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80 查到相关边塞的内容。
带有边塞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两关 [相关解释]
1.玉门关和阳关的合称。 2.泛指西北边塞。 3.指南口﹑北口。
云沙 [相关解释]
1.亦作"云砂"。 2.白云和黄沙。亦借指边塞风光或边塞地区。 3.犹云泥。指相距遥远。 4.指苍茫空阔﹑云沙遥接处。 5.云母的一种。
亭障 [相关解释]
1.亦作"亭鄣"。 2.古代边塞要地设置的堡垒。
从军行 [相关解释]
1.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据《乐府广题》,现存最早的歌辞为三国魏左延年所作。自魏晋以迄唐,作此曲者甚多,而以唐李颀﹑王昌龄等所作最为著名。北周王褒的《远征人》﹑南朝陈伏知道的《从军五更转》﹑唐李益的《从军有苦乐行》等,标目小异,而内容略同,都是由《从军行》演化而来的。
传火 [相关解释]
1.古代边塞夜间举火﹑逐站相传以报敌情,谓之传火。 2.旧时寒食节禁烟后重行举火。古代宫中取火以赐近臣,再传递民家,故称。
停障 [相关解释]
1.古代边塞的堡垒。停,通"亭"。
入塞 [相关解释]
1.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军人从边塞返归的情景。 2.词调名。调名本古乐府横吹曲《入塞》辞,双调,五十二字。参阅《词谱》卷九。
出塞 [相关解释]
1.出边塞。
列城 [相关解释]
1.城邑;边塞城堡。 2.指城邑长官。
列戍 [相关解释]
1.防守边塞。列,通"迾"。 2.边塞的营垒。
区脱 [相关解释]
1.匈奴语。指汉时与匈奴连界的边塞所立的土堡哨所。《汉书.苏武传》"区脱捕得云中生口。"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区脱,土室,胡儿所作以候汉者也。"一说指双方都管辖不到的边境地带。王先谦补注引沈钦韩曰"区脱犹俗之边际,匈奴与汉连界,各谓之区脱"◇亦泛称边境哨所。
四塞 [相关解释]
1.指四方屏藩之国。 2.指四境皆有天险,可作屏障。 3.指四方边塞,边境。
塞下 [相关解释]
1.边塞附近。亦泛指北方边境地区。
塞下曲 [相关解释]
组诗名。唐代卢纶作。共六首,分写将军发令、出猎,率兵追敌、破敌,以及凯旋庆功等边塞军旅场景,风格雄壮豪健。其中第二首写将军夜猎,射箭没石;第三首写追击敌军,雪满弓刀,尤为后人传诵。
塞南 [相关解释]
1.边塞以南的地区,指中原。
塞垣 [相关解释]
1.本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亦指长城;边关城墙。 2.指北方边境地带。
塞翁失马(塞sài) [相关解释]
《淮南子·人间训》中说住在边塞的一个老人,家里的马跑到胡人那边去了,别人觉得可惜,老人却说丢了马不一定不是福呀!果然几个月后,那马带着胡人的骏马一起回来了◇用塞翁失马”比喻受到损失不一定是坏事,也许会变成好事。
塞道 [相关解释]
1.边塞要道。
夕烽 [相关解释]
1.边塞烽烟,在傍晚点燃,以报平安。
天田 [相关解释]
1.帝王之籍田。 2.古时西北边塞用作侦察敌人出入踪迹的沙田。 3.星名。
守塞 [相关解释]
1.防守边塞。
寒塞 [相关解释]
1.苦寒的边塞。
山徼 [相关解释]
1.山地边塞。 2.山中地界。
岑参(约715-770)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天宝年间进士。曾两次出塞,往来于安西、北庭◇入朝任右补阙。官至嘉州刺史。是唐代边塞诗派代表,与高齐名,并称高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其代表作。有《岑嘉州诗集》。
崔颢(?-754)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年间进士。曾任司勋员外郎。早期诗作多写闺情,后赴边塞,诗风变为慷慨豪放。尤以《黄鹤楼》为著名。有《崔颢集》。
并塞 [相关解释]
1.靠近边塞。
幽障 [相关解释]
1.指边塞上的小城堡。
庭障 [相关解释]
1.亭障。边塞的堡垒。庭,通"亭"。
开中 [相关解释]
1.明代政府鼓励商人输送米粮等至边塞而给予食盐运销权的制度¢武三年﹐初行于山西大同﹐后普及全国﹐弘治五年废。
徼障 [相关解释]
1.边境;边塞。
戍烟 [相关解释]
1.边塞守军的炊烟。
护塞 [相关解释]
1.防守边塞。
方徼 [相关解释]
1.边塞;边防地区。
曲塞 [相关解释]
1.曲折的边塞。
杨炯(650-693后)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华阴(今属陕西)人。官至盈川令,世称杨盈川。初唐四杰”之一。以边塞诗最为著名,风格豪放,有《从军行》等名篇。有《盈川集》。
极塞 [相关解释]
1.边塞。
极戍 [相关解释]
1.边塞的营垒。
柳塞 [相关解释]
1.泛指边塞的军营。
榆关 [相关解释]
1.古地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 2.即古海关。古称渝关﹑临榆关﹑临渝关,明改为今名。其地古有渝水,县与关都以水得名。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 3.泛指北方边塞。
榆塞 [相关解释]
1.《汉书.韩安国传》"后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后因以"榆塞"泛称边关﹑边塞。 2.指山海关。
沙塞 [相关解释]
1.沙漠边塞。
燕山 [相关解释]
1.指自天津市蓟县东南绵延而东直至海滨的燕山山脉。 2.指燕然山。亦借指边塞。 3.指战国时筑黄金台招贤的燕昭王。 4.宋宣和四年改燕京为燕山府◇以指燕京,即今北京市。
燕然 [相关解释]
