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61 查到相关西京的内容。
带有西京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京 [相关解释]
1.古代都市西京﹑东京﹑北京的合称。唐以雍州为西京,河南为东京,太原为北京。 2.古代都市西京﹑东京﹑北京的合称。宋以大名为北京,开封为东京,洛阳为西京。
三馆 [相关解释]
1.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开钦贤﹑翘材﹑接士三馆,收罗人材。《西京杂记》卷四"平津侯(公孙弘)自以布衣为宰相,乃开东合,营客馆,以招天下士。其一曰钦贤馆,以待大贤;次曰翘材贤,以待大才;次曰接士馆,以待国士。" 2.唐有弘文(亦称昭文)﹑集贤﹑史馆三馆,负责藏书﹑校书﹑修史等事项。宋因之,三馆合一,并在崇文院中。 3.宋设广文﹑大学﹑律学三馆,以为教育士子的机构。见《宋史.选举志三》。
上都 [相关解释]
1.古代对京都的通称。 2.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北齐以晋阳为下都,故称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为上都。《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北齐高洋以邺为上都,晋阳为下都。"(2)唐肃宗宝应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长安为上都。《新唐书.地理志一》"上都,初曰京城,天宝元年曰西京……肃宗元年曰上都。" 3.元初于滦河北岸建开平府,世祖中统五年(1264)加号上都,岁常巡幸,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故址在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都河北岸。 4.指天宫。
东国 [相关解释]
1.东方之国。上古指齐﹑鲁﹑徐夷等国。《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逾诸夏而图东国。"韦昭注"东国,徐夷吴越。"《史记.孟尝君列传》"其攻秦也,欲王之令楚王割东国以与齐,而秦出楚怀王以为和。"张守节正义"东国,齐﹑徐夷。"《文选.陆机》"是以三卿世及,东国多衰弊之政;五侯并轨,西京有陵夷之运。"李善注"东国,谓鲁也。"近代多指中国以东的日本﹑朝鲜等国。 2.东部地区。春秋时指楚国东部的锺离﹑巢﹑州来等地。 3.指东都洛阳。国,都城。 4.犹东方。指亚洲。一说,指中国。
五京 [相关解释]
1.指唐代的中京长安﹑东京洛阳﹑西京凤翔﹑南京成都﹑北京太原。 2.指唐时渤海的上京龙泉府﹑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南京南海府﹑西京鸭渌府。 3.指辽的上京临潢府﹑东京辽阳府﹑中京大定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 4.指金的上京会宁府﹑东京辽阳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开封府。
传食 [相关解释]
1.辗转受人供养。《孟子·滕文公下》"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西京杂记》卷二"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欢心,竞致奇膳。"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隐》"自以当得大用,而一第落落,传食诸侯,因人成事,深怨王室。"《明史·艾万年传》"暮楚朝秦,传食中土,以剽掠为生。"章炳麟《箴新党论》"藩镇日强,自帝其部,非传食幕府,则不足以钓名。"一说传读zhuàn,为客舍之意。传食,谓止息于诸侯客馆而受其饮食。参阅清焦循《孟子正义》。
作骁 [相关解释]
1.《西京杂记》卷五"古之投壶,取中而不求还,故实小豆,恶其矢跃而出也。郭舍人则激矢令还。一矢百余反,谓之为骁。言如博之竖棋,于辈中为骁杰也。"后以投壶时,一箭跃还,接住复投中为一骁,此过程为"作骁"。参阅《颜氏家训.杂艺》。
依刘 [相关解释]
1.《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王粲﹞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后因以"依刘"谓投靠有权势者。
偷光 [相关解释]
1.《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因以"偷光"谓家贫而苦读。 2.犹偷情。
凿壁偷光 [相关解释]
亦作穿壁引光”。《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西汉匡衡在墙壁上凿孔,从孔中借邻家的烛光看书◇用为勤学苦读的典故。fda9
匡衡凿壁 [相关解释]
