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7 查到相关蓬莱的内容。
带有蓬莱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丘
[相关解释]
1.泛指大小山丘。 2.指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
1.泛指大小山丘。 2.指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
三壶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方丈﹑蓬莱﹑瀛洲的合称。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方丈﹑蓬莱﹑瀛洲的合称。
三山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 2.福州的别称。福州城中西有闽山,东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故福州又称三山。见宋曾巩《道山亭记》。 3.冠名。 4.指三山骨。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 2.福州的别称。福州城中西有闽山,东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故福州又称三山。见宋曾巩《道山亭记》。 3.冠名。 4.指三山骨。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三岛
[相关解释]
1.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 2.指日本。
1.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 2.指日本。
三洲
[相关解释]
1.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 2.歌曲名。
1.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 2.歌曲名。
三神山
[相关解释]
1.传说东海中仙人所居之山,即蓬莱﹑方丈﹑瀛洲。
1.传说东海中仙人所居之山,即蓬莱﹑方丈﹑瀛洲。
东内
[相关解释]
1.唐大明宫(后改蓬莱宫)的别称。 2.泛指宫内东面的宫。
1.唐大明宫(后改蓬莱宫)的别称。 2.泛指宫内东面的宫。
东海扬尘
[相关解释]
1.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后因以"东海扬尘"喻世事巨变。
1.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后因以"东海扬尘"喻世事巨变。
之罘
[相关解释]
1.山名。也作芝罘,在今山东烟台市北。《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登之罘刻石。"宋苏轼《虔州八境图》诗之七"相见之罘观海市,绛宫明灭是蓬莱。"后亦指秦始皇所立的之罘刻石。
1.山名。也作芝罘,在今山东烟台市北。《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登之罘刻石。"宋苏轼《虔州八境图》诗之七"相见之罘观海市,绛宫明灭是蓬莱。"后亦指秦始皇所立的之罘刻石。
云来
[相关解释]
1.如云飞卷而来。 2."云孙"﹑"来孙"的并称。泛指后代。 3.传说中的仙山蓬莱山的别称。
1.如云飞卷而来。 2."云孙"﹑"来孙"的并称。泛指后代。 3.传说中的仙山蓬莱山的别称。
五山
[相关解释]
1.五座山。指古代传说中东海的仙山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 2.五座山。指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 3.五座山。指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4.五大佛寺。皆建于南宋。即杭州径山兴盛万寿寺﹑北山景德灵隐寺﹑南山净慈报恩光孝寺﹑宁波阿育王山鄮峰广利寺﹑太白山天童景德寺。
1.五座山。指古代传说中东海的仙山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 2.五座山。指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 3.五座山。指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4.五大佛寺。皆建于南宋。即杭州径山兴盛万寿寺﹑北山景德灵隐寺﹑南山净慈报恩光孝寺﹑宁波阿育王山鄮峰广利寺﹑太白山天童景德寺。
仙阁
[相关解释]
1.仙人的楼阁。亦借称道观或宫殿。 2.唐代称尚书省。 3.特指蓬莱阁。在今山东省蓬莱县北的丹崖山巅。下临大海,殿阁巍峨,重檐八角,绕以回廊。始建于北宋嘉佑间,明代扩建,清代重修。历代文人学士多雅集于此。"仙阁凌空"为蓬莱十大胜景之一,因称蓬莱阁为"仙阁"。
1.仙人的楼阁。亦借称道观或宫殿。 2.唐代称尚书省。 3.特指蓬莱阁。在今山东省蓬莱县北的丹崖山巅。下临大海,殿阁巍峨,重檐八角,绕以回廊。始建于北宋嘉佑间,明代扩建,清代重修。历代文人学士多雅集于此。"仙阁凌空"为蓬莱十大胜景之一,因称蓬莱阁为"仙阁"。
含元殿
[相关解释]
