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82 查到相关茶叶的内容。
带有茶叶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鎗一旗 [相关解释]
1.指幼嫩的茶叶。鎗,亦作"枪"。
七品茶 [相关解释]
1.七个等级的茶。 2.金曾规定,七品官以上,其家方许饮茶。见《金史.食货志四》◇因称茶叶为"七品茶"。
乌龙茶 [相关解释]
又称青茶”。一种半发酵茶。茶叶边缘发酵,中间不发酵。由鲜叶经萎凋、摇青(轻度发酵过程)、炒揉和干燥等工序制成。叶色青绿或边红中青。水沏茶汁橙黄或淡金黄,色香味兼有红茶和绿茶的特点。
仙人掌茶 [相关解释]
1.茶叶名。唐时产荆州当阳县玉泉山。
仙芽 [相关解释]
1.茶叶的美称。
佳茗 [相关解释]
1.好茶;好茶叶。
六务 [相关解释]
1.谓国君所必须勉力从事的六事。 2.宋代于江陵府﹑真州﹑海州﹑汉阳军﹑无为军﹑蕲州之蕲口所设之六处官方茶叶贸易机构。也称六榷务。
双井 [相关解释]
1.古地名。在今江西省修水县西。为宋诗人黄庭坚(山谷)家乡。 2.借指黄庭坚。 3.茶叶名。宋代洪州双井乡所产。
咖啡碱 [相关解释]
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8h10o2n4·h2o,白色有光泽的柱状结晶体,有苦味。多含在咖啡、可可的种子和茶叶中。可做兴奋剂和利尿剂等。
园户 [相关解释]
1.指唐宋时种植﹑制作茶叶的民家。 2.指专事园圃的民家。
小凤团 [相关解释]
1.宋代茶叶精品。以模压成凤纹﹐故名。
小团 [相关解释]
1.宋代作为贡品的精制茶叶。
小岘春 [相关解释]
1.茶叶名﹐即六安茶。产于安徽省六安县。
小龙团 [相关解释]
1.宋代茶叶精品。以模压成龙形﹐故名。亦称"小团龙"。
山场 [相关解释]
1.山中林场或田地。 2.泛指山地。 3.宋代为实行茶叶专卖而由政府设置的榷茶场。场区茶民称园户,由政府派官吏管理。园户所产之茶除可折合充税外,其余皆须售于官府,不得私卖。
山笼 [相关解释]
1.盛茶叶果品之类山货的竹器。
山茗 [相关解释]
1.山中产的茶叶。
搉茶 [相关解释]
1.官府对茶叶的专卖。
散茶 [相关解释]
1.未压制成片﹑团的茶叶。
斗品 [相关解释]
1.亦作"斗品"。 2.茶叶之精品。
斯里兰卡 [相关解释]
南亚岛国。旧名锡兰”。在印度洋上。面积656万平方千米。人口1789万(1993年)。首都科伦坡。平原为主。大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种植园经济发达,茶叶、橡胶和椰子为三大出口作物。世界主要茶叶出口国之一。
新英 [相关解释]
1.新开放的花。 2.指三片一簇如花初放的嫩茶叶。
新茶 [相关解释]
1.新采制的茶叶。以其气味香烈﹐远胜陈茶﹐世多重之。
晩茶 [相关解释]
1.谓迟采摘的茶叶。一般指粗茶。
末旗 [相关解释]
1.茶叶的一种。茶叶初生如针且有白毫,谓之粉枪;渐长而展开如旗,则曰末旗。参阅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茶旗枪》。
柳眼茶 [相关解释]
1.指新茶。因采嫩茶叶尖制成,故以为喻。
榷茶 [相关解释]
1.官府对茶叶实行征税﹑管制﹑专卖的措施。
毛尖 [相关解释]
1.茶叶的一种。在烘青茶中﹐选取产地自然环境优越和茶树品种优良的幼嫩芽叶﹐经过精细挑选﹐专工焙制﹐品质优异的﹐常称为"毛尖"。也称毛峰。
