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2 查到相关赏罚的内容。
带有赏罚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考
[相关解释]
1.古代官吏考绩之制。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 2.指考试官员的三种项目。 3.称旧时科举中的"乡试"﹑"会试"﹑"殿试"为"三考"。
1.古代官吏考绩之制。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 2.指考试官员的三种项目。 3.称旧时科举中的"乡试"﹑"会试"﹑"殿试"为"三考"。
予夺
[相关解释]
1.赐予和剥夺。 2.引申为赏罚。 3.裁决,裁夺。 4.褒贬。
1.赐予和剥夺。 2.引申为赏罚。 3.裁决,裁夺。 4.褒贬。
予夺生杀
[相关解释]
1.《周礼.天官﹑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夺﹑生﹑诛(责备)等权力◇因以"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赏罚生死大权。
1.《周礼.天官﹑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夺﹑生﹑诛(责备)等权力◇因以"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赏罚生死大权。
作威作福
[相关解释]
1.语出《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本指国君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因以"作威作福"指握有生杀予夺大权。 2.指滥用权势,独断专横。
1.语出《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本指国君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因以"作威作福"指握有生杀予夺大权。 2.指滥用权势,独断专横。
信赏必罚
[相关解释]
1.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赏罚严明。
1.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赏罚严明。
克君
[相关解释]
1.谓赏罚得当。
1.谓赏罚得当。
吏房
[相关解释]
1.唐宋时中书省﹑门下省均设吏房。掌官吏任免﹑升降﹑赏罚及差官文书等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宋史.职官志一》。
1.唐宋时中书省﹑门下省均设吏房。掌官吏任免﹑升降﹑赏罚及差官文书等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宋史.职官志一》。
威福
[相关解释]
1.语出《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孔颖达疏"惟君作福得专赏人也,惟君作威得专罚人也。"原指统治者的赏罚之权,后多谓当权者妄自尊大,恃势弄权。
1.语出《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孔颖达疏"惟君作福得专赏人也,惟君作威得专罚人也。"原指统治者的赏罚之权,后多谓当权者妄自尊大,恃势弄权。
岁考
[相关解释]
1.古代每年对官吏政绩的考核。 2.明代提学官和清代学政,每年对所属府﹑州﹑县生员﹑廪生举行的考试。分别优劣,酌定赏罚。凡府﹑州﹑县的生员﹑增生﹑廪生皆须应岁考。
1.古代每年对官吏政绩的考核。 2.明代提学官和清代学政,每年对所属府﹑州﹑县生员﹑廪生举行的考试。分别优劣,酌定赏罚。凡府﹑州﹑县的生员﹑增生﹑廪生皆须应岁考。
形名参同
[相关解释]
1.先秦法家明赏罚的统治法术。谓人君根据臣下的言和行﹐循名责实﹐使各司其职。
1.先秦法家明赏罚的统治法术。谓人君根据臣下的言和行﹐循名责实﹐使各司其职。
德虐
[相关解释]
1.谓赏罚。《国语.越语下》"德虐之行,因以为常。"韦昭注"德,有所懐柔及爵赏也;虐,有所斩伐及黜夺也。"一说谓救活人与杀死人。
1.谓赏罚。《国语.越语下》"德虐之行,因以为常。"韦昭注"德,有所懐柔及爵赏也;虐,有所斩伐及黜夺也。"一说谓救活人与杀死人。
果刑信赏
[相关解释]
1.谓赏罚严明。
1.谓赏罚严明。
民柄
[相关解释]
1.对臣民的赏罚之权。
1.对臣民的赏罚之权。
治具
[相关解释]
1.治国的措施。语本《庄子.天道》"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 2.备办酒食;设宴。 3.准备。
