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议论的内容。
带有议论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龙 [相关解释]
1.《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后用作典实。
东林党 [相关解释]
晚明以江南士大夫为主形成的政治集团。1594年无锡人顾宪成革职还乡,与高攀龙、钱一本等在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得到一些士人响应,被称为东林党”。熹宗时宦官魏忠贤专权,捕杀、迫害东林党,至1627年思宗即位才停止迫害。东林党与阉宦余党的斗争延续至明亡。
东谈西说 [相关解释]
1.谓议论的面很宽。
人口 [相关解释]
1.居住在一定地域内或一个集体内的人的总数。 2.人。 3.人的口,指言谈﹑议论。
人多嘴杂 [相关解释]
1.谓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亦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众口籍籍 [相关解释]
1.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籍籍﹐纷乱貌。
众口纷纭 [相关解释]
1.谓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众喙 [相关解释]
1.群鸟的嘴。借指各种议论。
众歡 [相关解释]
1.众人的议论或喧哗。
众议 [相关解释]
1.众人的议论。
众议成林 [相关解释]
1.谓众人的议论可使人相信平地上出现森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乱真。
众论 [相关解释]
1.众人的议论。
众说 [相关解释]
1.各种学说或议论。
众说纷揉 [相关解释]
1.各种说法纷乱而混杂。形容有各种各样的议论。
众说郛 [相关解释]
1.多种议论汇集之处。
众风 [相关解释]
1.民间风谣;众人的议论。
位卑言高 [相关解释]
1.谓在下位而议论高官主管的政事。语出《孟子.万章下》"位卑而言高,罪也。"
俚谈 [相关解释]
1.民间的,鄙陋的议论。 2.谓浅近的语句。用于自谦。
偏论 [相关解释]
1.偏颇的议论;不公允的言论。
偶言 [相关解释]
1.谓相聚议论。
偶语 [相关解释]
1.相聚议论或窃窃私语。
党议 [相关解释]
1.聚众议论。 2.朋党之间的争论﹑非议。
八股文 [相关解释]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文体。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四部分是正式议论,中股是全篇重心,在这四段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文章题目摘自《四书》,所论内容必须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不许自由发挥。
公义 [相关解释]
1.亦作"公议"。 2.公正的义理。 3.公众的议论﹐舆论。
出法驳案 [相关解释]
1.谓出于律例之外进行辩驳议论。
切磋琢磨 [相关解释]
古代把加工兽骨、象牙、玉、石分别称为切、磋、琢、磨◇以切磋琢磨”或切磋”比喻道德学问上的互相研讨、砥砺知交之于朋友,亦有切磋琢磨之义|故相与议论之间,切磋最为难。
切议 [相关解释]
1.恳切的议论。
切论 [相关解释]
1.激切的议论。
剿说 [相关解释]
1.亦作"剿说"。 2.抄袭别人的言论为己说。《礼记.曲礼上》"毋剿说,毋雷同。"剿,一本作"剿"。郑玄注"剿,犹攇也。谓取人之说,以为已说。"一说为截断别人的说话。俞樾《群经平议.礼记一》"'毋剿说,毋雷同',皆承上文'正尔容,听必恭'而言。长者有言当敬听之;若不待其言之毕,而横发议论以絶断之,是为剿说。"后人多从郑说。
十言 [相关解释]
1.十句话。表示很多议论。 2.十次言论。表示多次言论。
千秋 [相关解释]
①千年时间。形容时间很长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千秋万古无消息。②对别人生日的敬词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③对人死的委婉说法太后千秋之后,王弃国家,而太子即位,公子贱于布衣。
单议 [相关解释]
1.谓简短的议论。
反逆 [相关解释]
1.相反。 2.叛逆;谋反。 3.北齐刑律有重罪十条,首为反逆,不在八议论赎之列。隋唐律承北齐制﹐置十恶之条﹐改称谋反。参阅《隋书.刑法志》。亦指谋反犯。 4.颠簸。
口声 [相关解释]
1.犹开口。 2.语气,口气。 3.指口音。 4.议论。
吐论 [相关解释]
1.发议论﹑评论或作辩论。 2.指写作论说﹑辩论文字。
咨论 [相关解释]
1.议论;商讨。
品头题足 [相关解释]
1.亦作"品头论足"。 2.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3.现亦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
哓咋 [相关解释]
1.犹言议论纷纷。
啧啧 [相关解释]
1.象声词。形容声音轻细。多指鸟虫鸣声。 2.叹词。表示赞叹﹑叹息﹑惊异等。 3.形容议论纷纷。
啧有烦言 [相关解释]
1.谓互相责备,争论不一。 2.谓纷杂的指责和议论。
啧言 [相关解释]
1.责备的议论。
喧议 [相关解释]
1.大声而嘈杂地议论。
喳咕 [相关解释]
1.商量,议论。
嘁嘁喳喳 [相关解释]
1.亦作"嘁嘁测测"。亦作"嘁嘁嚓嚓"。 2.象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等。 3.谓低声议论,搬弄是非。
噂沓 [相关解释]
1.亦作"噂"。 2.议论纷纷。 3.喧哗吵闹。 4.攻讦诋毁。 5.冗长拖沓。
噂议 [相关解释]
1.相聚议论。
噪噪 [相关解释]
1.乱嚷嚷;议论纷纷。
坐而论道 [相关解释]
1.古指王公大臣陪侍帝王议论政事。 2.指坐下来谈论各项事理。 3.指脱离实际,空谈大道理。
坐论 [相关解释]
1.坐而议论。 2.唐五代之制,宰相上殿议事,赐茶命坐,谓之坐论。至宋初,此制废。参阅宋钱惟演《金坡遗事》。
外论 [相关解释]
1.外界的议论。