1.唐宫殿名。高宗时所建,本名蓬莱宫。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李华曾作《含元殿赋》。参阅《新唐书.李华传》。
1.唐宫殿名。高宗时所建,本名蓬莱宫。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李华曾作《含元殿赋》。参阅《新唐书.李华传》。
太液
[相关解释]
1.古池名『太液池﹐在陕西省长安县西。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渐台﹐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瀛洲﹑蓬莱﹑方丈三神山﹐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2.古池名。唐太液池﹐在大明宫中含凉殿后﹐中有太液亭。 3.古池名。元﹑明﹑清太液池即今北京故宫西华门外的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时名西华潭。清称太液池。南北四里﹐东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长桥﹐旧有石牌坊﹐东西对峙﹐东曰玉蝬﹐西曰金鳌。桥北称北海﹐桥南称中海﹐其中瀛台以南称南海。上源自玉泉山合西北诸水﹐由地安门水门流入。
1.古池名『太液池﹐在陕西省长安县西。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渐台﹐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瀛洲﹑蓬莱﹑方丈三神山﹐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2.古池名。唐太液池﹐在大明宫中含凉殿后﹐中有太液亭。 3.古池名。元﹑明﹑清太液池即今北京故宫西华门外的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时名西华潭。清称太液池。南北四里﹐东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长桥﹐旧有石牌坊﹐东西对峙﹐东曰玉蝬﹐西曰金鳌。桥北称北海﹐桥南称中海﹐其中瀛台以南称南海。上源自玉泉山合西北诸水﹐由地安门水门流入。
宝文
[相关解释]
1.古代所谓预示祥瑞的文字。 2.传说蓬莱山上的一种树木名。
1.古代所谓预示祥瑞的文字。 2.传说蓬莱山上的一种树木名。
小蓬莱
[相关解释]
1.景色清丽﹐有如神话中的蓬莱仙境的地方。 2.仙山名。 3.曲牌名。
1.景色清丽﹐有如神话中的蓬莱仙境的地方。 2.仙山名。 3.曲牌名。
嵬峨
[相关解释]
形容高大雄伟宫殿嵬峨|仰蓬莱之嵬峨。
形容高大雄伟宫殿嵬峨|仰蓬莱之嵬峨。
建安风骨
[相关解释]
指汉末建安时期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等人的诗文所体现的慷慨刚健的风格。南朝梁文学批评家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都曾加以推崇。唐代陈子昂赞美汉魏风骨”、李白称誉蓬莱文章建安骨”,都给予高度评价。
指汉末建安时期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等人的诗文所体现的慷慨刚健的风格。南朝梁文学批评家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都曾加以推崇。唐代陈子昂赞美汉魏风骨”、李白称誉蓬莱文章建安骨”,都给予高度评价。
戚继光(1528-1587)
[相关解释]
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山东登州(今蓬莱)人。将门出身。嘉靖后期,被调至浙东防倭。他招募义乌农民矿工,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军队,人称戚家军”。在台州(今浙江临海)一带九战九捷,全歼倭寇◇又入福建、广东与抗倭名将俞大猷配合,消灭盘踞在福建的倭寇主力,解除东南沿海倭患。1567年奉调至蓟州,在镇十六年,修筑长城,加强战备。著有《纪效新书》等。
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山东登州(今蓬莱)人。将门出身。嘉靖后期,被调至浙东防倭。他招募义乌农民矿工,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军队,人称戚家军”。在台州(今浙江临海)一带九战九捷,全歼倭寇◇又入福建、广东与抗倭名将俞大猷配合,消灭盘踞在福建的倭寇主力,解除东南沿海倭患。1567年奉调至蓟州,在镇十六年,修筑长城,加强战备。著有《纪效新书》等。
戴山鳌
[相关解释]
1.传说古代渤海之东有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座仙山,随潮往来,漂流不定。天帝恐其流于西极,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始峙而不动。其后龙伯之国有巨人,一举钓去六鳌,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见《列子.汤问》。鳌,亦作"鳌"。
1.传说古代渤海之东有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座仙山,随潮往来,漂流不定。天帝恐其流于西极,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始峙而不动。其后龙伯之国有巨人,一举钓去六鳌,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见《列子.汤问》。鳌,亦作"鳌"。
