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查到相关禁火的内容。
带有禁火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百五日
[相关解释]
1.寒食日。三国魏曹操《明罚令》"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絶火寒食,云为介子推……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不得寒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至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宋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诗"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宋洪迈《容斋四笔.一百五日》"今人谓寒食为一百五日,以其自冬至后至清明,历节气六,凡为一百七日,而先两日为寒食。故云。"亦有谓一百六日者。详"一百六"。
1.寒食日。三国魏曹操《明罚令》"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絶火寒食,云为介子推……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不得寒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至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宋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诗"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宋洪迈《容斋四笔.一百五日》"今人谓寒食为一百五日,以其自冬至后至清明,历节气六,凡为一百七日,而先两日为寒食。故云。"亦有谓一百六日者。详"一百六"。
五侯蜡烛
[相关解释]
1.语出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旧俗寒食节禁火,而宫中传烛分火于五侯之家,贵宠可见◇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
1.语出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旧俗寒食节禁火,而宫中传烛分火于五侯之家,贵宠可见◇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
五绔
[相关解释]
1.亦作"五裦"。 2.《后汉书.廉范传》"﹝范﹞建初中,迁蜀郡太守……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后以"五绔"作为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
1.亦作"五裦"。 2.《后汉书.廉范传》"﹝范﹞建初中,迁蜀郡太守……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后以"五绔"作为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
叔度
[相关解释]
1.汉黄宪字。叔度品学超群,尤以气量广远着称。 2.汉廉范字。范为名将廉颇的后代。《后汉书.廉范传》"建初中﹐迁蜀郡太守……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后用以赞颂为百姓谋福利的官员。
1.汉黄宪字。叔度品学超群,尤以气量广远着称。 2.汉廉范字。范为名将廉颇的后代。《后汉书.廉范传》"建初中﹐迁蜀郡太守……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后用以赞颂为百姓谋福利的官员。
小寒食
[相关解释]
1.寒食的第二天。一说为前一天。唐杜甫有《小寒食舟中作》诗。仇兆鳌题解"《杜臆》小寒食﹐注谓寒食前一日﹐误﹐盖寒食次日也。《岁时记》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据历在清明前二日。广义注禁火三日谓至后一百四日﹑五日﹑六日﹐乃知小寒食是六日﹐总在三日内﹐故云佳辰。次日清明﹐始有新火﹐故食犹寒;禁火则酒亦寒﹐故云强饮。诗意甚明。"
1.寒食的第二天。一说为前一天。唐杜甫有《小寒食舟中作》诗。仇兆鳌题解"《杜臆》小寒食﹐注谓寒食前一日﹐误﹐盖寒食次日也。《岁时记》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据历在清明前二日。广义注禁火三日谓至后一百四日﹑五日﹑六日﹐乃知小寒食是六日﹐总在三日内﹐故云佳辰。次日清明﹐始有新火﹐故食犹寒;禁火则酒亦寒﹐故云强饮。诗意甚明。"
新火
[相关解释]
1.古代钻木取火﹐四季各用不同的木材﹐易季时新取之火称新火。 2.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赐百官﹐称为"新火"。
1.古代钻木取火﹐四季各用不同的木材﹐易季时新取之火称新火。 2.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赐百官﹐称为"新火"。
来暮
[相关解释]
1.《后汉书.廉范传》"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褲。'"叔度,廉范字◇遂以"来暮"为称颂地方官德政之辞。
1.《后汉书.廉范传》"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褲。'"叔度,廉范字◇遂以"来暮"为称颂地方官德政之辞。
清明火
[相关解释]
1.《周礼.夏官.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郑司农注引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古代寒食禁火,唐宋在清明时取榆柳火赏赐近臣﹑戚里等,故称为清明火。
1.《周礼.夏官.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郑司农注引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古代寒食禁火,唐宋在清明时取榆柳火赏赐近臣﹑戚里等,故称为清明火。
火令
[相关解释]
1.即火宪。 2.指寒食节禁火的命令。
1.即火宪。 2.指寒食节禁火的命令。
火前
[相关解释]
1.谓寒食节禁火之前。 2.即火前茶。
1.谓寒食节禁火之前。 2.即火前茶。
火前茶
[相关解释]
1.指寒食节禁火以前采制的新茶。
1.指寒食节禁火以前采制的新茶。
火后
[相关解释]
1.指寒食节禁火之后。 2.火烧之后。
1.指寒食节禁火之后。 2.火烧之后。
火禁
[相关解释]
1.防火的禁令。 2.指寒食禁火。
1.防火的禁令。 2.指寒食禁火。
禁火
[相关解释]
1.谓管制燃火以防灾。 2.旧俗寒食停炊称"禁火"。 3.皇宫中的烟火。
1.谓管制燃火以防灾。 2.旧俗寒食停炊称"禁火"。 3.皇宫中的烟火。
禁火天
[相关解释]
1.指寒食节。
1.指寒食节。
禁火日
[相关解释]
1.指寒食节。
1.指寒食节。
禁火辰
[相关解释]
1.指寒食节。
1.指寒食节。
襦裦歌
[相关解释]
1.东汉廉范为蜀郡太守,政治清明,百姓富庶,时人作歌颂扬之"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褲。"后遂用"襦裦歌"作为对官吏惠民德政的称颂。
1.东汉廉范为蜀郡太守,政治清明,百姓富庶,时人作歌颂扬之"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褲。"后遂用"襦裦歌"作为对官吏惠民德政的称颂。
龙忌
[相关解释]
1.禁火日。 2.鬼神忌日。
1.禁火日。 2.鬼神忌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