大放厥辞 [相关解释]
1.亦作"大放厥词"。 2.谓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 3.大发议论(今多含贬义)。
夹叙夹议 [相关解释]
1.边叙述边议论。
奋发踔厉 [相关解释]
1.奋发有为﹐意气昂扬。语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容喙 [相关解释]
1.参与议论。
封建论 [相关解释]
散文篇名。唐代柳宗元作。封建”指奴隶社会分封国土、建立诸侯国的分封制度。作者分析了这种制度的产生原因、形成过程及其弊病,论述了它终被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意在反对唐中期的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的统一。措词严谨,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是古代议论文的典范之作。
小论 [相关解释]
1.细碎的言论。 2.简短议论。 3.古时吐蕃副相。论﹐藏文blon﹐吐蕃王族﹑大臣。
小说 [相关解释]
文学的一大样式。一般通过情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行动,塑造人物性格。现代西方新小说派”则主张小说可不要情节或淡化情节。叙事角度灵活多样,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各种手法兼收并蓄。按篇幅长短,常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
小说家 [相关解释]
1.古代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之士。 2.泛指性质不同的各种杂记琐言。 3.特指说话家数之一。 4.从事小说创作有相当成就者。
峭论鲠议 [相关解释]
1.议论严正刚直。
巷议 [相关解释]
1.于里巷中议论是非。
巷议街谈 [相关解释]
1.大街小巷间人们的议论。语出汉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
巷说 [相关解释]
1.在里巷中的议论。
庄论 [相关解释]
1.庄重的言论;庄严的议论。
庄语 [相关解释]
1.严正的议论;正经话。
庙廷 [相关解释]
1.宗庙或庙宇的前殿。 2.君王接受朝见﹑议论政事的殿堂。
庙议 [相关解释]
1.关于宗庙礼制的议论。 2.朝廷的谋议。
庙论 [相关解释]
1.朝廷对政事的议论。
庸说 [相关解释]
1.平常的议论。
廷议 [相关解释]
1.在朝廷上商议或发表议论。 2.指朝廷上的议论。
廷论 [相关解释]
1.在朝廷上辩论。 2.朝廷上的议论。
张风 [相关解释]
1.鼓着风。 2.方言。招人议论。
影子语 [相关解释]
1.含蓄影射的言辞﹑议论。
心非巷议 [相关解释]
1.心里不满,而在私下议论。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息喙 [相关解释]
1.停止议论。
我行我素 [相关解释]
不管别人怎样,只管按照自己平素的习惯去做无论别人怎样议论,他依然是我行我素。
托之空言 [相关解释]
1.谓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批点 [相关解释]
1.在书刊﹑文章上加批注和圈点。 2.批评议论;批评指摘。
择言 [相关解释]
1.选择适当的话。 2.败言或不合法度的议论。择﹐通"殬"。
指怒 [相关解释]
1.议论指斥。
指手点脚 [相关解释]
1.犹指指点点。形容背后指点议论之状。
指指搠搠 [相关解释]
1.悄悄议论的样子。
指议 [相关解释]
1.指摘议论。
指论 [相关解释]
1.议论。
振振有词 [相关解释]
自以为理由充分地大发议论双方都振振有词,互不相让|他挥着手势,振振有词地说了一片大道理。
探骊得珠 [相关解释]
骊骊龙,传说中生于九重之渊的黑龙,其颔下有千金之珠。比喻行文能抓住关键其书法论一篇,聚古人大旨于数百言之中,如探骊得珠,觉前贤纷纷议论,均为饶舌矣。
搀说 [相关解释]
1.纷纷议论。
搬弄是非 [相关解释]
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放言高论 [相关解释]
1.谓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文笔 [相关解释]
①古代泛指文章、文辞◇指文章的风格笔调。②六朝人把文体区分为文、笔。有韵的作品(诗赋)为文,无韵的文章为笔。也泛称有情采的诗赋为文,议论记叙一类的文章为笔◇世论文也区分文、笔,如有韵对偶的为文,无韵散行的为笔。
文谈 [相关解释]
1.文雅的谈吐。 2.谈文。谓有关文字﹑文章等方面的议论。鲁迅着有《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晏婴(?-前500) [相关解释]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为卿。奉景公命出使晋国联姻,与晋大夫叔向议论齐国政局,预言齐国政权将被田氏取代。传世有《晏子春秋》,为战国时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
曲论 [相关解释]
1.歪曲事实地议论;狡辩。
末议 [相关解释]
1.谦称自己的议论。
杂论 [相关解释]
1.共同议论。 2.漫无中心﹐涉及面广的议论。
杂说 [相关解释]
1.百家的学说。 2.指怪诞鄙俗之语。 3.指笔记小说。 4.古籍分类子部中一目。叙述人事﹐兼发议论者属之。
横议 [相关解释]
1.恣意议论。 2.物议,非难。
樽酒论文 [相关解释]
1.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后遂以"樽酒论文"谓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欬唾成珠 [相关解释]
1.比喻言谈精当﹐议论高明或文词优美。语本《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正议 [相关解释]
1.公正的言论。 2.谓秉正发表议论。
正论 [相关解释]
1.谓正直地议论事情。 2.正确合理的言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