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48 查到相关穆王的内容。
带有穆王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八骏
[相关解释]
1.相传为周穆王的八匹名马。八骏之名﹐说法不一。《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緑耳。"郭璞注"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耳。"晋王嘉《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絶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明胡应麟则认为王嘉所载,皆一时私意诡撰,不足为征,见《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四◇亦用以泛指骏马。 2.明成祖的八匹名马。 3.指皇帝的车驾。
1.相传为周穆王的八匹名马。八骏之名﹐说法不一。《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緑耳。"郭璞注"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耳。"晋王嘉《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絶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明胡应麟则认为王嘉所载,皆一时私意诡撰,不足为征,见《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四◇亦用以泛指骏马。 2.明成祖的八匹名马。 3.指皇帝的车驾。
八龙
[相关解释]
1.神话中的八匹龙马。 2.指周穆王的八匹骏马。 3.称东汉荀淑八子。《后汉书.荀淑传》"有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李贤注"'专',本或作'敷'。"后以称扬人家子弟或弟兄。 4.传说中的伏羲兄弟八人﹐世号八龙。
1.神话中的八匹龙马。 2.指周穆王的八匹骏马。 3.称东汉荀淑八子。《后汉书.荀淑传》"有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李贤注"'专',本或作'敷'。"后以称扬人家子弟或弟兄。 4.传说中的伏羲兄弟八人﹐世号八龙。
六五
[相关解释]
1.《易》卦爻位名。六﹐谓阴爻;五﹐第五爻。六五指卦象自下而上的第五爻为阴爻。 2.谓六王(夏启﹑商汤﹑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和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1.《易》卦爻位名。六﹐谓阴爻;五﹐第五爻。六五指卦象自下而上的第五爻为阴爻。 2.谓六王(夏启﹑商汤﹑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和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六王
[相关解释]
1.指夏启﹑商汤﹑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 2.指周之文王﹑武王﹑成王﹑厉王﹑宣王﹑幽王。 3.指战国齐﹑楚﹑燕﹑韩﹑魏﹑赵六国之王。
1.指夏启﹑商汤﹑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 2.指周之文王﹑武王﹑成王﹑厉王﹑宣王﹑幽王。 3.指战国齐﹑楚﹑燕﹑韩﹑魏﹑赵六国之王。
冏卿
[相关解释]
1.《书.冏命序》"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后因称太仆寺卿为"冏卿"。
1.《书.冏命序》"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后因称太仆寺卿为"冏卿"。
凤辇
[相关解释]
1.晋王嘉《拾遗记.周穆王》"西王母乘翠凤之辇而来。"后用"凤辇"称仙人的车乘。 2.皇帝的车驾。 3.华贵的车驾。
1.晋王嘉《拾遗记.周穆王》"西王母乘翠凤之辇而来。"后用"凤辇"称仙人的车乘。 2.皇帝的车驾。 3.华贵的车驾。
分鹿
[相关解释]
1.《列子.周穆王》谓郑人有薪于野者,毙奔鹿而藏诸隍中,覆以蕉叶。俄而忘其藏处,遂以为梦。而沿途诵其事。傍人有闻者,因其言而取之。薪者是夜真梦藏鹿之处及得鹿之人。次日晨按所梦往索,及涉讼。士师遂中分其鹿予此二人◇因以"分鹿"喻将真作梦,将梦作真,错乱颠倒。 2.犹逐鹿。谓国家政权瓦解之时,群雄乘机起而争夺天下。
1.《列子.周穆王》谓郑人有薪于野者,毙奔鹿而藏诸隍中,覆以蕉叶。俄而忘其藏处,遂以为梦。而沿途诵其事。傍人有闻者,因其言而取之。薪者是夜真梦藏鹿之处及得鹿之人。次日晨按所梦往索,及涉讼。士师遂中分其鹿予此二人◇因以"分鹿"喻将真作梦,将梦作真,错乱颠倒。 2.犹逐鹿。谓国家政权瓦解之时,群雄乘机起而争夺天下。
华骝
[相关解释]
1.即骅骝。骏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
1.即骅骝。骏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
南郑
