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47 查到相关离骚的内容。
带有离骚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后 [相关解释]
1.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1)指禹﹑汤﹑文王。《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注"后,君也,谓禹汤文王也。"(2)指太王﹑王季﹑文王。《诗.大雅.下武》"三后在天,王配于京。"毛传"三后,大王王季文王也。"(3)指虞﹑夏﹑商三代的君主。《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杜预注"三后,虞﹑夏﹑商。"(4)指禹﹑契﹑后稷。《淮南子.人间训》"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不慎,契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辨﹑
五子 [相关解释]
1.夏太康昆弟五人。《楚辞.离骚》"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朱熹集注"五子为太康昆弟五人。"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一说为太康弟。游国恩《离骚纂义》引王引之曰"五子,即五观也。"参见"五观"。 2.指宋代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 3.谓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干支相配六十年间有五个子年,故称。 4.树名。
佩兰 [相关解释]
1.佩系兰草。以兰草为佩饰,表示志趣高洁。语出《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偭规错矩 [相关解释]
1.谓违背改变正常的法则。语本《楚辞.离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王逸注"偭,背也。圆曰规,方曰矩。改,更也。错,置也。言今世之工,才知强巧,皆去规矩,更造方圆,必失坚固,败材木也。"
六才子书 [相关解释]
1.清金圣叹以《庄子》﹑《离骚》﹑《史记》﹑杜甫律诗﹑《水浒传》﹑《西厢记》为"六才子书"﹐并加评订。其《序》云"余尝集才子书者六。目曰《庄》也﹐《骚》也﹐马之《史记》也﹐杜之律诗也﹐《水浒》也﹐《西厢》也。谬加评订﹐海内君子皆许余﹐以为知言。" 2.指王实甫《西厢记》。在"六才子书"中﹐《水浒传》居第五﹐《西厢记》居第六﹐故名。
制芰 [相关解释]
1.以芰荷之叶裁制衣裳。指象征芳洁的隐者之服。语出《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
夏康 [相关解释]
1.夏代君王太康的省称。太康为启之子,以游乐放纵而失国。《楚辞.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王逸注"夏康,启子太康也。"一说"康娱"连文。康娱自纵,以致丧乱。见戴震《屈原赋注》。
夕英 [相关解释]
1.语本《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指晩间开的花。
嫮忌 [相关解释]
1.亦作"嫭忌"。 2.谓遭人妒忌。语出扬雄《反离骚》"知众嫭之嫉妒兮,何必扬累之蛾眉?"
宁戚歌 [相关解释]
1.《楚辞.离骚》"宁戚之讴歌兮"洪兴祖补注谓《三齐记》载其歌曰"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后遂以"宁戚歌"为不遇之士自求用世的典实。
家巷 [相关解释]
1.内讧。巷,通"哄"。《楚辞.离骚》"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王念孙《读书杂志馀编.楚辞》"巷,读《孟子》'邹与鲁哄'之'哄'。刘熙曰'哄,构也。构兵以斗也。'五子作乱,故云家哄。"一说即闾巷,见《楚辞》王逸注。
导路 [相关解释]
1.领路。语出《楚辞.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少康 [相关解释]
1.夏代中兴之主﹐帝相之子‘浞使子浇杀相篡位。相后缗方娠﹐逃归有仍﹐生少康。少康长大﹐逃奔有虞﹐虞君妻以二女。夏旧臣靡收集夏朝旧部﹐灭浞而立少康。少康又灭浇。见《左传.襄公四年》﹑《哀公元年》。《楚辞.离骚》"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有虞之二姚。"后用为王太子复仇的典故。
尤诟 [相关解释]
1.罪过与耻辱。语出《楚辞.离骚》"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王逸注"尤﹐过也;攘﹐除也;诟﹐耻也。"
屈原 [相关解释]
①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楚诗人。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初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推行美政”,改革政治◇遭旧贵族谗言攻击,被迫去官。楚顷襄王时,被放逐沅湘流域,终因理想无从实现,遂投汨罗江自杀。作有《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篇,开创了楚辞”这一诗歌样式,对后世文学具有极大影响。②话剧剧本。郭沫若作于1942年。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力主联齐抗秦,以保国安民。南后郑袖以卑鄙手段加以陷害。楚怀王撕毁楚齐盟约,对秦妥协,并下令囚禁屈原。屈原满腔忧愤,在卫士帮助下走向民间,继续救国
屈宋 [相关解释]
指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和辞赋家宋玉。屈原作有《离骚》,是骚体的开创者;宋玉略晚于屈原,或称是屈原的弟子,也以辞赋著称。
幽佩 [相关解释]
1.用幽兰连缀而成的佩饰。语本《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薜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椒榝 [相关解释]
1.《楚辞.离骚》"椒专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帏。"王逸注"榝,茱萸也,似椒而非,以喻子椒似贤而非贤也。"后遂以"椒榝"指谄佞之徒。
