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6 查到相关维新的内容。
带有维新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万木草堂 [相关解释]
康有为讲学场所。1891年创立于广州长兴里。办学宗旨是培养兼通中西学说、德智体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招收有一定文化水平且有志于维新的青年。开设义理之学、考据之学、经世之学、文字之学四种课程。学生有陈千秋、梁启超、麦孟华、徐勤等,后成为戊戌变法运动的重要人物。1898年停办。
严复(1854-1921) [相关解释]
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福建侯官(今闽侯)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留学英国。曾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甲午战争后,发表《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等文,主张学习西方,维新变法。又译《天演论》,以进化论观点,号召国人救亡图存。翻译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和逻辑学著作,首创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辛亥革命后,思想趋于保守。著译编为《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
伊藤博文(1841-1909) [相关解释]
日本首相。早年参加明治维新运动。1871年赴欧美考察。首相任内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接受《马关条约》,夺取中国台湾,并将朝鲜置于日本统治之下。1909年在中国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击毙。 【伊藤博文(1841-1909)】日本首相。早年参加明治维新运动。1871年赴欧美考察。首相任内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接受《马关条约》,夺取中国台湾,并将朝鲜置于日本统治之下。1909年在中国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击毙。
南学会 [相关解释]
1.清末维新派在湖南讲求新学﹑宣传变法的团体。由谭嗣同﹑唐才常等发起,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2月在长沙成立(各县设分会)。每次开会,由黄遵宪﹑皮锡瑞﹑谭嗣同等人轮流主讲,宣讲新学,讨论湖南新政,曾与守旧派展开激烈斗争。在戊戌政变中被破坏。
咸与惟新 [相关解释]
1.见"咸与维新"。
咸与维新 [相关解释]
1.《书.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惟新。"孔传"言其余人,久染污俗,本无恶心,皆与更新。"后因以"咸与维新"谓对一切受恶习影响或犯罪的人都准予改过自新或革故图新。
唐才常(1867-1900) [相关解释]
清末维新派〓南浏阳人。与谭嗣同办时务学堂,并办报宣传变法维新。1900年在上海组织正气会(旋改名自立会),召开中国国会”,拥护光绪帝当政,并在汉口组成自立军,定期起兵勤王”。不久被杀害。
天演论 [相关解释]
书名。严复译述自英国赫胥黎所著《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分上下卷。附有按语并作序,表达他自己的见解。1895年译成。对当时的维新变法运动起过积极作用,为中国近代较早的一本直接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理论著作的书。
天皇 [相关解释]
日本皇帝的称号。公元5世纪时称大王”,后改称天皇”。大化改新后,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到了幕府时代,形同虚设。19世纪明治维新后,成为握有绝对权力的专制君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谓天皇的神圣性”被否定,天皇成为日本国家的象征。
帝国 [相关解释]
①以皇帝为国家元首的君主国,如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②占有殖民地的帝国主义国家,如英帝国。
幕府制度 [相关解释]
日本封建时代的一种军事集权政治制度。在这一制度下,统治大权归封建武士首领将军”,天皇形同虚设。因将军居处称为幕府”,所以称幕府制度”。从1192年开始,历经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前结束。
康有为(1858-1927) [相关解释]
近代政治家、思想家。广东南海人。光绪进士。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后在北京联合一千三百多名举人上书,要求拒和抗战,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与梁启超组织政治团体强学会、保国会,宣传变法。1898年受到光绪皇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组织保皇会。1917年伙同张勋复辟失败。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
张元济(1867-1959) [相关解释]
出版家。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进士。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因参与维新变法,戊戌政变后被革职。1901年起主持商务印书馆工作。曾主持编辑中国第一部小学教科书《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著有《校史随笔》、《涵芬楼烬余书录》等。
惟新 [相关解释]
1.更新。语出《诗.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毛传"乃新在文王也。" 2.自新。
慈禧太后(1835-1908) [相关解释]
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清末同治、光绪两朝实际的统治者。咸丰帝妃,同治帝母。满族。叶赫那拉氏。为人阴险毒辣,善于玩弄权术。1861年咸丰帝死,同治帝继位,她发动祺祥政变,实行垂帘听政”,掌握清廷实权。同治帝死后,立载b141(即光绪帝)为帝,仍由她听政。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她把持朝政四十余年,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病死。
戊戌变法 [相关解释]
又称戊戌维新”。1898年(旧历戊戌年)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的政治改革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后,康有为等在北京发起公车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要求变法图强,并在各地组织学会,设立学堂和报馆,宣传变法维新。1898年6月,光绪帝引用维新人士,并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推行新政。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捕杀谭嗣同等维新人士,变法运动失败。参见百日维新”(1081页)。