1.《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匡鼎 [相关解释]
1.《汉书.匡衡传》"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服虔曰'鼎犹言当也,若言匡且来也。'应劭曰'鼎,方也。'张晏曰'匡衡少时字鼎,长乃易字稚圭。世所传衡与贡禹书,上言'衡敬报',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服﹑应二说是也。贾谊曰'天子春秋鼎盛',其义亦同,而张氏之说盖穿凿矣。假有其书,乃是后人见此传云'匡鼎来',不晓其意,妄作衡书云'鼎白'耳。字以表德,岂人之所自称乎?今有《西京杂记》者,其书浅俗,出于里巷,多有妄说,乃云匡衡小名鼎,盖絶知者之听。"后世多从张晏和《西
匣剑帷灯 [相关解释]
1.剑在匣中,灯在帷里,灯光剑气若隐若现。诗文传记中写景﹑叙事﹑状物有若隐若现之妙者,常以"匣剑帷灯"为评语。亦用以形容事情无法掩盖或故露消息引人注意。语本《西京杂记》卷一"高帝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于外,与挺剑不殊。"
十九路 [相关解释]
1.金沿袭宋制,分境内为若干路。大定末共分中都﹑上京﹑咸平﹑东京﹑北京﹑临潢﹑西京﹑南京﹑河北东﹑河北西﹑山东东﹑山东西﹑大名府﹑河东北﹑河东南﹑京兆府﹑凤翔﹑鄜延﹑庆原﹑临洮二十路。章宗时并临潢路于北京路,是为十九路。参阅《金史.地理志上》。
卓文君 [相关解释]
1.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裻,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
古掾曹 [相关解释]
1.《西京杂记》卷四"京兆有古生者,学纵横﹑揣磨﹑弄矢﹑摇丸﹑樗蒲之术,为都掾史四十余季。善訑谩二千石,随以谐谑,皆握其权要,而得其欢心。赵广汉为京兆尹,下车而黜之。终于家。京师至今俳戏皆称古掾曹。"后以为滑稽戏谑之典。
吐凤 [相关解释]
1.《西京杂记》卷二"雄(扬雄)着《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后因以"吐凤"称颂文才或文字之美。
吞凤 [相关解释]
1.传说汉扬雄着《太玄经》,梦吐凤凰集于经上。事见《西京杂记》卷二◇因以"吐凤"或"吞凤"称美擅长著作。 2.犹吞鸟。
呕凤 [相关解释]
1.《西京杂记》卷二"雄(扬雄)着《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后因以"呕凤"指此事。
四京 [相关解释]
1.唐代以长安(中京)﹑洛阳(东京)﹑太原(北京)﹑凤翔(西京)为四京。 2.宋代以开封府(东京)﹑河南府(西京)﹑应天府(南京)﹑大名府(北京)为四京。 3.辽代以临潢府(上京)﹑辽阳府(东京)﹑析津府(南京)﹑大同府(西京)为四京。
妉汰 [相关解释]
1.亦作"妉太"。 2.骄纵﹐恣纵。语出汉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妉体忲。" 3.谓过分奢侈。
巷议街谈 [相关解释]
1.大街小巷间人们的议论。语出汉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
干鹊 [相关解释]
1.即喜鹊。其性好晴,其声清亮,故名『王充《论衡·龙虚》"狌狌知往﹐干鹊知来。"《西京杂记》卷三"干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嘉。"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二"北人喜鸦声而恶鹊声﹐南人喜鹊声而恶鸦声。鸦声吉凶不常﹐鹊声吉多而凶少。故俗呼喜鹊﹐古所谓渠胦是也。"《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马瑞辰通释"鹊即干鹊﹐今之喜鹊也……鹊性喜晴﹐故名干鹊。"一说﹐"干"音"虔"(qián)。鹊为阳鸟﹐先事物而动应﹐故名。
怀蛟 [相关解释]
1.《西京杂记》卷二"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词。"后因以"怀蛟"为才学卓异之典。
握铅抱椠 [相关解释]
1.语本《西京杂记》卷三"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遂以"握铅抱椠"为勤于写作﹑校勘的典故。
明镜高悬 [相关解释]
1.《西京杂记》卷三"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有女子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多以"明镜高悬"比喻官吏执法严明,判案公正,或办事明察秋毫,公平无私。
枌榆 [相关解释]
1.木名。 2.汉高祖故乡的里社名。 3.指汉高祖即位后,于秦故骊邑移置的新丰县枌榆社。见《西京杂记》卷二◇借指帝乡或皇宫。 4.泛指故乡。
武成王 [相关解释]