1.治国的措施。语本《庄子.天道》"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 2.备办酒食;设宴。 3.准备。
牛喘
[相关解释]
1.牛因热而喘气『丞相丙吉关心农事的典故。《汉书.丙吉传》"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和阴阳﹐职(所)当忧﹐是以问之。'"后亦用以比喻庶民之疾苦。
1.牛因热而喘气『丞相丙吉关心农事的典故。《汉书.丙吉传》"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和阴阳﹐职(所)当忧﹐是以问之。'"后亦用以比喻庶民之疾苦。
率更令
[相关解释]
1.古官名。秦置,汉因之。为太子属官,掌漏刻。晋主宫殿门户及赏罚之事,职如光禄勋﹑卫尉。隋掌伎乐漏刻。唐称率更寺令,加掌皇族次序及刑法事。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四》。
1.古官名。秦置,汉因之。为太子属官,掌漏刻。晋主宫殿门户及赏罚之事,职如光禄勋﹑卫尉。隋掌伎乐漏刻。唐称率更寺令,加掌皇族次序及刑法事。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四》。
福威
[相关解释]
1.犹威福。指赏罚予夺。
1.犹威福。指赏罚予夺。
考课
[相关解释]
1.按一定的标准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以决定其升降赏罚。
1.按一定的标准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以决定其升降赏罚。
襧惩
[相关解释]
1.亦作"褒惩"。 2.褒责;赏罚。
1.亦作"褒惩"。 2.褒责;赏罚。
襧责
[相关解释]
1.赏罚。
1.赏罚。
谴举
[相关解释]
1.责罚或荐举﹐指赏罚之事。
1.责罚或荐举﹐指赏罚之事。
赏信罚明
[相关解释]
1.同"赏罚分明"。
1.同"赏罚分明"。
赏刑
[相关解释]
1.犹赏罚。 2.敬词。古代小民称官长施加于自己的刑罚。
1.犹赏罚。 2.敬词。古代小民称官长施加于自己的刑罚。
赏罚
[相关解释]
1.亦作"赏罚"。 2.奖赏和惩罚。
1.亦作"赏罚"。 2.奖赏和惩罚。
赏罚严明
[相关解释]
1.同"赏罚分明"。
1.同"赏罚分明"。
赏罚信明
[相关解释]
1.同"赏罚分明"。
1.同"赏罚分明"。
赏罚分审
[相关解释]
1.同"赏罚分明"。
1.同"赏罚分明"。
赏罚分明
[相关解释]
1.谓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处理清楚明白。
1.谓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处理清楚明白。
起居注
[相关解释]
1.皇帝的言行录。两汉时由宫内修撰,魏晋以后设官专修。唐宋时凡朝廷命令赦宥﹑礼乐法度﹑赏罚除授﹑群臣进对﹑祭祀宴享﹑临幸引见﹑四时气候﹑户口增减﹑州县废置等事,皆按日记载。元明以后趋于简单。 2.职官名。负责侍从皇帝﹑记载皇帝的言行。魏晋及南北朝多以著作郎兼修《起居注》,北魏始置"起居令史",另有"修起居注","监起居注"等官。隋代于内史省设"起居舍人"。唐宋又于门下省设"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分掌其事。元代以给事中兼修《起居注》。明初曾专设起居注。清代以翰林﹑詹事等日讲官兼充,称"日讲起居注官"。参阅
1.皇帝的言行录。两汉时由宫内修撰,魏晋以后设官专修。唐宋时凡朝廷命令赦宥﹑礼乐法度﹑赏罚除授﹑群臣进对﹑祭祀宴享﹑临幸引见﹑四时气候﹑户口增减﹑州县废置等事,皆按日记载。元明以后趋于简单。 2.职官名。负责侍从皇帝﹑记载皇帝的言行。魏晋及南北朝多以著作郎兼修《起居注》,北魏始置"起居令史",另有"修起居注","监起居注"等官。隋代于内史省设"起居舍人"。唐宋又于门下省设"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分掌其事。元代以给事中兼修《起居注》。明初曾专设起居注。清代以翰林﹑詹事等日讲官兼充,称"日讲起居注官"。参阅
辞讼
[相关解释]
诉讼的言词听其辞讼,施其赏罚。
诉讼的言词听其辞讼,施其赏罚。
阎魔王
[相关解释]
也称阎罗王”、阎罗”、阎王”等。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管理阴间之王。佛教沿用,称为管理地狱之魔王,能判人生前善恶,加以赏罚。传说他属下有十八判官,分管十八地狱。
也称阎罗王”、阎罗”、阎王”等。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管理阴间之王。佛教沿用,称为管理地狱之魔王,能判人生前善恶,加以赏罚。传说他属下有十八判官,分管十八地狱。
陟罚臧否
[相关解释]
1.赏罚褒贬。
1.赏罚褒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