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64 查到相关诸子的内容。
带有诸子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甘 [相关解释]
1.《晋书.王羲之传》"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后因以"一甘"指一味美食。
七志 [相关解释]
1.书名。继刘歆《七略》之后的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着。南朝齐王俭撰。其书分图书为经籍﹑诸子﹑文翰﹑军事﹑阴阳﹑术艺﹑图谱七类。另附道﹑佛各一类。今佚。
七略 [相关解释]
1.书名『刘歆撰。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和《方技略》。《汉书.艺文志》即据《七略》为蓝本。原书已佚,清马国翰﹑洪颐煊等均有辑本。亦用以泛指各类著作。
丙部 [相关解释]
1.中国古籍四部分类法之一。晋荀勖分群书为四部,以史类和杂着为丙部。东晋李充重分四部,以诸子为丙部。隋唐以后沿用不变。
中妇诸子 [相关解释]
1.古代掌教宫女之官。
中射 [相关解释]
1.亦称"中射土"。 2.古官名。宫廷中的侍卫官。《战国策·楚策四》"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韩非子·十过》"中射士谏曰'合诸侯﹐不可无礼。'"陈奇猷集释引孙诒让曰"中射者﹐射人之给事宫内者﹐犹涓人之在内者谓之中涓﹐庶子之在内者谓之中庶子矣。"一说,侍御的近臣。于省吾《双剑誦诸子新证·韩非一》"吴北江先生谓'射'乃'榭'之借字。"参见"中谢"。
中男 [相关解释]
1.次子;诸子中居长幼之间者。 2.未成丁的男子。 3.泛指青年男子。
众妇 [相关解释]
1.古代宗法制度﹐嫡长子之妻为冢妇﹐诸子之妻称"众妇"。又称介妇﹑庶妇。
众子 [相关解释]
1.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
先君子 [相关解释]
1.旧时称自己或他人的已去世的祖父。《礼记.檀弓上》"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孔颖达疏"子之先君子,谓孔子也。"《荀子.非十二子》"案饰其辞而祇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亦以自称已去世的父亲。
六宅使 [相关解释]
1.唐宋时皇帝诸子年长后分院居住﹐并置十宅﹑六宅使负责管理诸宅院事务◇只称六宅使。
农战 [相关解释]
1.商鞅等先秦诸子的经济﹑军事思想和政策。重视农业和战争,主张两者结合。 2.指屯田。
凡缘 [相关解释]
1.犹言一如往常。《荀子·礼论》"刑余罪人之丧,不得合族党,独属妻子,棺椁三寸,衣衾三领,不得饰棺,不得昼行,以昏殣,凡缘而往埋之。"杨倞注"凡,常也;缘,因也。言其妻子如常日所服而埋之,不更加绖杖也。"一说为盘绕,不循正路。见于省吾《双剑誦诸子新证·荀子礼论》。 2.旧指佛家﹑道家﹑神仙等与世俗的缘分。
分分 [相关解释]
1.怨恨。分,通"忿"。《吕氏春秋·慎大》"桀为无道,暴戾顽贪,天下颤恐而患之。言者不同,纷纷分分,其情难得。"高诱注"分分,恐恨也。"俞樾《诸子平议·吕氏春秋二》"分分,当作忿忿。"一说此"分"假为"混","混混",亦殽乱义。见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慎大》。
力牧 [相关解释]
1.传说为黄帝之臣。相传黄帝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数万群,寤而叹曰"夫千钧之弩,异力能远者也;驱羊数万群,是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依占而求之,得力牧于大泽,用以为将。见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有道家《力牧》二十二篇﹐《兵书略》有阴阳家《力牧》十五篇。皆依托之作。
十王宅 [相关解释]
1.唐玄宗诸子年长封王之后所共居的大宅。宅在长安安国寺东。
叙録 [相关解释]
1.记载。 2.如同现代之图书提要『成帝时命光禄大夫刘向校中藏经传诸子诗赋,每一书成,向皆条列篇目,撮其指要,录而奏之,谓之"叙録"。今存《管子叙录》﹑《战国策叙录》等。
四部书 [相关解释]
1.中国古代书籍统分为四大类,故称。晋荀勖将群书分为四部六艺﹑小学为甲部;诸子﹑兵书﹑术数为乙部;历史记载和杂着为丙部;诗赋﹑图赞﹑《汲冢书》为丁部。东晋李充加以调整,以五经为甲部,历史记载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隋唐以后沿用此种分法,称为经﹑史﹑子﹑集◇亦用以泛指群书。
在苫 [相关解释]
1.古代丧礼,遇父母之丧,百日以内丧主和诸子睡草垫,枕土块,故称守丧为"在苫"。苫,草垫子。也称"苫次"。见《仪礼.丧服》。
坛陆 [相关解释]
1.水中陆地。《庄子.至乐》"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随行列而止,委蛇而处。"成玄英疏"坛陆,湖渚也。"郭庆藩集释"坛,本作'澶',音但,水沙澶也。"一说坛应读作坦,坛陆,谓广阔的大地,犹坦陆。见于省吾《双剑誦诸子新证.庄子》。
