同知即以同知为官称,州同知称州同,盐同知称盐同。
吏目
[相关解释]
1.古官名。元于儒学提举司及各州设吏目为参佐官。明之翰林院﹑太常寺﹑太医院,留守﹑安抚﹑招讨﹑市舶﹑盐课诸司及都指挥司﹑各长官司﹑各千户所﹑各州均有设置。清唯太医院﹑五城兵马司及各州置之。其职除太医院吏目与医士类似外,其余或掌文书,或佐理刑狱及官署事务。
1.古官名。元于儒学提举司及各州设吏目为参佐官。明之翰林院﹑太常寺﹑太医院,留守﹑安抚﹑招讨﹑市舶﹑盐课诸司及都指挥司﹑各长官司﹑各千户所﹑各州均有设置。清唯太医院﹑五城兵马司及各州置之。其职除太医院吏目与医士类似外,其余或掌文书,或佐理刑狱及官署事务。
吝选
[相关解释]
1.犹遴选。盐。
1.犹遴选。盐。
含漱剂
[相关解释]
1.含在嘴里的或漱口的药水,如重碳酸钠水﹑硼酸水﹑食盐水之类。多用来治疗口腔和喉部疾病。
1.含在嘴里的或漱口的药水,如重碳酸钠水﹑硼酸水﹑食盐水之类。多用来治疗口腔和喉部疾病。
吴盐
[相关解释]
1.吴地所产的盐。以洁白着称。为四方所食。唐肃宗时,盐铁铸钱使第五琦于两淮所煮盐以洁白著名,后亦称两淮生产的盐为吴盐。 2.喻白发。
1.吴地所产的盐。以洁白着称。为四方所食。唐肃宗时,盐铁铸钱使第五琦于两淮所煮盐以洁白著名,后亦称两淮生产的盐为吴盐。 2.喻白发。
和羹
[相关解释]
1.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孔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南朝宋宗炳《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2.喻宰辅之职。
1.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孔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南朝宋宗炳《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2.喻宰辅之职。
和鼎
[相关解释]
1.谓调味。古以盐﹑梅调味,因以"和鼎"指盐﹑梅。 2.比喻辅佐君主的宰臣。
1.谓调味。古以盐﹑梅调味,因以"和鼎"指盐﹑梅。 2.比喻辅佐君主的宰臣。
咸卤
[相关解释]
1.盐碱。 2.指含有盐味。 3.土地瘠薄。
1.盐碱。 2.指含有盐味。 3.土地瘠薄。
咸味
[相关解释]
1.像盐那样的味道。
1.像盐那样的味道。
咸土
[相关解释]
1.含有盐分的土壤。
1.含有盐分的土壤。
咸壤
[相关解释]
1.含有盐分的土地。
1.含有盐分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