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4 查到相关篆书的内容。
带有篆书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体 [相关解释]
1.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 2.指唐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宋周弼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 3.指唐人赋诗唱和的三体。 4.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书流行前,称古文﹑篆书﹑隶书为三体。 5.汉字的三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 6.史学中称编年﹑纪传与纪事本末三种体裁。编年体始于《春秋》,纪传体始于《史记》,后宋袁枢创纪事本末体,史部分类乃相沿分为三体。
云篆 [相关解释]
1.道家符箓。亦借指道家典籍。 2.指焚香时缭绕的烟气。 3.谓形如篆书的云。
云阳 [相关解释]
1.《史记.秦始皇本纪》﹕"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阳城在雍州云阳县西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宫在焉。"汉桓宽《盐铁论.毁学》﹕"李斯相秦﹐席天下之势﹐志小万乘﹐及其囚于囹圄﹐车制于云阳之市。"后世诗词戏曲小说中常用以指行刑之地。 2.指云梦泽中高唐之台。一说为"阳云"之误。 3.古县名。指今江苏省丹阳市。 4.古县名。故地即秦云阳邑『时改县﹐属左冯翊。 5.树精。 6.秦程邈因罪而囚云阳狱。在狱中﹐增减大篆书笔画﹐创为隶书﹐始皇善之﹐名其书曰隶书﹐定为八体之一
五体 [相关解释]
1.指《春秋》记述史事隐寓褒贬的五种手法。 2.指汉字五种字体。篆书﹑八分书﹑真书﹑行书﹑草书。 3.指汉字五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 4.指四肢及头。
五行大布 [相关解释]
1.北周武帝建德三年铸造的钱币。铜质,圆形方孔,篆书"五行大布"四字。
今隶 [相关解释]
1.楷书的别称。隶书自篆书演化而来,相传为秦程邈所创,称汉隶,又称古隶;楷书自汉隶演化而来,相传为三国魏钟繇所创,称今隶。
倒薤 [相关解释]
1.一种篆书书体名。
六体 [相关解释]
1.六种字体。(1)指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汉书.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2)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唐张怀瓘有《六体论》。 2.指六书。 3.《尚书》的六种文体。 4.《易》卦的六爻。 5.人的头﹑身和四肢。 6.晋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其制图之标识体例有六一﹑分率﹐计里画方;二﹑准望﹐辨正方位;三﹑道里﹐道路相距之里数;四﹑高下;五﹑方邪;六﹑迂直◇三者皆道路夷险曲折之别。秀图今不传﹐《
六文 [相关解释]
1.指六书。 2.六种文字﹐即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鸟书。
古篆 [相关解释]
1.指篆书。有大篆﹑小篆,通行于春秋战国及秦代,故称古篆。
古鉩 [相关解释]
1.先秦印章的通称。鉩,即玺。古鉩印面为当时六国的篆书,风格奇特多变,不易辨识,形式多样。秦统一六国,皇帝所用称"玺",官﹑私所用均改称"印"。材料多数是铜,间有银和玉等。
孔子庙堂碑 [相关解释]
唐代碑刻。正书。虞世南书。公元626年镌立。贞观中毁于火,703年重刻,并加篆书碑额。书法圆润朗秀,外刚内柔,得智永笔法为多,为虞书代表作。
字体 [相关解释]
①文字的结构形式。如汉字的字体有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②书法的流派或风格特点。如颜体、柳体等。
小篆 [相关解释]
1.秦代通行的一种字体﹐省改大篆而成。亦称秦篆﹐后世通称篆书。今尚有《琅邪台刻石》﹑《泰山刻石》等残石存世。 2.比喻盘香或缭绕的香烟。 3.指熏香的炉。