文明小史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清代李伯元作。六十回。以1900年庚子事变后处于动荡、变革中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广泛深入地描写了西方文明引进中国后被接纳、抵制、扭曲的过程,揭露了清廷官吏的守旧、昏庸,以及假借维新之名图谋升官发财的社会风气。
新党 [相关解释]
1.原指清朝末年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派﹐即维新派◇亦称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或泛称新派。 2.历史学家称北宋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主张实行王安石新法的政治派别。
新民丛报 [相关解释]
半月刊。1902年2月创刊于日本横滨。梁启超主编。初期着重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变法维新。1903年后,发表文章反对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遭《民报》批判。1907年停刊。
时务报 [相关解释]
旬报。1896年8月创刊于上海。梁启超任总主编,汪康年任总经理。以宣传维新变法、救国图强为宗旨,发行最多时达一万七千份。1898年停刊,由汪康年改为《昌言报》出版。
明治维新 [相关解释]
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19世纪中期,由于外国势力的入侵,日本封建统治出现危机。西南各藩下级武士发动拥护天皇、驱逐洋人的尊王攘夷”运动,不久发展成为要求推翻江户幕府的倒幕”运动。1867年倒幕派以天皇名义迫使将军交权,建立新政府。1868年幕府制度被推翻后,天皇改年号为明治。此后,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废除封建制度,发展经济,建立新军,并于1889年颁布《明治宪法》,使日本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木户孝允(1833-1877) [相关解释]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家。1866年参与建立倒幕联盟。1868年参与策划推翻幕府统治、建立维新政权的政变。明治政府成立后,为政府主要成员。1871-1873年曾赴欧美考察。回国后,反对出兵征韩、侵略中国台湾。
杨锐(1857-1898) [相关解释]
清末维新派。四川绵竹人。曾任内阁中书。先后参加强学会、保国会,并倡立蜀学会,开展维新活动。戊戌变法时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戊戌政变时被捕,与谭嗣同等同时被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林旭(1875-1898) [相关解释]
清末维新派。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曾任内阁中书◇倡立闽学会,开展维新活动。戊戌变法时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戊戌政变时与谭嗣同等同时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梁启超(1873-1929) [相关解释]
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5年协助其师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次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创办《新民丛报》,介绍西方政治学说,鼓吹君主立宪,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1916年策动蔡锷起兵反袁。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武士道 [相关解释]
日本武士遵守的封建道德。内容有忠节、武勇、孝行、廉耻、无欲等。镰仓时期,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江户时期,形成一套思想理论体系,正式定名为武士道”。明治维新后,武士等级在法律上被废除,但武士道却因军国主义者广泛提倡而继续流行。在现代又与法西斯主义相结合,形成反动的法西斯武士道精神。
浪人 [相关解释]
①到处流浪或行踪无定向的人于是仆本浪人,平生自沦|李赤,江湖间浪人也。②日本一种到处流浪的武士。他们因战乱而离开主君(大名),失去户籍,但仍保持武士传统。明治维新后,有些人为军部所用,充当侵略扩张的先锋。
百日维新 [相关解释]
1898年(戊戌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提倡官民上书言事,改定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经济方面,倡办各种实业,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文化方面,普遍设立学堂,准许创立报馆、学会,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至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
维新 [相关解释]
维文言语助词,无义。《诗·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后因以维新”称改变旧法而推行新政维新派|百日维新|明治维新|维新运动。
维新政府 [相关解释]
1.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南京后组织的汉奸傀儡政权。参加的有梁鸿志﹑温宗尧﹑陈群﹑任援道﹑傅筱庵等。1940年并入汪伪政权。
维新运动 [相关解释]
1.改革旧法推行新政的运动。一般特指1898年(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维新变法运动。
西乡隆盛(1828-1877) [相关解释]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家。下级武士出身。1866年参与建立倒幕联盟。1868年参与策划推翻幕府统治、建立维新政权的政变,并在鸟羽、伏见战役中率军打败幕府军。明治政府成立后,为政府主要成员。1877年领导反政府叛乱,兵败自杀。
谴责小说 [相关解释]
1.中国旧体小说的一种﹐指清末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失败后大量出现的暴露社会黑暗﹑指摘政治腐败的小说。代表作家﹑作品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
陈宝箴(1831-1900) [相关解释]
清末维新派。江西义宁(今修水)人。历任按察使、布政使。1895年任湖南巡抚,与黄遵宪等倡办新政。设矿务、轮船、制造公司,开办时务学堂,刊行《湘学报》。并奏荐谭嗣同、杨锐等佐新政。为清末地方官员中推行新政最力者。戊戌政变时被革职。
霸府 [相关解释]
1.指晋﹑南北朝和五代时势力强大﹐终成王业的藩王或藩臣的府署。 2.借指藩王或藩臣。 3.指日本明治维新前实际掌握政权的藩臣。
靖国神社 [相关解释]
日本祭祀阵亡官兵的地方。1869年建于东京。原名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现名。其中供奉着自明治维新以来在历次战争中阵亡的二百余万名官兵,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犯。以前每年春、秋由天皇或皇室代表主持大祭,曾是宣扬军国主义、鼓吹侵略政策的场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宪法规定,国家不参与靖国神社的祭祀活动。但仍有不少军国主义分子借该处祭祀侵略者亡灵,试图复活军国主义,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