楚人骚 [相关解释]
1.指屈原《离骚》所表达的哀怨情境。屈原为战国楚人,故称。
楚畹 [相关解释]
1.《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畂。"后因以"楚畹"泛称兰圃。
楚累 [相关解释]
1.《汉书.扬雄传上》"﹝雄﹞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崏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钦吊楚之湘累。"颜师古注引李奇曰"诸不以罪死累。"后因以"楚累"为屈原的代称。
楚骚 [相关解释]
1.指战国楚屈原所作的《离骚》。 2.泛指《楚辞》。
灵化 [相关解释]
1.《楚辞.离骚》﹕"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王逸注﹕"伤念君信用谗言﹐志数变易﹐无常操也。"后因以"灵化"谓君心转变。 2.神异的变化。 3.谓死。 4.对教化的美称。
离骚 [相关解释]
《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共二千四百余字。离骚”之意,一般认为是遭忧”或牢骚”。前半部分表达作者的理想抱负,以及遭受奸党攻击而宁死不改的执着意志;后半部分具有浪漫色彩,写作者神游天地,甘愿以死相殉。篇中将历史、神话、现实交织在一起,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辞采瑰丽,结构宏大,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纫佩 [相关解释]
1.语出《楚辞.离骚》"纫秋兰以为佩。"谓捻缀秋兰,佩带在身◇用以比喻对别人的德泽或教益铭感于心,如纫佩在身。多用于书信。
纫兰 [相关解释]
1.《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后以"纫兰"比喻人品高洁。
美人迟暮 [相关解释]
1.谓流光易逝,盛年难再。语出《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美人香草 [相关解释]
1.喻国君及诸贤臣『王逸《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后因称《离骚》文为美人香草之辞,并以美人香草象征忠君爱国思想。
荃察 [相关解释]
语出《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荃,香草,这里比喻国君◇以荃察”表示希望对方体谅自己的谦词万望荃察。
落英 [相关解释]
1.落花。《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按,一说为初生之花。游国恩纂义引孙奕曰"宫室始成而祭则曰落成。故菊英始生亦曰落英。"
被离 [相关解释]
1.分散貌。《楚辞.九章.哀郢》"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洪兴祖补注"被,读曰披。《反离骚》曰'亡春风之被离。'"刘永济曰"离披﹑被离,皆分散貌。"见《屈赋释词》卷中。一说众盛貌。朱熹集注"被离,众盛貌。"
览揆 [相关解释]
审察衡量。《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意为我的父亲观看审度我初生的日月,赐我以美名◇因用作生日的代称览揆之辰。参见初度”(1101页)。
诗骚 [相关解释]
1.《诗经》﹑《离骚》的并称。 2.泛指诗歌。
选骚 [相关解释]
1.指南朝梁萧统编选的《文选》和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
金圣叹(1608-1661) [相关解释]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吴县(治今江苏苏州)人。入清后因哭庙案”被杀∶评点古书,称《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并评点后两种。曾在批改《水浒》时将其删为七十回本。
阽身 [相关解释]
1.谓身近危境。语本《楚辞.离骚》﹕"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风骚 [相关解释]
风骚1〈书〉①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后来泛称文学。②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 风骚2 [fēngsāo]指妇女举止轻佻卖弄~。
香草美人 [相关解释]
1.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后以"香草美人"比喻忠贞贤良之士。 2.称《离骚》之辞。
骚体 [相关解释]
亦称楚辞体”。古代一种韵文体。属辞赋一类。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以屈原《离骚》为代表。这类作品篇幅和字句都较长,句式灵活参差,较为自由,多六、七言,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善于抒情,富有浪漫气息。
骚客 [相关解释]
屈原作《离骚》,因有骚人之称◇也泛指诗人失意骚客|文人骚客。
骚情 [相关解释]
1.指《离骚》所体现的情调。 2.风骚,轻佻。 3.方言。调情;谈情说爱。
骚策 [相关解释]
1.指《离骚》和《战国策》。
骚经 [相关解释]
1.指《离骚》。
骚雅 [相关解释]
1.《离骚》与《诗经》中《大雅》﹑《小雅》的并称。借指由《诗经》和《离骚》所奠定的古诗优秀风格和传统。 2.指诗文之才。 3.风流儒雅。
高岌 [相关解释]
1.高耸貌。语出《楚辞.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
鸩媒 [相关解释]
1.《楚辞.离骚》"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王逸注"鸩羽有毒,可杀人﹐以喻谗佞贼害人也。"后因以"鸩媒"指善用谗言害人的人。 2.指毒药。 3.指善于言辞的媒人。
鹈鴂 [相关解释]
1.鸟名。即杜鹃。《楚辞.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王逸注"鹈鴂﹐一名买?﹐常以春分鸣也。"一说鹈鴂与杜鹃为两种鸟¢兴祖补注"按《禽经》云巕周﹐子规也。江介曰子规﹐蜀右曰杜宇。又曰鶗鴂鸣而草衰。注云鶗鴂﹐《尔雅》谓之鵹﹐《左传》谓之伯赵。然则子规﹑鶗鴂﹐二物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