水芽 [相关解释]
1.茶叶名。
浙江省 [相关解释]
简称浙”。在中国东南部,临东海。面积1018万平方千米。人口4369万(1995年)。明代置浙江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浙江省。省会杭州。大部为丘陵、山地,北部和沿海有平原。中国岛屿最多的省区。主要河流有钱塘江。亚热带湿润区。经济发达。主要有纺织、机械等工业,丝绸工业驰名中外。茶叶和毛竹产量均为全国第一,柑橘、桑蚕茧产量居全国前列。洋渔业和淡水渔业都很发达。
温州市 [相关解释]
在浙江省东南沿海、瓯江下游南岸。1949年设市。人口1133万(1995年)。为浙江省东南部重要城市和对外贸易港。1984年辟为对外开放城市。为浙东南木材、茶叶、麻、柑橘、生猪等物资集散地。特产瓯塑、瓯绣、黄杨木雕、石雕、雨伞、草席等。孤屿(江心屿)为游览胜地。
滓方 [相关解释]
1.收集茶叶渣的器具。
灵芽 [相关解释]
1.瑞草。 2.指茶叶。 3.神明本性。
热锅气 [相关解释]
1.茶叶焦釜之病。
焙茶 [相关解释]
1.烘制茶叶。
研膏 [相关解释]
1.谓研磨茶叶成团。 2.指团茶。
砖茶 [相关解释]
1.经过加工,压成砖状的茶叶。又称茶砖。
福建省 [相关解释]
别称闽”。在中国东南部、武夷山以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人口3165万(1995年)。明代置福建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福建省。省会福州。山地、丘陵分布广,平原小而零碎。岸曲折。闽江为省内第一大河。亚热带湿润区。中国茶叶、甘蔗和亚热带水果(龙眼、荔枝)的重要产区。南方木材生产基地。制糖业较重要。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禾旗 [相关解释]
1.茶叶成品名称。
竹簧 [相关解释]
1.竹雕工艺之一。即翻簧。把南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薄层的竹簧﹐经过煮﹑晒﹑压平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各种人物﹑山水﹑花鸟等纹样。产品以实用的茶叶罐﹑花瓶﹑台灯﹑照相架等为主﹐色泽光润﹐类似象牙。
箬竹 [相关解释]
1.竹名﹐也叫箬竹。竹之一种。叶片巨大﹐质薄﹐多用以衬垫茶叶篓或作各种防雨用品﹐也用以包裹粽子。
簎筤 [相关解释]
1.盛茶叶的竹器。
緑尘 [相关解释]
1.绿色尘末。 2.喻茶叶末。 3.指曲表面所生绿色毛状的菌。
緑舌 [相关解释]
1.茶叶。以其形似舌,故名。
緑茶 [相关解释]
1.茶叶的一大类,与红茶相对而言。新鲜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而制成。沏出的茶保持茶叶原有的绿色,故名。绿茶有龙井﹑旗枪﹑雨前﹑明前等不同品种,按产地又可分为屯绿﹑婺绿﹑杭绿﹑湘绿等。
红茶 [相关解释]
茶叶的一大类,是全发酵茶。色泽乌黑油润,沏出的茶色红艳,具有特别的香气和滋味。
翘英 [相关解释]
1.美丽的尾羽。 2.指香醇的茶叶。
翻引钱 [相关解释]
1.宋代越界销售茶叶的额外捐税。
肯尼亚 [相关解释]
