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2 查到相关荆州的内容。
带有荆州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苗 [相关解释]
1.古国名。《书.舜典》"窜三苗于三危。"孔传"三苗,国名,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史记.五帝纪》"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张守节正义"吴起曰'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以天子在北,故洞庭在西为左,彭蠡在东为右。今江州﹑鄂州﹑岳州,三苗之地也。"
三荆 [相关解释]
1.一株三枝的荆树。 2.诗文中常以喻同胞兄弟。 3.后魏置荆州于穰县(今河南邓县),置南荆州于安昌(今河南确山县),置东荆州于泚阳(今河南泌阳县),谓之三荆。参阅《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胡三省注。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相关解释]
1.《三国演义》第五四回载,孙刘联合在赤壁之战中战胜曹操后,刘备借东吴荆州暂驻。周瑜设计赚备入吴招亲,欲以之为人质索回荆州。不料吴国太(孙权母)见备英姿出众,曰"真吾婿也",遂将其小女(权妹)嫁给刘备,是为孙夫人◇因以"东吴招亲,弄假成真"比喻有违初衷,弄巧成拙。
两荆 [相关解释]
1.北魏时荆州和东荆州的合称。
中江 [相关解释]
1.江流的中央;江中。 2.水名。古三江之一。 3.汉以后有多种解释。《汉书.地理志》指今安徽芜湖东经江苏﹑高淳﹑东坝﹑溧阳至宜兴通太湖一水;《初学记》引郑玄说,指岷江会合北江﹑南江后的一段;盛弘之《荆州记》指长江经流自今湖北江陵以下至江西九江一段。今四川沱江,六朝以来亦有中江之称。
九泽 [相关解释]
1.九州的湖泊。 2.特指北方的湖泊。 3.古代的九大湖泊。《周礼.夏官.职方氏》泽﹑薮并称,其名称及位置如下扬州具区;荆州云梦;豫州圃田;青州望诸;衮州犬野;雍州弦蒲;幽州貕养;翼州杨纡;并州昭馀祁。 4.泛称深渊湖泊。
书通二酉 [相关解释]
1.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因以此为喻。
云梦 [相关解释]
古代大泽名。在古荆州,范围比今天的洞庭湖要大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仙人掌茶 [相关解释]
1.茶叶名。唐时产荆州当阳县玉泉山。
依刘 [相关解释]
1.《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王粲﹞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后因以"依刘"谓投靠有权势者。
刘表牛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公﹞顾谓四坐曰诸君颇闻刘景升不?有大牛重千斤,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负重致远,曾不若一羸牸。魏武入荆州,烹以飨士卒,于时莫不称快。"后因以"刘表牛"谓大而无用之物。
南平 [相关解释]
1.里名。 2.五代时十国之一。也叫荆南。唐朝末年,高季兴为荆南留守,后唐封为南平王。占有今湖北荆州一带地方。至高继冲,归降宋朝。公元907-963年。《新五代史》有《南平世家》。
叔子 [相关解释]
1.晋名臣羊祜字。祜有治绩,通兵法,博学广闻,镇守荆州时曾以药赠吴将陆抗,抗服之不疑,当时成为美谈◇常用以为典。 2.丈夫的弟弟。俗称"小叔子",与"大伯子"相对而言。
咽喉 [相关解释]
①咽和喉的合称永昼吟不休,咽喉干无声。②比喻险要的交通要道夷陵者,荆州之咽喉也|咽喉要道。
四知 [相关解释]
1.《后汉书.杨震传》"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谓无知!'密愧而出。"又《传赞》"震畏四知。"后多用为廉洁自持﹑不受非义馈赠的典故。
土口 [相关解释]
1.洞口。语出《文选.宋玉》"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李善注"土囊,大穴也。盛行之《荆州记》曰'宜都佷山县有山,山有穴,口大数尺为风井,土囊当此之类也。'"
天帚 [相关解释]
1.《初学记》卷八引《荆州图副记》"天门角上石生倒垂下一竹拂﹐谓之天帚。"因以称山野倒拂的树木为天帚。
娑罗 [相关解释]
1.梵语的译音。植物名。即柳安。原产于印度﹑东南亚等地。常绿大乔木,木质优良。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娑罗》"盛弘之《荆州记》曰'巴陵县南有寺,僧房床下,忽生一木,随生旬日,势凌轩栋。道人移房避之,木长便迟,但极晚秀。有外国沙门见之,名为娑罗也。'"缪启愉校释"娑罗是龙脑香科的shorearobustagaertn。其木材俗名柳安木,在印度等地是次于柚木的重要木材。其树脂可作沥青的代用品。"亦附会为七叶树或月中桂树。
孟浩然(689-740)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字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鹿门山◇为荆州从事。是唐代田园山水诗派代表,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有《春晓》、《过故人庄》等名篇。有《孟浩然集》。