子学 [相关解释]
1.即诸子学。一般与经学﹑史学并提。
子舍 [相关解释]
1.小房;偏室。一说,诸子所居的屋舍。 2.借指儿子;儿女。
子部 [相关解释]
也称丙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四部的第三部。收诸子百家和佛道宗教著作。《隋书·经籍志》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天文、历数、五行、医方十四类。《四库全书》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宝树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七宝之树,即极乐世界中以七宝合成的树木。 2.泛指珍奇的树木。 3.古代妇女首饰中的步摇。 4.犹玉树。喻佳子弟。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语言》"谢太傅(谢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寅邱 [相关解释]
1.亦作"寅丘"。 2.大丘。《淮南子.说林训》"寅丘无壑,泉原不溥。"俞樾《诸子平议.淮南内篇四》"寅丘,谓大丘也。《方言》'夤,大也。'《广雅.释诂》同。寅即夤之叚字。言丘虽大而无壑,则泉原不溥也。"一说,有地下水之丘『高诱注"言污小潦水名寅。寅之丘无大壑,故泉流不得溥。"
小侯 [相关解释]
1.古代用以称小国。 2.谓四夷之君。 3.旧时称功臣子孙或外戚子弟之封侯者。以其非列侯﹐故称。《后汉书.邓禹传》"禹少子鸿﹐好筹策。永平中﹐以为小侯。"又《明帝纪》"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李贤注引袁宏《后汉纪》曰"又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诸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置'五经'师。以非列侯﹐故曰小侯。"一说以年小获封﹐故称。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 4.指高官显贵。
干嘉学派 [相关解释]
1.清乾隆嘉庆年间(公元1736-1820)讲究训诂考据的经学派系。源于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到干嘉时,学者继承古文经学的训诂方法而加以发挥,用于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形成所谓"朴学"(即"汉学")。从校订经书扩大到史籍和诸子,从解释经义扩大到考究历史﹑地理﹑天文﹑历法﹑音律﹑典章制度;对古籍和史料整理,有较大贡献。
庭玉 [相关解释]
1.庭院中的玉树。喻优秀子弟。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惠子知我 [相关解释]
1.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因以"惠子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
投下 [相关解释]
1.元朝诸王﹑驸马﹑勋臣所属的人户。源于辽,蒙古语称爱马。元太祖建蒙古国,将被征服民分赐给诸弟﹑诸子﹑驸马﹑功臣;他们用兵中原和西域,又将俘虏带回草原,作为各自的私属,形成若干投下。投下人平时向领主纳赋服役,战时由领主率领出外作战。由于中原人不适应草原的生产和生活,投下领主又将俘虏寄留于各州县,派人管理。元朝陆续专设官府。无论是漠南北﹑中原﹑江南的人户,凡属某领主所有者,通称某投下或某位下,由领主世袭继承。漠南北投下事由领主自理;中原投下事由朝廷派官治理,由领主派达鲁花赤监收应纳五户丝(即每五户应向领主缴
指实 [相关解释]
1.指明实际情况。 2.犹实据。 3.核实。指,通"稽"。《荀子.正名》"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于省吾《双剑誦诸子新证.荀子三》"指应读作稽……指实亦稽实也。"一说为指明实事,见杨倞注。 4.证实。指,通"稽"。
明太祖(1328-1398) [相关解释]
即朱元璋”。明王朝的建立者。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贫农出身。少年时曾在皇觉寺当和尚◇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郭死后自为统帅。1356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先后击败并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及其余部,又杀害红巾军首领韩林儿。不久出师北伐。1368年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以后逐步统一全国。在位期间普查户口,奖励农桑,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移民屯田,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又实行一系列加强皇权的措施,分封诸子为各地藩王