[相关解释]
1.周畿内邑。周穆王都此。因在镐京南,故称。又因在新郑西,也叫西郑。
1.周畿内邑。周穆王都此。因在镐京南,故称。又因在新郑西,也叫西郑。
吕刑
[相关解释]
1.《尚书》篇名。周穆王时有关刑法的文书,由于吕侯的请命,故名。近人有认为是春秋时吕国国君所造的刑书。
1.《尚书》篇名。周穆王时有关刑法的文书,由于吕侯的请命,故名。近人有认为是春秋时吕国国君所造的刑书。
周御
[相关解释]
1.指周穆王御八骏周行天下。
1.指周穆王御八骏周行天下。
周穆
[相关解释]
1.指周穆王。周昭王之子,曾西击犬戎,东征徐戎。《穆天子传》载有他乘八骏西行见西王母的故事。
1.指周穆王。周昭王之子,曾西击犬戎,东征徐戎。《穆天子传》载有他乘八骏西行见西王母的故事。
块苏
[相关解释]
1.《列子.周穆王》"暨及化人之宫……王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原指土块和草堆◇用以比喻粗劣﹑低贱之物。
1.《列子.周穆王》"暨及化人之宫……王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原指土块和草堆◇用以比喻粗劣﹑低贱之物。
坛山刻石
[相关解释]
1.坛山在河北省赞皇县,山壁刻有"吉日癸巳"四个篆字,相传为周穆王书。原刻石在宋皇佑年间被州将刘庄凿取带走,久佚。宋皇佑五年李中佑摹刻本也已散失,现存有南宋重刻本。参阅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三。
1.坛山在河北省赞皇县,山壁刻有"吉日癸巳"四个篆字,相传为周穆王书。原刻石在宋皇佑年间被州将刘庄凿取带走,久佚。宋皇佑五年李中佑摹刻本也已散失,现存有南宋重刻本。参阅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三。
奔霄
[相关解释]
1.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
1.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
姑繇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的水名。相传周穆王妃盛姬病死,葬于乐池之南,灵车至重璧之台,天子乃决姑繇之水以环绕丧车,名曰囧车。事见《穆天子传》卷六◇用为悼念贵妃的典实。 2.大木名。
1.传说中的水名。相传周穆王妃盛姬病死,葬于乐池之南,灵车至重璧之台,天子乃决姑繇之水以环绕丧车,名曰囧车。事见《穆天子传》卷六◇用为悼念贵妃的典实。 2.大木名。
山子
[相关解释]
1.古良马名,相传为周穆王八骏之一。 2.泛指良马。 3.假山。 4.旧时湖广地方迎春扮演的节目。 5.我国少数民族瑶族的一支。
1.古良马名,相传为周穆王八骏之一。 2.泛指良马。 3.假山。 4.旧时湖广地方迎春扮演的节目。 5.我国少数民族瑶族的一支。
徐偃王
[相关解释]
1.相传周穆王时徐国国君。《尸子》卷下"徐偃王有筋而无骨。"《荀子.非相》"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杨倞注"徐,国名。僭称王。其状偃仰而不能俯,故谓之偃王。周穆王使楚诛之。"《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一说徐偃王反,为周穆王所破。参阅《史记.赵世家》。亦省称"徐偃"。因其有筋无骨,后亦用以借指书法柔弱不挺之状。
1.相传周穆王时徐国国君。《尸子》卷下"徐偃王有筋而无骨。"《荀子.非相》"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杨倞注"徐,国名。僭称王。其状偃仰而不能俯,故谓之偃王。周穆王使楚诛之。"《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一说徐偃王反,为周穆王所破。参阅《史记.赵世家》。亦省称"徐偃"。因其有筋无骨,后亦用以借指书法柔弱不挺之状。
昆吾刀
[相关解释]
1.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海内十洲记.凤麟洲》"昔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剑之所出﹐从流州来。"
1.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海内十洲记.凤麟洲》"昔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剑之所出﹐从流州来。"
昭宫
[相关解释]
1.宫殿名。相传为周穆王时所建。
1.宫殿名。相传为周穆王时所建。
梦鹿
[相关解释]
1.《列子.周穆王》载郑人获鹿,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事◇人用此典多表示世事如同梦幻。
1.《列子.周穆王》载郑人获鹿,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事◇人用此典多表示世事如同梦幻。
汲冢书
[相关解释]
1.晋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所得的数十车竹书。内有《纪年》﹑《易经》﹑《易繇阴阳卦》﹑《卦下易经》﹑《公孙段》﹑《国语》﹑《名》﹑《师春》﹑《琐语》﹑《梁丘藏》﹑《缴书》﹑《生封》﹑《大历》﹑《穆天子传》﹑《图诗》﹑及杂书《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等,共计七十五篇。竹书皆先秦科斗字。晋武帝命荀勖撰次,以为《中经》。原简早已不传。参阅《晋书.束晰传》﹑《荀勖传》。