家鸡野雉 [相关解释]
1.晋庾翼善书法,初不服王羲之,遂以家鸡比喻自己的书法,以野雉比喻王氏的书法。《太平御览》卷九一八引《晋书》"﹝庾翼﹞书,少时与右军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分,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小儿辈贱家鸡爱野雉,皆学逸少书,须吾下当比之。'"亦作"家鸡野鹜"。
小庾 [相关解释]
1.称晋荆州刺史庾翼。翼继兄亮镇武昌。皆有名﹐故称。
山简醉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茗苆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着白接?,举手问葛强,何如并州儿?'高阳池在襄阳。强是其爱将,并州人也。"后以"山简醉"为醉酒之典。
工关 [相关解释]
1.明清专收客商贩运竹﹑木捐税的税关,由工部管辖。竹﹑木征税,自唐德宗时开始。明初设抽分竹木局,征竹﹑木﹑柴﹑炭等税。成化七年(1471年)设芜湖﹑荆州﹑杭州三局,由工部派员管理,税收供该部营缮费用,是为工关的权舆。清初沿明制,至鸦片战争后,改称常关。
布帆无恙 [相关解释]
1.亦作"布帆无恙"。 2.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作殷荆州佐,请假还东。尔时例不给布帆,顾苦求之,乃得发;至破冢,遭风,大败。作笺与殷云'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后遂以"布帆无恙"为旅途平安之典。
庞统骥 [相关解释]
1.《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后因以"庞统骥"为称颂治世之才的典实。
张九龄(678-740)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感遇诗》十二首为其名篇。有《曲江集》。
张居正(1525-1582) [相关解释]
明代政治家。字叔大,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1567年入阁,后为首辅。万历初年,神宗年幼,前后主持国事十年,进行改革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把各项税役合并为一,按田征银;裁汰冗员,减少支出;用名将戚继光等练兵,加强武备;用潘季驯浚治黄河,均有成效。病死后被弹劾,尽夺官阶。改革措施逐渐被废。
张飞(?-221) [相关解释]
三国蜀汉大将。字益德,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东汉末随刘备起兵。曹操夺取荆州时,刘备败于长坂(今湖北当阳东北),他率一小支骑兵勇猛抵御,曹军不敢接近◇随刘备取益州,任车骑将军。当时与关羽同称万人敌”。夷陵之战前夕,被部将刺死。
悬帐 [相关解释]
1.曹操深爱梁鹄书法,破荆州时募求鹄,将鹄书悬于帐中,及以钉壁玩赏。见《晋书.卫恒传》◇以"悬帐"形容书法精妙。
惊肉生髀 [相关解释]
1.《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刘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后以"惊肉生髀"惊叹久处安逸,不能有所作为。
捣衣石 [相关解释]
1.捶洗衣服时用的石头。 2.陕西省勉县旧褒城县境有女郎山﹐山下有大石﹐相传为东汉张鲁女捣衣所用之石。又荆州秭归县境古有屈原宅﹐亦有捣衣石。
斩蛟 [相关解释]
1.斩杀蛟龙。多谓勇士为民除害。春秋楚次非斩绕船两蛟,见《吕氏春秋.知分》;鲁澹台子羽赍璧渡河斩蛟,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晋周处在长桥下斩蛟,见《晋书.周处传》;襄阳太守邓遐入沔水斩蛟,见《初学记》卷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此数事皆诗文中有名的典故。
景升牛 [相关解释]
1.语出《晋书.桓温传》"颇闻刘景升有千斤大牛,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负重致远,曾不若一羸牸,魏武入荆州,以享军士。"后以"景升牛"比喻愚笨无用之人。
景升豚犬 [相关解释]
1.景升,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字,表与其子琦琮皆碌碌无为,故世以"景升豚犬"谦称自己的子女。
梅花使 [相关解释]
1.《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友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梅花使"为驿使的美称。
楚荆 [相关解释]
1.指江陵。因江陵旧为楚都,后又为荆州治所,故称。
欧阳山(1908- ) [相关解释]
小说家〓北荆州人。1926年在北伐军中做宣传工作,并主编《广州文学》。1933年参加左联。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到延安,任中共中央文委常委。建国后曾任广东作协主席、《作品》主编。著有长篇小说《高干大》、《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等。
武昌剩竹 [相关解释]
1.《晋书.陶侃传》"及王敦平,﹝陶侃﹞迁都督荆雍益梁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钉)装船"◇以"武昌剩竹"比喻可以利用的材料。