东非国家。临印度洋。面积5826万平方千米。人口2540万(1994年)。首都内罗毕。大部分为高原。赤道横贯中部,大多属热带高地气候。居民多从事农牧业,咖啡和茶叶是主要出口商品。旅游业为外汇重要来源之一。
芽茶 [相关解释]
1.最嫩的茶叶。
茶叶 [相关解释]
1.经过加工的茶树嫩叶,可作饮料。
茶叶蛋 [相关解释]
1.即茶叶﹑酱油﹑茴香等为佐料煮熟的蛋。
茶市 [相关解释]
1.茶叶市场。
茶砖 [相关解释]
1.压制成砖状的茶叶。
茶禁 [相关解释]
1.朝廷为掌管茶叶产销,禁止私自买卖而颁布的禁令。
茶经 [相关解释]
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唐代陆羽撰写。全书共分三卷十节,内容囊括茶叶科学技术、生产知识和饮茶轶事等。
茶色 [相关解释]
1.茶叶的色泽。 2.茶货的成色,品位。 3.茶褐色。
草茶 [相关解释]
1.烘烤而成的茶叶。相对于加工方法不同的团茶而言。
蛮茶 [相关解释]
1.南方地区所产的茶叶。
蟾背 [相关解释]
1.茶叶名。
贴射 [相关解释]
1.宋代所实行的一种有关茶叶买卖的税收制度。商人直接向园户买茶,茶官居中估价,以估定价与园户的实际售出价之间的差额入官。茶亦须先经官验定,园户不得私售。
贴铺 [相关解释]
1.谓充实茶铺。铺,指茶铺,转运茶叶的驿站。
走失 [相关解释]
①因外出迷路不返而不知下落他还小,让他一个人去,当心走失了|这头猪是我家三天前走失的。②逃跑;逃失这几个俘虏是上级指名要的,你们在押解的路上要严加小心,不能走失一个。③失去;失掉茶叶的香味很容易走失。
金叶 [相关解释]
1.黄金捶成的薄片。 2.金属簧片。 3.茶叶的美称。
金片 [相关解释]
1.茶叶名。
金饼 [相关解释]
1.茶叶饼的美称。 2.比喻月亮。
鎗旗 [相关解释]
1.茶叶嫩尖。
雨后 [相关解释]
1.指谷雨后采制的茶叶。
雨牙 [相关解释]
1.谷雨前采制的茶叶。
雪叶 [相关解释]
1.覆盖在叶子上的雪。 2.茶叶名。
雪汤 [相关解释]
1.优质茶叶泡的茶水。
雷芽 [相关解释]
1.用惊蛰节后萌发的茶芽炒制的茶叶。
霞脚 [相关解释]
1.亦作"霞脚"。 2.低垂近地面的云霞。 3.指经煮泡后沉至杯底的茶叶。
青琼 [相关解释]
1.即碧玉。 2.喻指茶叶。
青芽 [相关解释]
1.茶叶的嫩尖。唐时湖州顾渚所产名茶。
食茶 [相关解释]
1.宋代百姓向主管机关购买的供日常饮用的茶叶。
食陈 [相关解释]
1.吃陈粮。 2.饮用陈茶叶。
馋鼎 [相关解释]
1.谓茶叶不易出汁。
香片 [相关解释]
1.指散落的花瓣。 2.花茶。用茉莉﹑珠兰等香花熏制过的茶叶。
马市 [相关解释]
1.马匹贸易市场。 2.封建王朝以金帛盐茶同边强少数民族换马的互市。始于唐。玄宗时,许突厥用马匹交换金帛。宋仍唐制,多用茶叶交换马匹,明永乐年间设辽东马市三处;正统间﹐设大同马市,中官王振裁马价,发生兵争,招致土木之变;嘉靖年间,又开大同﹑陕边﹑宣镇等处马市。清雍正年间停止。 3.借指外寇。
鸟爪 [相关解释]
1.鸟的脚爪。多比喻仙人纤细的手指。 2.一种上好的茶叶。 3.山峰名。在今南京锺山。
鹰爪 [相关解释]
1.嫩茶。因其状如鹰爪,故称。 2.常绿灌木。攀缘茎,叶子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花淡绿色至淡黄色,有浓厚的香味,可提取香精,也可用来熏茶叶。通称鹰爪花。也叫莺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