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5 查到相关至公的内容。
带有至公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秉至公
[相关解释]
1.见"一秉大公"。
1.见"一秉大公"。
三千牍
[相关解释]
1.《史记.滑稽列传》"朔(东方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后用以指向皇帝进呈的长篇奏疏。三千,极言其多。
1.《史记.滑稽列传》"朔(东方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后用以指向皇帝进呈的长篇奏疏。三千,极言其多。
三家分晋
[相关解释]
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兼并,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兼并,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世纪
[相关解释]
历史上的计年单位。百年为一世纪。从公元元年至公元100年为公元1世纪,公元101年至公元200年为公元2世纪。依此类推。公元前100年到公元前1年为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前101年为公元前2世纪,依此类推。
历史上的计年单位。百年为一世纪。从公元元年至公元100年为公元1世纪,公元101年至公元200年为公元2世纪。依此类推。公元前100年到公元前1年为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前101年为公元前2世纪,依此类推。
折臂三公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人有相羊祜父墓,后应出受命君。祜恶其言,遂掘断墓后,以坏其势。相者立视之曰'犹应出折臂三公。'俄而祜坠马折臂,位果至公。"后以"折臂三公"为大臣坠马之典。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人有相羊祜父墓,后应出受命君。祜恶其言,遂掘断墓后,以坏其势。相者立视之曰'犹应出折臂三公。'俄而祜坠马折臂,位果至公。"后以"折臂三公"为大臣坠马之典。
王氏子
[相关解释]
1.《南史.王僧虔传》"僧虔金紫光禄大夫僧绰弟也。父昙首,与兄弟集会子孙,任其戏适。僧达跳下地作彪子时,僧虔累十二博棋,既不堕落,亦不重作。僧绰采蜡烛珠为凤皇﹑僧达夺取打坏,亦复不惜。伯父弘叹曰'僧达俊爽,当不减人,然亡我家者,终此子也。僧虔必至公,僧绰当以名义见美。'"后以"王氏子"指贵家子弟。
1.《南史.王僧虔传》"僧虔金紫光禄大夫僧绰弟也。父昙首,与兄弟集会子孙,任其戏适。僧达跳下地作彪子时,僧虔累十二博棋,既不堕落,亦不重作。僧绰采蜡烛珠为凤皇﹑僧达夺取打坏,亦复不惜。伯父弘叹曰'僧达俊爽,当不减人,然亡我家者,终此子也。僧虔必至公,僧绰当以名义见美。'"后以"王氏子"指贵家子弟。
章满公车
[相关解释]
1.《史记.滑稽列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章﹐奏章;公车﹐汉代接待臣民上书的官署◇以"章满公车"形容奏章之多。
1.《史记.滑稽列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章﹐奏章;公车﹐汉代接待臣民上书的官署◇以"章满公车"形容奏章之多。
羊皮书
[相关解释]
在羊皮纸上写成的书。用羊皮或犊牛皮加工制成的羊皮纸,是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3世纪欧洲各国的主要书写材料。14世纪起逐渐被纸张所代替,但仍有一些国家用它书写重要文件,以示庄重。
在羊皮纸上写成的书。用羊皮或犊牛皮加工制成的羊皮纸,是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3世纪欧洲各国的主要书写材料。14世纪起逐渐被纸张所代替,但仍有一些国家用它书写重要文件,以示庄重。
至公
[相关解释]
1.最公正;极公正。 2.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谓其大公无私。
1.最公正;极公正。 2.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谓其大公无私。
至公堂
[相关解释]
1.科举时代试院中的大堂。
1.科举时代试院中的大堂。
至公无我
[相关解释]
1.见"至公无私"。
1.见"至公无私"。
至公无私
[相关解释]
1.犹大公无私。
1.犹大公无私。
至公楼
[相关解释]
1.科举时代主考官观看诸生考试的地方。因以为试院的别称。
1.科举时代主考官观看诸生考试的地方。因以为试院的别称。
郁轮袍
[相关解释]
1.古曲名。相传为唐王维所作。维未冠而有文名,又精音律,妙能琵琶,为岐王所重。维方将应举,求王庇借。王遂引至公主第,使为伶人。维奏新曲号《郁轮袍》,为公主所激赏,乃为之说项,维遂得高中。事见唐薛用弱《集异记》。 2.杂剧名。明王衡作。敷衍王维的故事。 3.琵琶套曲《霸王卸甲》的别名。
1.古曲名。相传为唐王维所作。维未冠而有文名,又精音律,妙能琵琶,为岐王所重。维方将应举,求王庇借。王遂引至公主第,使为伶人。维奏新曲号《郁轮袍》,为公主所激赏,乃为之说项,维遂得高中。事见唐薛用弱《集异记》。 2.杂剧名。明王衡作。敷衍王维的故事。 3.琵琶套曲《霸王卸甲》的别名。
阿旃陀石窟
[相关解释]
在印度德干高原文达亚山。系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共二十九洞。约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6、7世纪,营建达七百余年。有石雕佛像、藻井图案和壁画等。现存最多的是壁画。主要表现佛的生平故事和印度古代的宫廷生活。
在印度德干高原文达亚山。系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共二十九洞。约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6、7世纪,营建达七百余年。有石雕佛像、藻井图案和壁画等。现存最多的是壁画。主要表现佛的生平故事和印度古代的宫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