燕足系诗 [相关解释]
1.唐任宗妻郭绍兰,因宗经商湘中,久不归,见堂上双燕翻飞,叹言"尔海东来,必经湘中……欲凭尔附书,投于我婿。"因以所吟诗系于燕足,燕径飞至荆州任宗处。宗解书,得其妻所吟诗。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传书燕》。
王粲登楼 [相关解释]
1.东汉王粲在荆州依刘表,意不自得,且痛家国丧乱,乃以"登楼"为题作赋,借写眼前景物,以抒郁愤之情◇词曲中常以"王粲登楼"喻士不得志而怀故土之思。
疥壁 [相关解释]
1.谓壁上所题书画如疥瘢﹐令人厌恶。语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大历末﹐禅师玄览住荆州陟屺寺﹐道高有风韵﹐人不可得而亲﹐张璪尝画古松于斋壁﹐符载赞之﹐卫象诗之﹐亦一时三絶。览悉加垩焉。人问其故﹐曰'无事疥吾壁也。'"宋陈造《次韵苏监仓》"逢人争食有处有,疥壁留诗无处无。"亦以自谦诗画粗劣。
瞻韩 [相关解释]
1.唐李白《与韩荆州书》"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唐韩朝宗曾作荆州长史,喜拔用后进,为时人所重◇因以"瞻韩"为初见面的敬词,意谓久欲相识。
竹头木屑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陶公﹞作荆州时﹐敕船官悉録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録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后以"竹头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
緑林 [相关解释]
1.(緑lù)指新莽末年的绿林军。西汉末年,新市人王匡﹑王凤等,组织荆州饥民起义,以绿林山(在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北)为根据地,史称"緑林军"。以后绿林军分兵转移,称下江兵和新市兵,并与平林兵会合,声势大振。北攻洛阳,西攻长安,王莽被杀死。事见《汉书·王莽传下》﹑《后汉书·刘玄传》等『臧洪《报陈琳书》"昔高祖取彭越于巨野,光武创基,兆于緑林,卒能龙飞受命,中兴帝业。"唐刘知几《史通·曲笔》"夫以圣公身在微贱,已能结客报雠,避难緑林,名为豪杰。安有贵为人主,而反至于斯者乎?"后因"緑林"指聚集山林间的反抗官府或
羊碑 [相关解释]
1.晋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十年,有德政。及卒,襄阳百姓为立碑于岘山。见其碑者无不流泪。旧时因以"羊碑"为颂扬官吏之有德政之典。
羊陆 [相关解释]
1.晋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与吴将陆抗对峙,二人互无疑忌,使命交通,友好往来,为后人所称许。事见《晋书.羊祜传》。
荆南 [相关解释]
1.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 2.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高季兴任后梁荆南节度使,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世称荆南或南平。963年为北宋所灭。
荆州 [相关解释]
1.古"九州"之一。在荆山﹑衡山之间『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相当于今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粤的一部分;汉末以后辖境渐小。东晋定治江陵(现属湖北),为当时及南朝长江中游重镇。明清置府,后废。 2.唐韩朝宗曾任荆州长史,为时人所推重,称韩荆州。见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因以"荆州"称己所推重之士。
荆州乐 [相关解释]
1.乐府杂曲歌辞名。
荆州市 [相关解释]
在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北岸。1949年设沙市市,1994年与江陵县合设荆沙市。1996年改称荆州市。人口14 5.3万(1995年)。为湖北省重要城市、长江河港和江汉平原物资集散地。工业以轻纺、电子、机械为主。名胜古迹有古章华寺(楚灵王行宫遗址)、万寿宝塔、春秋阁、孙叔敖墓等。
荆杨 [相关解释]
1.荆州和扬州。亦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荆楚 [相关解释]
1.荆为楚之旧号,略当古荆州地区,在今湖北湖南一带。 2.木名。古时用为刑杖。
荆江 [相关解释]
长江中游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段的别称。因流经古荆州地区得名∮道曲折,藕池口以下最为突出,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淤高,泄洪能力减弱,为长江防洪重点河段。有荆江分洪和人工截弯取直等治理工程。
荆门 [相关解释]
1.柴门。 2.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隔江和虎牙山相对。江水湍急,形势险峻。古为巴蜀荆吴之间要塞。 3.指荆州。
蛮荆 [相关解释]
1.古代称长江流域中部荆州地区﹐即春秋楚国的地方。亦指这一地区的人。
褰帷露冕 [相关解释]
1.汉郭贺为荆州刺史,治有殊政。明帝到南阳巡狩,赐三公之服,并敕其巡视部属时,"去襜帷,使百姓见其容服",以彰有德,而示荣宠。事见《后汉书.郭贺传》◇遂以"褰帷露冕"为帝王对有政绩官吏的恩宠之典。