1.古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东汉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记汉威德。见《后汉书.窦宪传》。 2.泛指边塞。诗文中叙建立边功时,常引用之。 3.指汉班固所撰《封燕然山铭》。亦泛指歌颂边功的诗文。 4.古地名。
燕然山 [相关解释]
1.东汉窦宪领兵大破北匈奴刻石勒功之处。亦借指边塞。
燕然颂 [相关解释]
1.指歌颂边功的文字。谓在边塞战争中建立功勋。
玄徼 [相关解释]
1.北方的边塞。
玄菟 [相关解释]
1.古郡名『武帝置。辖境相当我国辽宁东部及朝鲜咸镜道一带◇亦泛指边塞要地。
王之涣(688-742)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字季fd7d#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治今山西新绛)。曾任衡水主簿、文安县尉。诗作善写边塞风光。存诗六首,以《凉州词》、《登鹳雀楼》为著名。
王昌龄(?-约756)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年间进士。曾任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因世乱还乡,被杀。诗作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气势豪迈。长于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闺怨》等。有《王昌龄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相关解释]
诗篇名。唐代岑参作。当时作者在边塞充当幕官。诗中描写了边塞风雪的奇特壮观,是盛唐边塞诗中的名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等名句,历来为人传诵。
穷荒絶僥 [相关解释]
1.极远的边塞。
紫塞 [相关解释]
1.北方边塞。
紫徼 [相关解释]
1.北方边塞。
絶塞 [相关解释]
1.度越边塞。 2.极远的边塞地区。
絶徼 [相关解释]
1.极远的边塞之地。
蛮僥 [相关解释]
1.蛮地﹑边徼。泛指边远地区。指南方边塞。
轮台 [相关解释]
1.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南。本仑头国(一作轮台国),汉武帝时为李广利所灭,置使者校尉,屯田于此。武帝晩年颁发《轮台罪己诏》中的轮台即此◇并于龟兹。参见"轮台诏"。 2.古县名。唐贞观中置。治所当在今新疆米泉境。贞元中地入吐蕃。 3.泛指边塞。
边塞 [相关解释]
边疆的要塞边塞荒远|驻守边塞。
辽塞 [相关解释]
1.指遥远的边塞。
远塞 [相关解释]
1.犹边塞。
铁岭 [相关解释]
1.西北部边塞山名。 2.泛指险固的关隘。
附塞 [相关解释]
1.边塞。
陇塞 [相关解释]
1.古时陕西﹑甘肃一带为边塞地区﹐故称。
陇头 [相关解释]
1.陇山。借指边塞。 2.汉乐府名。
陇树 [相关解释]
1.陇山一带的树木。泛指边塞之树。 2.墓地的树木。
陈子昂(659-700) [相关解释]
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开耀年间进士。任右拾遗,世称陈拾遗。曾从军边塞◇解官回乡,被人诬陷,死于狱中。提倡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绮丽诗风,是唐诗革新的先驱。所作《感遇》、《登幽州台歌》等诗,风格沉郁刚健。有《陈伯玉集》。
限塞 [相关解释]
1.极地边塞。
障堡 [相关解释]
1.边塞险要处防御用的城堡。
障徼 [相关解释]
1.边陲﹔边塞。
障隧 [相关解释]
1.边塞上的烽火台。隧﹐通"燧"。
雁碛 [相关解释]
1.指北方边塞地区。
霜营 [相关解释]
1.边塞的军营。边塞天寒﹐故称。
青塞 [相关解释]
1.指今甘肃省东北环县青山一带。古为北地郡﹐地近长城。东汉建武六年﹐大将冯异曾进军义渠﹐并领北地太守﹐青山胡率众归降◇因以"青塞"泛指边塞﹐边地。见《后汉书.冯异传》。
青徼 [相关解释]
1.东方的边塞。 2.即青羌。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羌的一支。
马去马归 [相关解释]
1.据《淮南子.人间训》载,边塞老翁失马,人以为祸,结果其马领胡人骏马同归﹐人皆贺之,而其子却因骑马摔伤致残,乡人吊之,不料胡人入塞,边塞丁壮战死者十九,其子却因腿跛而全◇因以"马去马归"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驰志伊吾 [相关解释]
1.《后汉书.臧宫传论》"臧宫﹑马武之徒,抚鸣剑而抵掌,志驰于伊吾之北矣。"伊吾,今新疆哈密◇因以"驰志伊吾"表示向往在边塞建功立业。
鹿塞 [相关解释]
1.边塞。
龙乡 [相关解释]
1.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产鸣鸡。《文选.谢庄》﹕"律谷罢暖﹐龙乡辍晓。"李善注﹕"《陈留风俗传》曰﹕允吾县者﹐宋﹑陈﹑楚地﹐故梁国宁陵种龙乡也﹐出鸣鸡。"后因以指鸡。 2.指边塞之地。
龙庭 [相关解释]
1.亦作"龙廷"。 2.匈奴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 3.借指匈奴和其他边塞少数民族国家。 4.指朝廷。 5.隆起的天庭。旧时以为帝王异相。
龙沙 [相关解释]
1.即白龙堆。 2.今河北喜峰口外卢龙山后的大漠。 3.南京市内狮子山,晋元帝初渡江,见其山岭连绵﹐险要如塞北卢龙,故亦名卢龙山。遂以塞北卢龙山后沙漠指南京狮子山后的江畔沙滩。 4.指江西南昌城北一带白沙丘。 5.泛指塞外漠北边塞之地;荒漠。 6.草名。麻黄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麻黄》。
猜你喜欢