戴粒
[相关解释]
1.《太平御览》卷九四七引《符子》"东海有鳌焉,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群蚁曰'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壤之巅,伏乎窟穴也。'"后因以"戴粒"指蚂蚁。
1.《太平御览》卷九四七引《符子》"东海有鳌焉,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群蚁曰'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壤之巅,伏乎窟穴也。'"后因以"戴粒"指蚂蚁。
扬尘
[相关解释]
1.激起尘土。 2.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后用为世事变迁之典。 3.喻征战。
1.激起尘土。 2.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后用为世事变迁之典。 3.喻征战。
拾遗记
[相关解释]
又名《王子年拾遗记》。志怪小说集。十六国前秦王嘉作。十卷。前九卷杂录上古至汉魏之神话传闻,卷十记昆仑、蓬莱、方丈等八座仙山。多取自民间传说,虽汗漫无际,但也有社会现实的折光。全书人物众多、叙事委曲。
又名《王子年拾遗记》。志怪小说集。十六国前秦王嘉作。十卷。前九卷杂录上古至汉魏之神话传闻,卷十记昆仑、蓬莱、方丈等八座仙山。多取自民间传说,虽汗漫无际,但也有社会现实的折光。全书人物众多、叙事委曲。
方蓬
[相关解释]
1.传说中海中二神山方丈﹑蓬莱的并称。
1.传说中海中二神山方丈﹑蓬莱的并称。
杨朔(1913-1968)
[相关解释]
散文家,小说家。山东蓬莱人。1938年到延安,曾深入华北根据地采访。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任新华社特派记者,参加过平津战役。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中篇小说《红石山》,散文集《东风第一枝》、《生命泉》等。有《杨朔文集》。
散文家,小说家。山东蓬莱人。1938年到延安,曾深入华北根据地采访。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任新华社特派记者,参加过平津战役。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中篇小说《红石山》,散文集《东风第一枝》、《生命泉》等。有《杨朔文集》。
枣瓜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的仙枣。又称安期枣。典出《史记.封禅书》"少君言上曰'……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1.传说中的仙枣。又称安期枣。典出《史记.封禅书》"少君言上曰'……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桑田沧海
[相关解释]
1.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浅,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后因以"桑田沧海"喻世事的巨大变迁。
1.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浅,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后因以"桑田沧海"喻世事的巨大变迁。
梨花云
[相关解释]
1.《墨庄漫录》卷六引唐王建《梦看梨花云歌》"薄薄落落雾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瑶池水光蓬莱雪,青叶白花相次发……落英散粉飘满空,梨花颜色同不同。眼穿臂短取不得,取得亦如从梦中。无人为我解此梦,梨花一曲心珍重。""梨花云"指梦中恍惚所见如云似雪的缤纷梨花◇用为状雪景之典。
1.《墨庄漫录》卷六引唐王建《梦看梨花云歌》"薄薄落落雾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瑶池水光蓬莱雪,青叶白花相次发……落英散粉飘满空,梨花颜色同不同。眼穿臂短取不得,取得亦如从梦中。无人为我解此梦,梨花一曲心珍重。""梨花云"指梦中恍惚所见如云似雪的缤纷梨花◇用为状雪景之典。
水城
[相关解释]
1.古代水师以船筏作成的防线。 2.滨水的城邑。 3.堪舆,风水。 4.城名。一名备倭城。在山东省蓬莱县城北丹崖山东麓。北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负山控水,形势险要,明清时为海防要塞。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七.登州府》。
1.古代水师以船筏作成的防线。 2.滨水的城邑。 3.堪舆,风水。 4.城名。一名备倭城。在山东省蓬莱县城北丹崖山东麓。北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负山控水,形势险要,明清时为海防要塞。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七.登州府》。