1.周代太公望的封号。唐开元十九年于西京及各州设太公庙,至上元元年又追封太公望为武成王,太公庙改武成王庙。参阅宋王溥《唐会要.武成王庙》。
毛遂堕井 [相关解释]
1.《西京杂记》卷六"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坠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后用为传闻不实之典。
滕公佳城 [相关解释]
1.指西汉夏侯婴墓地。《西京杂记》卷四"滕公驾至东都门﹐马鸣﹐局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縢公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地三尺所﹐得石椁。縢公以烛照之﹐有铭焉﹐乃以水洗写其文﹐文字皆古异﹐左右莫能知﹐以问叔孙通﹐通曰'科斗书也﹐以今文写之﹐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叹縢公居此室。'縢公曰'嗟乎天也﹐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縢公即西汉夏侯婴﹐官至太仆﹐初为縢令奉车﹐故号縢公◇即用以为典。
灵光殿 [相关解释]
1.汉景帝子鲁恭王所建的宫殿。故址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余之所立也……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后因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照骨 [相关解释]
1.照见骨骼。《西京杂记》载汉高祖以宝环赐戚夫人,光照指骨◇因以"照骨"为典。
玄元宫 [相关解释]
1.唐代祠老子的庙宇。开元年间诏两京和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天宝初年,在京师的改称玄元宫,天下诸州的称紫极宫。旋又改西京玄元宫为太清宫,东京玄元宫为太微宫。参阅《旧唐书.礼仪志四》。
玺剑 [相关解释]
1.《西京杂记》卷一"汉帝相传以秦王子婴所奉白玉玺,高帝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后以"玺剑"指传国之宝。
璇弁 [相关解释]
1.亦作"璇弁"。 2.玉饰的皮冠。《说文.玉部》"璇,美玉也。《春秋传》曰'璇弁玉缨。'"今本《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作"琼弁"『张衡《西京赋》"天子乃驾雕轸六骏驳,戴翠帽,倚金较,璇弁玉缨,遗光倏爚。"一说此指玉制的马冠。参阅《文选.张衡》薛综注。
百骁 [相关解释]
1.亦作"百娇"。 2.古代投壶﹐矢从壶中跃出复还﹐谓之骁。百骁﹐谓投壶发矢﹐百发百还。典出《西京杂记》卷五"古之投壶﹐取中而不求还……郭舍人则激矢令还﹐一矢百余反﹐谓之为骁。"
眉山 [相关解释]
1.《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后因以"眉山"形容女子秀丽的双眉。 2.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代称。苏为四川眉山人,故称。
秦庭朗镜 [相关解释]
1.传说秦始皇有镜﹐能照见人肠胃五脏等。见《西京杂记》卷三◇因以"秦庭朗镜"比喻明于审案的官吏。
秦醉 [相关解释]
1.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剪诸鹑首。"言天帝在醉意蒙眬中赐缪公以秦境之地◇因以"秦醉"谓侥幸取得政权。
秦镜 [相关解释]
1.亦作"秦鉴"。 2.传说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的善恶。《西京杂记》卷三"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硋;人有疾病在内,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唐司空曙《故郭婉仪挽歌》"一日辞秦镜,千秋别汉宫。"宋周邦彦《风流子.大石》词"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后亦用以称颂官吏清明,善于断狱。
翘馆 [相关解释]
1.汉公孙弘为宰相,设翘材馆,以罗致天下人才。见《西京杂记》卷四◇因以"翘馆"谓招致才学颖异之士的馆舍。
落尘 [相关解释]
1.《西京杂记》卷四"东方生善啸,每曼声长啸,輒尘落帽。"后以"落尘"形容歌声美妙。 2.下凡。 3.篦梳的别名。
葛洪(284-364) [相关解释]
东晋道家、医学家、炼丹术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自幼好神仙导养之法。先后从郑隐、鲍玄学炼丹术和道术◇闻交趾出丹砂,求为勾漏令。携子侄至广州,止于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神仙传》、《西京杂记》等。