曲静 [相关解释]
1.指道家之委曲求全与清静无为的主张。《管子.侈靡》"不方之政﹐不可以为国;曲静之言﹐不可以为道。"郭沫若等集校"此斥道家者言。道家主静﹐主无为﹐主恬淡﹐主'曲则全'。"一说﹐静读为?;?﹐屈。曲?﹐即曲屈﹐不正直。见于省吾《双剑誦诸子新证.管子二》。
术施 [相关解释]
1.述说和施行。《吕氏春秋.士容》"今者,客所弇敛,士所术施也;士所弇客所术施也。"高亨《诸子新笺.吕氏春秋》"此言客所收而藏之士所述说而施行之也。"一说犹跅弛。谓不遵礼度﹑放纵不羁。参阅?_猷校释。
次祖 [相关解释]
1.列祖。《管子.侈靡》"祀谭次祖。"尹知章注"谭﹐延也。国败絶祀之事﹐延及次相。"于省吾《双剑誦诸子新证.管子二》"注谓'延及次祖'﹐是读'谭'为'覃'﹐训延也。'次祖'犹言列祖。《吕氏春秋.季冬》'次诸侯之列'注'次﹐列也。'《晋语》'失次犯令死'注'次﹐行列也。'然则'祀覃次祖'﹐即祀延列祖也。"一说﹐次祖者﹐即趑趄﹑次且﹑次雎。见郭沫若等《管子集校.侈靡》。
永岁 [相关解释]
1.长寿。 2.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第三子以下诸子,臣下呼为"永岁"。
治徒 [相关解释]
1.复姓。春秋时有治徒娱。见《墨子.耕柱》。一说"治徒"即司徒。以官为姓。参阅于省吾《双剑誦诸子新证.墨子三》。
淑湫 [相关解释]
1.寂寥。《管子.水地》"耳之所听,非特雷鼓之闻也,察于淑湫。"尹知章注"淑湫,与寂寥同。"郭沫若等集校引张佩纶曰"淑,读为寂,《淮南.原道训》'湫漻寂寞。'高诱注'湫漻,清静也;寂寞,恬淡也。'此言视于无形,听于无声。"一说,为啁啾之假字。参阅于省吾《双剑誦诸子新证.管子二》。
焚书坑儒 [相关解释]
秦始皇实行思想文化专制的措施。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关于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的建议,下令焚烧除秦国史书及医药等技艺书以外的列国史书和《诗》、《书》及诸子百家著作。谈《诗》、《书》者斩首,以古非今者灭族。禁民间私学,学法令者以吏为师。此为焚书”。次年因有方士儒生批评朝政,秦始皇于咸阳坑杀方士和儒生四百六十多名,此即坑儒”。
玉树 [相关解释]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2.用珍宝制作的树。 3.槐树的别称。 4.美丽的树。 5.白雪覆盖的树。 6.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后以"玉树"称美佳子弟。 7.南朝陈后主所作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省称。
王家癖 [相关解释]
1.唐初王福畴之子勔﹑勮﹑勃﹑劝等皆有文才,福畴尝向韩思彦夸赞诸子,思彦戏曰"武子有马癖,君有誉儿癖,王家癖何多邪"事见《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用为长辈喜爱称誉子弟的典实。
畲太君 [相关解释]
1.通俗小说《杨家将》中的人物。北宋名将老令公杨继业之妻。诸子殉国后,她以百岁高龄挂帅出征,抵御西夏侵略◇常用以比喻老年女英雄。
疆郊 [相关解释]
1.指郊外。《管子.幼官》"旗物尚赤,兵尚戟,刑则烧交疆郊。"尹知章注"其用刑,则于疆郊焚烧而交也。"于省吾《双剑誦诸子新证.管子一》"交乃烄之借字。《说文》'烄,交木然也。'烧烄謰语,烄亦烧也。"一说,疆郊即"僵槁"。"烧交疆郊"读作"烧烄僵槁",指火刑。见赵守正《管子注译》。
百家语 [相关解释]
1.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
百氏 [相关解释]
1.犹言诸子百家。
经史子集 [相关解释]
我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法,把所有图书划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称为四部。经部包括儒家经传和小学方面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也包括地理书。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包括诗、文、词、赋等。
经童 [相关解释]
1.金有经童科,其制,凡士庶子年十三以下,能诵二大经﹑三小经,又诵《论语》﹑诸子及五千字以上,府试十五题通十三以上,会试每场十五题,三场共通四十一以上,为中选。见《金史.选举志一》。
群从 [相关解释]
1.指堂兄弟及诸子侄。
艺文志 [相关解释]