沙门岛
[相关解释]
1.海岛名。在山东省蓬莱县西北海中,为宋元时流放罪犯之地。
1.海岛名。在山东省蓬莱县西北海中,为宋元时流放罪犯之地。
海市
[相关解释]
散文。杨朔作。1959年发表。作者在山东蓬莱阁未见海市,却意外地见到了长山列岛的美景,不由欣喜万分。作品以虚无缥缈的海市和长山列岛渔村的美好现实相映衬,赞美了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笔飘逸,富有神韵。
散文。杨朔作。1959年发表。作者在山东蓬莱阁未见海市,却意外地见到了长山列岛的美景,不由欣喜万分。作品以虚无缥缈的海市和长山列岛渔村的美好现实相映衬,赞美了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笔飘逸,富有神韵。
液池
[相关解释]
1.即太液池『﹑唐﹑元等朝皆有开凿,所在地方亦不相同『太液池也称蓬莱池,池中筑渐台,高二十馀丈,起蓬莱﹑方丈﹑瀛洲﹑壶梁,像海中神仙﹑龟﹑鱼之属。
1.即太液池『﹑唐﹑元等朝皆有开凿,所在地方亦不相同『太液池也称蓬莱池,池中筑渐台,高二十馀丈,起蓬莱﹑方丈﹑瀛洲﹑壶梁,像海中神仙﹑龟﹑鱼之属。
渤海峡
[相关解释]
中国三大海峡之一。在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岬和山东半岛蓬莱角之间。宽约106千米。庙岛群岛散布其间,把海峡分割为八个水道,以北部的老铁山水道(水深达78米)为主。渤海通往黄海的门户。
中国三大海峡之一。在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岬和山东半岛蓬莱角之间。宽约106千米。庙岛群岛散布其间,把海峡分割为八个水道,以北部的老铁山水道(水深达78米)为主。渤海通往黄海的门户。
灵山
[相关解释]
1.道家指蓬莱山。 2.指传说中的昆仑山曾城。 3.借指昆仑山。 4.印度佛教圣地灵鹫山的简称。 5.道书所称的福地之一。在今江西省上饶县北。 6.指有灵应的山。 7.对山的美称。
1.道家指蓬莱山。 2.指传说中的昆仑山曾城。 3.借指昆仑山。 4.印度佛教圣地灵鹫山的简称。 5.道书所称的福地之一。在今江西省上饶县北。 6.指有灵应的山。 7.对山的美称。
灵鳌
[相关解释]
1.神话传说中的巨龟。语出《楚辞.天问》﹕"鳌戴山抃﹐何以安之?"王逸注引《列仙传》﹕"有巨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而抃舞。"
1.神话传说中的巨龟。语出《楚辞.天问》﹕"鳌戴山抃﹐何以安之?"王逸注引《列仙传》﹕"有巨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而抃舞。"
玉舃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玉制的鞋『刘向《列仙传.安期生》"安期先生者,琅琊阜乡人也。卖药于东海,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度数千万……去,留书以赤玉舃一双为报,曰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上"番禺东有涧﹑涧生菖蒲,皆一寸九节。安期生采服,仙去,但留玉舃焉。"后喻得道者的遗物。 2.见"玉磶"。
1.传说中玉制的鞋『刘向《列仙传.安期生》"安期先生者,琅琊阜乡人也。卖药于东海,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度数千万……去,留书以赤玉舃一双为报,曰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上"番禺东有涧﹑涧生菖蒲,皆一寸九节。安期生采服,仙去,但留玉舃焉。"后喻得道者的遗物。 2.见"玉磶"。
琼膏
[相关解释]
1.神话中的玉膏,出蓬莱山。 2.喻雪水。
1.神话中的玉膏,出蓬莱山。 2.喻雪水。
羽客
[相关解释]
指道士蓬莱羽客。参见羽化①”。
指道士蓬莱羽客。参见羽化①”。
蓬丘
[相关解释]
1.即蓬莱山。
1.即蓬莱山。
蓬壶
[相关解释]
1.即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
1.即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
蓬山
[相关解释]
1.即蓬莱山。相传为仙人所居。 2.官署名。秘书省的别称。
1.即蓬莱山。相传为仙人所居。 2.官署名。秘书省的别称。
蓬岛
[相关解释]
1.即蓬莱山。
1.即蓬莱山。
蓬池
[相关解释]
1.古泽薮名。即逢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战国魏地,本逢忌之薮。 2.即蓬莱池。在陕西省长安县大明宫蓬莱殿附近。
1.古泽薮名。即逢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战国魏地,本逢忌之薮。 2.即蓬莱池。在陕西省长安县大明宫蓬莱殿附近。
蓬瀛
[相关解释]
1.蓬莱和瀛洲。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亦泛指仙境。
1.蓬莱和瀛洲。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亦泛指仙境。
蓬莱
[相关解释]
古代传说中海上的仙山之一;也泛指仙境。
古代传说中海上的仙山之一;也泛指仙境。
蓬莱宫
[相关解释]
1.唐宫名。在陕西省长安县东。原名大明宫,高宗时改为蓬莱宫。 2.指仙人所居之宫。
