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7 查到相关词调的内容。
带有词调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中调
[相关解释]
词调体式之一。因其篇幅长短适中,故称。通常以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如《破阵子》、《渔家傲》、《苏幕遮》等。但也有少于五十九字的,如《七娘子》即五十八字(一为六十字)。
词调体式之一。因其篇幅长短适中,故称。通常以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如《破阵子》、《渔家傲》、《苏幕遮》等。但也有少于五十九字的,如《七娘子》即五十八字(一为六十字)。
入塞
[相关解释]
1.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军人从边塞返归的情景。 2.词调名。调名本古乐府横吹曲《入塞》辞,双调,五十二字。参阅《词谱》卷九。
1.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军人从边塞返归的情景。 2.词调名。调名本古乐府横吹曲《入塞》辞,双调,五十二字。参阅《词谱》卷九。
小令
[相关解释]
①词调体式之一。指篇幅短小的词。通常以五十八字以内的短词为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但词中称令”的,并非都是小令,如百字令”即有百字之多。②散曲体式之一。体制短小,通常只有一支曲子,并且一韵到底。但也有例外,如摘调”、带过曲”、集曲”、重头”等,是小令的特殊形式。③元、明时民间流行的小曲也称为小令。
①词调体式之一。指篇幅短小的词。通常以五十八字以内的短词为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但词中称令”的,并非都是小令,如百字令”即有百字之多。②散曲体式之一。体制短小,通常只有一支曲子,并且一韵到底。但也有例外,如摘调”、带过曲”、集曲”、重头”等,是小令的特殊形式。③元、明时民间流行的小曲也称为小令。
感恩多
[相关解释]
1.词调名。本为唐教坊曲名。双调,有三九﹑四十字两体。
1.词调名。本为唐教坊曲名。双调,有三九﹑四十字两体。
感皇恩
[相关解释]
1.词调名。本唐教坊曲名。天宝十三载,改金风调《苏莫遮》为《感皇恩》。又名《人南渡》﹑《叠萝花》。其曲有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字等七体。皆双调。参阅《词谱》卷十五。
1.词调名。本唐教坊曲名。天宝十三载,改金风调《苏莫遮》为《感皇恩》。又名《人南渡》﹑《叠萝花》。其曲有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字等七体。皆双调。参阅《词谱》卷十五。
摊破
[相关解释]
1.唐宋填词用语。指因乐曲节拍的变动引起句法﹑协韵的变化﹐突破原来词调谱式﹐故称摊破。如《浣溪沙》上下阕的末句﹐原为七言一句﹐句末协韵。乐曲摊开后﹐突破七字为十字﹐成为七言﹑三言两句﹐改于三言句末协韵﹐别成一体﹐故称《摊破浣溪沙》﹐以示区别。他如《摊破采桑子》﹑《摊破江城子》等﹐均属此类。又称摊声◇来的曲谱中﹐也有"摊破"﹐与词的情况有所不同。 2.划破。
1.唐宋填词用语。指因乐曲节拍的变动引起句法﹑协韵的变化﹐突破原来词调谱式﹐故称摊破。如《浣溪沙》上下阕的末句﹐原为七言一句﹐句末协韵。乐曲摊开后﹐突破七字为十字﹐成为七言﹑三言两句﹐改于三言句末协韵﹐别成一体﹐故称《摊破浣溪沙》﹐以示区别。他如《摊破采桑子》﹑《摊破江城子》等﹐均属此类。又称摊声◇来的曲谱中﹐也有"摊破"﹐与词的情况有所不同。 2.划破。
摘得新
[相关解释]
1.词调名。因唐皇甫松词首句为"摘得新"而得名。
1.词调名。因唐皇甫松词首句为"摘得新"而得名。
柳枝
[相关解释]
1.柳树的枝条。 2.古乐府曲调名。又称《杨柳枝》。 3.词调名。又称《杨柳枝》。盖由乐府横吹曲《折扬柳》演变而来。有三体(1)单调,二十八字,四句,句七字。平韵。形似七言绝句,声律较灵活,平仄不拘定。前蜀牛峤《柳枝》词五首即用此调。(2)双调,四十字。上﹑下片各以七﹑三﹑七﹑三字为句。平韵。前蜀张泌《柳枝》词即三﹑七﹑三字为句,共三十二实字;另在第一﹑二﹑四句之下各加和声(亦称"和歌")"柳枝",共十二虚字,合为四十四字。参阅清万树《词律》卷一。 4.词曲歌唱时的和声,无义。 5.侍姬名。唐韩愈