1.我国历代纪传体史书﹑政书﹑方志等,将历代或当代有关图书典籍,汇编成目录,谓之"艺文志"。区分类例,始于刘歆《七略》。班固《汉书》首着《艺文志》,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略。其后《新唐书》﹑《宋史》﹑《明史》﹑《清史稿》亦相继编纂《艺文志》。《隋书》﹑《旧唐书》改称《经籍志》,性质则相同。其类例自《隋志》后大都改为经﹑史﹑子﹑集四部。清代学者对后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辽﹑金﹑元各史原无艺文志者做了大量辑补工作,都另刊行世。艺文志的编纂,对研究历代图书文献,考订学术源流,颇具参考价值
藐孤 [相关解释]
1.幼弱的孤儿。语本《左传.僖公九年》"献公使荀息傅奚齐。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孔颖达疏"藐诸孤者,言年既幼稚,县藐于诸子之孤。"
虫流 [相关解释]
1.春秋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任用竖刁﹐专权乱政。桓公死﹐诸子争立﹐陈尸三月不收﹐尸虫流出户外。事见《韩非子.十过》◇因以"虫流"为死不得葬的典实。
行禽 [相关解释]
1.能行走的兽类。比喻行为卑污的人。禽,兽类的总称。《管子.立政》"道涂无行禽,疏远无蔽狱,孤寡无隐治。"尹知章注"无禽兽之行。"郭沫若等集校引黄震云"'道涂无行禽',指人言之,谓其为能行之禽尔。"一说指路上的囚徒。禽,犹囚。参阅清俞樾《诸子平议.管子一》。
讳树数马 [相关解释]
1.《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光嘿不应﹐更答以它语﹐其不泄如是。"遂以"讳树数马"表居官为人忠诚谨慎。
说郛 [相关解释]
笔记丛书。元代陶宗仪编。一百卷。原本已佚,今本乃近人据明抄本刊刻。收汉魏至宋元各种笔记,内容包括经史诸子、志怪传奇、稗官杂记乃至诗话、文论。采用之书达六百余种,其中少数作品世无传本。
诸子 [相关解释]
1.周官名。 2.古代天子﹑诸侯姬妾之官职名称。 3.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或其著作。 4.众儿。 5.犹诸君。 6.众女子。
谋面 [相关解释]
1.谓察颜观色。《书.立政》﹕"谋面用丕训德﹐则乃宅人﹐兹乃三宅无义民。"蔡沈集传﹕"谋面者﹐谋人之面貌也。"孙星衍疏﹕"谋面者﹐《周书.官人解》有考言观色。"一说同"黾勉"。见于省吾《双剑誦诸子新证》。 2.见面﹔相识。
谢庭兰玉 [相关解释]
1.《艺文类聚》卷八一引晋裴启《语林》﹕"谢太傅问诸子侄曰﹕'子弟何预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于阶庭耳。'"后遂用以"谢庭兰玉"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逸诗 [相关解释]
1.指《诗经》未收的古代诗歌。见于先秦经传诸子中的约有数十处,多为零篇残句。 2.谓诗人的一些散佚篇章,未经收入专集中,由后人发现而辑出者。
酣奭 [相关解释]
1.谓饮酒过度。《商君书.垦令》"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然则商贾少,农不能喜酣奭,大臣不为荒饱。"一说为酒醉而面赤。见俞樾《诸子平议.商子》。
铁什 [相关解释]
1.指古代车饰之铁制杂具。《墨子.备城门》﹕"诸藉车皆铁什。"于省吾《双剑誦诸子新证.墨子四》﹕"此言铁什﹐谓藉车车饰之杂具﹐皆以铁为之也。自近世出土之车饰征之﹐东周以上﹐车饰无用铁者﹐以铁饰车﹐当自战国时。"一说谓用铁包在外面。岑仲勉简注﹕"什﹑鎒字通用﹐铁什即……铁鎒﹐谓用铁包外。藉车有柱埋地﹐则不过借'车'为名﹐与普通车迥异﹐孙(孙诒让)以铁什为纂﹐其义可能相通﹐于以为车饰杂具则误。"
阳湖 [相关解释]
1.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散文流派。由恽敬﹑张惠言所创。恽为阳湖(今属常州)人﹐故名。该派在接受桐城派主张的同时﹐又别开新路﹐提出了一些不同的主张﹐作文取法儒家经典﹐又参以诸子之书﹐因此文风较为自由。
靖难之役(难nàn) [相关解释]
明初燕王朱棣夺取皇位的战争。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太祖死,皇太孙建文帝即位,用大臣齐泰、黄子澄建议,采取削弱诸王势力的措施。1399年,太祖第四子朱棣以诛齐、黄为名,起兵北平(今北京),号称靖难”。1402年,燕王兵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建文帝死于宫中(一说逃亡),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食无肝 [相关解释]
1.《东观汉记.闵贡传》"闵仲叔居安邑,老病家贫,不能买肉﹐日买一片猪肝,屠者或不肯为断。安邑令候之,问诸子何饭食,对曰'但食猪肝,屠者或不肯与之。'令出勑市吏,后买辄得。仲叔怪问之,其子道状,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耶?'遂去之沛。"后遂用作典故﹐以"食无肝"形容士人清廉自爱。
骚子 [相关解释]
1.指文士。 2.指《楚辞》和诸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