1.唐宫名。在陕西省长安县东。原名大明宫,高宗时改为蓬莱宫。 2.指仙人所居之宫。
蓬莱山
[相关解释]
1.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
1.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
蓬莱水城
[相关解释]
一称备倭城”。在山东省蓬莱市区北丹崖山东麓,面临黄海。1042年沿山筑寨,名刀鱼寨。1376年构筑土城,停泊船舰,操练水师◇改以砖石筑城,增建炮台。明戚继光曾在此抗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称备倭城”。在山东省蓬莱市区北丹崖山东麓,面临黄海。1042年沿山筑寨,名刀鱼寨。1376年构筑土城,停泊船舰,操练水师◇改以砖石筑城,增建炮台。明戚继光曾在此抗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蓬莱池
[相关解释]
1.池名。在陕西省长安县蓬莱宫附近。
1.池名。在陕西省长安县蓬莱宫附近。
蓬莱阁
[相关解释]
在山东省蓬莱市区北丹崖山上,面临黄海。北宋嘉棠昙浣ǜ螅后又增建。包括吕祖殿、三清殿、蓬莱阁、天后宫、弥陀寺等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蓬莱阁为两层木阁,高15米。阁旁有避风亭、卧碑亭、宾日亭、观澜亭等古迹及碑刻数百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山东省蓬莱市区北丹崖山上,面临黄海。北宋嘉棠昙浣ǜ螅后又增建。包括吕祖殿、三清殿、蓬莱阁、天后宫、弥陀寺等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蓬莱阁为两层木阁,高15米。阁旁有避风亭、卧碑亭、宾日亭、观澜亭等古迹及碑刻数百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蓬阁
[相关解释]
1.见"蓬莱阁"。
1.见"蓬莱阁"。
蓬阆
[相关解释]
1.蓬莱阆苑。传说中的神仙住处。泛指仙境。
1.蓬莱阆苑。传说中的神仙住处。泛指仙境。
蓬阙
[相关解释]
1.蓬莱宫。神仙居住的地方。 2.借指道观。
1.蓬莱宫。神仙居住的地方。 2.借指道观。
谢秋娘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镇浙西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亦曰《梦江南》。"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梅》﹐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此词到宋代始为双调﹐又名《安阳好》﹑《梦仙游》﹑《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归塞北》。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参阅《词谱.忆江南》。
1.词牌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镇浙西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亦曰《梦江南》。"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梅》﹐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此词到宋代始为双调﹐又名《安阳好》﹑《梦仙游》﹑《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归塞北》。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参阅《词谱.忆江南》。
醉蓬莱
[相关解释]
1.词牌名。调见宋柳永《乐章集》。参阅《词谱》二五。
1.词牌名。调见宋柳永《乐章集》。参阅《词谱》二五。
食枣约
[相关解释]
1.汉刘向《列仙传.安期先生》"安期生者琅耶阜乡人也,卖药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数千万。出于阜乡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舄一量为报曰'后数年来求我于蓬莱山'"《史记.封禅书》"少君(李少君)言上(汉武帝)曰'臣常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吃巨枣,大如瓜。'"后遂以"食枣约"指仙人的约会。
1.汉刘向《列仙传.安期先生》"安期生者琅耶阜乡人也,卖药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数千万。出于阜乡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舄一量为报曰'后数年来求我于蓬莱山'"《史记.封禅书》"少君(李少君)言上(汉武帝)曰'臣常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吃巨枣,大如瓜。'"后遂以"食枣约"指仙人的约会。
鼍矶
[相关解释]
1.砚石名。因产于山东蓬莱海中鼍矶岛,故名。
1.砚石名。因产于山东蓬莱海中鼍矶岛,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