1.晋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所得的数十车竹书。内有《纪年》﹑《易经》﹑《易繇阴阳卦》﹑《卦下易经》﹑《公孙段》﹑《国语》﹑《名》﹑《师春》﹑《琐语》﹑《梁丘藏》﹑《缴书》﹑《生封》﹑《大历》﹑《穆天子传》﹑《图诗》﹑及杂书《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等,共计七十五篇。竹书皆先秦科斗字。晋武帝命荀勖撰次,以为《中经》。原简早已不传。参阅《晋书.束晰传》﹑《荀勖传》。
沙虫
[相关解释]
1.沙子和小虫。《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后多以"沙虫"比喻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遭殃的民众。 2.一种细小而有毒的虫。也叫沙虱。 3.即星虫。也叫沙肠子。参见"星虫"。
1.沙子和小虫。《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后多以"沙虫"比喻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遭殃的民众。 2.一种细小而有毒的虫。也叫沙虱。 3.即星虫。也叫沙肠子。参见"星虫"。
混夷
[相关解释]
1.古种族名。又作昆夷﹑串夷﹑畎夷﹑犬夷等。即犬戎,西戎的一种。相传殷周时,混夷很强,是殷周西边的劲敌。周文王﹑穆王与之进行过战争。
1.古种族名。又作昆夷﹑串夷﹑畎夷﹑犬夷等。即犬戎,西戎的一种。相传殷周时,混夷很强,是殷周西边的劲敌。周文王﹑穆王与之进行过战争。
渠黄
[相关解释]
1.骏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
1.骏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
温骊
[相关解释]
1.骏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
1.骏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
猿鹤沙虫
[相关解释]
1.《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按,今本《抱朴子.释滞》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后因以"猿鹤沙虫"指阵亡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民。
1.《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按,今本《抱朴子.释滞》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后因以"猿鹤沙虫"指阵亡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民。
甫刑
[相关解释]
1.即《尚书.吕刑》。周穆王时有关刑罚的文告,由吕侯请命而颁,后因吕侯后代改封甫侯,故《吕刑》又称《甫刑》。 2.借指周代刑法。
1.即《尚书.吕刑》。周穆王时有关刑罚的文告,由吕侯请命而颁,后因吕侯后代改封甫侯,故《吕刑》又称《甫刑》。 2.借指周代刑法。
白义
[相关解释]
1.良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
1.良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
白云謡
[相关解释]
1.古神话中西王母为周穆王所作之歌。明冯惟讷《古诗纪》前集三有《白云谣》。参见"白云"。参阅《穆天子传》卷三。
1.古神话中西王母为周穆王所作之歌。明冯惟讷《古诗纪》前集三有《白云谣》。参见"白云"。参阅《穆天子传》卷三。
盗骊
[相关解释]
1.古代传说周穆王八骏之一。颈细,色浅黑。 2.泛指良马。
1.古代传说周穆王八骏之一。颈细,色浅黑。 2.泛指良马。
睡国
[相关解释]
1.《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南隅有国焉……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后因以"睡国"谓睡眠的境界。
1.《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南隅有国焉……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后因以"睡国"谓睡眠的境界。
穆天子
[相关解释]
1.指周穆王。
1.指周穆王。
穆满
[相关解释]
1.指周穆王。 2.借指出巡的帝王。
1.指周穆王。 2.借指出巡的帝王。
穆王
[相关解释]
1.指周穆王。
1.指周穆王。
紫阳
[相关解释]
1.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别称。朱熹之父朱松曾在紫阳山(在安徽省歙县)读书。朱熹后居福建崇安,题厅事曰紫阳书室,以示不忘◇人因以"紫阳"为朱熹的别称。 2.传说中古代神仙常以紫阳为称号。如周穆王时李八百号紫阳真君,汉周义山﹑宋张伯端俱号紫阳真人。亦用以泛指道士。