峄山碑 [相关解释]
1.秦碑名。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时登峄山所刻,颂赞秦的功德,后有二世诏辞。相传为李斯篆书。原刻石已佚。
斯冰 [相关解释]
1.秦李斯﹑唐李阳冰的并称。二人皆以篆书名世。
柳叶 [相关解释]
1.柳树的叶子。多用以形容女子细长之眉。 2.古扶南国女王之号。 3.篆书的一种。
柳叶篆 [相关解释]
1.篆书的一种。晋卫瓘作。因形如柳叶,故名。
楷篆 [相关解释]
1.指篆书。
正始石经 [相关解释]
1.汉末兵乱,熹平石经被毁。魏正始年间,更造石经,因有此称。具古文﹑篆书﹑隶书三体。因此又称三字石经﹑三体石经。
沙篆 [相关解释]
1.沙石上呈现的篆书似的条纹。
炉篆 [相关解释]
1.指香炉中的烟缕。因其缭绕如篆书,故称。
玉篆 [相关解释]
1.篆书的美称。多指典籍﹑文告﹑符箓上的文字。 2.指仙家名册。
玉薤 [相关解释]
1.亦作"玉?"。美酒名。 2.篆书的美称。篆书有"倒薤书"一体,像薤叶倒悬,故称。
符竹 [相关解释]
1.《汉书.文帝纪》"﹝二年﹞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镌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后因以"符竹"指郡守职权。
篆书 [相关解释]
①字体名。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大篆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故也称籀文”或籀书”,广义的大篆又指甲骨文、金文及春秋战国时各国通行的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文字统一,以小篆为正字,也称秦篆”。篆书字体偏长,多用圆笔。②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所立六书之一,即小篆”。
篆势 [相关解释]
1.篆书的形体气势。
篆形 [相关解释]
1.即篆书。
篆意 [相关解释]
1.篆书的笔意。
篆法 [相关解释]
1.写篆书和进行篆刻之法。
篆盖 [相关解释]
1.古时墓志铭例用石相合﹐以一石为盖。盖石题死者爵里姓名﹐习惯用篆书﹐称"篆盖"。
篆科 [相关解释]
1.即篆书。
篆笔 [相关解释]
1.谓以篆体书写;篆书笔画。
篆素 [相关解释]
1.写篆书于素帛。
篆虫 [相关解释]
1.犹篆书。形容篆书形体曲屈如虫。
篆隶 [相关解释]
1.篆书和隶书。
篆题 [相关解释]
1.用篆书所题写的字。
篆鼎 [相关解释]
1.有篆书铭文的鼎。
籀诵 [相关解释]
1.周宣王太史籀与黄帝史官沮诵的并称。传说二人为篆书之祖。
薤书 [相关解释]
1.篆书之一体。
虬螭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的虬龙与螭龙。 2.比喻汉字书法中的篆书。
蜾匾 [相关解释]
1.亦作"蜾扁"。 2.篆书的一体。形略扁﹐故称。
行篆 [相关解释]
1.指带有篆书笔意的行书。
邮徽 [相关解释]
1.旧时邮务所用徽章。旧式圆形,内绘一雁,后废。1931年,改定新式圆形,白地﹑蓝边,中篆书正方红色邮字。凡涉邮务旗帜﹑车﹑船及员工帽章等均用之。
金篆 [相关解释]
1.钟鼎上所铸的篆文。也泛指篆书﹑篆刻。 2.篆文弯曲如烟﹐因比喻缭绕之香烟。
银针 [相关解释]
1.指细笔划的篆书。 2.指针灸用针。
隶书 [相关解释]
汉字字体,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汉朝的隶书笔画比较简单,是汉朝通行的字体。
隶变 [相关解释]
1.指汉字从篆书演化为隶书而产生的变化。
鸟书 [相关解释]
1.书体的一种。属篆书的变体。用以书幡信,亦见于瓦当﹑印文中。
鸟文 [相关解释]
1.篆书的一种。
鸟策 [相关解释]
1.用鸟篆书写的简策。
鸟篆 [相关解释]
1.篆体古文字。形如鸟的爪迹,故称。 2.指形如篆书的鸟的爪迹。
鸟虫书 [相关解释]
1.王莽所定六体书之一。篆书的变体。以其像虫鸟之形,故名。春秋战国时就有这种字体,大都铸或刻在兵器上。秦书八体中有"虫书"。施用于旗帜和符信。也有采用作印章文字的。
龙爪篆 [相关解释]
1.篆书的一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