西荆 [相关解释]
1.指荆楚西部地区。 2.指荆州。 3.楚舞。
赔了夫人又折兵 [相关解释]
1.三国时东吴孙权要向蜀汉索回荆州,都督周瑜定计,将孙权妹谎说嫁给刘备,借以把刘备骗到东吴留作人质,以便索回荆州。刘备按诸葛亮的对策行事,到东吴成婚后同夫人逃出东吴。周瑜带兵追赶,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此故事见于元曲《隔江斗智》第二折,又见于《三国演义》第五五回◇世因以"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得利不成,反而遭受双重损失。
赵云(?-229) [相关解释]
三国蜀汉大将。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长坂(今湖北当阳东北),他力战救护刘备的夫人及幼子。刘备入蜀,他留守荆州。刘备得益州,任他为翊军将军。公元227年随诸葛亮驻军汉中,第二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因寡不敌众,退回汉中。
辞曹 [相关解释]
1.官名。东汉始置﹐主管辞讼。 2.晋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甚得民心。既卒﹐州人避其讳﹐改呼户曹为辞曹。户与祜谐音。
酃渌 [相关解释]
1.亦作"酃緑"。亦作"酃醲"。 2.美酒名。晋曹摅《赠石崇》诗"饮必酃緑,肴则时鲜。"《晋书.武帝纪》"荐酃渌于太庙。"《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三洲歌》"湘东酃醲酒,广州龙头铛。"按,有二说(1)酃﹑渌二酒的并称。《文选.张协》"乃有荆南乌程"李善注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渌水出豫章康乐县,其闲乌程乡有酒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与湘东酃湖酒,年常献之,世称酃渌酒。"(2)即酃酒。《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元年》"陆纳袭击衡州刺史丁道贵于渌口"元胡三省注"衡州,治衡阳县。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緑色,取
酉藏 [相关解释]
1.古荆州小酉山的藏书。泛指世所希见的珍藏秘籍。
酉阳 [相关解释]
1.古荆州山名。即小酉山,在今湖南省沅陵县境西北。《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后因以"酉阳"借指传世稀见的古籍。
醉倒山公 [相关解释]
1.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茗苆无所知。'"后以"醉倒山公"形容酒醉。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诏问太史待诏王朔﹐朔言恐有兵气。更问东方朔﹐朔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钟先鸣。《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精之至也。其应在后五日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余里。"后以"铜山西崩﹐洛钟东应"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响。
问绢 [相关解释]
1.《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威,咸熙中官至徐州刺史"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威字伯虎,少有志尚﹐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后遂用"问绢"作为人清慎之典。亦以咏归觐省亲。
陆凯传情 [相关解释]
1.《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陆凯传情"为咏梅之典。
陆逊(183-245) [相关解释]
三国吴大将。字伯言,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孙策婿。出身江南士族。善谋略,曾与吕蒙定计袭取关羽。公元222年,刘备攻吴,他任大都督,坚守不战逾半年,待蜀军疲惫,用火攻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任荆州牧,镇守武昌(今湖北鄂州东北),官至丞相。
陕服 [相关解释]
1.指古荆州地。
零桂 [相关解释]
1.零陵﹑桂阳两郡的并称。皆汉置﹐属荆州。约当今湖南南部及广东一部分。两郡邻接﹐古代常并称。
露冕 [相关解释]
1.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 2.晋陈寿《益都耆旧传》﹕"郭贺拜荆州刺史。明帝(汉明帝)巡狩到南阳﹐特见嗟叹﹐赐以三公之服﹐黼黻旒冕﹐敕去幨露冕﹐使百姓见此衣服﹐以彰其德。"后遂成为官员治政有方﹑皇帝恩宠有加的典故。
驿使梅花 [相关解释]
1.《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后因以"驿使梅花"表示对亲友的问候及思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