1.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别称。朱熹之父朱松曾在紫阳山(在安徽省歙县)读书。朱熹后居福建崇安,题厅事曰紫阳书室,以示不忘◇人因以"紫阳"为朱熹的别称。 2.传说中古代神仙常以紫阳为称号。如周穆王时李八百号紫阳真君,汉周义山﹑宋张伯端俱号紫阳真人。亦用以泛指道士。
緑耳
[相关解释]
1.亦作"緑駬"。 2.古骏马名。传说为周穆王八骏之一。
1.亦作"緑駬"。 2.古骏马名。传说为周穆王八骏之一。
緑骥
[相关解释]
1.指绿耳。骏马名。传说中周穆王八骏之一。
1.指绿耳。骏马名。传说中周穆王八骏之一。
蕉鹿
[相关解释]
1.《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蕉,通"樵"◇以"蕉鹿"指梦幻。
1.《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蕉,通"樵"◇以"蕉鹿"指梦幻。
虫沙猿鹤
[相关解释]
1.《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后因以"虫沙猿鹤"称战死的将卒。
1.《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后因以"虫沙猿鹤"称战死的将卒。
衔发
[相关解释]
1.古人以为人发为飞鸟所衔,则于梦中飞翔。《列子.周穆王》"籍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后遂以"衔发"为做梦之典。
1.古人以为人发为飞鸟所衔,则于梦中飞翔。《列子.周穆王》"籍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后遂以"衔发"为做梦之典。
覆鹿寻蕉
[相关解释]
1.《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后以"覆鹿寻蕉"比喻恍忽迷离﹐糊里糊涂或得失无常﹐一再失利。
1.《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后以"覆鹿寻蕉"比喻恍忽迷离﹐糊里糊涂或得失无常﹐一再失利。
讼鹿
[相关解释]
1.《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讵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后以"讼鹿"为计较名利得失之典。
1.《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讵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后以"讼鹿"为计较名利得失之典。
赤骥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的骏马名,为周穆王八骏之一。 2.泛指骏马。 3.赤鲤的异称。
1.传说中的骏马名,为周穆王八骏之一。 2.泛指骏马。 3.赤鲤的异称。
造父
[相关解释]
1.古之善御者,赵之先祖。因献八骏幸于周穆王。穆王使之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而忘归。时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大破之,因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参阅《史记.赵世家》。 2.星名。又名司马﹑伯乐。指传舍南河中五星,属危宿。参阅《晋书.天文志上》。
1.古之善御者,赵之先祖。因献八骏幸于周穆王。穆王使之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而忘归。时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大破之,因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参阅《史记.赵世家》。 2.星名。又名司马﹑伯乐。指传舍南河中五星,属危宿。参阅《晋书.天文志上》。
騤耳
[相关解释]
1.亦作"騤駬"。 2.良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
1.亦作"騤駬"。 2.良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
鹿梦
[相关解释]
1.据《列子.周穆王》载,春秋时,郑国樵夫打死一只鹿,怕被别人看见,就把它藏在坑中,盖上蕉叶,后来他去取鹿时,忘了所藏的地方,于是就以为是一场梦◇以"鹿梦"比喻得失荣辱如梦幻。
1.据《列子.周穆王》载,春秋时,郑国樵夫打死一只鹿,怕被别人看见,就把它藏在坑中,盖上蕉叶,后来他去取鹿时,忘了所藏的地方,于是就以为是一场梦◇以"鹿梦"比喻得失荣辱如梦幻。
鼋梁
[相关解释]
1.《竹书纪年》卷下"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叱鼋鼍以为梁。"后因以"鼋梁"借指帝王的行驾。
1.《竹书纪年》卷下"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叱鼋鼍以为梁。"后因以"鼋梁"借指帝王的行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