1.柳树的枝条。 2.古乐府曲调名。又称《杨柳枝》。 3.词调名。又称《杨柳枝》。盖由乐府横吹曲《折扬柳》演变而来。有三体(1)单调,二十八字,四句,句七字。平韵。形似七言绝句,声律较灵活,平仄不拘定。前蜀牛峤《柳枝》词五首即用此调。(2)双调,四十字。上﹑下片各以七﹑三﹑七﹑三字为句。平韵。前蜀张泌《柳枝》词即三﹑七﹑三字为句,共三十二实字;另在第一﹑二﹑四句之下各加和声(亦称"和歌")"柳枝",共十二虚字,合为四十四字。参阅清万树《词律》卷一。 4.词曲歌唱时的和声,无义。 5.侍姬名。唐韩愈
梁州令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唐教坊大曲有《凉州》,由大曲摘遍而为小令词调,因称《凉州令》,宋以后讹称《梁州令》。双调,有五十字﹑五十二字﹑五十五字三体,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皆属正宫,字句格律相近,而与词牌不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仅见于诸宫调。
1.词牌名。唐教坊大曲有《凉州》,由大曲摘遍而为小令词调,因称《凉州令》,宋以后讹称《梁州令》。双调,有五十字﹑五十二字﹑五十五字三体,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皆属正宫,字句格律相近,而与词牌不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仅见于诸宫调。
瑞鹧鸪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又名《五拍》﹑《天下乐》﹑《舞春风》﹑《鹧鸪词》等。双调五十六字,平韵。本为七言律诗,因唐人谱为歌词,遂成词调。至宋柳永增添为双调六十四字及八十八字两种。
1.词牌名。又名《五拍》﹑《天下乐》﹑《舞春风》﹑《鹧鸪词》等。双调五十六字,平韵。本为七言律诗,因唐人谱为歌词,遂成词调。至宋柳永增添为双调六十四字及八十八字两种。
白雪
[相关解释]
1.洁白的雪。 2.比喻白色物。 3.古琴曲名。传为春秋晋师旷所作。 4.喻指高雅的诗词。 5.词调名。宋杨无咎创作。双调九十五字。 6.道教语。指水银。一说指唾液。
1.洁白的雪。 2.比喻白色物。 3.古琴曲名。传为春秋晋师旷所作。 4.喻指高雅的诗词。 5.词调名。宋杨无咎创作。双调九十五字。 6.道教语。指水银。一说指唾液。
白香词谱
[相关解释]
词集。清代舒梦兰(字白香)编。四卷。选录唐至清初五十九人的词作共一百首。以词调体式为序排列,先小令,再中调、长调◇由谢朝征笺注,存词九十九首,改以词人时代先后为序排列,删去声谱,增加有关资料,为词选注本。
词集。清代舒梦兰(字白香)编。四卷。选录唐至清初五十九人的词作共一百首。以词调体式为序排列,先小令,再中调、长调◇由谢朝征笺注,存词九十九首,改以词人时代先后为序排列,删去声谱,增加有关资料,为词选注本。
祝英台近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又名《宝钗分》﹑《月底修箫谱》﹑《燕莺语》﹑《寒食词》。双调七十七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2.曲牌名。属南曲越调。字数与同名词调前半阙同。用作引子。
1.词牌名。又名《宝钗分》﹑《月底修箫谱》﹑《燕莺语》﹑《寒食词》。双调七十七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2.曲牌名。属南曲越调。字数与同名词调前半阙同。用作引子。
绛都春
[相关解释]
1.词调名。有平仄两体。平韵九十八字,始见于宋陈允平《日湖渔唱》。仄韵一百字,始见于宋吴文英《梦窗词》。见清万树《词律》卷十六。 2.曲牌名。明汤显祖《南柯梦》﹑清李渔《奈何天》均有此曲。
1.词调名。有平仄两体。平韵九十八字,始见于宋陈允平《日湖渔唱》。仄韵一百字,始见于宋吴文英《梦窗词》。见清万树《词律》卷十六。 2.曲牌名。明汤显祖《南柯梦》﹑清李渔《奈何天》均有此曲。
自度曲
[相关解释]
1.谓在旧有曲调外﹐自行谱制新曲。 2.指在旧词调之外自己新创作的词调。
1.谓在旧有曲调外﹐自行谱制新曲。 2.指在旧词调之外自己新创作的词调。
词腔
[相关解释]
1.犹词调。
1.犹词调。
词调
[相关解释]
1.文词和音调。 2.诗和词的格调。 3.专指填词的格调。
1.文词和音调。 2.诗和词的格调。 3.专指填词的格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