虫象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的水怪。《楚辞.远游》"玄螭虫象并出进兮,形蟳虬而逶蛇。"王逸注"象,罔象也。"朱熹集注"象,《国语》所谓'水之怪龙罔象'也。"胡文英注"虫象,罔象也。"一说"象"为"豸"字之误。闻一多新义"象,疑当为豸,字之误也,豸,……与象形近,故误为象。《说文》曰'豸,兽长脊,行豸豸然。'《系传》曰'豸豸,背隆长貌。''玄螭虫豸并出进兮,形蟳虬而逶蛇',盖指鱼龙漫衍之戏,《西京赋》所谓'巨兽巨寻,是为曼延'是也。"
西京 [相关解释]
1.古都名。(1)西汉都长安﹐东汉改都洛阳﹐因称洛阳为东京﹐长安为西京。(2)隋炀帝建洛阳为东京﹐因称长安为西京。(3)唐显庆二年﹐以洛阳为东都﹐因称长安为西都﹐一称西京﹐天宝元年﹐定称西京﹐至德二载﹐改称中京。(4)唐至德二载收复两京﹐还都长安﹐因凤翔是两京未复时肃宗之驻地﹐改凤翔郡为凤翔府﹐建号西京﹐上元元年﹐废京号。(5)南诏王寻阁劝时﹐以太和(指羊苴咩城)为西京﹐至世隆称帝﹐改称中都。(6)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四月李存勖即帝位于魏州﹐以魏州为东京兴唐府﹐以即位前的晋王旧都太原府为西京﹐十一月复唐旧制改
西京七族 [相关解释]
1.西汉皇后的七个家族。指吕氏﹑霍氏﹑上官氏﹑丁氏﹑赵氏﹑傅氏﹑王氏。晋庾亮《让中书监表》"向使西京七族,东京六姓,皆非姻党,各以平进,纵不悉金,决不拒。"一说,指吕氏﹑窦氏﹑卫氏﹑上官氏﹑霍氏﹑许氏﹑王氏。
西京杂记 [相关解释]
逸事小说集。东晋葛洪作。六卷。西京”指西汉京都长安。书中所记多为历史传说与文人逸事。最早见于此书者有王昭君故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卖酒的传说等,皆涉笔成趣,曲折有致。
西朝 [相关解释]
1.指西京长安。
言鲭 [相关解释]
1.《西京杂记》卷二﹕"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欢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后因以"言鲭"谓说话有味。
豺遘 [相关解释]
1.谓凶狠暴虐的人造成祸乱。语本汉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跳天灯 [相关解释]
1.京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广西京族地区。女子舞者手托﹑头顶盘碟,上置以点燃的蜡烛。表演者随着强烈的鼓点节奏,双手托盘碟相对转动手腕,队形纵横交错,变化较多。旧时用于祭祀,多在节日表演。
远山眉 [相关解释]
1.形容女子秀丽之眉。典出《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亦指美女。
都踊 [相关解释]
1.旧时日本国西京民间的一种风俗。青年男女于七月十五至三十日,跳舞达旦,谓之都踊。
酒赋 [相关解释]
1.《西京杂记》卷四"梁孝王游于忘忧之馆,集诸游士,各使为赋……邹阳为《酒赋》。"后遂以"酒赋"指喜好饮酒赋诗。
针楼 [相关解释]
1.《西京杂记》卷一﹕"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太平御览》卷八三○引南朝梁顾野王《舆地志》﹕"齐武起曾城观﹐七月七日宫人登之穿针﹐世谓穿针楼。"后以"针楼"谓妇女所居之楼。
钟鲸 [相关解释]
1.形同鲸鱼的撞钟木。语出《文选.班固》"于是发鲸鱼﹐铿华钟"李善注引三国吴薛综《西京赋》注﹕"海中有大鱼名鲸﹐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鱼。鲸鱼击蒲牢﹐蒲牢辄大鸣呼。凡钟欲令其声大者﹐故作蒲牢于其上﹐撞钟者名为鲸鱼。"
铅椠 [相关解释]
1.古人书写文字的工具。铅﹐铅粉笔﹔椠﹐木板片。语出《西京杂记》卷三﹕"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 2.指写作﹐校勘。 3.指文章﹐典籍。
阳舒 [相关解释]
1.语本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后因以"阳舒"指舒畅的心情和宽松的气氛。 2.借指书法中笔划的舒展。
阴阳惨舒 [相关解释]
1.古以秋冬为阴﹐春夏为阳。意为秋冬忧戚﹐春夏舒快。指四时的变化。语本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
霜匣 [相关解释]
1.剑匣。语本《西京杂记》卷一﹕"高祖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于外﹐与挺剑不殊。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开匣拔鞘﹐辄有风气﹐光彩射人。"
龙岫 [相关解释]
1.《西京杂记》卷二"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后因以"龙岫"泛指精美的湖山建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